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女戶->章節

158溫相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卻如今宮內人口簡單,玉姐頗覺省心。時常與淑太妃、王氏等話,年前這日著京中各家又想著個生財的門路,玉姐心知,這卻是因著她先使內廷之人往穗州等處經商,淑太妃等恐自己以其奪食,故而先來請示之故。便笑允了。

待幾人去後,玉姐卻將眉頭緊皺。算來淑太妃乃是長輩,天家妻妾之分又與民間不同,淑太妃雖是先帝之妾,亦須禮敬。孝愍太子妃更是先太子遺孀,正經的嫂子,這兩個如此恭敬,卻不獨是因財,恐是有些畏懼自己。想來平逆之日自己的手段鋒芒外漏嚇著了她們,這卻是不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幾人同是經過大事的,平素裡也是八風不動,孝愍太子妃更是半個先生,過許多宮裡講究。如今兩個尚且如此,不知那些個不如她們的人又將做何想來?“不可欺”是事兒,在眾人口裡是個“厲害人”卻不是甚好話兒,日後與人有個不平事,都要道是自己欺負人了。須要有個法子,好擰過這口碑才好。

朵兒見玉姐想事,攔住了要回事的宮女,將人往旁一扯,卻問:“你有甚事要稟?”宮女道:“先帝那位老才人有事請見哩。”朵兒心知這位老才人乃是先時因太皇太后臥病,皇太后侍疾,便將所撫養之長公主二十一娘交與她看管的。皇太后如今又在“靜養”,淑太妃不肯接這燙手山芋,這二十一娘便又交與她來看管。她來,想是與二十一娘有關。朵兒心想,天家公主向來不是生事的人,難道是身子不好?

玉姐已經聽著了,問道:“有甚事?”

朵兒上前道:“那位照看二十一娘的老才人來了。”玉姐一怔:“她有甚事?”也不以二十一娘有甚難為事。朵兒道:“娘娘見是不見?”

玉姐道:“自然是要見的。”

這位老才人於先帝時便不得志,人又和氣木訥,是以能存活至今。來見玉姐,卻是面帶為難之色,道:“娘娘,論理,不該來煩娘娘的,實是二十一娘近來茶飯不思……我是拿她無法了。”玉姐一挑眉:“她可是了甚?”老才人道:“她要是肯便好了,只悶著哩,如何開解也不管用。”玉姐笑道:“這是想娘了。”

老才人心裡打鼓,與她個女兒撫養她是喜的,不日後孝敬,單是打發這守寡歲月,也是好的。然這二十一娘委實燙手,皇后不肯接、淑太妃不肯接,皇太后又不能再叫她養了,這燙口的餡兒餅便落到她口裡了,咽,咽不下去,吐,不敢吐。今日終於受不住了,來尋玉姐。

聽玉姐這般,老才人陪笑道:“是我無能。”二十一娘雖是皇太后養大,卻是隨了本朝公主的性子,十分溫柔靦腆。太皇太后靈前之事,她亦見著,彼時已叫嚇著了,待將她交付與老才人,便是哭,又想皇太后。老才人也恐她生事,自己受牽連,便與她掰開了講。二十一娘過年便有十歲了,也曉些事情,聽著涉及叛亂,且皇太后平日裡待帝後確是不好,她也信這是事實。卻又因皇太后撫育她並不曾虧待,十分擔心皇太后。話兒是不了,只悶著。終究是個孩子,自覺裝作無事一般,老才人如何看不出來?

老才人素來怕事,見二十一娘如此思念皇太后,真個不敢留她在身旁了。

玉姐聽老才人這般,便道:“你且回去,這兩日我自有安排。”老才人一顆心比方才還要搖擺不定,卻也只得退下了。

玉姐心道,皇太后這些年,倒也真個沒白養了二十一娘,可惜這孩子卻不好再交與皇太后養了,好連見也少見。二十一娘心思單純,若皇太后有心利用,事雖不大,卻是不好。

待九哥回來,玉姐將兩件事情都與九哥了。九哥道:“只消休要做壞了事情,由他們去。四民者,士農工商,商亦是民,於國有益。二十一娘麼……還要老才人撫養。孩子家,道理與她明了,無論她聽與不聽,都要管著她休走偏了道兒。如今看來,她倒也算有情有義,這份子情義卻不好使到惡人身上。”

玉姐道:“只怕老才人愁得要上吊了。也罷,少不得我與她出個主意。”

九哥道:“你有個甚的主意?”

玉姐道:“這還不簡單?多!日日,月月,得她當成自己的想法兒,事兒也便成了。”又問九哥,正旦時皇太后是要露臉兒的,當怎生個露法兒。

九哥道:“只叫內外命婦見上一見罷了。她如今可好?”

玉姐頭道:“安生了。”

九哥便也不再問玉姐是如何使皇太后安生的。

————————————————————————————————

正旦時,內外命婦果見著了皇太后。這日,皇后率內外命婦往慈明殿拜詣皇太后。皇太后蒼老了許多,眼睛也木呆呆的,兩邊嘴角兒往下耷拉著,看著十分陰沉,話兒倒還能——還活著。

皇太后狠瞪著淑太妃,又拿眼睛斜王氏,滿腹之怨毒能從眼睛裡流出來,獨不敢去看玉姐。平逆之後,皇太后心內不安,便即絕食,淑太妃與王氏都曾來看過她。淑太妃只輕蔑一瞥,王氏卻了些個譏剛之語。皇太后肚裡有氣,理也不理她兩個,只:“我如今死了,你們便如願了,官家果然將我家克絕!”

豈知這話兒叫玉姐聽著了,親來看皇太后,且:“娘娘死也容易,卻不知人死了比活著還要艱難。娘娘如今死,是畏罪自裁,只好作逆賊論,不得附葬先帝陵內,我也不好與娘娘另起陵,不如娘娘想住到哪裡?宗廟裡也沒您的牌位,不知娘娘到了下頭,要往何處討飯?”

皇太后已叫她打怕了一回,最是怕她,斯聲道:“活著受你欺,死了你也要欺我麼?”玉姐卻一甩袖兒,走了。

皇太后自此便好好活,情知只須熬過這一段兒,自這謀逆案裡摘出,便還是正經皇太后,死後有地方埋她,官家再不樂意,也須與她供一碗飯。且心想:你如今搓磨我,我死後你還不是要與我彎腰?待你死後,我與你閻羅殿上對質去!問你個不孝之罪!世人叫你欺瞞過去,閻王卻是長眼睛的!

心如此想,人後與玉姐兩不相見,人前卻話極是和氣。內外命婦嘖嘖稱奇,心道,她如今怎這般好話來?

皇太后雖高坐,見這許多人拜她,心裡卻並不曾有了“獨坐最高處”之欣喜。也不想多看,只推天冷不耐動彈,要回內室暖和。玉姐便率諸人告退,卻又往崇慶殿裡去,少坐片刻,便:“想來你們大過年的家裡也有事,我便不耽誤你們了。”諸人連不敢,亦識趣告退。

玉姐正可與秀英、申氏等人再話兒。申氏因問:“皇太后究竟如何?”秀英也:“她今日怎地這般和氣?我看她看淑太妃,眼睛都能吃人。”玉姐知道這兩個都不好哄,只得含糊道:“雖明白了道理,終究意難平而已。”

秀英一想,道:“也是。”所謂道理,不過是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而已。若皇太后真心以為自己做錯了,不當謀廢立,秀英是不肯信的,申氏亦不肯信。兩人皆想,皇太后如今想依舊錦衣玉食好生活命,須得不再與帝后尋煩惱。卻不如玉姐並非以此事威逼,乃是“以死相脅”。

兩個也不破,餘者如蘇夫人、梁老夫人等,也是心裡明亮,卻都不。皇太后弄成如今這般地步,叫人怒也不是、憐也不是、笑也不是,索性不再她。

玉姐又叫“朵兒”,朵兒便領著兩個宮女兒,拿出兩盤子物事來。申氏看了便笑:“李長福辛苦這些年,統共弄這些來孝敬你,你又拿來分了,也不心疼自己。”秀英道:“她從來手指漏縫兒的,敢叫她伸出手掌來看,食指與中指是合不攏的。有甚好物兒,也不見自己留下。”

董格夫人笑道:“從來能掙才能花,想散也須有得散。”

玉姐嗔道:“是哩,這才是誇我的哩。打兒娘便,大正月裡只許好話,如今又來埋汰我。慷慨從來是好事。”

蘇夫人不由道:“娘娘這話兒是正理,慷慨好過吝嗇,我家也曾受過梁相慷慨的恩哩。”梁老夫人道:“你這哪裡的話?義之所在,性命尚且不顧,又何惜錢財?無關慷慨吝嗇。”又贊玉姐連番之儉省,拿出錢來與九哥應急,實是賢良。

得玉姐臉上一紅,道:“您這般,我越發無地自容了。他要手頭寬鬆了,您再看我如何花錢,到時候怕又要我奢侈了。”梁老夫人笑道:“那樣卻是無妨的。”申氏對秀英道:“這會兒卻好這個話了,當初與九哥親,便是看中你家這條兒好處。窮日子窮過,富日子富過,總想著過好,有股子勁兒。”

幾人笑一回,玉姐對蘇夫人道:“我才入京時,常與五姐、六姐一處玩,如今見得也少了,待出了孝,倒要見她們。更想看一看朱家姐兒,她倒好與佛奴一般大了。”蘇夫人道:“姐兒是有些個大人模樣兒了。”

董格夫人心中不由一動,暗想,這難道是要將他兩個湊作一對兒了?便抬眼看霽南侯家婆媳兩個,見她兩個一對眼兒,想是也有此猜測。又想,皇后如今有三個兒子,太子也好有九歲了。皇后親生兒子,打如今起便尋摸著好姑娘也不是稀罕事兒。

玉姐卻一字不露,她心裡,是想與章哥尋個書香世家的姑娘。想梁宿的女兒嫁與了於薊做兒媳,不知所出有無合適之女?抑或是梁宿家的孫女兒也可。湛哥好與他尋個勳貴之女倒也相宜。佛奴她卻真心想與這朱珏做個親家的。

只是湛哥與佛奴之事她能做得了大半的主,章哥已是太子,非特她的不能定,便是九哥放話,也須要問一問大臣的意思。如何要依自己之意行事,卻是須得細細思量的。

當下略過此節,與諸人分珠寶首飾,也有簪釵、也有鐲釧、也有攢領、也有珍珠、也有寶石,更有美玉如羊脂。且:“都是些個物件兒,咱們賞玩而已。”華太夫人笑道:“果然是手裡散漫的。”玉姐笑道:“我還有散的時候兒呢。”

————————————————————————————————

玉姐所言之“還有散的時候兒”卻是的今年又是個考取進士的年份兒。去年夏天炎熱,冬季便冷且長,且有降雪,普天同慶,都今年是個豐年,春寒料峭時赴京趕考卻是個苦差事。

玉姐因請示九哥,凡入京之舉子,京外憑其路引、京內憑其戶籍往禮部領件厚衣、錢十貫,以禦寒。有因寒成病之舉子,亦可領些藥錢,以防因病誤了考試。以國家連年被災,今年兩稅未曾入庫,這錢也不須禮部來出,統由內庫出錢,舉子不過幾千人,玉姐滿破了花不上幾萬貫錢,卻與九哥收買天下士子之心,實是個划算買賣。

仕林卻不這般看,只道是帝后心慈,向著讀書人,也不去管這皇后管得太多似有幹之嫌了。來往於永嘉侯府之人,也不以是“攀附外戚”,都,皇后畢竟是士人之女,行事有法度,果然官家須娶個好妻,才是社稷之福。

永嘉侯府裡如今寄住著三個人,都是今年要考試的。三人皆不敢張揚。蓋因金哥去歲當考舉人試,卻不曾中,恐觸了主人家心事。洪謙與秀英固然遺憾,卻並不以為意,自來考試一帆風順的極少,不是這處耽誤兩年便是那處耽誤兩年,洪謙自己運氣極好,也是誤過一場的。

秀英張羅與三人應考之物,且:“今科考官是丁太傅,珍哥將你三個文章都與他看過一回,也評了些兒,你們休怕。”

林辰心頗不安,道:“從來少年進士並不很多,侄兒這一科若再中不了進士,便要還鄉了。”秀英道:“又傻話!這回中不了,下回再中。實不想考了,你也是舉人了,便謀一前程又怎地?何須回老家去?”林辰慚愧道謝。

安泰八年之春,科考是眼下頭等大事,另一件事情卻是史筆大書特書的一件事。溫孝全拜相,九哥雖不明,卻以其曾為轉運使,令其監督商事、督導商路之修築。

本书作者其他书: 寶玉奮鬥記 一蓑煙雨任平生 非主流清穿 皇后難為 鳳還巢 詩酒趁年華
相關推薦: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詩酒趁年華鳳還巢鈔煩入盛爹地認個錯吧,媽咪她是個富婆!文娛之頂流藝術家從集結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