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天啟帝->章節

第三卷天啟大帝 第八十二章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第八十二章

皇帝領著孫承宗、朱由檢、李如柏三人走出文華殿,在一側偏殿,見到了恭候多時的石柱司女將秦良玉。此刻的秦良玉年近五旬,又因常年征戰,落下了一身傷病,僅從外貌上觀察,秦良玉同鄉野老歐無異。可就是這麼一個其貌不揚的女人,卻是大明國最驍勇善戰的兩隻地方軍其中之一——川兵的締造者。

秦良玉沒有皮甲,進宮來穿的是石柱宣撫使的官袍,這身官袍跟石柱宣撫使的官位,原本是屬於她丈夫馬千乘的。可是馬千乘已經死了,按照明朝的土司制度:夫死子襲,子幼則妻襲的慣例,秦良玉才得以成為明軍之中獨一份的女性將領。

在偏殿陪同秦良玉的宦官是高起潛,皇上自打那次御馬監校武之後,便留意上了這個小太監,大概一個月前,高起潛被皇帝拔擢上來,在乾清宮當差,做了魏忠賢的副手,儘管魏忠賢對這個名叫高起潛的人處處警惕。

在高起潛的暗示下,秦良玉拜倒在皇帝身前,口稱:“臣四川石柱土司宣撫使秦良玉拜見吾皇萬歲。”

皇帝的詔令下的倉促了些,無論是禮部還是內廷都沒來得及跟秦良玉講解面聖的禮儀,所以秦良玉便拽其了戲詞兒,鬧得皇帝哈哈大笑。皇帝親手將秦良玉扶起,在他心中可沒什麼難於授受不親的觀念,照舊,皇帝拉扯住秦良玉的手,嚷道:“將軍的威名朕可是久仰了啊,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凡響。”

秦良玉被皇帝的親暱舉動嚇了一跳,她支支吾吾的答道:“萬歲謬讚了,臣不敢當。”

皇帝笑道:“當得!當得!朕曾經聽聞,黃帝斬蚩尤時,王母娘娘曾命九天玄女下凡,助黃帝兵敗九黎。而如今,國難思良將,秦將軍,就是上蒼賜予朕的九天玄女啊。”

皇帝就是這樣,當你有用的時候,恨不得將天上的星星摘下來與你在黛前裝飾,嘴巴抹了蜜一般,推心置腹,徹夜長談。可當你再無利用價值的時候,皇帝丟棄你也會跟丟棄一隻敝履差不了多少。

別怪帝王無情,因為當初他的恩寵也一樣來的沒頭沒腦。

可惜,世人能夠接受無緣無故的愛,卻又對這股愛潮的退卻,心生憤恨,無法適從。

秦良玉驚訝於自己被皇上視為九天玄女,這是丈夫馬千乘也從未講於她聽過的情話。秦良玉一聲戎馬,那裡懂得軟刀子的厲害?

不出意料的,秦良玉被皇帝用刀子狠狠的戳進了心窩裡。

年近五旬的秦良玉淚眼婆娑道:“萬歲以國士待我,我必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皇帝那裡見得了秦良玉落淚,連忙好言相勸,然後吩咐高起潛給秦良玉、孫承宗等人看座看茶。皇帝坐在高高的榻上,命李如柏同秦良玉簡單陳述了一下朝廷決意出兵平息固原鎮叛亂的事情。皇帝插嘴道:“秦將軍,援遼之事暫緩吧,此次,你便跟著王老師,一併前往固原,將叛將張飛豹擒拿京師,朕要在這兒——”皇帝抬手指著文華殿偏殿道:“朕要在這兒質問張飛豹,他為何背叛朕,背叛朝廷!朕要悉數他的暴行、罪行,然後在懲處他,以儆效尤。”皇帝的後半段話是將給孫承宗和李如柏聽得,秦良玉遠道而來,並不清楚固原鎮兵變的內幕,所以對“以儆效尤”四個字的皇命不甚了解。

但是孫承宗跟李如柏卻深知這四個字大有文章。此次平張飛豹叛軍,若是做不到這四個字,那麼整個西北諸邊可能就全亂了,以後指不定還會爆發多少此兵變嘞。

秦良玉對自己的新任命不敢有異議,只是她心裡多多少少有些遺憾。此次援遼,她是抱著必死決心而來的。一來報效朝廷,報效君王;二來只有戰死沙場才對得起秦邦屏、秦民屏兩個兄弟吧。

渾河一敗,數千川兵子弟,連個屍首都沒有搶回來,這其中就包括秦良玉的兄弟秦邦屏跟秦民屏。人死了,卻尋不見屍首,不能葉落歸根,那麼即便做了鬼,也是孤魂野鬼。這是大明子民最不能接受的死法。

可是皇帝已經更改了任命,秦良玉即便再不甘心,也只得認命。

皇帝又道:“此次平叛,更多的是為了磨練新軍,而秦將軍又以操練武藝,演習陣法而著稱,你麾下的白桿兵,可為新軍步卒之師矣。李將軍,且不可因秦將軍為女流巾幗而小覷之,渾河一戰,川兵堅且頑,已是威震四海。新軍步卒之戰力,應當以川兵為磨刀石,以川兵為師,而後討伐建奴可期。”

李如柏跟秦良玉叩首領旨謝恩。皇帝擺擺手,令兩位將軍下去準備去吧,獨留下孫承宗跟朱由檢二人。

皇帝拉著朱由檢的手,對孫承宗說道:“老師,此次前往固原平叛,請帶上皇五弟。”

話音落下,無論是孫承宗還是朱由檢都是面色微變。

孫承宗答道:“軍旅之事苦甚,也鄙甚。五殿下何等尊貴?如有閃失,可如何得了。何況此次叛軍微不足道,有臣與李將軍、秦將軍在,朝夕可破、彈指可破。何須五殿下親往之?望皇上三思。”

皇帝沒有搭腔,而是低下頭問朱由檢道:“五弟可願前往?”

朱由檢低著頭,沒有讓皇帝看到他的一雙眼睛。他滴水不漏的回答道:“臣弟但聽皇上吩咐。”

“好!”

皇帝笑道:“那便前去平叛吧。”

朱由檢跪倒在地,答曰:“臣弟領旨,願在孫大人麾下,為朝廷立功,為皇上立功。”

皇帝將朱由檢扶起身來,欣慰的說道:“這句話你說的中肯。五弟,你幼且稚,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可行軍打仗豈能兒戲?到了

前線,一切都要聽從孫老師差遣,不要自持身份尊貴,同朕親好,就驕縱跋扈,聽明白了嗎?”

朱由檢忙道:“臣弟謹記皇上教誨。”

安排了朱由檢之後,皇帝才扭過頭對孫承宗說道:“行軍打仗的確吃苦頭,但再苦還能苦的過寒窗苦讀,還能苦的過困頓於深宮之內,處理沒完沒了的政務嗎?年前,五弟曾於內閣行走,一面學習經史子集,一面學習治國理政的韜略。五弟是個能吃苦頭的人,朕相信他完全可以應付的來行軍打仗的苦楚。孫老師不必忌諱,你是朕的老師,也便是五弟的老師,你能教導朕治國,還不能教誨五弟治軍了嗎?”

孫承宗又道:“回皇上。正如皇上所言,五殿下畢竟年幼,涉世未深,臣恐怕五殿下吃不消。再者國朝素來沒有令皇子親王領軍打仗的慣例啊。”

皇帝不悅的喝道:“素來沒有?虧得你還滿腹經綸!國朝草創之初,朝廷的諸邊邊務,哪一個不是各地藩王一手打造起來的?成祖皇帝親征北元之時,不也帶上了彼時尚是太孫的宣宗皇帝嗎?”

見狀,孫承宗俯首,他忙道:“臣思慮不周,請皇上降罪。”

皇帝瞥了孫承宗一眼後,忽然又哈哈笑道:“孫老師這是作甚,孫老師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國,實乃朝廷之棟樑,社稷之股肱。朕以後還要多多仰仗倚重嘞。孫老師非但無罪,還應該重重的封賞嘞。”

皇帝扶起孫承宗,並將朱由檢的手遞到孫承宗手中,用一種託付大事的口吻講道:“五弟確實涉世未深,但哪有生而知之者?譬如梅花,不經歷一番嚴寒,又怎彰顯它的撲鼻芬芳?譬如寶劍,不拿鐵石磨礪一番,又怎能鋒芒必露?朕的弟弟,不應是張於婦人之手,既不知喜也不知悲的瓷娃娃。大丈夫立於人世,當馬革裹屍,不死床簀。”

……

離開偏殿之後,孫承宗憂心忡忡的朝宮外行去。他倒不是憂心於平叛戰爭能否如期順利的結束,也並非是憂心皇帝將皇五弟這個燙手山芋丟給了自個兒。

孫承宗真正擔心的是皇帝對於武功兵備的熱衷。

“大丈夫立於人世,當馬革裹屍,不死床簀。”這句話大概是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名句,類似這種鐵與血與火的言論,孫承宗已經不止一次從皇帝口中聽說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皇帝對於文臣們的輕賤與蔑視——重啟考成法,苛待文臣;對朝野上下文臣們的建言多嗤之以鼻;皇帝還用鐵錘擊傷過何宗彥,數次對楊漣拳腳相加......

即便是性格怪癖的萬曆皇帝也從沒有如此苛待過文臣吧?即便是任內有過三大徵這樣的高光時刻的萬曆皇帝也從沒有過今上這般對武將們的恩寵優渥吧?

身為文官集團的一份子,孫承宗敏銳的察覺到武臣們的政治地位在逐年上升。國家取士,既分文武則二者註定是零和博弈,此消彼長。武將見用,則文臣遭棄,這是在淺顯不過的道理。

“唉,也許是老夫多心了吧,畢竟從皇祖朝起,國家邊患日重,皇上這也是憂心國事,才會對武臣們高看一眼的吧。”搖了搖頭,孫承宗踏出了承天門,一路過了金水橋,才登上自家的轎子。但正在孫承宗鑽進轎子的瞬間,有人掀開了他的窗簾,孫承宗一愣,而後發現葉向高等人正在外頭等著自己。

孫承宗連忙從轎子裡走出來,大笑著同葉向高、徐光啟、王象乾三人一一見禮。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三人出了文華殿後,便在宮外等著他出來嘞。

葉向高笑道:“老夫在百福樓訂了一座酒席,若是孫大人回府之後沒有別的事情,就一塊兒來坐坐吧。”

孫承宗愣了半晌後,猛然察覺徐光啟跟王象乾二人也是滿臉凝重之色,他這才點了點頭,心中自付道:這些時日朝中出了太多變故——福王即將入京、首輔方從哲致仕、袁應泰下獄遭三司會審以及此次固原兵變事宜。執此多事之秋,身為內定的下一屆首輔的葉向高,此時約自己等當朝重臣密談,想來意義重大,意義深遠啊。

孫承宗答道:“如此就太好了。此次稚繩(孫承宗的字)出京平叛,還有許多事宜要請教三位閣老嘞。”

葉向高喜道:“那好,今天必定盡興,請吧。”

孫承宗微微傾著身子見禮道:“敢不遵命?”

……

百福樓是一家背景極大的酒肆,尋常百姓是不被允許進入其中吃酒的。甚至若無熟人引薦,就連外地的富商巨賈也不被百福樓的店小二待見。能夠有幸到百福樓吃酒聽曲兒的,要麼是京官、勳貴,要麼是地方上的要員士林中的鴻儒,要麼就是同前兩者沾親帶故者。

不過孫承宗到底頭一遭至此,他還未來得及脫下官服,但是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店內無論是小二還是歌舞伎,見到他一襲官袍至此,並不感到驚詫,只是面上的笑意更加殷勤了。

似乎察覺到了孫承宗臉上的驚異之色,葉向高解釋道:“來這裡的食客都是達官顯貴!別說穿著官服的食客,就是穿著飛魚服、穿著袞服戴著皮牟的食客,在這裡也是尋常的緊。”

孫承宗點了點頭,他的確沒有來過這種地方,但是宦海沉浮多年,對於這種地方他卻是早有耳聞。孫承宗笑道:“想來在這種地方吃酒,定是花費不菲,下官著實佔了葉閣老的便宜啊。”

葉向高苦笑著搖了搖頭,道:“你當我樂意來這兒?唉,這棋盤何時是由你我來充任棋手的?老夫身在局中,身不由己吧。不過若是孫大人有意,只需向這裡的老闆亮明身份,日後一日三餐都由百福樓供應,想來這

裡的老闆也是甘之如飴啊。”

孫承宗汗顏道:“葉閣老這句話可是折煞下官了。”

幾人一路說說笑笑,在店小二的引領下,拾階而上。半道上還碰到不少同朝為官的同僚,其中非但有六部的文臣,也不乏有駐京的武將,這些人見到幾位閣臣之後,慌忙見禮。

等到了三樓雅間坐定之後,孫承宗忍不住抱怨道:“今日內閣不由你我當值,如此才浮生偷得半日閒,到這百福樓長長見識。可外面那些文武,一個個都肩負要職。現在一不是節假日而不是下班時間,他們怎麼也跑到這酒肆之中喝的爛醉如泥?”

葉向高嘆了口氣道:“要不然你以為皇上為何執意要復活不得人心的考成法?”

聞言,孫承宗面色微變。對於張居正,孫承宗跟大多數東林黨人其實都是同情乃至欽佩的,他們不止一次地鼓吹替張居正翻案,但這更多的是站在倫理道德上說事。因為一來張居正秉政期間,的確國力蒸蒸日上,革除積弊,國勢幾於富強;二來是因為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老師,萬曆皇帝怎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對自己的老師進行清算?

雖然孫承宗對張居正抱有同情的念頭,可是若是談到張居正的變法,那卻是斷不可為!張居正的哪是在變法?分明就是在掠奪富民地主們的財富,分明就是在攬權!

這也算是天下士林的一個共識吧——張居正就其人生際遇而言,確實值得同情,但是對於張居正的變法,卻是要大加批判,絕不能有朝一日,讓這個該死的變法死灰復燃。

一條鞭法!

考成法!

丈量天下田畝......

這一樁樁一項項都是在奪地主們、官宦們的根啊。

孫承宗說道:“皇上讓閣老籌備勤政司?不知道閣老做到那一步了?”

葉向高瞥了孫承宗一眼後,說道:“老夫知道你在想些什麼,但老夫也不妨明明白白的告訴你,告訴你們——”葉向高同時朝徐光啟跟王象乾點頭示意道:“考成法是非借屍還魂不可了。或許為了安撫朝野人心,考成法的名字會變上一變,但總也換湯不換藥。”

孫承宗忙道:“葉閣老鐵了心要辦好勤政司?閣老可知道這是要跟天下數萬官員數百萬仕子為敵?你就不怕被他們生吞活剝了嗎?”

葉向高重重的喝道:“你剛剛也看到了!國朝吏治崩壞,較之九邊軍備廢弛有過之而無不及!”葉向高面色一板,不怒自威的說道:“官員們懶政墮政也不失一日兩日了,今上即位以來,數次在早朝之時,發下雷霆之怒,稍稍遏制住了上朝的懶惰之風。可是尋常辦公時間,皇上卻是見不著啊,否則還不知道要動多少肝火。現如今的京城,能夠在辦公時間在自個兒衙門裡坐的住的,可謂是鳳毛麟角。他們去哪兒了都?或在酒肆買醉,或在青樓快活,在上班時間回家跟老婆耳鬢廝磨者都已稱得上是人臣典範了!”

孫承宗面色難看,他知道這的確是國朝官場亂象,他自己亦對此痛心疾首。

葉向高嘆了口氣,又道:“較之懶政更大的禍害還是貪腐、奢靡之風啊。”葉向高站起身來,揹著雙手一邊踱步,一邊大聲痛陳時弊道:“太祖成祖、仁宗宣宗之時,如果有清官辭官回家,鄉鄰們都引以為榮。但到了嘉靖年間時,如果官員回鄉後,還是兩袖清風,必然要被街坊四鄰嘲笑,‘清官’幾乎成了‘傻官’、‘呆官’的同義詞,這還有一點兒公道可言嗎?”

“國朝雖久歷刀兵,但那都是在邊關。內地諸省承平日久,人丁孳息,百業興旺。以至於人心浮躁,仕子們再也難靜下心來耕讀,乃至國朝官員從中進士開始,就忙著買田置地,上任掌權之後,更是濫用職權,插手各類生意,賺的盆滿缽滿,搞得民風民俗追名逐利,不復淳樸。”

頓了頓,葉向高對孫承宗指著雅間裡的飯桌講道:“孫大人剛剛說來到這百福樓就算是長見識了?那是因為你沒有到過江南,沒有去過蘇杭,沒有見過秦淮河的盛況啊。”

“江南官場的飯局,都是在船上吃的,一邊聽著船孃們唱曲兒,一邊順著江水順流東下。吃醉了酒,便夜宿船上,與一二船孃大被同眠,豈不醉生夢死?”

“江南的船好啊,富麗堂皇猶如宮廷御宇,江南的伙食好啊,各種佳餚堆砌的城堡麥垛一般!為何江南的官員們敢如此奢靡?還不是因為一切開支都由公家支付?”

“國朝士大夫們的心,早被銀子、宅子、女子給腐化了。從熟讀聖賢書的君子,變作麻木不仁的行屍走肉。老夫身為閣臣,身負皇恩,怎能不對這世風日下,吏治崩壞的時局痛心疾首?今上銳意進取,有古來聖君明主的氣象!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既是我葉進卿青史留名的機會,還是諸位流芳百世的機會。皇上聖明,這便是老夫敢於冒著天下之大不違,得罪整個官場,主持考成法的底氣!”

孫承宗被葉向高一番擲地有聲的言論震驚的無話可說,他兩眼空洞地盯著說上的酒肉佳餚,長久的不能講出話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見狀,葉向高重新坐定後,哈哈大笑著轉移話題道:“不說了,不說了。老夫邀請幾位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相商。”頓了頓,葉向高單刀直入的講道:“不知道幾位閣老對於袁應泰的案子怎麼看?”

聞言,孫承宗、徐光啟、王象乾三人都是面色微變,這個問題就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啊。不好回答,不好回答呀。

三個閣臣兼帝師面面相覷,誰也沒有急著跳出來長篇大論。

相關推薦:大漢帝國萌寶密令:影后媽咪,別想逃奪命遊戲:我靠撿破爛反轉元宇宙海賊之電力十足人道圖騰詞條修仙:我能置換萬物水門甲木葉老魔頭想當個好人高能音樂家異界之毒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