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女戶->章節

88辣手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不拘哪個朝廷,遇著胡人犯邊都要頭疼上一回。自家地盤上,叫外人跑來搶一回,失了財產人口土地不,面子上也過不去。縱容是萬萬不成的,否則便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不多久便要亡國了。

然而打也不是那般好打的。

打不打得贏姑且不論,“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都要先擠出一注錢糧來,這是想省都省不下來的。打得贏了倒還罷了,總是臉上有光,不定還能有些個牛馬奴隸俘獲,輸了的,不但這些找補皆無,反要叫胡人入關來擄掠一回,不定還要再叫朝廷賠上一筆“賞賜”下來。

雖是頭疼,因經得多了,歷朝歷代就沒個不受邊患困擾的朝廷,應對起來也有些個經驗。然而今年卻與往常不同。

接著了胡人犯邊的急警,政事堂真個著急上火了。國家大,諸事千頭百緒,卻也分個輕重急緩,數名宰相一同處事,也有人分擔,並不在乎事情多一些,橫豎他們辦事辦得習慣了。但若來的都是大事,再多的宰相也要難受。

眼下國家正遇有幾件大事,頭一等還是官家病重、太子監國,這才是真正的國本。少了一個軟弱的官家來了一個有為的太子,本是一件好事,然這官家再軟弱也是幾十年皇帝做下來做得熟了的,這太子再可教,也是趕鴨子上架,現抓了來不到一年的。都養在深宮之中的皇子不知民間疾苦,難做得好皇帝,卻不知這長在民間的,他也不知朝廷內情,要做個官家,也要從頭學起的。

諸臣一頭忙著朝政,一頭還要教這太子理政,從來教讀書易、教做人難,教做官家,就更難了,這官家,真個不是教能孝得出來的。一頭怕自家沒明白,另一頭又怕得太直白了,九哥便不動腦筋不去悟。自梁宿往下,整個兒朝廷都眼巴巴巴看著這個太子。

又有許多勳貴、大臣、宗室別有些個肚腸,起些兒心思,後頭躺倒的那個官家,又與大家弄了兩個還未出生的孩子來,加上慈宮、中宮攪局,這些個人心,還是要安撫的。官家病倒,民間也有些不安,一來天氣比往年都要寒冷,已有人嘀咕,二來這官家雖然不強硬,卻也不擾民,民間頗有些念著他的好的。一旦山陵崩,民心也要慌。

更兼天寒又生災民,國家實是亂不得。

這節骨眼兒上胡人又犯邊,縱以田晃之好休養,也忍不得要破口大罵這群胡人:“不知禮義,誠畜牲輩!”梁宿持重些,斥道:“他便是畜牲,一來成千上萬頭,也要吃人!速命邊將堅守不出,今冬天寒,想他們也堅持不了太久。”靳敏苦笑道:“正因天寒,他們沒了吃的,才要寇邊。前也是死、後也是死,不如拼命往前一搏,搶著了反而能活。”

得眾相皆默。另一宰相關寧道:“此猶在其次,若誠因無食,非止今冬,明年恐也安寧不下來,須擇良將往去禦敵。”梁宿又頭疼了起來,國家已十餘年沒有良將了。承平之年,又有重文輕武的風氣。數十年前那位因字寫得不好覺著屈才了的能人投北,頗為患邊關了些時日。也因此倒磨練出一批將才來,待這位人才在北邊兒死了,將才漸成,胡人討著著好,兩下倒安生了。

不得是不是“卸磨殺驢”,老一輩兒領兵之將都叫召回“頤養天年”了,年輕一輩兒的也沒個經過大事兒的,朝廷也不甚重視。朝廷如今,實缺良將。忙將兵部尚書喚了來,問他那處可知有何可用之人。兵部尚書也有些個傻眼:“若徵兵,不拘哪裡抓也抓些個來了,將卻不是順手便能抓來的。”

這等話,與不一個樣兒,將梁宿氣得額上生出兩個瘡來——急的。

九哥於上頭聽了,一時也插不得嘴去,他理政日子尚淺,若這回雪災,他倒能出個么二三來,這等兵事,他還不曾習得哩。男兒總有熱血,九哥少時習弓馬,聽著有外敵來範,也是義憤填贗,恨不能起百萬雄兵,一戰而定北地。比及聽宰相們及糧草軍需,再想一想國庫,他便啞了。暗叫一聲慚愧,便靜聽這些人商議。

梁宿等議論半日,不過是“堅壁清野”四字而已,如今寒冬,清野都省了,只管閉門不出,與胡人幹耗著。聽起來是窩囊了些兒,卻比冒然出擊要穩妥——國家眼下聽不得壞消息了。

不幾日,許是老天開了眼,來了個好消息——進犯之敵叫打退了。政事堂裡也不免歡呼起來,待聽了立功的人姓陳名熙,靳敏便道:“這不是原侯之子麼?”政事堂又啞了。梁宿不得不又請了丁瑋等人來商議,丁瑋道:“為今之計,是使人往北地核實,他這戰報是虛是實!”

梁宿暗道慚愧,急令八百裡加急,往北地尋問。不數日,捏著回報面色更苦,陳熙真個有勇有謀來!暫平了邊患是好事兒,立功的是陳氏子,便有些個微妙了。

許多年來,朝臣依著禮法大義,與慈宮相抗,蘇正等還叫逐出京。先時那位沈尚書還叫流放了,他兒子沈植叫尋了回來,也已兩鬢風霜,錄做個遠地縣令,實是梁宿體恤,叫他不必在京中苦熬,往外就官既有一筆豐厚俸祿,也好做出些個政績來,好起身發家。

眼瞅著慈宮勢哀,乾坤已定,陳氏外戚要萎了,卻又來了個陳熙。原侯本就是開國之時因軍功而侯,數代之後出個頗肖乃祖的子孫,也是人之常情,國家又正在用人之際。壞就壞在慈宮還在宮裡杵著!

不用陳熙,照情勢看,來看還有胡人寇邊,界時若挑不出個人來擔當,難道要眼睜睜看著百姓家破人亡?朝廷的臉面也不要了。用他,真怕慈宮再藉機生事,宮中事,才是真國本,到時候誰又擔得起?

不得已,梁宿又急與親近之人商議此事。“不用,恐邊關患生。用,恐內廷不安。如何是好?”

蘇先生卻是個心底坦蕩的人,總覺萬事都要依著道理來的,將顆白花花腦袋往上一揚:“那又如何?他還敢造反麼?我知諸公礙著慈宮,又恐他壯了慈宮之勢。他若有為,自知輕重,若無能為,也成不了氣候!只管用他!公等竟忘樂令之語乎?[1]慈宮,亦一婦人耳!”

洪謙亦與會,此時方徐徐道:“他手下兵卒補充須靠著朝廷、糧草馬匹也要朝廷撥給。諸公若不放心,可使可信之人督糧,調兵為其護翼後路。待其功成,即調歸京便是。”

梁宿苦笑道:“見笑了,這些年實叫慈宮弄得風聲鶴唳了。眼下官家又在病中,慈宮乃官家之母,中宮又是太子之母,一旦宮車晏駕……”到“宮車晏駕”便閉口不言。

洪謙心知,若這官家死了,慈宮固要擔心九哥效法唐宣宗,君臣未嘗不擔心慈宮以輩份壓人。蘇半仙兒腦子一根筋兒,就不知道個“怕”字怎生寫,梁宿卻是與慈宮打過許多交道,難免叫她磨得頭暈腦脹。至如洪謙自己,卻是並不怕慈宮的。

當下遣義安侯董格往督糧,又調數路兵馬,為其後援。洪謙於董格行前特往一見,囑咐道:“國事為重,毋短其糧,請禮遇之,以免非議。”董格笑道:“我豈是因私廢公之輩?該他的,我粒糧食不少,要多,卻也沒有,一旬發他一次糧,不須他催,他要屯,我也不與。”

————————————————————————————————

政事堂裡,諸人愁了半日,方將如何應對陳熙之事議定。北地裡,陳熙的臉比政事堂還要難看。

陳熙乃原侯嫡出的長子,出生時慈宮已是皇太后了,原侯家真個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他本人也是叫捧著長大的。世人重文,原侯也與他請名師教讀書,彼時慈宮名聲真個不壞,教他的也是好先生——其人品性與蘇先生有些兒像。陳熙讀書也肯用功,卻讀得為人單純熱情。

因陳氏外戚之家,親戚漸次榮養,原侯無事,便也好些個聲色犬馬,又有寵姬,生下一個庶子來。原侯夫人醋個半死,卻也挑不出理兒來——她已生了一子一女,長女是個姐兒,原侯也忍住了,不曾弄出個庶長子來,如今嫡長子已有了,原侯實是佔著理兒。

這寵姬也好有些能耐,勾住了原侯,生母既美,生的兒子也是聰慧達雅,頗疼愛這個庶子。偏原侯夫人生的長子有些兒呆蠢,數諫原侯身為外戚要收斂,做人要方正,休要耽於享受。陳熙同母弟少這個庶子半歲,又有些個頑劣,兩相對比,更顯這庶子的好來。兩處不知掰過多少回腕子,總是夫人拿正室款兒壓著妾,寵姬便施手段吹枕頭風吹得原侯腦袋直。

待兩個的長到十一、二歲上,一道騎馬,兩馬交錯,陳熙同母弟陳烈叫撞下馬來跌斷了腿。庶子陳煦倒是無恙而歸。家中一通好鬧,因寵姬哭訴再先,縱陳烈有傷,原侯見庶子立於一旁溫良恭謹,那陳烈卻真個是素行不良,居然不甚責罰陳煦,只叫他閉門思過了事。

原侯夫人還要再鬧時,原侯道:“他們兄弟兩個一處,偶有不慎磕著碰著也是常有的,何必非要是殘害手足?三哥平日已叫你慣壞了,文不成武不就、性格暴烈,不定錯在誰哩,你卻又要賴誰個去?!你才是二哥、三哥母親,教導事,在於父母,縱二哥有過,又與宛娘(寵姬)何干?!”

原侯夫人歸便與長女大姐哭訴:“他還曉得我是這家主母哩!當年那賤人生了個孽種,我也忍了,便要抱來養。那賤人怎生?必要攛掇了你爹要自養,生怕我養死了她兒子哩!如今又兒子教導之事在父母,倒要賴到我的頭上來了!她個賤人養出來的賤種,年紀就知道殘害手足,長大了可怎生是好?可憐你兄弟,那麼個人兒,叫推下馬來,全是命大才能活著回來!等那孽種長大,怕人大心大,要謀算這片家業,害我母子幾個性命哩!”

陳大姐卻有主意,雖是十五、六歲年紀,卻已是定下的齊王妃,又隨母親習管家務,登時柳眉倒豎:“娘休哭,有我!”原侯夫人哭道:“大哥那個呆子,只道人人都是好的,二哥如今又是這般,我的兒,我也只有你了。”

得陳大姐更是火起,回房裡也不袖剪刀,只拿支做針線時使的錐子來,帶著幾個丫頭去尋陳煦。彼時陳熙還在陳煦處話,他聽著這二弟與三弟一道出去,三弟跌傷了腿,身為長兄,自要詢問的。陳煦見問,便先請罪,道是自己不合與三弟爭賽,三弟要上前,自當讓著他才是。陳熙反安慰他來。

陳大姐隔窗聽了,氣極反笑,笑盈盈進來,也與陳熙一處站了:“你兩個甚哩?”他兄弟兩個原是對面站著,陳大姐與陳熙站一處,正看著陳煦,陳煦警惕,又請一回罪。陳熙道:“事已至此,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將人心想得如此壞?往後心便是。”陳大姐冷哼一聲,陳煦才放下心來——這才像是陳大姐。

陳大姐似是叫弟弟堵著了,一甩袖子:“隨你怎生,二哥卻是禁足的,你與我看三哥去。”陳煦更放心,微笑道:“我送大哥大姐到門口兒。”陳大姐冷眼看他,他依舊微微笑。陳熙悄戳了陳大姐一指,陳煦看在眼裡。陳大姐一抬手,似是要甩帕子,卻是又準又狠,一錐子扎進陳煦左裡,狠命一攪又往右一拉,竟是廢了陳煦雙眼!陳煦十一、二歲少年,力氣不如陳大姐,竟叫她得了手。

這變故來得太快,陳熙嚇得面無人色,陳煦的廝兒連滾帶爬出去叫嚷起來。陳大姐還有閒心,將錐子擦了一擦。

待陳大姐到了原侯面前,原侯恨不得抽她一記耳光,她卻將手中錐子朝外一亮,虧得原侯收手快,否則便是一個透明窟窿。陳大姐猶覺不足,聽那寵姬:“大姐好狠的心,親兄弟也下得去手害!卻是誰教的來!”便笑道:“我們姐引入兩個一處,偶有不慎磕著碰著也是常有的,何必非要是殘害手足?”

原侯咽得喘不過氣兒來,原侯夫人又大哭:“怎般?怎般?一樣的話兒,一樣的事兒,你這做爹的要怎生?”原侯只得忍氣吞聲。然陳烈的腿,卻終是沒能如昔,也怪他性急,未及好便要跑跳,終落下殘疾,成了個瘸子。陳煦雙目已盲,因看不著路,也“失足”落水死了。

陳大姐此行,好似與她母親推開一扇大門,門外天寬地廣,原侯心愛的寵姬某一日便叫她打死了。

陳熙目睹家變,痛心疾首,勸母親,母親不聽,父親又變本加厲——只不敢再抬舉婢妾庶出了,勸也不聽。一抹淚,他便要離家出走。原侯夫人如今只指望他這一個寶貝,聽著風聲便截下他來,又尋原侯話。原侯只得與他尋個蔭職,他又自請往邊關,幾經周折,終是父母擰不過兒子,想邊關無戰亂,去便去了,安排妥當才放他去了。

陳熙自到邊關,始知事間事並不簡單,漸有了些人氣兒。因是外戚出身,也沒少遇著事兒,虧得他心地好,終是磨鍊了出來。

此番立功,也是他自家真本事。男兒誰不想萬里覓封侯?從來軍功最重,有了戰功,是件喜事兒。陳熙心裡卻苦,他曉得外戚不好,這些年不知寫了多少信勸家裡,哪知家中與慈宮終是把事情做壞。他只得埋頭苦幹,希翼有些個成就,既可贖家中之過,話又好有些份量使家裡人聽。

待真個立了功,他一是怕叫調回京裡榮養,再不能一展抱負,更是怕家中仗此之勢,再生出甚事端來!屆時,他真個惟有陪死而已了。思及此,他又修書一封,勸父親原侯,外戚休要張狂,請勸諫慈宮,只管慈撫後輩,休要干政。

————————————————————————————————

陳熙想得不錯,他立功的訊息傳至京中,慈宮一系一片歡騰,又活躍了起來。慈宮恐是這宮裡最關心官家之人,每親自看顧官家,又眼看著寫方抓以藥,見著某味藥材,還要詢問一二,唯恐官家死了九哥上位。

官家的病因著這樣,倒漸有些起色,雖不能理政,卻也漸漸好了起來。

慈宮開心,便叫人講陳熙血戰之事,日日聽也聽不煩。連著玉姐往慈宮那處去,也聽著了許多。卻是原侯夫人來:“大哥原是守城來,不想那胡人兇狠,大寒天裡光著膀子也要往前衝的性子。直衝到城下,娘娘可知道,大哥守的城,是個土城,城牆也不高,可兇險!”著念了一聲佛。

淑妃催問:“大哥如何戰來?”

原侯夫人笑道:“大哥聰明哩,叫人拿水往土上澆,北地滴水成冰,滾水落牆上都要結冰!將城上罩了個大冰殼子,滑溜溜,想往上爬,先摔死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慈壽殿裡便是一片笑聲。玉姐聽著也微笑,原侯夫人的,與九哥的倒也差不離。這陳熙以此法守城,還將這法子傳了出去,真是不一件功勞,倒也是個能人了。只盼他真個是有智慧,不是有聰明的才好。國家重文輕武,為防藩鎮之禍,陳熙若是安份還好,不安份,他手下的兵,父母妻子皆在內地,是必不肯隨他為亂的,到時候白得罪了人,誰也救不了他了。

聽完原侯夫人講述,玉姐便告辭。慈壽殿裡卻又嘀咕起來,皇太后意思,總要等宮才人等生產,是個皇子了,再好行動。淑妃不免有些兒急,皇后也想叫東宮過個不痛快的新年,好叫她曉得些利害:“新婚婦人便與長輩臉色看,如何能不教訓一二?”

皇后卻實拿玉姐沒個辦法,只得求助於慈宮。慈宮比她聰明得多,笑道:“這有何難?”便命喚來數個宦官,往東宮門外,遠遠綴著,或閒逛、或靜立,偽稱灑掃巡視,自白至黑,時不時冒個頭兒。但東宮有人出來,便注目凝視,看得人心頭髮慌。問他,他便是奉命灑掃,並不入東宮,東宮曾言,只管自家宮事,不預後宮事務,他們又不礙東宮的事兒,噎得胡向安不出話兒來。

人便是如此,有個噁心的人在旁邊兒,縱他不言不語,你心裡也要難過。曉得這些個是兩宮派來的,雖他們沒甚不良舉動,東宮許多人便連覺也睡不安生,三數日下來,好些個人眼底便青、腳下便晃。連九哥也皺眉:“比蒼蠅還要煩人!”

青柳與玉姐道:“真個磣人!他們甚都不做,又不肯退,也不歸咱管。不知他們安的甚樣心!”碧桃道:“總不是好心!”

玉姐冷眼看了五、六日,估算著這些人作息,這日忽道:“差不多了。”命兩人也帶人灑掃,卻故將水潑於這些宦官常行走站立之處,今冬極冷,滴水成冰。再有人來時,便有不慎跌倒者。

東宮忽地開啟大門,湧出一群有力宦官來,上前好心攙扶:“唉喲,怎地這般不心來?”趁勢將人再一推,這回輪班的是兩個宦官,一推,將兩個於冰上推作一團,他再上來“攙扶”。

一手按著那倒地宦官的肩膀兒,穿著牛皮靴的腳卻狠往人膝上跺去!直疼得倒地之人呼痛都叫不出來!又伸手揪起那人頭髮,好似揪著個大西瓜,硬往地上摜去!

兩刻而後,慈宮那裡便收著兩個血人,玉姐親將兩人送來,一臉愧疚道:“這兩人常年在東宮外頭灑掃,今日天黑路滑的,跌傷著了。我想著我東宮雖不管後宮之事,可這是娘娘的人,長輩的使喚人,我們做晚輩的也不能以尋常奴婢視之,親送了來。”

慈宮檢視時,見這兩個人腿便折、臉便花,委實嚇人!

作者有話要:都是狠人吶!

陳熙其實是個好孩子。

[1]出自《世新語》:樂令女適大將軍成都王穎。王兄長沙王執權於洛,遂構兵相圖。長沙王親近人,遠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懷危懼。樂令既允朝望,加有昏親,群讒於長沙。長沙嘗問樂令,樂令神色自若,徐答曰:“豈以五男易一女?”由是釋然,無復疑慮。

尚書令樂廣的女兒嫁給大將軍成都王司馬穎。成都王的哥哥長沙王正在京都洛陽掌管朝政,成都王於是起兵圖謀取代他。長沙王平素親近人,疏遠君子;凡是在朝居官的,人人感到不安和疑懼。樂廣在朝廷中既確有威望,又和成都王有姻親關係,一些人就在長沙王跟前他的壞話。長沙王為這事曾經查問過樂廣,樂廣神色很自然,從容地回答:“我難道會用五個兒子去換一個女兒?”長沙王從此一塊石頭落了地,不再懷疑和顧慮他。

——做女人真可憐!

本书作者其他书: 寶玉奮鬥記 一蓑煙雨任平生 非主流清穿 皇后難為 鳳還巢 詩酒趁年華
相關推薦: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詩酒趁年華鳳還巢鈔煩入盛爹地認個錯吧,媽咪她是個富婆!文娛之頂流藝術家從集結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