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六十五章北京危機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崇禎和大臣關於南遷的爭論,崇禎想南遷的,但要面子希望大臣們提出來,結果大臣們知道怕承擔責任就不提。明末真是一幫亡國之臣,當時的情況南遷的戰略是必須的,一幫大臣,這點緊迫的局勢都不顧,還在那算計著自己的算盤,就沒有個一個經世之才敢於捨棄一切雞毛算盤,為國家民族利益著想,迎合崇禎要面子的性格去南遷嗎!

最後崇禎被氣的半死,誰也沒有拿出一個好的主意來,這南遷之事又被擱置一旁無人提起。

你崇禎不著急有人可等不急了,大順皇帝李自成已經站穩西北,早就窺視北京城,只是這一時段在調整內部結構,在人事上有所變化,並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規。好幾十萬大軍,還有那麼多的文官武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五音,難正六律,不制定法規一盤散沙那還得了。舉個例子,李自成號令百萬起義軍“有一馬傀(ch6n)行列者斬之,馬踏人田苗者斬之”,軍紀嚴明,無犯百姓。這就效仿三國時期的曹操。

可能大家都知道這個三國典故;建安三年曹操率兵徵繳張繡之時,恰逢麥熟路過一片麥地,於是下令“三軍將士過麥田凡有踐踏者斬首”以嚴明軍紀,就在其下令不久,沒想到自己的坐騎卻因飛鳥突降而驚恐逃竄,緊勒慢勒之際已經塌毀了一大片麥田,看著被自己寶馬踏過的麥田,面對自己剛剛頒佈的“軍令”,曹操的窘態面對三軍將士的尷尬可想而知,即使如此,孟德還假惺惺的追問行軍主簿:“我馬踏麥田應治何罪?”。識時務、明事理的主簿大人的回是:“丞相豈可論罪”!這時候的曹操竟然義正言辭的回答道:“我知法犯法如不治罪,何以服眾”。就在曹操拔劍要治自己“馬踏麥田之罪”的時候,眾人誠惶誠恐的想方設法的攔截起了曹丞相的“拔劍自刎”的義舉,謀士郭嘉進言:“古者《春秋》之義法不加於尊,丞相統帥大軍豈可自戕。”面對眾人的苦苦哀求郭嘉的“金玉良言”,表面上要大義凌然要取義成仁的曹丞相,有了臺階下一句“姑且免死”找回了面子,後來那綹頭髮了事。

咱們言歸正文,同年的二月,李自成督領百萬大軍由龍門過黃河,破汾州,徇河曲、靜樂,一舉攻取太原。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揮戈北京。

這一訊息有快馬飛報朝廷,此事可真就急壞了崇禎,馬上召集會議商量如何退敵,這可不行,賊兵都打到家門口來了,在不玩真格的怕是悔之晚矣!

在會議上崇禎首先發言,強調了失態的緊迫性與危機感,希望大家踴躍發言不得在互相拆臺使花樣擠兌。

頭一個發言的是吏科給事中吳麟徵,這哥們強烈建議調吳三桂麾下的關寧鐵騎赴山西協防,只要關寧鐵騎一來什麼問題都不叫問題。

此議剛提出,就遭到內閣首輔陳演的拒絕,陳演善於勾結內臣,陳演才質平庸且為人刻薄,為官期間大肆排除異己,公報私仇,欺瞞崇禎。崇禎十三年四月從內侍口中暗中得知次日崇禎要問的問題,第二天對答如流,崇禎大喜,當即升至禮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進入內閣。從此飛黃騰達,十五年山東平叛有功任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期間曾因被彈劾辭官,崇禎不允,十六年,首輔周延儒被罷免,陳演接替其為內閣首輔。崇禎倒黴就倒他手裡了。

陳演大放厥詞說道:“調離關外的離吳三桂所部,意味著放棄山海關外的大片領土。常言道,祖宗之地不可棄。”好嗎,他這一句話不要緊,一棒子削趴下一片。無論是陳演,還是崇禎或是其他眾臣子都不願意承擔“棄地”的責任。萬般無奈之下崇禎只能祭出自己想對策。

崇禎帝判斷,李自成的軍隊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境內後,“必不犯天下重兵處(大同、宣府)以入。於是命輔臣(李建泰)統禁旅出保定,而朝廷之憂則在保定,不在宣大”。此外崇禎帝認為,即使保定失守,他還可以調遣宣府、大同、寧遠等地的邊地精兵以援畿輔;同時再徵召天下兵馬勤王,對李自成的起義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於是崇禎帝任命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為督師,“代朕親征”,於1月6日為他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出征儀式。

崇禎帝明顯低估了李自成這個對手。作為起義軍的領袖,李自成雖然農民出身,但經過十幾年戰爭洗禮,他的軍事素養遠遠高於從未上過戰場的崇禎。渡過黃河後,李自成將東征大軍分為兩路,自己親率主力攻取山西中部、北部;另一路他派遣劉芳亮率左營數萬人,攻取山西南部以及河南中部、北部一帶,然後在向北進軍河北中部、山東東部地區,徹底切斷崇禎南遷之路。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軍攻陷居庸關,大順兵將領劉宗敏於雪地展開猛烈攻關,唐通出關奮力血戰11日,三月十一日居庸關監軍太監杜之秩先行開關獻降,導致唐通攻守失據,隨之戰敗被俘,京師震動。

後來北京城外圍據點相繼被大順軍攻陷,兵鋒直指北京城,明廷震驚,崇禎帝下達作戰命令,死守北京城,想像當年于謙那樣打一場北京保衛戰以擊退大順軍,但他不知道他手下的明軍以非當年於謙統率的明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崇禎帝絕望之際有大臣提醒崇禎,大明朝還有一支勁旅,可調來勤王,那就是駐紮在山海關的關寧鐵騎,關寧鐵騎是當年袁崇煥在當薊遼總督時一手打造的,個個都是驍勇善戰,以一當十的,現在在吳三桂的手上,崇禎為何沒有採納這位大臣的意見,調關寧鐵騎進京勤王呢!崇禎一聽這話眼睛立馬發出金光(這是要死的表現),對啊!趕緊把吳三桂我那吳愛卿調來完全可以帶朕南逃。

崇禎帝突然想到了關外的吳三桂,那麼至松錦一戰大敗,吳三桂在幹什麼,是在寧遠養尊處優還是積極備戰。

此時,松山決戰剛剛結束。毫無疑問,寧遠已成了清軍下次進攻和奪取的主要目標。眼下,尚沒見清軍有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跡象。遼西走廊暫時呈現出沉寂的狀態。稍有點軍事經驗的人都會看出,這種一時的沉寂預示著更大規模的戰鬥。

吳三桂對此是有思想準備的。他身處孤危之地,仍然堅守著。而朝廷全力加強寧遠的防御能力,又使他增強了堅守的信心。當松山城破兩個月後,崇禎十五年四月初,崇禎立即任命原兵部左侍郎範志完為督師,總督遼東寧錦軍務兼巡撫。趕往寧遠,整頓敗卒,收拾殘局,穩住陣腳。四月十二日,崇禎親自發下手諭,指示範志完:“寧遠守禦以積峙糧餉”最為重要。經松山一戰,明在關外僅剩寧遠、前屯、中前、中後四城,像錦州、松山、杏山、塔山已經全部落入清軍之手。那麼其中寧遠首當其衝,如若失守,其他三城則無法保障。因此,崇禎特別強調對寧遠的防禦,還要“兼顧”其他三城,多積貯糧餉,作固守之計。崇禎發帑金1萬,戶部發折色銀0萬兩,再調天津漕米,陸續運至寧遠。指示他將這些錢糧“酌量分貯各城,俾處處有備,庶保無虞”。四城原存貯的糧食,以三分之二給三吳三桂,剩三分之一給白廣恩、李輔明二將所統之兵。如吳三桂招募新兵,即準按戶給食,只要你肯好好守住寧遠,咱們哥們好商量。

錢糧已足,吳三桂等又請示盔甲、弓箭、槍炮等軍需。四月二十日,崇禎當即批示兵部:“即速察發”。兵部奉命,不敢遲緩,令兵杖局迅速籌辦,由兵部差官“速解赴軍前,以資援剿之需,萬勿延緩”。

在很短時間內,寧遠集兵三萬餘人,軍需已足,防御能力大大增強。崇禎意識到守住寧遠的重要性,凡有吳三桂、範志完所請,無不允准。他把吳三桂視為遼西安危的保障,專責其抵禦清兵。因此,儘管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步步逼近,明政權危機日益加深,崇禎寧可調白廣恩等遼將進關增援,也不讓吳三桂離寧遠一步。而三桂專心守禦,不斷加強寧遠的戰備。我們從一份檔案記載,可以看出三桂對清兵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崇禎十六年(164年)二月,他派出得力將官率“慣哨兵丁,遠出偵探”清兵動靜。他們“晝則埋伏深澗重,夜則且哨且行”,偵察到大量可靠的“虜情”,他向朝廷作了詳細奏報,得到崇禎的重視,指示:“關外門備御宜周,著再行嚴飭。”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此時,已至明亡前夕,三桂非但沒有降意,仍一如既往,堅守危城。(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