頂點小說網->次元->雨月物語·春雨物語->章節

二天津處女(2)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天長年間,和歌再度興起。良岑宗貞、文屋康秀、大友黑主、喜撰法師等名家輩出【8】。又有女歌人,才華不遜男子,如伊勢、小野小町的新和歌,迥然有別於傳統和歌,名聞當時、流芳百世。

據說當年淳和天皇在四十大壽的慶典上,御覽了興福寺僧人獻上的長歌,讚道:“這該算是僧家的第一首長歌吧?了不起。”可是今日再讀那首長歌,便會覺得也不過爾爾,並無值得稱道的地方。可能是由於在當時比較稀有,才顯得珍貴吧!而仁明天皇似乎也不瞭解人丸、赤人、億良、金村、家持【9】等歌人。

有一天,仁明天皇問空海道:“本朝自欽明、推古【10】以來,即廣收佛家典籍,然至今仍有諸多佛經不曾收錄。卿之真言宗咒術,與佛經相比,又有何用處?”空海答道:“所謂經典,猶如醫者學‘素難’【11】之書,從而認識到運氣、六經一樣。真言宗的咒術,便似良醫對症下藥,開出黃耆、人參、附子、大黃等,使患者服藥病癒。因此佛經與咒術,就像車子的兩個車輪,只有讓它們同時轉動,車子才能向前。”

仁明天皇點頭稱善,賞賜了空海不少東西。

天皇素聞宗貞好色之名,某日欲一試真假。他穿著棣棠色的外衣,扮作女子躲在後涼殿的窗下。宗貞路過時,看到窗下露出的袖角,便上前拉扯袖子,意圖調戲。但對方卻默不作聲。宗貞於是低聲唱道:

穿著山吹花色衣服的美人啊,你怎麼不開口?

難道像梔子那樣,天生沒有嘴巴?【1】

話音剛落,仁明天皇脫去女裝,從窗後走了出來。宗貞一看,竟是天皇,大駭之下,急忙轉身就逃。天皇卻並不動怒,只喊了一聲:“站住……”

在漢土,古時有一位君王身邊的寵臣,與君王同遊桃園時,摘下一個桃子,咬了一口,覺得甘甜可口,便將剩下的桃子遞給君王吃。君王不但沒有責怪他,還贊他關心自己,愈發寵信他。【1】而仁明天皇與宗貞的這段軼事,也和漢土的君王賞識那個寵臣差不多。山吹花色後來被稱作“無嘴色”,便是因為宗貞這首和歌的緣故。

淳和天皇的皇后橘嘉智子,即如今的皇太后【14】,系太政大臣橘清友之女。某日,圓提寺僧侶上奏朝廷道:“先皇託夢,囑咐本寺立橘氏神祇以祭之。”仁明天皇本有心准奏,太后在內宮聞之,即召天皇說道:“橘氏乃外戚之家,入於國家大祭,有失體統。更何況孔子曰:‘人道近、神道遠。’因此萬萬不可入祭於圓提寺。”因為這番話,天皇駁回了圓提寺所奏。橘氏神祇遂供於葛野川今之梅宮祭祀。似太后這等識大體、明大義的女中丈夫,自然對宗貞的好色行徑極為厭惡。

承和九年,嵯峨上皇駕崩,伴健岑與橘逸勢等人趁國喪之際,陰圖謀反。事機不密,被阿保親王察覺,親王立刻上奏天皇,發兵擒拿叛黨。亂事敉平後,太后以橘逸勢敗壞橘氏名望,請求天皇對其從重量刑。而此次叛亂的主謀恆貞親王,則被廢去東宮之位,落髮為僧,法號恆寂。時人憤而有言:“嗟乎!受禪廢立之事,原本僅見於唐國史籍,如今本朝亦步其後塵矣!”

仁明天皇崩於嘉祥三年【15】,因陵寢位於紀伊郡深草山,故被後人稱為“深草之帝”。

仁明天皇大殯那天深夜,宗貞忽然銷聲匿跡,無影無蹤。人們都說他是因為沒了靠山,害怕太后和眾公卿會對己不利,這才躲藏起來。雖說已廢除了殉葬法,但他很有可能已經追隨先皇去了另一個世界。

實際上,宗貞並沒有殉死,而是身穿僧衣、頭戴斗笠,扮作一副落魄貧寒的模樣,雲遊天下去了。

某夜,女歌人小野小町行旅至清水寺歇宿,正獨處一房默誦經文時,忽聞隔壁房中也傳來誦經聲,其聲頗為熟悉。小町心道,難道是宗貞在隔壁?便寫下一首和歌,讓人送過房去。歌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旅臥石板床,涼露侵肌寒;願借法師一苔衣。

宗貞看了和歌,認得是小町筆跡,便翻過紙來,在背面回了一首和歌:

貧僧厭塵世,苔衣苦單薄;莫若二人共禦寒。

宗貞讓人把歌紙送回小町房中,自己則急匆匆地離開了清水寺。後來小町將和歌呈給五條皇太后【16】,太后看了,嘆道:“唉,作此歌者,必是先皇寵臣良岑宗貞,可惜沒留住他。”

不過,宗貞在雲遊京畿諸國時,還是被人發現了行蹤,並稟報了朝廷。在位的天皇賞識他博學多聞,將他改名遍昭,並擢升僧正之位。

遍昭無行無德,卻能一再富貴。只能說,這是他前世修來的福分了!

僧正遍昭有二子,長子弘延少年得志,步入仕途,人人稱賢。遍昭向次子道:“汝既是僧人之子,索性也出家吧!”不問次子是否應允,落其發,改法名為“素性”。素性法師日後成為和歌界名人,所作和歌可與乃父媲美。只不過因出家系父親所迫,有時難免惹動凡心。

僧正後來在花山建立元慶寺,安享晚年。

佛教的事,有時真是難以索解。僧人們身披錦繡袈裟、駕乘輻轂車輦,出入大內,朝見天皇,卻將出世拜佛的本意拋諸腦後。人言“命運天定”,僧正遍昭應該也有過這樣的感慨吧!

----------------------------------

★註釋:

【1】大伴親王(786年~840年):桓武天皇第三皇子,810年被立為皇太弟,8年登基,是為淳和天皇。(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籃壇之傷病只會讓我更強大迷失的青春期江湖奇功錄我是末世蠻王一念起楚南雄的青春物語白色的青春物語錦衣衛之獨步江湖錦衣衛之絕世高手我,仙界大帝,老婆還想教我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