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七十三章各懷鬼胎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曹化淳:“奴婢也要捐嗎?”其實曹化淳有的是錢,這幾年跟著崇禎沒少劃拉銀子,只是往外掏錢誰也不願意。

崇禎見他畏手畏腳的直言道:“你也自然要捐。你多什麼,你也不是來的大爺。”

曹化淳最後扣扣索索的說出:“那麼跟大學士一樣捐二千兩吧。”

崇禎非常滿意:“好!就是二千兩。”

他的姑爺鞏永固早就憋不住了,為國捐錢應當身先士卒,在戰場上不能殺敵報國,就得多多拿出銀兩犒賞軍士。

他進言道:“父皇,兒臣願意捐資五千白銀。”

崇禎大喜,這才是真正的自己人,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知道父皇為何事發愁,好樣的。要是全國百姓,滿朝文武都像你這麼有覺悟,何愁天下不定啊!

徐高、王承恩兩人合力捐五千兩白銀。

崇禎很欣慰的看著他們:“你們忒以勉強了?不要冷衝有錢人呢!”

王承恩回答道:“奴婢不勉強,大敵當前就是傾家敗產,理所當然!”

崇禎:“好哇!慷慨捐助不吝嗇,國難臨頭優劣分。集腋成裘御寒冷,知我的人非你們。”

崇禎把目光落在了周奎與陳演身上,他們二人可算腰纏萬貫、腰肌勞損,腰間盤托出,肯定有的是錢,不妨我多卡巴卡巴他們。

“國丈、太師,你們快來捐吶!”

周奎、陳演二位一口同音:“老臣等各捐五百兩。”

崇禎一聽這話不大高興:“國丈、太師呀!你二人各捐上十萬紋銀。”

“臣等俱是窮官,哪裡捐得許多?十萬銀如同是要了老命,萬把鋼刀刺心頭淚滿衣襟。”

“你們的景況孤是曉得的。捐不起也要捐!捐的起更要捐,快來寫上!”

實在無奈,二人每人只得拿出十萬雪花細銀。

咱們總是提到銀子,那麼古代到底花不花銀子呢,如何區分古代的銀子?

銀子,白銀的通稱;亦指作為通貨的銀子或銀幣。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就是銅錢)。二是銀子。三是黃金。現在的電視劇中,古人能動輒使用幾十兩,甚至幾百、幾千、幾萬兩銀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夠從口袋裡掏出面額成百上千兩的銀票。這裡有兩個誤區。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了。

其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銀子的價值很高的。一兩銀子等於制錢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一斤(相當於1.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一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了。在明代,一個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所以戚繼光的士兵軍餉一日只有三分銀子,一月不足一兩。清代稍貴點,主要是鴉片戰爭前外貿順差大,銀子大量流入後,銀價下跌造成的。後來大量賠款後,銀與銅的比價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銅錢,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貧窮)時用“銅錢(鈿)沒有”而不說“銀子沒有”。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常常以銀子為珍貴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咱們這裡採用的劇情需要,說少了不太好看,所以有一定的誇張成分。

崇禎很高興,籌糧餉終須算大事安定,空有餉可是無有兵怎能出征?

李建泰給出個主意:“萬歲不必憂慮,有餉何患無兵?萬歲可將珠寶交與微臣,沿途招兵,誓死退敵!”

“依卿所奏。朕再賜尚方寶劍,孤王親自餞行。金殿賜卿皇封酒,掃滅煙塵要小心。”

李建泰辭別萬歲下龍庭。崇禎遙望旌旗兩淚淋,不知道此番動用了無數錢糧可以蕩平賊寇。

咱們單表國丈周奎,心裡不爽,萬歲要把軍餉備,活活難死我周奎。老家夥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一進門就沒好氣,看誰誰彆扭。

周夫人打內屋出來看到老頭子如此火大上前問道:“國丈大人回來啦?”

“可不回來了,哎!實在要了我的老命了!”

“誰要你的命啦?告訴皇帝說,叫他給你報仇。”

“滿朝文武,誰敢要我命?就是皇帝要我的命啦!”

“哎喲,皇帝要你的命啊!殺頭呢,還是施絞呢?”

“去你的吧,怎麼說這不吉利的話?萬歲要捐我十萬銀子,你想豈不要了我的老命啊!”

“皇帝真要捐我們這麼多銀子?我們倒不如死嘍!”

這時門官進門,啟國丈:“王公公奉旨各府催捐。”

周奎一聽氣的說道:“要帳的來啦!這可怎麼好?你迴避了吧!”

王承恩帶領錦衣衛來他們家催款。

周夫人看著王承恩說道:“要帳鬼都上這來啦!”“

王承恩看是她好言答對:“夫人何事苦傷悲?國丈呢,你可知道咱家的來意呀?”

周奎換了身便裝出來迎接:“一定是萬歲與娘娘差公公送珠寶來了。”

“這卻不然。老國丈在金殿之上,答應捐款。萬歲命咱家各府催餉。老國丈把銀子交出來吧!”

“我這個國丈,既不掌兵權,又不管財政,公公是曉得的。哪兒捐得起這麼許多呀?”

“既然捐不起,為什麼但著萬歲答應吶?”

“當著滿朝文武,萬歲的面子要緊!”

“既然知道萬歲的面子要緊,請國丈交銀子吧!孩子們,預備抬銀子!”

周奎急的要發瘋了:“要了我的老命,也是拿不出錢來呀!”

王承恩態度很強硬:“老國丈啊!張良為國心用碎,變賣家產救垂危。張巡曾殺妻奴輩,鼓勵三軍抖雄威。老國丈堂堂是親貴,竟把良心變死灰?話不投機去奏萬歲!”

周奎哭哭啼啼的說道:“哎呀公公啊!還望容我細敲推。”

“甭麻煩啦!銀子有沒有?別耽誤著。咱家還另有公幹吶!”

“煩勞公公好好轉奏:容我七天,必設法交款!”

“哼!你是皇親,自己尊重吧。咱家去啦!孩子們,打道回宮。”

周奎長嘆道:“真真難死我也!此時叫我進退難,”

周夫人勸解道:“小事何須鎖眉尖?咱們還是找閨女在皇上面前討個人情吧,也許奪過這一劫。另外,你假辦壽誕收個禮錢怎麼樣。”

“你這次能夠想了妙法,叫我不花錢,今兒個就正式閨房拜將。”

周夫人尋思一下:“不要緊。多撒帖子,作個假壽,酒席筵前,對著文武百官說萬歲叫你募餉。十萬銀子豈不伸手就來?你看好不好?”

周奎一挑大指:“好得很!照你這辦法,一定還能賺錢。我真欽佩之至!”

咱們再表李建泰。他命中軍前去打探前方戰報。中軍火速趕回報道:“大人。如今奉命去援山西,賊勢甚重。我們這五百民兵,墊馬蹄也是不夠。難道去送死不成麼?”

李建泰想了想,我作了一個大學士,拿不著俸銀,又不能辭退。他對中軍說道:“如今李闖王僭號,大勢去矣。聞得李闖王兵犯山西,我的家產又無人保護,真是心懸兩地,故爾自請督師。這個呆皇帝信以為真,與我五百民兵去援山西。此番到了曲沃,只要保護得了我的私產,你們的軍餉由我來擔負就是。”

中軍暗笑,原來這位大人此行,不是為國,原來是為家呀?他的表情被李建泰看出。

李建泰辯解道:“這叫作“先愛其家,後愛其國”。”

他們正說著呢,有家將來報:“啟稟大人:大事不好了!”

“何事驚慌?”

“李闖王破了潼關,奪了曲沃。”

“哎呀,曲沃失守,我的財產怎麼樣了?”

家將一咧嘴:“全部失掉了!”

“那我的夫人孩子呢?”

家將慢吞吞的說道:“現在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哎呀,這真是家破人亡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啊!”

中軍看到這樣子進言道:“大人無有財產,我們也不保護你了。我們大家散了吧!”

“且慢!雖然失了家產,我在皇帝那裡騙來了不少珠寶。只要保護我平安無事,變賣珠寶,也與你們發餉。”

中軍可樂了,“這樣倒好,只要你有錢,我們就來保護。”

李建泰問道:“前面是什麼所在?”

中軍回道:“定興。”

“好,定興去看看。”

到了定興縣城,李建泰叫他們開城!中軍對上面大喊道:“快快開城!”

守城官往下看看:“什麼人這般時分叫城?”

中軍回道:“東閣大學士李建泰,奉命督師山西,由此經過,快快開城!”

守城官聽這話回道:“既是奉命督師,就該速行。定興地小,不能供給兵差,大人原諒!”

李建泰更是著急,哎呀!閉門不納,如何是好?

中軍安慰道:“些許小事,何足介意?請大人下令攻城!”

李建泰沉思片刻,看來也知道這樣。“好!吩咐攻城!”

這幫人殺義軍不行要是與自己人打可是兔子扛槍窩裡橫。

李建泰命令手下,今日就在此城駐紮,明日搜刮府庫,隨我保定去者!(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