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八十八章大戰一片石(七)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四月二十一日,清軍抵達關門附近的當夜,便開始進行緊張的戰鬥部署,“夜半移陣,駢闐之聲,四面皆至”。清軍統帥多爾袞利用吳三桂所處的危急局面,逼迫吳三桂放棄聯清擊李的政策而徹底投降清朝。出於這一目的,次日黎明,清軍進迫關門前五里許,“即頓兵不進”,“駐兵歡喜嶺,高張旗幟以待”。此時,由於連日以來農民軍所發動的強大攻勢,山海關已危在旦夕,吳軍內部也出現了瓦解的跡象。在這萬分緊急的時刻,吳三桂得知了清軍到達的訊息,馬上“遣使往請,九王猶未之信,請之者再三,九王始信,而猶未及行”。吳三桂初次遣使往請,多爾袞頓兵不進,固然是因為不明吳三桂之真意和城中之虛實,是一種軍事上的持重。而在“請之者再三”、亦即瞭解了上述情況後,仍然觀望,則顯系藉機逼迫吳三桂做出更大的讓步。

果然,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清、吳之間“往返八次”之後,吳三桂又向清軍做出了新的讓步,剃髮歸順清皇朝並割讓包括北京在內的黃河以北的大片地區給清朝。與此同時,吳三桂也提出了“毋傷百姓,毋犯陵寢,訪東宮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作為允許清兵入關的條件,並得到了清軍主帥多爾袞的同意。這樣,一方面是吳三桂在政治上降清,另一方面清朝又允許其擁立明朝故太子。儘管這一約定的兩個方面是直接矛盾的,但卻是清、吳聯合中的新突破,對於擊敗李自成農民軍起到重要的作用。

直到二十一日晚,多爾袞的先鋒才抵達東羅城外十五裡,得知清軍先鋒出現後,李自成再次下令不許休息,全軍攻擊東羅城,務必要切斷清軍同吳三桂聯絡的可能通道。

山海關的對外防御能力遠遠強於對內,李自成選擇出一片石、攻擊東羅城,而不是在拿下南北翼城直撲山海關本城就已經暴露了他真正擔憂的敵人,因為即使拿下東羅城,依然要面對山海關,而這正是山海關最堅不可摧的一面。連沒有去過山海關的鄧名都可以在不長的時間裡想明白這裡面的道理,吳三桂肯定也已經意識到他依舊握著重要的討價還價籌碼,而他在李自成最需要的時候用這個取得了他想要的結果。

“但吳三桂立刻就毀約了,你們不是被偷襲了,你們是在退兵、或者說是在調整軍隊部署的時候被吳三桂乘‘勝’追擊了!”

四月二十二日,大順軍在大將唐通的率領下,與吳三桂守軍在九門口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吳三桂的守軍在九門口長城上雖然踞高臨下,佔盡優勢,但大順軍部下士氣高昂,不斷地向長城上發起猛攻。從早至午整個山谷殺聲如雷,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雙方激戰半日不分勝負。

中午時分,李自成親率五萬援軍和數門紅夷大炮趕至了九門口。在李自成的指揮下,數門紅夷大炮齊射轟擊九門口,在炮火的掩護下,大順軍以裹鐵車牌,勾梯等攻城武器擁蜂而上。明守城軍士則遠以箭射,近以滾木擂石,棉油火把槍挑刀砍,瓦解擊潰了大順軍的多次猛攻,始終未讓大順軍登上長城半步。

就在大順軍與吳三桂主力在石河西激戰的同時,另有幾支大順軍分別攻打北翼城和東羅城,當時北翼城的守將是山海關副總兵冷允登,冷允登面對大順軍的猛攻,他手揮彎刀,拼命抵擋,雖然也幾次打退大順軍的攻擊,但守城的軍隊也是遭受了重大的傷亡。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面對大順軍輪番不停的狠攻。守衛北翼城的官軍軍心不穩,有些人已經打算作大順軍的內應,冷允登一邊要力阻大順軍攻城,另一方面,還要防止城內出內奸,真是忙得焦頭爛額。

東羅城的情況更是不妙。面對大順軍的猛攻,這兩城的守軍已經疲於防守了。吳三桂的主力在一片石與大順軍主力接戰,一直戰到日落西山,吳三桂這才得以收拾殘兵敗將,退回了山海關。聽著城外大順軍不間斷的炮聲,吳三桂感覺形勢不妙,可是現在怎麼能挽救這危及的局面呢?

吳三桂手下的謀士給他出了個主意,那就是引清軍入關,讓清軍對付李自成的大順軍。吳三桂早就知道清軍已到連山驛附近的關外,正在窺探山海關的動靜,他將牙一咬道:“引清軍入關,也強似被李闖破關殺頭!”

吳三桂的求援書信就這樣被送到了多爾袞手裡,多爾袞屯兵連山驛,他一見書信大喜,認定這是突破山海關天塹的大好機會,便連夜進兵,一直來到了距山海關的十餘里之外,多爾袞為了避免忙中出錯,便令手下摸黑紮營。

吳三桂聽說多爾袞的清軍以在城下,便趕忙派人催請清軍入關,吳三桂派來的山海關士紳餘一元、馮祥聘等五個人走進多爾袞的大營,多爾袞“賜坐賜茶,款接和藹”,雙方互敬之後,多爾袞便令書房官范文程與這五人一起到山海關城裡“曉諭軍民”。

多爾袞這麼做的目的,一方面是鼓舞士氣,一方面也是在拖延時間,要知道清軍幫吳三桂入城作戰的條件還沒談好,多爾袞自然不願輕易入城。

形勢對吳三桂越是急迫,就越有利於多爾袞在談判桌上討價還價。吳三桂沒有辦法,只得於第二天一大早率領數騎,赴歡喜嶺見多爾袞,一場緊急談判隨即展開。談判內容現在已不得而知,但可以估計他們是以扶明太子為帝,用裂土封疆酬謝清軍的條件成交的。

多爾袞十分高興,立即與吳三桂對天盟誓,並與吳三桂約定:“讓你手下的士兵都在肩膀上系塊白布,不然都是漢人,我們就沒法區分你的軍隊和大順軍了,免得誤殺。

吳三桂臨走前,按照滿族習俗剃髮蓄鞭,多爾袞則許諾將皇太極女建寧公主嫁給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為妻,兩個人的交易完成,多爾袞讓吳三桂先走一步,與大順軍進行決戰,並答應清軍隨後即到。

三:李自成兵敗一片石

李自成這時候已經知道清軍進入山海關了,可是他手下的大順軍並沒有和清軍交過手,清軍真實的戰鬥力他並不知道。

大順軍在關內石河以西列陣,隊伍北至山,南至海,排成了一字長蛇陣。這時吳三桂已揮兵從山海關殺了出來。這已是雙方第二次交兵了,儘管在前一天的戰鬥中,雙方都有損傷,但面對第二次生死存亡的決戰,雙方都投入了全部精銳,希望在戰鬥中獲勝。

四月二十二日爆發了決定三方命運的、慘烈的一片石大戰。根據清、吳雙方的約定,首先由吳三桂率領所部和李自成大軍作正面交鋒,當戰鬥進行到最緊張的時刻,清軍突然從陣後繞出並向李軍發動了猛烈地進攻。李自成事先對清軍入關毫無所知,加上連日作戰,李軍士氣已處於再而衰的境地,雖然拼命搏戰,最終抵擋不住清、吳兩軍的聯合攻擊,遭到嚴重的損失,劉宗敏負傷,農民軍死者數萬。

惡戰未起,一片石的上空卻突起颳起一陣大風,大風狂吹,塵土飛揚,遮天蓋地,對面幾乎對面不見人,就在風沙的籠罩下,大順軍已經和吳三桂交上了手。

清軍的將領眼看著兩軍鏖戰,不由得急躁了起來,紛紛向多爾袞請戰,多爾袞卻搖了搖腦袋說:“李闖軍的力量還很強,不是輕易打得敗的,你們耐心地再等等,只要這一仗打勝了,我們的大業就成了。”

多爾袞把八旗軍的主力部隊背向大海,分層排開,可是他並不進攻,只是嚴陣以待。由於風捲黃沙,對面不見人,李自成駐馬高坡,他並沒有發現多爾袞正磨刀霍霍地準備對他進行雷霆一擊呢!

李自成的大順軍的戰力要比吳三桂的官軍要強上很多,經過兩個多時辰的鏖戰,吳三桂損失慘重,他雖然騎著馬左衝右突,拼命死戰,可是看著手下一個個地倒下去,吳三桂急得大呼道:“難道吳某要絕命此地嗎?”

就在吳三桂精疲力竭,眼看著就要支持不住的時候。多爾袞右手中的大刀舉起,隨即一落,清軍立刻呼號一聲,數萬清軍騎兵白布系肩,他們從吳三桂軍隊的右側突入,多爾袞自己領了多鐸、洪承疇、范文程、尚可喜等人立馬觀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天空全是鐵片的亂哄哄的聲音,馬兒也驚跳起來,人們踐踏在受傷的人身上。地下到處是呻吟聲。炮彈爆炸的黑色煙火越來越緊地掃蕩著大地,榴霰彈的斜著飛出來的、刺耳的尖叫聲越來越密地潑在進攻的人的身上,貼在地面上的火槍火銃越來越殘忍地掃射著。三方面人馬交織在一起那是何等的激烈,血紅的晚霞在漸漸消退,三方就這樣死死纏繞著、打鬥著,既沒有任何一方撤退,狹長的遼西走廊前端的主戰場上,累累屍體和丟棄的戰車輜重也沒有任何一方爭奪。就象誰也不能先行脫離戰場。(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