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七十二沽風情錄->章節

第十一章 徐而發上任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徐而發攜家眷赴天津上任,途中快到河西務時,天色陰沉,漸漸下起了小雨。開始還還不甚大,勉強可行,後來這雨越下越大,看看天色已近傍晚,一行人急尋避雨之處。

遠遠見路旁一座廟宇,有一條偏僻小路通了過去,徐而發急招呼車輛趕將過去。近前一看卻是一座廢棄的破廟,廟門頹倒,院內荒草齊腰,正殿和兩側配殿雖缺門少窗,但屋頂尚存,看起來還算完整,急忙安排卸車,將行李搬進正殿。

殿內光線昏暗,仔細觀瞧,只見泥菩薩已然倒下,蛛網密佈,地下一片狼藉,向東側一看,卻見較乾淨一些,角落裡鋪著一些乾草,草上臥著一人,見人進來並無動靜,徐而發疑是死去之人,急忙過去檢視,卻見此人面色潮紅,喘息不止,一摸其額頭滾燙,腿上帶傷,已然昏暈過去,原來是個病人,大約不到二十歲,身邊放著行李,看打扮不似乞丐。

徐而發讓僕人尋出行李中的小藥箱,取出銀針行針急救,又吩咐王寶將毛巾浸溼敷在病人額頭,片刻之後病人呻吟出聲,甦醒過來。徐而發見病人醒來,就對老管家說:

“好了,病人醒了,快拿些水來。”

老管家趕緊取些水來,將病人上身扶起,慢慢將水喂入其口中。病人本已燒的口幹舌裂,喉間冒火,見了水不覺急急嚥下,這才微微睜開眼來,見到身旁一老一少兩人正給自己喂水,自己額頭搭著溼巾,神智略有清醒,口音沙啞,向兩人道謝,

“謝謝老丈和這位大哥相救,且受小人一拜。”

說著就要掙扎起來,徐而發急忙將其按住,

“先不要起來,你有重病在身,不宜活動,既然醒來,先吃些東西要緊,想必你久未進食,早已餓了。”

說著吩咐身邊老管家,

“去熬些粥來,順便看看夫人將行李安頓好沒有。”

原來徐而發略懂些醫術,所以能在這時候施醫術救助病人。這年輕人得到徐而發的施救,接著又將老管家端來的一碗粥吃下,腹內有食,不覺恢復了一些精神,再次掙扎著要起來叩謝。徐而發安頓了家眷,來到年輕人面前,將他按下,

“你在病中,躺著休息吧,我問你,為何困在這裡?”

這位年輕人又坐起來,對徐而發說道:

“小人名喚上官枚,尋訪親友路過此地,半路遇到賊人打劫,受了傷,又不幸病倒在此,幸遇恩人搭救,小人萬分感激。”

原來這位上官枚,來自江南,年方一十八歲,因故來到北方,順便要到天津尋訪親友,皆因在途中遇劫匪不慎受了傷,本以為仗著年輕對這點傷並不在意,誰知屋漏偏遇連陰雨,受了傷又被雨淋,感了風寒,傷口化膿,高熱不退,病倒在途,來到這座破廟棲身。破廟沒有僧人,自己又無力掙扎起尋找飲食,連口水都喝不上。如此一連昏暈了兩天,幸遇徐而發一行路過這裡,才恰巧救了他。那老者過來對上官枚說:

“也算你命大,你可知救你者是什麼人?”

上官枚搖搖頭,

“小人不知。”

“此就是天津縣新任知縣大人,這是在上任途中,路過這裡,正巧救了你。”

上官枚這才仔細打量眼前這位年輕人。見其身量不甚高,方面無須,看年紀不過三旬,身穿寶藍色長衫,外套玄色馬褂,頭戴瓜皮帽,腳下青呢子布鞋,似是個書生打扮,可從那一雙透露著精明的眼睛中看到,分明是個精明幹練之人。老者年約五旬,想來是位管家。

“原來是知縣大人,小人深感不安。”

徐而發連忙寬慰他,

“先別說感激的話,你忍著些,我先將你的傷口敷上藥,明日你可隨我動身到天津,沿途再與你療治傷病,待你傷病痊癒再去尋親。”

“如此我聽大人吩咐,只是有勞大人了。”

“好了,讓我先看你的傷口要緊。”

翻開上官枚受傷的褲腿,徐而發讓管家沏了些鹽水,替上官枚清理了傷口,敷上生肌散,找乾淨白布將傷口包好,這才與眾人一起吃些乾糧、稀粥,準備在破廟內將就一晚,待明日雨停再走。

那箱僕人早已將正殿和配殿打掃乾淨,尋些乾草,鋪上氈墊,服侍老爺和夫人將就躺下歇息。

次日一早,管家自前方村莊僱得一頭驢兒,將上官枚扶上驢背,一路前行,第二日已到津城。上官枚一路之上有人照料,醫藥飲食周到,到天津後上官枚已退了燒,病也好了五成。

因為是新設縣,連衙門都沒有著落,縣衙尚沒有僚屬,自然沒有僚屬來接官,只有本縣生員和幾個鄉紳富商來到城外接官亭迎接。奈何沒有衙門,眾人只得迎徐而發一行人先在城外驛館住下。好在驛丞早有準備,告訴徐而發,知府大人早有吩咐待知縣到津後請先到府衙相見。

第二日,徐而發取出官服,穿戴整齊,僱了一頂轎子,王寶和張書辦跟著,由驛卒引導著由東門入城,直奔北門裡府署西街知府衙門。將手本投進去,不一時裡面傳:

“著天津縣知縣徐而發後堂書房相見。”

徐而發急整衣冠來到後堂,進門一看,迎面太師椅上端坐一位年近五旬的老者,身穿灰色長衫,外套煙色馬褂,頭戴青緞子帽,青禮服呢的便鞋;微胖的身材,滿面紅光,頜下鬍鬚疏理得一絲不苟,端的是一位會保養的行家,正是天津府首任知府李梅賓。徐而發一見連忙叩下頭去,

“下官天津縣知縣徐而發叩見知府大人。”

李梅賓連忙站起身來對徐而發說:

“徐知縣快快請起,你我書房相見,不必行此大禮。”

徐而發起來欠身坐在下手椅子上,下人送上茶來。徐而發拱手向李梅賓說道:

“謝大人!卑職昨日午後才到這裡,新置縣,尚不知縣衙安置在何處,特先來見大人,悉聽大人安排。”

“我也是才到任不久,”

李梅賓微微點點頭,捻著頜下的鬍鬚對徐而發說道:

“我這府衙也虧得有這舊衛署衙門改建的州衙在,也是有待修整。我臨來之時請直隸總督李大人示下,府、縣新置,衙門需新建,我這府衙佔了舊衛署衙門,貴縣的縣衙安排在東門裡倉廒舊址,我已叫人替你打掃出幾間房,你先安頓下,待過些日子建衙的銀子撥下來再安排整治修建。到時候我還得依賴你一併將這府衙粉刷、修整好。”

徐而發連忙起身拱手對李梅賓說道:

“卑職謝過大人的照應,縣衙的營造事項卑職聽從大人的安排。”

“貴縣的縣衙既需新建,你要物色營造商接手這工程。至於所需費用也要先核算好,待建衙的銀子撥下來,看看多少再說。”

“是,大人,卑職先安頓下,立即著手安排建衙事宜。”

“貴縣上任之後,除了縣衙營造之事,本府諸多事務還有賴貴縣幫著料理。”

徐而發躬身答應,

“大人有何吩咐,卑職自當盡心竭力,每日必到大人面前聽候差遣。”

轉過話題,李梅賓問徐而發,

“貴縣手下人手可曾齊備?”

“回大人,卑職剛剛到任,又是新立縣,人手實是不足,還請大人薦些能吏。”

李梅賓微微點了點頭,

“我這裡正好有一位幕賓,尚沒有差事,是我的幕友王老夫子的學生,姓顧名明山字文舉,不妨先到你那裡歷練歷練。”

徐而發連忙向李梅賓拱手答應,

“如此甚好,知府大人推薦的人必是英才,待過幾日卑職自來延請。”

“縣裡的縣尉、主簿、教諭還沒到任,一切事務需依賴你自己。六房書吏需要你從鄰縣挑選一些人來充任,不必著急,縣衙新立,事務繁多,慢慢來。修建衙門的費用總督大人已然上奏領旨,已經知會本府,用時到運使衙門支用。”

“一切聽從大人安排。立衙諸事尚無頭緒,下官就不循舊例了。”

“好吧,”

李梅賓說:

“即這樣貴縣先到你的衙門去看看吧,我叫人給你領路。”

說著向門外叫道:

“來人,將劉四喚來讓他給徐大人帶路去看縣衙。”

不一時進來一人,向知府行過禮後又轉向徐而發,施禮道:

“小人見過知縣老爺。”

李梅賓吩咐:

“劉四,你對此地情況熟悉,徐知縣既已到任,你可為徐知縣做個嚮導,一應到任的雜務幫著徐知縣安排好,待縣衙人手齊備再來覆命。你先給徐知縣帶路去看看縣衙,幫著徐知縣安頓好。”

“是,”

劉四連忙躬身答應著,

“小的這就給知縣老爺領路。”

徐而發看這位衙役,三旬左右年紀,兩眼滴溜溜亂轉,到是顯得精神幹練。徐而發心中暗道:這是吏役中的老油條了,正好用得著。想到這兒,連忙向李梅賓拱手道謝,

“謝大人如此精心安排,待卑職安頓好,再來大人面前侍候。”

“貴縣先去安置好,以後還有許多事務需要貴縣替本府分憂。”

隨後端起身邊的茶碗向徐而發道:

“貴縣,請喝茶。”

徐而發急忙站起來,躬身向知府施禮告辭,

“卑職不敢再耽誤大人公事,就此告辭。”

這劉四是地道的天津本地人,原是衛署衙門的差役,因為天津三衛合一,差役用人減少,許多差役只得另尋出路,因這劉四人伶俐會辦事,所以設州之後,又留在州衙當差。雍正九年,天津升州為府,劉四又留在府衙當差。在幾個衙門當差十來年,對天津衛的大事小情瞭如指掌,人又伶俐幹練,辦事認真,深得主官的信任。

徐而發由劉四帶路,來到東門裡舊倉廒。這座倉廒原是前朝永樂年間在衛城內修建的大運、大盈、廣備三座糧倉,佔地五十畝,如今糧倉已遷到城北天穆村,城內的這三個糧倉已廢,只餘下一排平房幾間耳房,李知府已安排人將其打掃乾淨,其餘的倉房、糧囤之處已是荒蕪一片。徐而發見這個光景心中暗道:“尚虧得有這幾間房容得安身,不然就得拿破廟當衙門了。”看了看這幾間房,問了問看守的老軍,曉得房子雖舊,倒還堅實,臨時住還可以。想想上任之前需先到城隍廟祭拜後再進衙坐堂,回頭對跟來的老管家王寶和張書辦說:

“王寶你到驛站去接夫人到此安置,張書辦先隨我到城隍廟,準備祭拜城隍。王寶安頓好夫人後就去準備祭拜之物。”

回頭又問劉四:

“不知城隍廟在那條街上,麻煩你領一下路,到那兒你就可回復知府大人了。”

“是,”

劉四連忙答應:

“小的正要回大人,知府李大人已叮囑小的,在此服侍大人些日子,待大人人手完備,小的再向知府大人交差。”

徐而發聞聽連聲道:

“好,好,我初來咋到,人生地不熟,有你在此幫我那就更好了。既如此你先幫我曉諭本縣生員、鄉紳、地方裡正等人,明日隨我祭拜城隍。你還得幫我請一位鄉紳做贊禮官。”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四連忙答應,

“是,小的先引領老爺到城隍廟歇下,再去曉諭眾人。”

徐而發隨劉四來到城隍廟,在宰牲房歇下,想想得寫幾張告示曉諭百姓,讓百姓知道,天津已然設縣,知縣已到任。身邊只有張書辦,再沒人可支使,徐而發只得親自動手,與張書辦一起寫好四張告示,用了印,交劉四拿去張貼四門。辦完這些事,看看時辰不早了,吩咐張書辦,

“眼見已近午時,你先去辦些飲食來,只是要拜城隍,今日始就要齋戒,動不得葷腥。午後你再去幫王寶備辦祭禮。”

張書辦答應一聲出去安排。自有城隍廟裡的廟祝安排徐而發沐浴。不一時張書辦迴轉,身後跟著飯館的小夥計提著食盒,開啟一看,幾碗菜蔬是青菜、豆腐、香菇、木耳、腐竹、素雞,主食是米飯。徐而發一看喜道:

“已多日沒吃到米飯了,正合我意。”

原來這徐而發是湖廣人士,自然愛吃米飯,張書辦看來也是如此。午後張書辦去幫著王寶採辦祭禮。祭拜所用器物,廟內都有,老廟祝將其擦洗整理出來,甚是齊整。申時劉四領著一人來回報,

“已請得鄉紳高舉人在此,明日可充任贊禮官,請大人明晨卯時行祭拜禮。”

說著高舉人過來與徐而發見禮,只見這位高舉人身高體胖,約四旬年紀,胖胖的圓臉上堆著笑,一說話就是高門大嗓,

“見過縣尊,已周知本縣生員和鄉紳、地方裡正們,明日卯時在此行祭拜城隍禮。請縣尊早早歇息,養足精神,明日好行禮。”

徐而發也忙問道:

“不知高兄怎麼稱呼?表字是?”

“兄弟名山字仲峰。”

“唔,原來是仲峰兄。兄弟初到任,還有賴仲峰兄及眾鄉親父老的幫助。”

“縣尊不必客氣,到了天津衛,有嘛需眾人協助之事請儘管吩咐。”

徐而發連連點頭,

“是,是,明日祭拜城隍之事那就有勞兄臺了。”

次日卯時初刻,天色微露曙光,徐而發早已梳洗穿戴完畢,來到正殿前。城隍廟正殿前黑壓壓一片已站滿了人,主祭贊禮官高舉人過來,與徐而發見過禮,說道:

“縣尊大人,卯正已到,請行禮。”

徐而發端正衣冠,走至殿前階下,在人群之前,面向正殿站好。贊禮官高聲唱道:

“時辰已到,眾人跪拜,行三獻禮!”

早有人將祭拜三牲禮擺上香案,眾人隨著徐而發呼啦啦跪倒在地,徐而發行三拜九叩禮,上香、上酒、上三牲,又聽高舉人唱道:

“天津縣新任知縣讀祝!”

徐而發取出祝文,跪倒在地,朗聲讀道:

“維雍正九年四月十一日,下官徐而發奉命來知天津縣事,專人事,主典神祭。今者謁神,特與神誓:神率幽冥,陰陽表裡。餘有政事未備,希神默助,使我政興務舉以安黎民。餘尚怠政好貪,陷害僚屬,欺虐小民,神其降殃!謹以牲禮致祭,神其鑑之。尚饗!”

祝文讀畢,贊禮官高聲唱道:

“行禮,一跪三叩首!”

徐而發正衣冠跪拜在地,領著眾人行一跪三叩首禮,行禮畢起身,在高舉人引導下徐而發與眾人來到倉廒,倉廒的破門分開兩旁,一看也無儀門,只得省了這一拜。院內一溜平房前擺著香案陳設供品,贊禮官引徐而發到放著知縣大印的香案前,為謝皇上龍恩,行三跪九叩首大禮。謝聖恩畢,入房內祭祀灶王神,只見左首牆上有一灶王神龕,上有灶王夫婦神祗。徐而發取過三隻信香,點著插入灶王神祗前香爐內,跪拜行禮。禮畢,要升堂入座,準備接受僚屬等人參拜。奈何房屋窄小,容不得許多人,稱不起公堂,只得將屋門開啟,面向院子坐好,僚屬也只是王寶、張書辦和幾個帶來的長隨,上官枚只是臨時充數,劉四也是臨時幫忙,高舉人濫竽充數領著眾人行了個烏起碼黑的禮。徐而發起身向眾人拱拱手,朗聲道:

“蒙聖上恩准,新設天津縣,但衙署未立,僚屬尚缺,諸事繁雜,還望眾鄉親父老相助。”

眾人亂七八糟的道:

“大人儘管放心,我眾人定會助大人修建好衙門。”

徐而發聞聽心中釋然,向眾人拱拱手表示謝意,

“下官新到,祈願百姓安居樂業,百業興旺。如鄉里間有什麼不法事端,不拘大小儘管報來,本縣必秉公辦理。”

眾人聞聽齊聲稱善。這才算新知縣正式上任了。

相關推薦:寄生獸的日常修仙入侵從寄生獸開始吞噬星空之垂釣諸天宇宙嘉年華重生尼姑庵,開局誦經三千年不眠高手仙淵至尊獸卡如意七十二我的女友會七十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