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天啟帝->章節

第三卷天啟大帝 第八十三章 密會百福樓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第八十三章

見三人似乎有所顧忌,葉向高笑道:“駱思恭就是百福樓背後的東家之一,在這裡大家大可暢所欲言。咱們今日所談所論,絕不會被錦衣衛知曉。而老夫自然也不會多嘴,今日老夫只帶了耳朵,沒帶嘴巴。”

孫承宗、徐光啟、王象乾三人大吃一驚,沒想到這百福樓背後的東家竟然是駱思恭!

“閣老畏懼駱思恭?為何不參他一本?僅僅百福樓一項,就足以搬到駱思恭。”孫承宗試探道。

葉向高笑道:“老夫不是說過了嗎?他只是東家之一。”

三位帝師面面相覷,見狀,葉向高笑道:“也不瞞你們,不止這百福樓,就連婉清院、福祿賭坊等如雷貫耳的所在,背後也都有駱思恭的影子。但他還不是大頭。真正的東家其實是在京的三位藩王,乃皇祖之子,先帝同胞,今上皇叔——瑞王、惠王、桂王三位殿下。”

聞言,三位帝師變了顏色,在皇祖朝時,這三位王爺並沒有什麼存在感,當時先帝跟福王鬥法,他們三個小可愛那裡敢摻和?就是朝中大臣也時不時的要參奏一本,說他們不能履行皇室宗親的職責,在京師驕縱行事,欺男霸女云云。做了幾十年“小受”的三位王爺熬走了萬曆皇帝之後,地位便上升了一大截,因為先帝即為,他們一下自從“兒藩王”便成了“手足藩王”,但先帝畢竟是他們的兄長,想要懲處他們無論是從法理上講,還是從孝道倫理上講,都名正言順,畢竟長兄如父,分封他們為王的皇祖崩逝了,身為長兄的先帝,便自然代行父權。可是到了天啟皇帝這一輩,三位藩王的地位便陡然提升。雖然從法理上講,藩王們的權柄來自於皇帝,可是從倫理孝道上來說,三位藩王卻成了皇帝的皇叔父!也就是說皇祖在世時,三位藩王地位尷尬,無論皇帝還是大臣們誰想踩上一腳都可以,到了先帝時,藩王們地位上升,除了先帝之外,大臣們想要踩上一腳,就需要掂量掂量了。及至今上即為,三位藩王真可謂是翻身農奴把歌唱,一朝成了皇帝的長輩,按照孝道,皇帝逢年過節還需要給他們送禮嘞!到了這時候,就連皇帝想要懲處三位藩王,也不得不投鼠忌器。畢竟是自個兒的叔叔,若是皇帝連自己的叔叔也不放過,這在朝野上下造成的輿論影響就大了去了。三位帝師深諳其中道理,見此事涉及到三位皇祖親封的藩王,便不在開口。

徐光啟轉移話題道:“袁應泰丟失遼左,致使遼東百餘萬民眾盡為虜賊所役,其罪無可赦。三法司會審的結果似乎也是這樣。”

葉向高兩手一攤,說道:“實不相瞞,三法司會審的卷宗皇上看過了,還硃批了六個字。”

硃批大權自古就是皇帝權柄中最重要的一項,但是明中後期以來,硃批大權逐漸被宦官包攬了過去,自嘉靖皇帝開始,明朝皇帝親手硃批的摺子都極為罕見,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勤政的崇禎皇帝登基以後才被遏制住。

有鑑於此,三位帝師都有些好奇,徐光啟忙問道:“皇上御筆撰寫了那六個字?”

葉向高搖頭苦笑道:“不準,發回重審。”

聞言,孫承宗、徐光啟跟王象乾三人面面相覷,愁眉不展。

“如此說來,皇上不想定袁應泰的死罪?”

徐光啟問道。

葉向高嘆了口氣道:“這也正是讓老夫倍感困惑的事情。”

孫承宗抬手夾了塊五香醬驢肉,笑道:“恐怕葉閣老非但倍感困惑,還倍感驚懼嘞。”

葉向高眼前一亮,答道:“不愧是稚繩,這句話算是說到我的心坎兒上了。”話音落下,葉向高舉起酒杯,敬了三位帝師一杯。

徐光啟、王象乾、孫承宗三人雖然都是被皇上即為寵信的帝師,但在葉向高眼裡,他最器重的只有孫承宗一人。徐光啟雖然隱隱有三位帝師之首,天下第一寵臣的架勢,可他親近泰西人,鼓吹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已經將滿天下的讀書人得罪了個七七八八,在葉向高看來,徐光啟的政治生命已經快要走到盡頭了。身為人臣,恪盡職守甚至邀寵媚上都是必要的功課,對於徐光啟總能夠討得皇帝歡心的本事,葉向高非但不想許多文臣們那樣心存鄙夷,相反,他甚至有些羨慕。試問古往今來哪一個在政治上有過一番大作為的臣子,不是跟君主打的火熱?商君與秦孝公情同手足、昭烈皇帝與諸葛武侯更是千古君臣典範、天王苻堅與王猛亦師亦友......

葉向高多羨慕徐光啟啊,若是他葉向高也有這邀寵媚上的本事,那該多好?可是身為人臣,僅僅會邀寵媚上還不信,還需要能夠御下服眾。貼別是在文官勢力極大的明代。正所謂“皇帝與士大夫共坐天下”,想要位極人臣,做一番成績,保一生富貴,僅僅討好皇帝還不夠,還需要在士大夫群體中樹立足夠高的聲望。如此兩條腿走路,才走的既快又穩。

明代自張居正以後的首輔們、閣臣們之所以權柄越來越小,地位也越來越尷尬,究其根本就是他們往往難以兼顧皇帝跟士大夫群體的情緒。皇帝心儀的首輔,士大夫們卻認為該首輔只會遷就皇帝,一味的邀寵媚上,為了討好皇帝,為了升官發財,將氣節節操丟盡了都,自然人人喊打。而士大夫們心儀的首輔之臣,皇帝又覺得他不能體恤聖恩,不能盡心竭力地替自己辦事,自然隔三岔五的找麻煩,直到能夠一腳踢開為止。

所以在葉向高眼裡,徐光啟並不是個能夠寄予厚望的政治家。

而王象乾也不行,首先,王象乾的年紀比葉向高還大十來歲,即便王象乾是姜子牙、諸葛亮那樣的治世能臣,可又能替國家發光發熱多長時間呢?王象乾

今年虛歲都七十五啦。正所謂“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這王老大人能不能邁過八十四那道坎兒還難說嘞。又怎能託付大事?

再者說,王象乾老大人擅長治兵治國,而不能治心吶。現如今的國朝,什麼妖魔鬼怪沒有?什麼么蛾子沒鬧過?妖書案、梃擊案、移宮案、紅丸案......音猶在耳啊!王象乾當年身為吏部、兵部兩部尚書,可為大權在握,實權在握,卻仍是難以招架朝野上下的彈劾汙衊,為了自證清白,竟是一氣之下,辭官回鄉。如此心性,如此愛惜自己勝過愛惜國家,又如何能夠託付重任?

但孫承宗不一樣,他是東林黨人,曾在國本之爭中,久經考驗的戰士,在皇祖、皇考兩朝的四案之中,也展露出超然的政治智慧。最關鍵的是孫承宗既身受東林黨人的愛戴,也因為知兵事而被皇帝寵信。

孫承宗才是如今國朝上下,唯一一個用“兩條腿”走路的大臣。僅這一點兒而言,就連葉向高這等三朝閣老也遠遠不如。

“稚繩,既然你瞧出了老夫心中的恐懼,那麼不妨就袁應泰案,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老夫洗耳恭聽。”葉向高道。

徐光啟跟王象乾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們緊緊盯著也想搞跟孫承宗,實在想不通他們兩人到底在打些什麼樣的啞謎。

孫承宗說道:“本來下官也一直很困惑,袁應泰丟失遼左,多大的罪責啊。更何況今上即位以來,對邊事對武備那是極為熱衷。下官願意為出了這等岔子,盛怒之下的皇上還不把袁應泰五馬分屍嘍啊。可是下官猜錯了,皇上的確很憤怒,但多半是做做樣子,若是真的動了肝火,何不讓錦衣衛拿了袁應泰下詔獄?到時候想怎麼折磨袁應泰,想怎麼定袁應泰的罪,那還不都得順著皇上的心意?”

葉向高頻頻點頭,暗道自己果然沒有選錯人。

徐光啟跟王象乾則是大吃一驚,他們忙問道:“皇上不生氣?怎麼可能?”

孫承宗搖了搖頭道:“皇上怎會不生氣?可皇上生的的確不是袁應泰的氣啊。”

“那皇上在怨恨誰?”

徐光啟問道。

孫承宗笑道:“原本我也很困惑,直到今天在文華殿對奏過後,我心中的疑惑一下子豁然開朗了。”

葉向高忙道:“哦?說說看,稚繩,是什麼叫你一下自撥雲見日的?”

孫承宗道:“當下官得知固原鎮兵變的事情以後,便預感到閣老您似乎要大禍臨頭了。及至文華殿對奏之時,皇上撤掉了您的座位,更是令下官心裡頭‘咯噔’一下子啊。”

葉向高點點頭,剛剛在文華殿的一幕幕再次浮上心頭,他仍心有餘悸。

“可是令下官沒有想到的是閣老您吉人自有天相,皇上也是寬宏大量,竟是只罰俸一年,以示警告,如此虎頭蛇尾,當時下官就覺得此事太過蹊蹺。”孫承宗又道。

徐光啟跟王象乾兩個連忙點頭道:“外患未靖,內憂又起,我等也以為皇上會龍顏大怒,降罪於葉閣老嘞。可是誰知有一次揣摩錯了聖意。”

孫承宗笑道:“原本我也想不通這件事,知道後來我嘗試著將葉閣老這件事跟袁應泰的事聯絡起來後,一切便都解釋的通了。”

聞言,葉向高眼中閃過一抹精芒,他幾乎是一瞬間就領會了孫承宗的意思。

“無論是遼左淪陷還是整治九邊過激生出了兵變,皇上並非不生氣,而是不生袁應泰跟葉閣老的氣罷了。”孫承宗侃侃而談道:“可冤有頭債有主,這兩件大案的罪責不歸到袁應泰跟葉閣老頭上,又有誰能夠背下這樣一口大鍋?”

葉向高面色蒼白,他問道:“如此說來,你也覺得皇上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嘍?”

孫承宗點了點頭,嘆息道:“當今朝野,除了這個‘沛公’,還有誰值得皇上繞這麼大一個圈子圍追堵截?”

聽了葉向高跟孫承宗的神仙對話,徐光啟跟王象乾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們兩個搖頭苦笑,對飲了一大白。徐光啟問道:“二位,二位!葉閣老、稚繩,你們到底在講些什麼?什麼項莊舞劍?沛公指的又是誰?”

孫承宗搖頭嘆息道:“當今朝野,除了東林黨,誰還值得皇上如此大動干戈?”

徐光啟跟王象乾皆是大吃一驚,“什麼?你是說皇上不日要清算東林黨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吧,皇祖排擠東林黨,東林黨便團結在了先帝身邊;及至先帝即位,則三黨見棄,東林黨如日中天;到了現在今上即位,東林黨又怎麼可能不騰出些位子,讓給今上的羽翼?若是東林黨人聰明,不貪戀權柄則還罷了。若是相反,恐怕一場席捲朝野上下的腥風血雨是在所難免了。皇祖能夠清算‘張黨’從而實現乾綱獨斷,政由己出,那麼今上也可透過清算‘東林黨’,來推行新政。”孫承宗的話令徐光啟跟王象乾感到毛骨悚然,而葉向高卻似乎早已經料到了一切,他不鹹不淡的講道:“稚繩,噤聲!”

孫承宗抱歉的朝徐光啟、王象乾二人拱了拱手,閉上了嘴巴。

葉向高苦笑道:“這件事就聊到這兒,吃酒。”

葉向高有意淡化剛才的緊張氣氛,但三位帝師那裡還能靜下心來?

孫承宗喝了兩杯酒水後,開口道:“實不相瞞,皇上留下我、五殿下以及李如柏,是去見了四川石柱司宣撫使秦良玉,皇上下令讓秦良玉跟隨我一同前往固原鎮平叛。”

王象乾笑道:“這個秦良玉老夫倒是印象深刻,他父親秦葵也是一員儒將啊。秦良玉打小便從其父操練武藝,演習陣法,顯露出一般女子所難

企及的軍事才幹。”

王象乾的確跟秦良玉有過交情,事實上,秦良玉能夠有今天,也是王象乾在朝多加保舉的結果。平播戰役後期,王象乾任川貴總督,曾一再向朝廷舉薦秦良玉這員女將。

王象乾又道:“老夫這裡還有幾則這位‘花木蘭’的軼事嘞。”

葉向高忙道:“那麼就勞煩王老大人同咱們講講啦。”

王象乾哈哈大笑,講道:“秦良玉跟幾個兄弟都在秦葵帳下學習校武、兵法,一日,秦葵對她說:‘惜不冠耳,汝兄弟皆不及也。’(可惜你不是個爺們兒,你的兄弟們的武功兵法都比不上你)。你們才,這位花木蘭怎麼回答的?”

葉向高忙問道:“秦良玉怎麼說?”

王象乾撫掌笑道:“她說:‘使兒掌兵柄,夫人城,娘子軍不足道也’。秦葵聽她這麼說,便高高興興地將兵權交給了自己的幾個兒子。”(‘害羞’爹爹還是讓伯叔兄弟們掌兵吧,‘夫人城是則典故’娘子領軍打仗那裡見得了人?)

葉向高、徐光啟、孫承宗三人皆是飽讀詩書之輩,聽到“夫人城”三個字,那裡還聽不出秦良玉的言不由衷啊。

“想來這個秦葵儒將之名有些名不副實吧?”葉向高嗤笑道。

王象乾哈哈大笑道:“可不咋地!秦葵到死也只混了個貢生!他那裡曉得‘夫人城’是什麼意思啊。”

聽王象乾這麼說,幾個老頭子再也忍不住,便放肆的大笑起來,直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落下來了。葉向高一副搞事情的模樣站起身來,用銅槌敲了敲一旁的玉甕。玉甕聲響了三下,一位妙齡少女推開房門,繞過屏風走到幾人面前款款施了一禮,問道:“不知眾位客觀喚小女子前來,有何吩咐?是要添菜呢,還是添酒?又或是聽曲兒?”

葉向高扶著笑的痠疼的腰,答道:“皆不是!既不添菜添酒,也不聽曲兒看戲。”頓了頓,葉向高朝少女講道:“老夫且考考你,可知道‘夫人城’的典故?”

少女沉思半晌後,答道:“據小女子所知,夫人城的典故有兩個,一個是說東晉太元初,前秦苻丕圍攻襄陽城,守將朱序之母聞秦兵將至,自登城巡行,至西北角,以為不固,遂率百餘婢及城中女丁築斜城於其內。及秦兵來攻,西北角果潰。晉兵移守新城,苻丕久攻不克乃還。 襄陽人為紀念韓氏的功勞,遂稱此新城為夫人城。”

葉向高哈哈大笑道:“酒肆女姬遠勝秦葵那個貢生矣。”聞言,三位帝師亦是大笑不止,卻是鬧得不明情況的少女面色緋紅。王象乾插嘴道:“另一則典故又是什麼,你若是也能說的上來,這定銀子,就歸你了。”王象乾說著,便從袖口內摸出十兩紋銀。

那少女連忙笑吟吟地講道:“另一則典故指的乃是‘範夫人城’。《漢書》曾寫道:漢軍乘勝追北,至範夫人城。這個範夫人城本是漢軍建築的城池,後來駐守城池的將領陣亡了,他的夫人範氏率領士卒保全了那座城池,範夫人城便是因此得名。”

“好!”

王象乾大喜過望,他親手將十兩紋銀交給少女,笑道:“了不起啊,小小年紀,竟然記得住《漢書》中的詞句?”

少女答道:“妾傾慕漢朝國威,漢軍武威,故而對漢史方面的書籍略有涉獵。”

葉向高樂不可支的說道:“你這小丫頭可不簡單,一個略有涉獵,可是把國朝的貢生都給比下去了。”

聞言,三位帝師老不正經的哈哈大笑,鬧得少女更加莫名其妙了。雖然她覺得幾個老家夥腦袋可能有點兒老糊塗了,可是那十兩紋銀卻是貨真價實,喜的少女連連道謝。

待少女退下之後,葉向高笑道:“如此說來,這個秦良玉是十分想掌兵的才是。只不過女兒家羞澀,所以難以啟齒,不敢挑明了直說,便扯出了一個‘夫人城’的典故來表明心意。原以為自己的爹爹好歹也是個國朝貢生,誰料想到呢?自己的貢生爹爹竟是個二把刀,愣是沒聽懂啊,哈哈哈哈。”

王象乾笑道:“秦葵這老小子是個二把刀倒沒什麼,卻是害得秦良玉這個璞玉差點兒蒙塵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聞言,孫承宗連忙請教道:“王老大人,不日下官就要帶著秦良玉到固原鎮平叛了,下官對這個秦良玉不甚了解,還望老大人不吝賜教。”

王象乾忙道:“好說好說,至於這個秦良玉,老夫早有定論。”頓了頓,王象乾鄭重地說道:“此女饒膽智、善騎射、熟韜略、工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

孫承宗大吃一驚,這可是個了不得的評價啊,更何況秦良玉還是個女將。

“渾河一戰,難道稚繩還不清楚川地白桿兵的堅銳嗎?”王象乾笑道。

孫承宗忙道:“白桿兵不是其丈夫馬千乘訓練出來的嗎?”

“馬千乘?哼,那雖然跟戚少保一樣懼內,卻連戚少保一勾的治軍本領也沒有,白桿兵之所以能夠橫掃南北,此皆秦良玉之功也。”王象乾斬釘截鐵地說道。

孫承宗鄭重地點了點頭,說道:“老大人啊,受教了。下官明白該怎麼委任她了。”

葉向高的關注點卻不再此,他插嘴道:“馬千乘也懼內?”

王象乾嘿嘿笑道:“可不嘛,如此就要牽扯出另一段有關秦良玉的典故了。”

“快說,快跟咱們講講吧。”

“講講?”

王象乾賣了個關子。

“唉,講!”

葉向高急道。

相關推薦:大漢帝國萌寶密令:影后媽咪,別想逃奪命遊戲:我靠撿破爛反轉元宇宙海賊之電力十足人道圖騰詞條修仙:我能置換萬物水門甲木葉老魔頭想當個好人高能音樂家異界之毒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