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女戶->章節

146暗室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卻北方因旱情而生蝗災,弄得朝廷焦頭爛額、上下人心不穩,以致京中亦有流言傳出,道是這官家來頭委實不好,弄得北方大地一片淒涼。更因朝廷又興遷北人實屯墾西南之地,雖有各種免稅之策,卻好似坐實了“奪北方氣運以補南方”之。

原是因著災異而出了些許不滿以致有些個謠言,這謠言又反過來更促人心生不滿。民無知,只曉得人云亦云,只消天下不亂,他們不過是過過嘴癮罷了。若是一朝有變故,恐是良民變暴民。然起事卻不在他們,從來治亂裡民不過隨波逐流而已。生事之人是火,民不過是風,火借風勢、風借火勢而已。

外間流言漸多,洪謙、酈玉堂等與帝后親近之人,並御史裡那些個不欲動亂之人,皆言與九哥:“須防有人生亂。”弄得九哥也是心煩意亂。他的心裡,是“子不語”的,卻架不住這許多壞事接二連三尋他而來。經歷許多災異,再叫他聽著這話兒,口上著不信,心裡也信了五分了。

政事堂裡李長澤等人亦九哥:“不可不慎。”九哥興致卻並不高,低聲道:“天下確是多事。”

朱震見九哥如此,未索性得直白些兒,上前一步道:“天下多事,不過天災,臣請官家心**!話兒裡既帶出南北之分,便不是尋常人能作得出來的夭!若真個是民心頭生出來的,必是穿鑿附會,甚個星宿轉世等語,絕不致到南北之分上來。自先帝朝起,南方漸富,‘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家有餘財者例讀書考試,得中進士入朝為官者漸多。北人以朝廷原多北人,今南人驟入,是奪其富貴,常有鄙薄之語。”

九哥漸聽住了,細細一想,確是如此。

田晃道:“咳咳,天下人皆是官家之臣,奈何分甚南北?是人便好有個私心,想著兒孫原本能做個官兒的,卻叫旁人做了,難過是有的。想來這些個人也不致如此不顧國事,只為私利。”卻是想將此事輕輕掩了過去。蓋南北之爭,由來已久,朝上也有過爭吵,卻不好於此時拿來再事。災情還未過,何必再挑事兒?

朱震道:“他們還有臉難過?公不曾讀《顏氏家訓》麼?‘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帶,大冠高履,出則乘輿,入則扶持,城郭之內,無乘馬者’至於侯景之亂,則‘膚脆骨柔,不堪行走,體羸氣弱,不耐寒暑,坐死倉猝者,往往而然’。如今北人,正是如此!不思督促子弟上進,卻好想叫旁人不上進,免得顯著他無能!”

九哥聽著朱震人雖老,卻字字清晰,一字一句敲在他心上,便漸振奮精神。暗道:果是如此,是他們無能而不滿,並非我不祥。

李長澤諸人見九哥回了精神,卻才又:“本朝家法,乃是不禁人言,不使人因言獲罪。雖不禁人言,卻並非縱容誹謗官家、誹謗朝廷!請暗訪,誅其首惡。”九哥乃允,道:“諸公慎之。”李長澤等應喏。

九哥來了精神,復問起李長澤:“如今北方可好?”

李長澤口角掛上絲笑影兒,答道:“他們快將蝗蟲吃盡了哩。先是捕蝗換糧,此事老幼皆做得。次後是聞蝗蟲能食,有實撐不住餓的,便燒了蝗蟲來食。遍地饑民,一個學著一個,不消幾日,便都知曉了。這個眼睛都餓綠了的時候兒,便是蝗神親來,也要叫這些個人給生吃了。”

九哥笑至一半又斂容,問李長澤:“如何是撐得餓不住了?可是朝廷賑濟不周?可是有人從中貪汙?此事當明察,斷不容有人奪了饑民救命糧,若因而生出民變來,便是千古罪人了!”

李長澤道:“官家派這許多御史與太學生過去,御史裡許有一二不好的,太學生卻是一群書呆子,眼睛裡只看得見聖人教訓,如何揉得進沙子?真個有這等人,也早具本參了來。上月從重判,流放兩千五百裡的那個,便是如此。”

九哥道:“如此,還是糧不夠了?倒是蝗蟲救此一急?”

丁瑋上前一步道:“官家,此中有內情,請容臣細稟。”

九哥道:“卿但無妨。”

丁瑋道:“朝廷發糧,乃是照著籍簿比著人口,肯遷移的,另與口糧盤纏,使往西南。留原地的,只發有戶籍的。官家明鑑,北方多兼併,既兼併土地,這許多土地難道要荒置不成?自然是有佃戶投充的。這些個人卻有許多是不入國家編戶的。既不在冊,自然無糧。口糧多時,與些兒無妨,少了,哪還顧得上他們哩?豪強之族畢竟不同朝廷官府,免租已是良善,哪來餘糧日日佈施供應?”

這道理也是明白的,收了租子也要變賣,與豪強之家買南方刺繡、海外珍奇、西域香料,建華屋精舍、尋美味珍饈。餘糧自是有的,卻不足供養這許多人。所謂“人多好幹活,人少好吃飯”。

官府眼裡,繳稅的良民若餓死了,減了人口、無人耕種,稅賦便要少,明年考績便要降低。縱不為國民,也要為自家仕途著想不是?佃戶之生死,復與官府何干?每眼睜睜看著這些個人逃了賦稅,損公而肥私,凡有為官員無不切齒,卻又拿豪強無法。北方豪強,許多人與京中高官顯貴皆有勾連。便有些個佃戶與貧民一道,照著舊年的做法兒,逃荒討飯去了。留戀故土的,編戶之民還能領些口糧,佃戶只得日日捱餓,老幼餓死不少。

九哥聽了,恨聲道:“可否趁此度田?發糧,凡領國家賑濟米糧的,皆編戶為民,前塵不論。南方盡有地方安置他們,也與先往的人一往待遇,總不好眼睜睜看著他們餓死!北方地氣寒冷,如今好有六月了,再補種也種不出甚糧食來了。這許多人,總要到明年秋天才有衣食,這一年多,要如何熬來?又要經一嚴冬,不知又要凍斃多少人。縱他們負了我,我卻不能負了他們,許他們南遷覓食。”

李長澤與諸相皆稱頌。

田晃道:“請命自願。此時不宜多生事端。”也是教休觸怒豪強之意。南人讀書做官的多,北人原視朝廷為囊中之物,如今如何不惱?心已有惱意,朝廷不可火上澆油。若因此失了士紳之心,官家也要難做。

九哥默然。

————————————————————————————————

田晃一意力勸九哥毋觸怒豪強,雪上加霜,卻不想豪強與京城好些個勳貴、官員心裡已生不滿。

朱震所言南北之爭只是一其,另一原因卻是自九哥登基以來,凡有新政,多是起自南方。無論開商埠、抑或修商路,乃至於廣種新稻種,各種得益之事,利歸南方,而北方並不曾嘗著甚甜頭兒。止有北地邊城,因九哥登基以來與胡人戰和,逐胡人往北,得了些許安寧,才這官家比先帝聖明。

凡主事之事,休問人品高下,只消能叫諸人得益,縱有一二失德之處,下頭人也是睜一眼閉一眼,若只能叫旁人辛苦又沒個收益,縱人品再好,也難持久。千話萬話,肚皮話。

雖是北人因多讀書為官,心頗自傲,雖也命僕役門客等打著自家旗號經商,口上卻鄙薄言利。朝廷議修商路之事,便有些人遮遮掩掩,暗中使心腹好爭修路、爭收過路費的差使,口上卻“請官家重農,毋以商人為本”。

九哥便於南方試行,一因商埠多在南方,南方多山少田、商人頗多,二也是因朝廷有人持異議,更有南方確是稱頌帝後者眾,以帝後為榮,凡有政令,反是“精細”的南人更肯遵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時豪強貴人卻忘了心頭曾有那一等“略等等,且看官家如何,要使官家不可輕我等大臣”的想法,只顧看不曾比往年獲利更多。這謠言之傳播,這些個人也是功不可沒。

連年災異,人心浮動,南方猶可,北方便有些不可之事謀於暗室。

這皇太后因心中煩悶,便召娘家人來話,彼此皆吃了帝后許多暗虧,慈明殿內罵聲一片,漸生異心。那陳奇心更狠,因皇太后:“前者我與欽天監監正吃酒,他”一遞一遞將話兒了,這才是街知巷聞的流言的源頭。

***倒敘***

此時之讀書人,固識忠義,心氣更高,膽兒也大。監正又是個心有怨氣的,因而生事。暗道,以我之能。固非天下第一,也是一流之人,而官家與政事堂不識,可見是有眼無珠的了。命我測算吉日求雨,我雖不曾十分用心,若以我之算,左右差不過幾日,也當有雨的,卻無。可見不是我學藝不精,實是上天不眷顧與他。可恨李長澤老匹夫卻將我責罵!

原本只牢騷幾句,不合叫陳奇聽著了,兩個不得意之人遇作一處,只有更煩悶。監正眼睛一轉,計上心來。假意陳奇:“是皇太后之弟,官家之舅,卻被冷落至些,官家涼薄。”又比出洪謙之高官顯爵,陳熙之漸得聖心,激得陳奇拍案大罵。監正才於此時與陳奇道:“我卻有一計,可令君家顯赫,只是富貴險中求,不知閣下敢與不敢?”

陳奇道:“有何不敢?”

監正便:“太皇太后行將就木,皇太后才是宮中長輩。若官家失德,不得上天之意,須另立新君,閣下的前程便來了!”

陳奇一個激泠,他原是想著咒死洪謙、陳熙一類,不想監正卻他謀廢立,登時酒醒了大半。監正見他這般模樣,心中大為鄙夷,暗道:怪道人皆瞧不上你。口上卻:“你怎不想一想,自這位官家過繼於先帝,數年間生起多少事來?連年災異,乃是上天示警……”

得陳奇十分心動,卻又:“官家已有三子,太子已開閣讀書,這個……”

監正輕蔑笑道:“他們老子已失了天意,何況他們?且如今北人不滿這帝後的多得是哩,官家重南人,多少好事都盡著南人?那娘娘更是個南蠻子。北人如何肯服?禁軍之中,究竟是南人多,還是北人多?屆時,只消皇太后出面,更有大義名份,事無不成。”

陳奇道:“天下亦有忠臣,只恐其事難成。”

監正慫恿道:“禁苑裡的事兒,外頭如何使得上力?晉之孝武帝,還不是叫張貴人一床被兒捂死了?咱這事兒,也是一床被掩了便可,只盼老兄翌日休忘了我才好。”

陳奇因問:“則何人可繼位新君?”

監正笑道:“這卻不是現成的?燕王家的七哥,難道不是陳氏的女婿?”

陳奇面露難色,他與原侯家幾乎撕破了臉,不由道:“可還有旁人?”

監正暗罵一聲好蠢物兒,苦口婆心道:“必是他。一筆寫不出兩個陳字來,他的妻舅乃是陳熙。陳熙久在邊關,軍中頗有威名,君要成事,好用他。七哥登臨,他妹子便是皇后,利字當前,他必允的。七哥心裡記著您的好兒,卻比一個皇后用多矣。且七哥至今無子,必廣採淑女。”

陳奇恍然,以手加額,道:“如此,甚好!”

監正越發瞧不上他,暗想,要不是官家不識珠玉,我何須與你這廢物多言?又與陳奇籌劃:“可使人廣佈流言,此事卻不須你我去做,免叫人拿捏住了。那朱震的兒子朱清,心存怨懟,使他出去最好。只消有話音兒傳出,自有不滿官家者廣為傳播。”

陳奇卻不似監正想的這般無知,他之心結在於與陳熙不和,在於不敢想廢立。待監正打消其念,陳奇卻陰著臉兒道:“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君當慎之,毋與他人言。事成之後,自有好處。若因君不慎以致事敗,我總是皇太后兄弟,罪不至死,不過尋個遠處依舊天高皇帝遠,反活得更自在。君之九族危矣!”

反將監正嚇出一身汗來。陳奇道:“慈明殿娘娘那裡有我,朱清等處,你去。”

***轉回***

因有這前因,陳奇才趁機往慈明殿裡遊皇太后。皇太后眼下與那等光棍兒心意也差不很多,無兒無女,孃家又衰敗,好似個輸紅眼了的賭徒,聽著陳奇如此,便道:“只恐娘娘不依。”

陳奇曉得她的娘娘乃是太皇太后,便笑道:“那監正算了,娘娘行將就木。待太皇太后歸天,諸勳貴、朝臣、命婦皆要入內哭靈,那時候人又多,正好起事。”

皇太后繃著臉兒道:“你與原侯未出九族,你親去與陳熙,即使不成,他也不敢告發你!”

本书作者其他书: 寶玉奮鬥記 一蓑煙雨任平生 非主流清穿 皇后難為 鳳還巢 詩酒趁年華
相關推薦: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詩酒趁年華鳳還巢鈔煩入盛爹地認個錯吧,媽咪她是個富婆!文娛之頂流藝術家從集結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