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三國毀滅者->章節

第141章 窮兇極惡袁本初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七月初二。

揚州,廬江郡,舒縣。

城頭的“劉”字大旗悄然落下,城門之中有人緩步走來。

遭遇圍困十五日,袁術所置廬江太守劉勳,終於選擇了投降。

如果他知道袁紹毒害了皇帝、致使陳飛不得不暫停揚州的軍事行動,他一定會再努力堅持,但現在他已經無路可走。

他在年初才剛剛擔任廬江太守,來不及培養自己的鐵桿心腹,在民眾之中的威望也遠遠不足,就算想要振臂一呼,城中百姓也多半不會跟隨。

而且,他唯一的鄰居——西方的江夏太守黃祖,卻根本不可能出兵援助,所以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面對當朝第一名將、揚州牧、錢塘侯、朱儁,能夠堅持半個月時間,劉勳也已經很不容易。

此刻,他只穿了一件裡衣,雙手反綁、揹負荊條,一步一步走出城外。

作為獲勝的一方主帥,朱儁也露出了一絲輕鬆的笑容。

陳飛已經將大部分主力部隊都徵召回去,留給朱儁的兵力不過兩萬餘人,而舒縣城內卻還有不下萬名精兵,無論按照哪本兵書來看,他都不可能完成圍城的任務。

但事實就是這樣,朱儁憑藉著自己的威望、以及揚州本地人的優勢,臨時招攬了數千名青壯搖旗吶喊,而後又抽調了新任豫章太守李通的數千兵馬,最終以三萬兵力圍困一萬,愣是讓劉勳不敢出城!

東方和南方是寬闊無邊的長江,西方則是連綿無際的大別山脈,城內無論官員、還是百姓,也沒有多少人願意為他死戰,再加上朱儁卻是資歷太深、威望太高,劉勳的投降就連他自己都一點都不意外。

只見他重重跪倒在朱儁的坐騎之前,身後是兩名副將一起跪下:

“罪臣劉勳,願意歸順朝廷,願驃騎將軍饒恕性命!”

朱儁無聲地一笑,說道:

“朱某已經不是驃騎將軍了,如今只是揚州牧而已。劉將軍,廬江目前還有多少甲兵、糧草?”

劉勳再次頓首:

“回稟朱公,罪臣掌管廬江不過五個月,其中還有一個月率兵跨江南下,致使郡務廢弛,農事不振,再加上今年揚州普遍蝗災為害,目前官府之內,只有稻米二十萬石,若是用來維持目前的一萬兩千人的兵力,最多也只夠五個月之用。這是全郡輿圖、民戶人口、府庫物資,請朱公過目。”

朱儁掃了一眼主要的數字,又在心中稍稍計算了一番,面色反而有些鬆弛:

“將軍請起吧。”

他圍城半個月之久,除了依照慣例射箭威懾之外,始終沒有正面強攻,因此作為個人,他完全可以對劉勳不予追究:

“車騎將軍向來寬仁,劉將軍既然已經棄暗投明,相信他也不會再做追究。”

劉勳這才敢起:

“是,多謝朱公!”

朱儁又看了看地圖,伸手在西南方向一指:

“廬江西面多是山陵,江夏黃祖如果想要出兵,只能沿著江水從尋陽入侵,因此只需要在此處派駐千餘兵馬即可。至於東側……與丹陽隔江相望,只要控制住幾處渡口,就基本不會產生意外。據此測算,廬江的一萬兩千兵馬,只需要留下一半精兵。”

劉勳連忙大拍馬屁:

“朱公不愧當世第一名將,輕描淡寫之間,就已經將廬江打造得固若金湯!”

朱儁略帶譏笑地看了他一眼:

“九江有駱俊負責,應該沒有大礙,老夫就暫時駐軍舒縣,準備渡江攻打丹陽吧!”

劉勳裝作沒有看到他的譏笑,反而十分積極地請求出戰:

“罪臣對丹陽地形十分熟悉,若朱公信得過我,我願意充當先鋒,輔助朱公討滅袁氏,如此……也算將功贖罪!”

朱儁稍一沉吟,點了點頭:

“也好。老夫就暫代車騎將軍做主,以劉將軍為別部司馬。你可以簡拔兩千精銳,稍作整備之後,與我一同出兵丹陽!”

能夠保留最基本的兵馬,劉勳也終於松了口氣。

他剛準備道謝,就看到兩匹快馬從北方匆匆趕來:

“車騎將軍有令在此!”

朱儁愣了一下,三天之前,他才剛剛收到陳飛關於雙方官職變動的信件,怎麼又有軍令?

雖然有些奇怪,但他依然沒有怠慢,當即翻身下馬,雙手接過信件,稍稍檢查封泥印記之後,翻看竹簡仔細閱覽。

等到他看完之後,忍不住遺憾地嘆了口氣:

“劉將軍,車騎將軍有令,暫且停止進軍丹陽,不得有誤!”

劉勳確實很失望:

“袁術滅亡在即,為何半途而廢?”

朱儁的神色有些哀傷:

“陛下……駕崩了!”

-

大概只過了十天時間,“袁紹毒害天子皇后及公卿百官”的訊息就傳遍了大漢的每一個州郡,就連遠在天涯海角計程車燮,也透過潛伏在荊州的細作得到了這個勁爆新聞。

一時之間,只要沒有公然謀反的軍閥,都做出了兩個選擇。

第一,全員披麻戴孝,為大漢皇帝致哀。

第二,公開譴責袁紹大逆不道、喪心病狂、窮兇極惡。

劉表、劉璋、劉繇等大漢宗室自然首當其衝,他們充分發動手下的文人騷客,將袁紹批判得一文不值,尤其是劉表,這幾年他招攬了那麼多中原名士,供養多年,總算能夠發揮作用!

以陳王劉寵為首的各地諸侯王們,也緊隨其後,痛哭大漢失去了百年難遇的英明之主,同時很悲觀地感嘆:大漢想要再次復興,又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而主力幾乎全滅、只能龜縮於易京城內等待死亡的公孫瓚,卻迎來了翻盤的曙光。

他先是發表了催人淚下的檄文,痛斥袁紹不仁不義,之前明明聯合自己討滅叛亂,卻趁機逼死了冀州牧韓馥,霸佔冀州,而後又害怕陰謀暴露,這才對公孫瓚痛下殺手,簡直無恥至極!

然後他派出了親兒子和大侄子,分別聯絡各地勢力,號召各路諸侯對袁氏群起而攻之,恢復河北大地的和平!

而有些諸侯,明明地盤很小、勢力很弱,平時也根本沒有存在感,但在這個時候,卻表現得格外積極主動,甚至成為了批判袁紹的領軍人物。

比如……青州的北海相,孔融。

這位孔子嫡系後裔,就發表了一篇洋洋灑灑的檄文,他引經據典,糅合春秋、論語、詩經、周易等經典著作,將中華歷史上所有惡名昭彰的反賊,全都與袁紹一一呼應、對號入座!

他的檄文寫得實在十分精彩,以至於尚書令陳紀看完之後,都覺得有點羞愧:

【明明我陳紀……才是親眼目睹事實慘劇的第一人啊!】

【千年以後,孔文舉這篇討賊檄文必然能夠留名青史、永遠供後世傳送,而我陳元方的這封詔書……恐怕只能淹沒於浩瀚的歷史大河之中!】

對於這些或慷慨激昂、或義憤填膺、或熱血沸騰的文章,陳飛大多都懶得看一眼。

他一直在等待,青州刺史曹操的態度。

荀攸、郭嘉、徐庶等人其實已經分析過了,但都沒辦法確定最後的結果。

曹操與袁紹算是青梅竹馬、總角之交,三十來年一直都處於同一陣營——準確的來說,是曹操依附於袁紹,抱著袁家的大腿——曹操賴以起家的東郡太守,都是袁紹賞賜來的。

但如今形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如今曹操擁有青州三郡之地,袁紹的長子袁譚卻也渴望拿下整個青州,雙方之間的矛盾已經初步產生。

誰也不能斷定,究竟是袁紹會容忍曹操接管青州,從而獲得一大助力,還是曹操向袁譚獻出青州,從而換來袁氏的庇護?

陳飛並沒有等待太久,僅僅兩天之後,洛陽就收到了來自與東方的檄文。

“袁紹有七大罪!

一、紹少為郎,除濮陽長,遭母憂去官,三年禮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前後相連,總計六載,士人為之稱讚。然其長子譚、次子袁熙,皆生於服孝期間!其沽名釣譽如此,願為世人所共知!

二、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州郡。而紹屢徵不應,以養士聞名。時太傅隗聞而呼紹,以忠言責之,紹終不改。至於大將軍何進徵辟,方為侍御史、羽林中郎將。其非不願為官也,實乃不願為郎令小吏爾!

三、紹為大將軍何進謀誅宦官,袁紹與叔父隗矯詔,斬殺司隸校尉樊陵、河南尹許相,又獻策招引河東太守董卓,以至京師大亂,天下失序。亂大漢者,實乃袁氏!

四、紹為討董盟主,集結兵馬數十萬,卻不圖出兵平亂,日日置會宴飲。唯有操與豫州刺史孫堅,勠力西向,驅逐董卓,克復京畿。至於袁紹,不過藉此而邀名矣!

五、紹為渤海太守,卻擅殺冀州牧韓馥,得以霸佔冀州,而後不經朝廷肆意封賞郡縣,又遣三子分取青、幽、並三州,各為都督,以仿效大漢諸侯王之禮。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六、先皇乃靈帝嫡子,英明睿智,深得民心,然紹以天子之立並非己意,陰謀欲立幽州牧劉虞,然虞宗室長者,怒斥不從,紹乃連結公孫瓚,至虞身死,而大漢痛失宗親!

七、故陳留太守張邈,慷慨豪俠,當世八廚,嘗責紹傲慢,紹深恨之。及有冀州,屢遣使至操,令殺孟卓。操數次責紹,紹終不從,其心胸狹隘至此,又豈能成就大事?!

袁紹其人,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然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又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如今更悍然毒殺天子百官,三皇五帝以來,兇惡逆臣未有如此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曹操不才,忝居青州,地不過三郡,兵馬不過萬餘,然激憤於兇徒,義理實且難容!願與州郡諸侯,同討袁氏於冀州!”

相關推薦:重生:從模範丈夫開始[綜漫]毀滅世界毀滅紀元三觀毀滅者黑暗毀滅富豪丈夫想拋家棄子,我一招挽回德魯伊的夢從漫威開始的旅途大羅金仙在人間狼人狩獵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