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女戶->章節

145人禍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太皇太后於先帝朝奢侈享樂數十年,及九哥登基,亦不曾短了她一針一線,非止玉姐,便是淑太妃等人眼內,太皇太后也是個不喜節儉之人。且太皇太后自上回病倒,痊癒後便是話也懶待、步也懶待走,鎮日只在慈壽殿裡看輩兒話。今日忽地開口,的又是儉省之事,無怪玉姐驚訝。

玉姐一驚之下,旋即又笑了起來,放慢了聲兒勸道:“短了誰的也不能短了您的吶,國家再要使錢,也不差這一些兒,您請寬心。”太皇太后將頭緩緩搖一搖,使一雙濁目看著玉姐,看得玉姐忽覺脊背生寒,這才:“老啦,總要與後人留些甚麼。”玉姐目視淑太妃,淑太妃亦勸:“曉得您深明大義,您也為孩子們想想,無端省了您的,倒叫外頭人怎生他們呢?”

太皇太后道:“休囉嗦。不肯減,我便不吃飯了。”淑太妃亦無奈,再看玉姐,玉姐只得陪笑道:“容我與官家,可好?”太皇太后緩緩道:“與他,也是一樣。”

九哥火燻火燎,一面使人北上偵知敵情,一面命北方邊城固守,一面又思是否須調陳熙北上,又要想自何處擠出這一筆錢糧來好供應大軍。正於紫宸殿裡與李長澤等人商議,李長澤建言:“何不宣陳熙來?他久在北方,當知其虛實。”

陳熙尚未到時,玉姐已使於向平往紫宸殿裡求見,言明太皇太后欲行節儉之事。於向平看著宰相在側,一字不敢多言,原模原樣兒學了,末了傳玉姐的話兒:“太皇太后年事已高,若省出個好歹來,非社稷之福。”

九哥與李長澤等人聽了,又添一樁心事。諸人皆知太皇太后大病一場,便不如前,便是好好兒養著,也不定能活幾日,實是生死有命。若好生供養著崩了,也還罷了,若儉省而後崩,恐有人是非,聽著也不好聽,又恐亂民心。九哥將手兒一揮,對於向平道:“與大姐,我知道了。”於向平不敢再留,倒退數步,方轉身趨出。

九哥對李長澤道:“過一時,諸位好生勸慰娘娘罷。”李長澤等唯唯。

陳熙於樞府當值,不多時便到。舞拜畢,九哥命起,也不與他寒暄,只:“事情緊急,閒話休,卿且看。”胡向安忙奉了邊關急報而來。陳熙取來一看,眉頭便緊皺。他眼睛一掃,實已瞧著平日裡最關心的幾個字眼兒,卻因一時無策,便裝作細看。

待想出奏對之言來了,方緩緩放下手中急報,從容對曰:“官家,這也不算太難。天朝對胡虜,除非厲兵秣馬,蓄數年及至數十年之力,否則不足以反擊取勝。多半是堅壁清野,防禦而已。如今朝廷多事,無力出擊,只能防守。若是防守,邊將足用。”

九哥語帶疑問,道:“真個不用增兵?”

陳熙笑道:“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北方民風彪悍,足用。若是旁的時候還難,如今因有這災荒,飯且吃不上,叫他們當兵吃飯,能招來許多。又因蝗災,遍地無可食之物,胡人必不能持久。”

李長澤嘲道:“真個禍兮福所依了。”九哥也笑一下,又斂容,道:“如此,便令他們就地徵青壯,堅守罷了。”又思陳熙久在北方,便喚他來問及北方之事。陳熙亦知無不言,直言北方兼併之事有之,然北人大多純樸,豪強之族亦不十分剋扣佃戶,彼此也算相安無事。

待議事畢,九哥便提及太皇太后欲儉省之事,命陳熙相勸。陳熙道:“臣當盡力。卻有一請,請官家垂聽。今值國家多事,若太皇太后無所表示,臣恐於太皇太后之名有損。想來太皇太后亦有此慮。”九哥靜默片刻,嘆道:“如此,我便領娘娘的情了。”

————————————————————————————————

太皇太后既減膳,皇太后不得不蕭規曹隨,她原與這些人並不一心,見這些人行事並不帶著她,雖知減膳必行,卻不免一肚怨氣。因而推病了心裡煩,不想見旁人,唯思娘家人兒,九哥玉姐無奈,只得依她之日,由她召見孃家親眷。

過不多時,北方傳來訊息,北地募五萬鄉勇,皆是精壯之士。於朝廷,這筆錢眼下花得是極划算的,這些個人受了災,不好一體遷往西南,總要留下人來待蝗災過去好重耕種,人既留下便要與他們吃食,與其白養,不如令地守土。又號為鄉勇,乃是並非朝廷軍隊,只消過了這一劫,便命解甲歸田,此後便不須再發糧餉與他們。

世人也不喜當兵,生恐一朝做兵,一世做兵,改不回來。如今乃是權宜之計,想混口飯吃待災過的人,也是樂得“投軍”。又因傳出蝗蟲亦可食,京中貴人常吃這個,便有那一等□之人,尋思“與其餓死,不如飽死”,燒了蝗蟲來食。滋味自是不如油炸的香,卻也吃得。食訖,亦不曾中毒而死,北方便流傳開這道食譜。於是男子投軍,老弱婦孺捕蝗而食,佐以以蝗換糧,賴此全活者頗眾。

又因要捉了蝗蟲換糧,又要拿它來吃,這北方被災者近百萬人口,放開了肚皮吃它、放開了手腳捉它。一日照著三餐來捉,竟漸將蝗蟲吃得稀少了。朝廷拿糧換了蝗蟲來焚燒,反叫圍觀百姓心疼惋惜:“可惜了,這麼多,可能吃許久哩。”

胡人便悽慘,誠如陳熙所言,蝗蟲過境,城外野地裡能留個甚與他們?甚都無有!非但沒有人吃的,連馬嚼的也無。以往圍城,好往城外村落裡尋些個補給,如今遭了災,能吃的都吃了,還要待朝廷救濟。那一等有餘糧的,又是地方豪強,因在邊境,那莊園建得也是堅固,起家丁據守,一時也難攻下。

熬了十餘日,終不得不退卻,往北逐水草而去。

九哥得了訊息,這才舒出一口氣兒來,卻與李長澤議那安置移民之事。李長澤見他瘦得有些脫相,臉也不曾刮,亂糟糟一把胡茬兒,不由勸道:“事已至此,最難的都熬過了,還請官家保重。”勸他刮一刮臉,用些飲食。九哥道:“沒那心情哩。”

李長澤自家也沒那心情,不免又想起近來太忙,又忘了與佛祖上香去了。九哥已:“原本人少,置於原郡縣下便罷。如今人多,原本人手便不夠使,當另選官員前往,與他們再設郡縣。也是防著風俗不同,與土著起衝突。”李長澤道“萬戶設縣,如今總好有三萬戶,可設三縣,置一郡。”

九哥忽想起越凌來了,此人隨洪謙南下,洪謙自然言其妥當之處,九哥一提西南便想起他來。因設樂安郡,命其為郡守,又彰其生母“深明大義”,與誥命。越凌父親安昌侯心頭一喜,卻將安昌侯夫人氣得七竅生煙,且放言:“哪有與婢子誥命的來?!”

九哥聽了只一哂,這婦人一張臭嘴,他夫婦壞話,當他不曉得哩?卻與李長澤嘲笑道:“若非她刻毒,這道旨意早叫封駁了,猶不自知耶?!”

越凌生母因子而得誥命,除非越凌奏請、官家特許,否則不得。便是越凌奏請了,九哥許了,若大臣以其違禮,也要封駁了。蓋因安昌侯夫人惡名太響,越凌又肯上進,旁人便不免將越凌的好處記在了他生母頭上。

李長澤看九哥笑得快意,便也不攔他,肚裡實曉得是安昌侯夫人得罪了貴人。宮裡故不至特意尋她不是,若有個機會,卻也不會叫她好過罷了。為一婦人,於國事繁忙之中爭執,委實不值。李長澤便轉過話頭兒,又些個寬心的事兒:“北方受災,南方卻是風調雨順哩。嶺南至有三季稻者,雖不如原稻香甜,如今卻是寧可不香甜,飽腹要緊。”

九哥道:“好在有南方,否則我也無計可施了。”

李長澤道:“現已入夏,不多時夏稅便好繳上來了。臣又想,凡商人行路,須繳稅,如今缺糧,不若令其每車貨須攜五斗米入京,朝廷平價收他們的米。”他有此議,也是防著明年再有災異。

九哥挾,且李長澤:“真社稷臣也。”李長澤經他一誇,也是老臉兒通紅,他心裡想的卻是:過了這一茬兒,我必要早早要休致才好。

九哥卻想,有這幾樣應對之策,這一回庶可平安度過。只求上天與些雨水,好救此間黎庶。

————————————————————————————————

宮裡人議著大事,宮外人未必便不議大事。官家與宰相議的是災情、賦稅,民間議的卻是:天命。

這京裡不知自何時,忽地有了一股流言,道是自這官家入京,天下從此多事。先是先帝死了三個兒子,登基後又有兵禍,次又是旱災,現又有了蝗災,北方數十萬人流離失所。

縱是那一等覺著這官家是好人的,也要嘆一句:“真是邪了門兒了!明明是既不奢侈也不好色,更不曾昏聵枉殺忠良,怎地偏叫他遇著這等事了?”也有初時這官家好,如今又轉了心思的:“許是真個不合適哩。”

內裡又有一等渾水摸魚的,別有用心悄與人:“你們難道沒發覺?自這官家來了,這天下便換了個模樣兒。往日北人多富貴,南人多粗鄙。如今呢?南方風調雨順,北方卻多災多難!別是吸了北方氣運補了南方了罷?這官家生母是南人,如今中宮娘娘也是南人哩……”

此話一出,聽的都驚駭已極,慌將手一搖,道:“可不敢胡八道哩!”心裡卻不由記著了這個法兒。

這樣的法兒,北方受災之地亦有。縱有著不悟與清靜等先前為官家造勢,聽的人終是半信半疑。

這一日,京郊一戶莊院裡,朱瑜接著了朱清。朱瑜雖離了朱震府上,卻有朱震與他安排了田宅,雖不如京中府邸,卻是安閒適意,也不與京中朱氏有甚交際,只閉門度日。前年娶一鄉紳之女為妻,京中曉得了倒與他些賀禮。如今兒子都生了,朱瑜憶及往事,恍如一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見著朱清,張口喚一聲:“二叔。”又閉了嘴。朱清笑道:“叫了十幾年,如今再叫一聲兒,又怎的?”

作者有話要:壯哉,我大吃貨國!

本书作者其他书: 寶玉奮鬥記 一蓑煙雨任平生 非主流清穿 皇后難為 鳳還巢 詩酒趁年華
相關推薦: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詩酒趁年華鳳還巢鈔煩入盛爹地認個錯吧,媽咪她是個富婆!文娛之頂流藝術家從集結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