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七十五章大勢已去(二)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初,農民軍已佔領臨宣府城,正向京師逼近。宣府距京師五六百裡,指日可達。告急文書傳來,舉朝驚慌。崇禎召集文武大臣、科、道各官,問“戰守之策”。諸臣默默無語。崇禎嘆了口氣,憤憤地說:“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說完,拂袖而起,恨恨地離座而去。

隨著形勢的急速惡化,京城內人心惶惶,謠言四起。有一起謠言,說吳三桂投降了清朝。廷臣不勝驚懼,崇禎急忙詢問吳襄,核實此事。吳襄很肯定地說:“三桂忠孝,必不至此。”經此解釋,崇禎和廷臣才放下心來。

這時候,李自成的大軍已經快逼近京城。

崇禎問吳襄對要求關寧鐵騎勤王的看法。

“祖宗之地,不可棄。”

崇禎安慰說這是自己的想法,與他父子無關,同時追問:你覺得令郎可以退敵嗎?

吳襄放肆地吹噓如果李闖敢來犯,臣子三桂定能將其生擒活捉,同時解釋說過去左良玉和孫傳廷之敗概由兵數上的不見優勢,這對於遼東兵不是問題。

那麼,卿父子有多少兵?

吳襄猛然驚醒到崇禎的用意,立時不敢再吹下去,乃伏地認錯說:名冊八萬,實則三萬,餘數概為空餉。

崇禎追問:三萬人戰力怎樣?

吳襄進一步退縮:三萬人也並非都是戰士,真正能上陣搏殺的,只有三千人。

崇禎質問:三千人如何搏殺百萬眾?

吳襄詭稱:這三千人非普通之眾,平日都是臣與三桂以細酒肥羊紈羅綢綾養出來的,所以都是一當百的死士。

崇禎問,那麼要調動的話,餉銀多少?

吳襄答:百萬!

崇禎驚問原由,吳襄鎮定作答:此三千兵在外皆有地產,是否需要補償?目前屢有欠薪,是否需要補償?家屬十數萬,是否需要遷入內地?放棄寧遠,關外百姓數百萬是否該遷入關內?

崇禎不得不承認自己實在拿不出那麼多錢了。

朝廷眾臣依然在爭論該不該放棄關外調寧遠鐵騎入京,內閣始終拖延遲滯,兩次封駁皇帝的調兵聖旨,直到三月四日,崇禎才終於經內閣透過下詔封吳三桂為平西伯,進京勤王。關外的吳三桂父子日行數十裡,十六日才入山海關,等到二十日到達豐潤時,北京已經陷落了。

吳三桂比起他的父親來倒是有著武人的忠義,在留京的吳襄迅速投靠農民軍後,吳三桂對父親的勸降信答覆說:你本該與賊拼命,差一些也該自殺報國,使我有戴孝號哭為你報仇的動力,現在你選擇投降,那麼,即便將來賊人把你綁在大鍋旁來勸誘我,我也不會顧及了。

巧嘴的吳襄真的在吳三桂借得清兵攻到北京時被李自成綁在了城樓上作為要挾的籌碼,吳三桂抽箭射殺看守士卒,暴怒的李自成下令殺死吳襄及其家屬三十餘口。

老狐狸吳襄倒是在那個短暫時刻為兒子贏得了短暫英名

滿清的順治帝曾經在祭掃崇禎墓(思陵)時失聲痛哭說:

“大哥大哥,我與若皆有君無臣!”

諳熟明亡始末的順治自有他的苦衷,但也是代替崇禎道出了內衷。

這都是後話咱們暫且不提。

六日,崇禎下令棄寧遠,徵召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薊鎮總兵唐通、山東總兵劉澤清率部入京“勤王”。《流寇志》,卷9,15頁,參見《明史紀事本末》,卷97,179頁。崇禎發出徵召全國兵馬“勤王”,卻幾乎無人響應。劉澤清謊報墜馬,腳受傷,藉故不奉詔。吳三桂、王永吉等離北京遠,何時發兵,尚不得而知。只有唐通部離北京近,率八千人馬先到北京。這真是杯水車薪,怎能救得了明朝的危亡!況且唐通其人“口辯無勇略”,也是無濟於事的。《明史·曹變蛟傳》,卷7,6981頁。崇禎視之如救星,當即給予重賞,封“定西伯”。唐通慷慨激昂,表示不辱君命。不料他與監軍太監杜之秩率部赴居庸關防堵農民軍時,投降了李自成,居庸關不守而破。此關是北京的門戶,農民軍一無阻擋地直趨北京。

杜之享已經在北京城周邊地區開始佈防,比如在懷柔、密雲、豐臺、房山等地四郊多營壘。

高起潛帶著聖旨來到居庸關,此乃北京最後一道防線。

“聖旨下,接旨@!”

唐通等人跪地:“臣等接旨。”

高起潛聽宣讀。“詔曰:今據山西警報,李闖直抵故關,攻取真定。周遇吉退守寧武關。軍情緊急。特加封居庸關守將唐通為伯爵,協同杜之享嚴守寧武關。旨意讀罷,望詔謝恩!”

唐通等人高呼:“萬萬歲!”

高起潛說道:“請過聖命!”

杜之享、唐通接聖旨。

探子回報啟稟大人:寧武關失守,周遇吉力戰而死。總兵姜瓖獻了大同,監軍太監杜勳獻關投降。如今李闖殺奔居庸關來了!”

杜之享說道:“再探!再報。”

探子下。

杜之享:“我正想往大同監軍。大同失守,如何是好?”

有手下人通稟啟爺:“杜勳求見。”

杜之享:“有請!”

杜勳:“高公公、杜公公、唐將軍,別來無恙!”

杜之享:“聞得你獻關投降,怎麼又回來啦?”

杜勳:“大順王待人恩厚,故爾咱家回來,約你們共保明主。”

高起潛:“他能使我們富貴嗎?”

杜勳:“咱家擔保,使你們格外富貴。”

唐通:“末將新封伯爵,受了大恩,如何是好?”

杜勳:“咱家擔保大順王,封你侯爵、公爵。連王位都有希望,“伯爵”有什麼希奇?”

唐通:“公公不可食言!”

杜勳:“焉有食言之理?”

唐通:“萬歲呀,萬歲!我今要作“侯爵”、“公爵”了,你封我的“伯爵”,只好原物奉還了!”

杜勳:“這才是知時務的大英雄也!你我同為新佐命,”

杜之享:“又享榮華又保身。”

高起潛:“方才的言語莫失信,”

唐通:“願棄舊主受新恩。”

高起潛:“咱家出京之時,李國楨對於京畿要務,防守甚緊。倘若知道你我歸順大順王,多有不便。何不乘其不備,進犯京都,豈不是奇功一件?”

唐通:“言之有理。待我帶領居庸關人馬,先攻打昌平便了!”

咱們再表崇禎大哥。

崇禎一個人在金鑾殿上自嘆道:“食不安來坐不穩,彷徨焦急不安寧。誤國大臣眠高枕,愧對國家愧對民。”

李國楨來見崇禎:“皇親大臣眠未醒,闖兵已到平則門。啟奏萬歲:大事不好了!”

崇禎:“何事驚慌?”

李國楨:“李闖攻破昌平,李守鑠力戰而死。闖兵已至平則門,不是為臣力戰拒守,京師失陷了。”

崇禎:“哎呀!聽說李闖攻九門,晴天霹靂響一聲。哎呀卿家呀!事到如今,滿朝文武,並無一人與孤分憂,惟有卿家衷心赤膽。還望卿家努力殺敵,雖然不能挽回末運,你我君臣也要死一個慷慨!”

李國楨:“陛下但放寬心:臣肝腦塗地,死而後已!自古男兒有血性,豈能怕死與貪生?辭別萬歲去拼命,盡忠報國整乾坤!”李國楨下去怎麼忙不表。

崇禎馬上下令召集群臣把話問!

王承恩在外高喊:“萬歲有旨:群臣見駕呀!”

周奎、陳演還有幾位同僚一同上來參見皇上。

幾人同聲說道:“參見萬歲!”

崇禎一看到他們就來氣,吃啥啥沒夠,幹啥啥不行,一群酒囊飯袋壓馬肉墩。

“你們可知道外面的風聲?”

周奎:“外面風聲還好。”

崇禎:“咳!你們這般大臣,還在做夢呢!”

陳演:“聽說賊子兵退了。”

崇禎:“退兵?你一天天的都尋思啥呢,心咋就這麼大呢?如今流寇破了昌平,已抵京師了!”

周奎、陳演、四朝官聽罷崇禎說的話同時哭了起來。

崇禎一見就更氣了:“別哭了,有社麼好苦的,眾卿可有拒敵之策?”

周奎:“大勢去已,請陛下割地求和!”

陳演:“若不然,請陛下蒙塵!”

崇禎:“你們這些大臣,真是無有心肝吶!都他媽的給我滾出去,還求和,求個屁。”

王承恩連忙勸解皇上:“萬歲,善保龍體要緊!”

崇禎:“啊?他們都哪裡去了?”

王承恩:“他們都各自保護財產去啦。”

崇禎:“咳!終怪孤王錯用人!現在後悔也無濟於事。可我調吳三桂進京,怎麼都什麼時候還沒到。莫非他也在看朕的哈哈笑不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承恩解釋道:“陛下多慮了,寧遠離京城千山萬歲非一日可到,估計此時的吳三桂已經出了三海關了。”

其實他心裡也沒底,只是用好言安慰住是這個活寶皇帝,要不咋整啊!

崇禎對他說道:“烏鵲南飛睡不穩,連夜不眠少精神。王承恩帶路平臺進,速召文武把鐘鳴。”

王承恩:“萬歲呀!閣龍樓多寂靜,請駕登臨少憩神。”

崇禎:“淋淋夜雨淚悲聲,午夜鐘聲又亂鳴。哦!百官來了!”

王承恩知道此時的萬歲已經有點精神失常,哪裡有百官吶?

“萬歲,這裡除了你我空無一人那!”

崇禎:“王承恩,你看,遠遠一帶火光,想是群臣來了。”

王承恩:“哎呀萬歲呀!那一帶火光,或隱或現,不是群臣,分明是鬼火!”

崇禎:“哎呀!原來是磷磷鬼火明幽徑。”

王承恩:“歲爺,慢說群臣不來,連那鬼火也不現上一現啦!”

崇禎:“咳!遙遙懸望無有人臨。”(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