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七十四章大勢已去(一)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戰禍蔓延十三省,一炬燎原令人驚。探馬頻頻報凶信,潼關破後陷蒲汾。

李建泰退守保定府不提。單說宣化府監軍杜勳杜公公。

有中軍回報:王總兵求見。

杜勳搭一‘請字!’

“有請王總兵!”中軍退下。

王承允進入府廳:“參見公公!”

杜勳起身離座看見王總兵慌慌張張進來便問道:“王大人為何這樣驚慌?”

“哎呀我的公公,適才探馬報道:李闖王破了蒲州、汾州,晉王朱貴被殺,巡撫蔡茂德殉難,因此特來與公公商議。倘若闖王來攻宣府,請問公公是戰是守?”

杜勳在屋裡來回走了幾步,說道:“戰是戰不過,守又守不住。除非是……”

王承允心裡明白是什麼意思,只是不好說出:“難道是歸降!”

杜勳一聽忙使出個噤聲的暗示,意思你別聲張。

杜勳、王承允兩雙眼睛看著對方,有心照不宣之意。

杜勳開言道:“既然你我同心,就準備歸降便了。但是巡撫朱之屏,為人甚是耿直,不要叫他知道才好!”

“那個自然。”

這時中軍官又跑進來啟稟道:“大同總兵姜大人求見。”

杜勳言道:“姜瓖由大同至此,必有急務。有請!”

姜瓖乃是大同總兵,有些本事,今天特向杜勳求救。

“啊,公公!王總兵大人也在此處?”

王承允上前客氣:“姜大人由大同而來,可知太原失守嗎?”

姜瓖打了個唉聲!:“不但太原失守,又陷了梨城,進攻岱州。那不識時務的周遇吉,力竭食盡,退守寧武關。闖王已抵固關,分兵攻打真定,破了彰德府。趙王朱常守也降了闖王。我見事已緊急,故爾瞞了岱王,來與公公商議進退之策。”

王承允答道:“姜大人的來意,我已明白了。那周遇吉不識時務,難道我們也不識時務嗎?”

姜瓖(白)是呀!那趙王朱守常乃是皇親,尚且歸順闖王;何況你我?

杜勳接話道:“我們既打算歸降,何不寫下降表,先差人送去,豈不格外討好?”

姜瓖也是這個意思,對杜勳說道:“公公言得極是。待我修表!”

三人寫了降書順表,各自都畫押簽字,你投降得有實際性的舉動啊,光說不行必須立字為據。

姜瓖就問:“但不知命何人捧表前去?”

杜勳一笑:“這個好說,待我差心腹人送去,方不誤事。”

一點手把那中軍叫過來:“中軍,命你備快馬一匹,換了青衣小帽,往寧武關去獻表。見了闖王,就說監軍太監杜勳、大同總兵姜瓖、宣府總兵王承允,率領百姓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放心吧大人,就看我的了!”

杜勳挺高興,叫手下後堂擺宴,大家同飲。

姜瓖言道:“且慢!恐怕岱王疑心於我,豈不誤了大事?我還是迴轉大同。待等闖王前來,我們一同喝功臣宴吧!”

杜勳認為也是這樣,就對他們說:“如此不敢強留,不過暫時秘密當謹慎。”

姜瓖、杜勳、王承允不表。

再說那李國楨。

李國楨自語道:“李闖兵攻北京城,倒叫國楨膽戰驚。急急忙忙金殿進。”

王承恩看到李國楨如此慌張問道:“大人慌張為何情?”

“哎呀!公公啊!今有李闖王連破城池,軍情緊急,特來奏知萬歲。”

”哦哦哦!好,待咱家與你請駕!”

徐高、杜之享、鞏永固保護崇禎一同上朝。

李國楨跪倒:“啟奏陛下:大事不好了!”

崇禎大驚:“何事驚慌?快於朕講來。”

“今有李闖王破了潼關,奪了曲沃!”

崇禎一聽不對勁啊,那李建泰呢?

李國楨氣的大罵:“那畜生搜刮庫銀往保定去了。”

崇禎好懸背過氣去,哎呀!這便如何是好哇?

李國楨忙全街道:“陛下不必擔憂!待臣統領人馬,與那闖王決一死佔也!”

“好好阿,就依照愛卿的意見,你快下去準備。”

李國楨辭別萬歲下龍庭,盡忠報國去練兵。

“杜之享聽旨!”

杜之享跪拜:“老臣接旨!”

崇禎道:“命你去至居庸關,封唐通為伯爵,領兵拒守!”

“奴婢領旨!”

崇禎一看這架勢不調外部勢力是不行了。

“內侍!命你領旨一道,調北京東邊的幾座城鎮的軍馬進兵勤王!”

陳演在一旁發話道:“且慢!啟奏陛下,調其他幾路人馬回朝,時間恐來不及。還請陛下遷都為是!”

崇禎鼻子裡哼了一聲!“想你們為大臣者,平日作威作福,一旦有事,只有勸孤遷都,並無一策抵擋外侮。想你身為閣老,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真乃老而不死是為賊喲!身為太師無一策,枉食皇家爵祿恩。袖手旁觀心何忍?”

崇禎命令駙馬:“哎呀駙馬呀!朕素知卿忠義,意欲令卿保護太子南下撫軍,並召天下勤王,卿乃骨肉至親,料無推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駙馬鞏永固言道:“陛下聖諭,怎敢違抗?怎奈大明典律,親臣不能藏甲。臣焉敢私養甲兵?臣願一死報國,保護太子南下,怎奈一人難負重任,陛下詳查!”

“是啊!駙馬一言來提醒,親臣不能藏甲兵。南行之事成畫餅,太子不能去撫軍。兩眼哭得血淚迸!”

他們怎麼亂做一團且不表,再說那杜勳與王承允。

這二人可算是投降派的積極分子,把城中最大的府邸收拾乾淨了要迎接闖王。另外,城中的幾條大街用黃土墊道淨水刷街,別叫義軍們看出笑話。這時的宣府巡撫打外地辦完公事回來,一看這場面以為是歡迎自己呢,還挺美。可後來一打聽這才知道,原來監軍大人還有王總兵要投城。

朱之屏有些疑慮就找懂啊了杜勳問道“啊,公公、總兵!你們可曉得闖兵殺來了?”

杜勳一見巡撫回來了不敢怠慢:“怎麼不知道。你還不逃走嗎?”

“我乃宣府巡撫,守土有責,焉能逃走?你身為監軍,賊兵臨城,意欲何往?”

“事到如今,何必瞞你?咱家已然降了大順王。你若知時達務,隨我一同前去,保你不失封侯之位。”

巡撫認定他們要叛國:“住了!想這大好江山,俱喪在你們這班太監之手!你背主投敵,反來勸我,真乃無恥之輩也!你就是那誤國王振與劉瑾,降敵承允與杜勳。辜負皇恩心何忍?小人難養果是真!”

杜勳露出猙獰的面孔:“再要多言要你的命!”

朱之屏也是急勁,一腳踹翻杜勳:“好哇!願你劍下全我的忠心,來吧。”

杜勳大怒,起身拔出寶劍,可試了幾下沒敢,假裝說道:“殺你恐怕汙了咱家的寶劍。”

正這時中軍飛馬來報:“啟公公:大順王車駕離此只有三十餘裡。”

杜勳大喜:“大順王駕到,咱家要接駕去啦。”

朱之屏看到杜勳那狗樣大罵道:“好閹狗啊!不顧廉恥與忠信,蟒袍玉帶去親迎。回頭再把兵丁問,誰去為國殺賊人?”看著其他手下軍兵問道:“你們哪一個隨我前去殺敵?”

士卒你看我、我看你一同說道:“我們也歸順大順王去了。拜拜了老兄。”

朱之屏長嘆:“哎呀!兵丁們俱把賊歸順,也罷!謝恩自盡在宣城。”拔出佩劍瞭解了自己。

戊辰至今十七春,並無一日得安寧。風不調來雨不順,國破家亡應崇禎。興衰成敗由天運,振作精神挽乾坤。

這幾句來形容目前大明王朝末日最恰當不過,崇禎老兄已經看不到希望了,看不到明日的太陽,胸中的苦悶讓他無法壓抑爛事的煩躁,內心的憂愁使他不能承受生命的打擊,心從來沒有過的痛,痛的那麼壓抑,真想瞭解自己算了。

這時候內務府總管大太監王承恩前來奏報:“探馬不住報紛紛,大同、宣府降賊人。啟奏萬歲:寧武關已破,周遇吉力戰而死;大同總兵姜瓖、宣府總兵王承允,會合監軍杜勳,相繼奉表,歸順闖王,已然圍了居庸關啦!”

崇禎大呼一聲之後悲憤的哭了起來,哭的是自己委任的這些人,姜瓖、杜勳、王承允,相繼奉表降他人。早知道現在何不殺了他們。

王承恩好言相勸:“事到如今,哭也無益。陛下速速召集文武,共同商議。”

“咳!指望他們是靠不住了!”

“萬歲,想那居庸關雖然險要,但是離京甚近。請陛下早做準備才是呀!”

“朕早有準備。國亡之日,不過是一死!”

王承恩連忙說道:“現在請陛下遷都還來得及,保定尚在我們手中。”

崇禎也贊同這一點,不過最好有一支有生力量可以保護朕出京,若是在途中遇到兇猛的賊兵也可抵擋過去。

王承恩說道:“要是有戰鬥力的部隊也只有遼東寧遠的吳三桂了。前者御會當中多次提出要吳三桂進京勤王。可那陳演真不是東西,橫幫豎擋不讓,也不知道他按著什麼鬼胎。這回陛下一定要下決心調吳三桂進京。”

崇禎立馬下聖旨調寧遠的吳三桂前來進京勤王。(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