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相寶->章節

第654章 清宮文房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李老爺子的怒火的根本,盧燦心知肚明。

那就是傳承!

張博駒、福伯兩位,共同收饒宜蘿為弟子,雖然年紀小而且還是女孩子,可架不住人聰慧異常,家學基礎好。拜師半年多,就盧燦所知,饒宜蘿的學識精進如飛,把兩位老爺子樂得合不攏嘴,連帶著對盧燦的怨言也少了很多。

李老爺子年歲也不小了,他自家孩子留學美國,媳婦和兒子一起住,常年不回來看他。兒女媳婦的不親近,你當這老爺子心理真的沒有一點疙瘩?

早些時候,虎博三老都一樣,現在另外兩人膝下突然冒出一個聰明伶俐的弟子,天天師傅師傅的叫著,他的心底也膈應。

最初他還真的有想法讓盧燦入門,可盧燦屬驢的,又懶又倔,明明基礎不錯,卻偏偏不願意幹研究,慢慢的這份心也就淡了。

可是,今年三四月份又受一次刺激,他帶著戴靜賢橫掃東京文博界,很是囂張。

唯一不爽的是,別人一問戴靜賢的師承,哦!原來是錢穆大師的關門弟子啊!難怪這麼優秀!是啊,戴靜賢再優秀,與你李林燦有一毛錢關係嗎?

得給這老家夥找個弟子!天賦秉異,還能受得了他那怪脾氣的聽話弟子!

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可是,這種人哪兒找去?盧燦沒感覺手邊有這種可造之才啊?

想收盧燦入門而不得,饒宜蘿拜師與盧燦又有關係,老先生一輩子不他會與人溝通,他直覺的將這種不滿,發洩到盧燦身上。

這種事,盧燦也沒有辦法,自己不可能放著大好時光跟著老爺子去搞研究——虎博還需要養活呢,盧家還需要自己扛起來呢。

為李老爺子尋找傳承人的這件事,只能放在心上,慢慢來吧。

看過三間帳篷,盧燦已經明白老爺子是怎麼安排工作的。鑑定團隊在地下倉庫中,每鑑定出來一件真品,都會送到相應的帳篷中,進行編號、簡單修繕、包裝,然後再打包、貼封條及備忘錄,再轉運到真品儲藏間,等待運送回港。

這間帳篷中,處理的是雜項。

雜項的品類很多,工作人員不少,真正負責雜項修繕的,是一位叫藺春樹的師傅。他原本是香江寶善閣的師傅,對雜項很有研究,寶善閣老闆在股市栽了跟頭之後,不得不關門歇業,這位藺春樹來到虎博求職。

都是香江文博圈中人,誰不知道誰?他一來虎博,便被任命為虎博雜項修繕組的組長。

藺春樹年紀四十出頭,自然不敢像李林燦老爺子那樣對盧燦呵斥,見他過來,忙點頭招呼。

盧燦看見他身前條案上的東西,頓時來興趣——各色毛筆及筆盒。他正在將一柄柄毛筆從錦盒中取出,重新塑封,對某些散亂的毫鋒捆絲,所採用的絲線極其纖細,像蜘蛛網。

順便說一句,富有粘性的新(乾淨)蜘蛛網,是收藏毛筆時捆毫鋒的最佳用品,比絲線更好。使用時,輕輕一捋,就能從鋒尖脫落,又沒有絲線捆綁所帶來的毫鋒韌性不足問題。

趙家巴尼特別墅,哪來那麼多蜘蛛網?只能用絲線覆蓋在毫鋒尖頭。

有人說,為什麼要捆毫鋒?不是有筆套嗎?呵呵,筆套套過的毫鋒,時間長了,都是散開的,其實並不利用毛筆的長久收藏。

毛筆的毫鋒,分為內中外三層,鋒尖主伐(力度)、護鋒主墨(比劃寬度)、圍毫主型(字體大小),三者長時間分散,其實這支毛筆的毫鋒就已經廢了。

盧燦感興趣的不是技法,這些技法都已經掌握,他感興趣的是那一盒盒的毛筆。

藺春樹的身旁,堆放著十多個錦盒,觀其長度,應該都是清宮的套筆。

套筆又分為兩類,一種是整套,取奇數,一套九支、七支、五支不等;另一種套筆是管、毫分離,一般會配有五支筆套,至於毫鋒,則隨意搭配、取換,又稱之為聯筆。

虎博還真沒有如此多的宮廷御筆,沒想到這次能補文房四寶藏品一大缺!

“藺師傅,一共發現多少套筆?”

“呵呵,不錯!”藺春樹也很開心,“到現在為之,已經發現十九套。另外還有五十七只單筆,至於損毀需要修繕的,還有一百多支。這次,我們虎博的毛筆,算是補全了!”

一百多支需要修繕?盧燦吸了口氣,“損毀率這麼高?”

藺春樹笑著搖頭,“沒辦法,我們發現這一箱子毛筆時,它們都被隨意的扔在其中,那些單筆,相互疊壓,毫鋒大多數都有所損壞,筆桿的描金漆面都有些小問題,甚至有些毛筆的筆桿都被壓折,需要重新塑杆,太可惜了。”

盧燦聽完也只能搖頭嘆息,這與瑪麗亞女士不懂收藏,有直接關係。

能發現二三百支毛筆,這與乾隆又有關係。這位“十全老人”追求文治武功,他的臣屬自然也摸透皇上心思,每年都會敬獻大量毛筆。

正如乾隆朝《宮中進單》所載:乾隆十六年(1751年)十二月,兩浙鹽政兼織造,蘇楞額貢有筆墨紙硯數百件,其中筆品有“經天緯地”“萬年青”“雲漢為章”“表正萬方”“小紫穎”“雲中鶴”“檀香筆”等。這些題銘管筆多是平常皇帝御筆朱書、墨書之用。清代地方官員每年均以湖筆進貢,如乾隆二十六年七月,雲南巡撫劉藻貢物,僅湖筆一項數目高達40枝。至乾隆晚期,增加至50枝。

這還是地方官員進獻的,其大頭還在內務府定製——清吳振棫(音玉)《養吉齋叢錄》記述:“供御文房四事,別類稱名,不可勝紀……筆之屬則以書‘福’筆為‘萬襈珍用’之管。所謂賜福蒼生也;御書常用者,有斑竹管、大提筆、髹漆、文檀各種提筆。其內廷用筆由江南織造、江寧織造、杭州織造等按內廷發樣承辦製作。”

合計內廷定製和外省進貢,每年清朝內廷都能收到數萬支精工細作的毛筆。

皇帝每年能用多少毛筆?無非用來賞賜各部門及臣屬,最後積餘大量庫存,被英國人搶走不少。

桌上有白手套,盧燦戴上後,沒動那些套筆,而是從已經處理過的單筆中,拿出一支,這是一支完整名稱為“竹雕靈仙祝壽管紫漆鬥紫毫提筆”。

何謂提筆?可不是提筆忘字中的意思,而是指毛筆中較大的一種,指書寫如斗方(一二尺見方)大小字型的用筆。書寫時多懸腕提筆揮毫,故也有人稱“鬥提筆”、“提筆”

與提筆相對應的,就是毫筆,也就是相對較小的毛筆,用於書寫普通字跡、勾勒線條所使用。

位於兩者之間的毛筆,叫做鬥兼毫,顧名思義……這支竹雕靈仙祝壽管紫漆鬥紫毫提筆,就是鬥兼毫,提鋒可寫小字,按筆則成鬥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判斷一支毛筆的好壞,首先看配重。

筆管與毫鋒的配重,不能過於向下走,會無形中加大揮毫時對腕力的要求。至於配重過高……那就不合格了。盧燦手中這支毛筆的配重就非常平衡,在握筆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間,手腕抖動起來非常舒適。

第二自然要看毫鋒。

好毛筆的毫鋒,要求達到尖、齊、圓、健(俗稱毛筆四德)。尖係指筆鋒要尖如錐狀,利於鉤捺;齊指筆鋒毛鋪開後,鋒毛平齊,利於吐墨均勻;圓指筆頭圓柱體圓潤飽滿,覆蓋毛均勻,書寫流利而不開叉;健指筆鋒在書寫繪畫時有彈性,能顯現筆力。

一支毛筆價值的高低,同樣也要看筆管和毫鋒的材質,這好理解。譬如象牙管、玉管或者描金管,它自然要比普通竹管毛筆貴;狼毫、紫毫、貂毫筆要比普通羊毫貴。

放下手中毛筆,盧燦粗粗一覽,嚯嚯,桌上的散筆中,有不少好東西呢。好幾支都是帶款的明代精製毛筆:明宣德年款的紅雕漆牡丹紋管兼毫筆;明嘉靖年款的彩漆描金雙龍紋管花毫筆;明宣德年款的朱漆描金夔鳳紋管紫毫筆……

他又從另一側的筆筒中,發現十餘支明代精製毛筆,這些尚未修繕,盧燦沒上手。至於清代毛筆材質更是精良,金銀玉翠、木竹牙管,應有盡有。

這次,算是補足文房四寶藏品!

除了毛筆,另一條案上,處理的是各色硯臺,堆放在案几上的硯臺有二十多方,其中最多的是松花硯,有近一半數量。

這又是一大收穫!

松花硯很有名,清三帝非常追捧,屢次將它位列“四大名硯”,但卻又不被文博界承認,被江南文人自動擠出來,這是為什麼呢?

這裡面的故事,追究起來也挺有意思的。

松花硯以松花石為原料雕制而製成,松花石又名松花玉,產於中國東北長白山區。松花石最早是幹嘛用的?

它是磨刀石!滿清八騎起事,進犯邊關,用的磨刀石就是松花石!

一說就明白,這種“砍殺漢人”“助紂為虐”的石材,它天生就讓中原文人反感!因此,從文人階層,就開始牴觸松花硯。

其次,松花石本身就沒有平民化。

長白山是滿清的發祥地,被皇家封為禁區,禁止開採漁獵。松花石只能由皇宮的‘造辦處’單獨進入山區採集石料,運回宮中研製成硯。

沒有大量的原料進入民間市場,它如何能躋身四大名硯?

那麼,清三帝為何又要力捧松花硯呢?

原因更簡單,清軍入關,坐穩江山後便想方設法擺脫自己祖先是“蠻族”的形象。而松花玉能制硯,硯臺自然能代表文化,因此,他們想用這種方式,表明自己是有文化的……

中原文人無聲抵制、清三帝力捧、石材少民間流傳少,這些因素造成“松花硯文物稀缺”這百年後的文博現象。

現在,自己一股腦弄了十多方松花硯,而且各個都是清廷御用硯臺!

盧燦得意的都能笑出尿!

戴靜賢抱著一隻紙盒,匆匆進來,“李老師,您幫忙看看,這方硯臺,是那位大家的?我們還真沒想起來。”

這是有疑?盧燦喜歡,連忙鑽過去!(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洪荒:我能複製萬千法寶渡娘之後封神時代仙都世家重生世家子大明世家子鑽石世家我的大不列顛帝國重生大不列顛做大公人族第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