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和崇禎有個約定->章節

第一百四十三章 瘟神來了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明儒學案》的刊印,又成為了享譽學林的盛舉。有了這部《學案》,陸揚的學術地位,達到了頂峰,因為《明儒學案》主要記載的是“心學”史,陸揚一個偏於朱子學、強調“尊德性”與“道問學”兼重的人,竟然對“心學”都如數家珍,甚至還親筆撰寫了“王陽明傳”,其“心學”造詣更是遠遠超越眼下“心學”門中各位耆老,“心學”,乃至於天下學者,哪裡還有不心悅誠服的。於是,“大宗師”的稱號,被天下讀書人,奉送給了陸揚。

陸揚由“才子”而晉升為“大宗師”,完成了質的飛躍,從此以後,他說話,便不再是無足輕重的了。當然,陸揚從來不是為了學術而學術,他現在可沒有那種純粹的學術精神,他的目標,還是那兩個字“養望”。“養望”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重構東林黨,一個是引起崇禎帝的關注。

重構東林黨,是一個長期的任務,陸揚認為東林黨有很多的問題,特別是它的那種絕對道德評判模式,簡單地將人分為“君子”、“小人”,在陸揚看來,這跟小時候,那些幼稚的兒童喜歡將電視裡的角色分為“好人”、“壞人”是沒有任何差別的。雖然,陸揚也不是要走另一個極端,像曹操那種完全不問德性,將人分為“有用的人”、“無用的人”。但是,陸揚還是認為東林黨如果繼續高舉一種絕對道德的君子黨旗幟,那無異是一種道德純潔模式的政治自殺,這樣的模式,將加入東林的門檻定那麼高,別人根本加入不進來,而另一方面,你又把所有被你排擠的人,斥為“小人”,這根本不是在結黨,而是在人為地“製造”敵人。

二十世紀最深刻的政治學家卡爾施米特在那本負有盛名的《政治的概念》中指出:分清敵我,是政治的第一原則。請注意,是“分清敵我”,不是“製造敵我”!東林黨,顯然就是分不清敵我,而是一直在“製造”敵人!又如,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士麥說過,在政治、戰爭的角逐中,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永遠都要站在多數人一邊(因為他們會贏)。依照俾士麥的“鐵律”,那麼,東林黨無疑也是在跟勝利的方向背道而馳,因為東林黨總是將可能的朋友活生生逼成了血海深仇的敵人。所以,陸揚雖然是東林黨的繼承者,但他沒有再高舉東林黨的旗幟,而是另外建立一個準政黨組織“復社”,其通訊總部,也由東林黨的無錫,轉到了陸揚的老家蘇州。

至於“養望”的第二個目的引起崇禎帝的關注,現在陸揚的聲望真可謂是“如日中天”,自然不可能不激起崇禎帝的關注。這幾個月下來,崇禎耳邊充斥著陸揚名字,還有他的事蹟。只不過,這幾個月,崇禎還在忙著肅清閹黨餘孽,同時還在致力於國庫、內帑的財政問題。所以,一時半會,還沒顧上陸揚。

當然,崇禎帝之所以沒太把陸揚放在心裡,主要還是因為陸揚說破天,也還只是個毛頭小子,在天啟朝,崇禎與他又沒有太多交集,崇禎對他也沒有太多的瞭解,甚至隱隱覺著他不過是個替天啟帝做木匠、譁眾取寵的傢伙。雖然在後面的宮變中,陸揚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終究不是決定性作用,崇禎也沒有完全放在心上。至於天啟的臨終遺言,說實話,在崇禎心裡,天啟帝純粹是個荒唐無狀的昏君,他哪裡又會太將天啟遺言放在心上。

種種機緣巧合,讓陸揚在崇禎朝開始的日子裡,變成了一個相對沉默的人,所謂“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於是陸揚決定“爆發”,有了《尚書古文疏證》《孟子字義疏證》《論語疏證》《明儒學案》,陸揚真的“爆發”了,成為了一代宗師。

陸揚成了“大宗師”,崇禎皇帝終於才不得不重新審視陸揚這個翰林院裡的小小的從六品“翰林院修撰”。於是,在禮部尚書徐光啟的保薦下,皇帝下詔,特命陸揚為國史館副總裁,主持修撰《熹宗實錄》,也就是讓陸揚去修史,修熹宗皇帝天啟爺時期的國史。

由一個官階、品秩僅為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出任國史館副總裁並主持《實錄》的修撰,本身便是本朝史無前例的異事,陸揚因此而再次成為了朝野焦點。還好,陸揚手下,現在不乏能人,翰林院同仁劉若宰是其副手。此外,還有顧炎武、黃宗羲這兩位大師,在明末清初,顧炎武與黃宗羲,可謂是“雙峰並峙、二水分流”的兩大學術巨人、超人,乃至於神人,有他們二位大神在,沒有什麼是真正的問題。再說了,陸揚已經委託汪文言那仍在籌備中的“秘密情報局”去湖南找一個叫“王夫之”的人了,如果再有這位“船山先生”的加盟,陸揚的學術團隊,絕對是地表最強組合了,任何學術難題,都是可以攻破的。

~~~

就在“大宗師”陸揚成為國史館副總裁並主持修撰《實錄》後不久,一件突如其來的事件,完完全全轉移了朝野的關注,甚至也轉移了陸揚的關注。一個瘟神來了,在這深秋之際,秋草長、馬膘肥,兇名赫赫的“覆育列國英明汗”努爾哈赤,盡起女真本部精銳,並拉上了一些蒙古部族,組成了一支有著六萬鐵騎的草原聯軍,從老巢赫圖阿拉出發,浩浩蕩蕩,奔寧遠而來。寧前道袁崇煥,立刻上疏,請求朝廷支援。兵部收到袁崇煥的八百裡加急的請援疏後,片刻不敢耽誤,立刻轉給通政司,通政司轉內閣,內閣轉司禮監,一日之內,便擺在了崇禎帝的御案上,然後,崇禎帝便急得飯都吃不下了,召開緊急御前會議,商議如何應敵。

兵部尚書王洽建議放棄寧遠,將關外軍民全部撤回山海關以內,讓袁崇煥與山海關的遼東經略高第合兵固守關城。不過,兵部左侍郎傅宗龍堅決反對,他認為應當讓高第分兵出關,支援寧遠,確保關外最後一個要塞不丟,雙方各執一詞,吵了個不可開交。刑部尚書王在晉,因為先前幹過南京兵部尚書,還幹過遼東經略,所以也參與了此次御前會議,他的建議更絕,他認為山海關不可分兵,否則萬一關城有失,誰來負責,依他看,寧遠,就讓袁崇煥去死扛,扛得住,就扛,扛不住,那……就算了,反正,都是命啊。更何況,他很不喜歡袁崇煥這個傢伙。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相關推薦:墮仙我是異界登入器萬曆十八年醫路狂龍滿級肉身:我能扛最毒的打我在火影世界開闢資訊時代神級系統:我,制霸諸天說謊誰在說謊噓,別對我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