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雨月物語·春雨物語->章節

一血濺宮闈(2)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次日清晨,召空海大師殿前問對。天皇問道:“上古的三皇五帝暫且不提,請大師講講後來的帝王是怎樣治國的?”空海回稟道:“無論何邦何國,皆非先立禮教方才開國的。昔時殷湯‘網開三面,德及禽獸’【15】,便是得民心之道。望吾皇勤勉政務、事必躬親,使黎民百姓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飢則得食、渴則得飲。若如此則民風淳樸,蒼生不生非份之想,天下垂拱而治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天皇頷首讚許,深以為然。

皇太弟神野親王此時也在殿上,與天皇一起聽空海大師縱論古今。天皇問神野親王道:“周朝享國八百餘年、炎漢享國四百餘年,你且說說,它們是如何令國家長治久安的?”神野親王向來慎思明辨,默忖片刻,答道:“周與漢享國雖久,但周開國七十餘年後,國力便日趨衰弱【16】;而漢高祖屍骨未寒,呂后已篡權亂政。凡此種種,皆非秉政者所能預料。故而長治久安,並不全憑人力。”

平城天皇道:“皇弟所言,難道是指‘天意’?‘天’者,乃皇祖天照大御神光照大地之處。又有謂‘高高在上,空空曠曠’即天。儒者言:‘天即主宰,主命祿。’佛家則雲:‘天,十界之一,天眾所居,有樂、善、妙、高、勝之趣。天帝時常聆聽佛理。’然天命渺渺、天數難測,眾說紛紜,歧義多端。到底何為‘天意’?實在令人費解。”

皇太弟聽畢,沉默不語,躬身退出大殿。

翌日早朝,平城天皇頒旨退位,讓皇位於神野親王。神野親王上表固辭,雲:“天下神器,不可輕傳。皇業大寶,非聖不踐。”平城天皇堅持讓位,神野親王遂即位登基,是為嵯峨天皇。

平城上皇退位後,打算遷居舊都奈良。從元明天皇【17】到桓武天皇,皆定都於奈良,歷七代之久。有首歌如此讚頌奈良城:

如花開之盛,若花綻之芳,欣欣向榮。

上皇因為憶起這首歌,所以決定搬到奈良安居。

選好吉日,平城上皇一行出了京都,望奈良而來。鸞輿行至宇治川沿岸,上皇令暫且在此歇一歇。他遠眺河川,詠道:

武者勇無儔,盡忠奉君皇。吾願前方奈良道,萬代平坦似板橋。

詠畢,命歌人連唱七遍。上皇興猶未盡,舉杯道:“雖不見漁人翻波逐浪,沙洲上卻有水鳥群聚嬉鬧。會此妙景,當浮一大白。”藥子忙為上皇斟滿美酒,上皇吩咐道:“就以此地地名為題,諸位卿家各詠歌一首,如何?”

藥子先詠一首,道:

丹霞映紅朝日山,宇治河風穿衣袖。

上皇笑道:“河風涼爽,甚快胸臆。”

左中將藤原惟成也跟著吟詠一首,歌曰:

願侍君上渡川去,敬祝聖皇無煩憂。

兵部大輔橘三繼也和道:

兩岸繁花似麗姝,山吹花開迎吾皇。

上皇笑道:“愛卿歌中的山吹花【18】,可是來自藤原京一帶?那兒乃是飛鳥【19】舊都,還留有大草香皇子的宮殿呢!”

當天上皇與眾臣僚還詠了不少歌,毋庸一一贅錄。

當晚在奈良坂遊宴,上皇問道:“常見人以‘側柏’入詩,‘側柏’寓意著什麼?”藥子答道:“側柏的葉子正反兩面都相同,比喻人心在表面上看不出好壞。不過,侍奉吾皇的大臣,全都忠心耿耿,不會有不測之徒。”上皇頷首微笑。是夜,寢於舊宮。

第二天清晨,內侍高卷珠簾,上皇遠眺四方。東面是春日山、高圓山、三輪山諸山,逶迤綿亙;南面鷹鞭山高聳入雲;西面葛城山、生駒山,山色如黛、蔥鬱青翠。上皇自言自語道:“本朝定都奈良,歷史悠久。不知何故,先皇要將帝都北遷至平安京【0】?”正沉吟間,有人稟道:“北面乃元明、元正、聖武三位先皇的陵寢。”上皇忙垂首恭立,遙向北面而拜。此時,奈良舊都古剎林立、佛塔遍佈,城中尚有眾多百姓未曾遷往京都,繁華一如往昔。

上皇因要參拜東大寺毘盧舍那佛【1】,用過早膳便起駕離宮。至寺中,佛像高大,上皇昂首仰視,驚歎道:“真是宏偉啊!毘盧舍那佛誕於西方極樂淨土,而今以陸奧之金粉塗身,愈發熠熠生輝、光華耀人。”寺中法師稟道:“此尊佛像系依《華嚴經》中所描述的佛相塑成。我佛如來善能變化,身軀縮小可容於穀粒中。唐時肖像渡海傳入本朝,佛像腳底鐫有‘開元’年號。天竺國曾三度大興土木,營造佛像。佛像高五尺餘,顯如來真容。望吾皇體惜民役勞苦,勿效天竺之擾民。”上皇臉色微變,卻並不發作,只寂然無言。此亦上皇性情柔善,令人敬仰之處。平日裡即使是對藥子、仲成等人的挑撥離間,上皇亦未見責,至多整整御烏帽子【】,莊容正色以表明態度罷了。

進膳時,上皇怒氣已消,霽顏道:“難波漁夫貢奉鮮魚那段故事,是否就發生在這附近?”

藥子答道:“昔年應神天皇立幼子菟道稚郎子為皇太子,應神天皇駕崩後,按照他生前遺囑,群臣欲立菟道太子為皇。但菟道太子言道:‘豈有兄長在,而幼弟為君者?此事有違聖人教誨。’遂要將皇位讓給大鷦鷯皇子。大鷦鷯皇子認為先帝遺志不得違背,也不肯即位為君。於是兄弟二人推來讓去,竟使皇位空了三年之久。那時因兄弟相讓,難波的漁夫進貢鮮魚,都不知該送往何處,以致鮮魚俱都腐爛。後來菟道太子為了使兄長不再為難,終於一死了之。大鷦鷯皇子這才即位,是為仁德天皇。百姓感佩不已,尊之為‘聖王’。兄弟二人的事蹟代代相傳,流芳百世。(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籃壇之傷病只會讓我更強大迷失的青春期江湖奇功錄我是末世蠻王一念起楚南雄的青春物語白色的青春物語錦衣衛之獨步江湖錦衣衛之絕世高手我,仙界大帝,老婆還想教我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