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六十章福王(1)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熊文燦也算倒黴的,本來可以在福建繼續施展才能大幹一番事業。不過事宜願為啊,崇禎十年四月再升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使,同時總理直棣、山西、河南、陝西、湖廣、四川等省軍務。負責平定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所謂“十三家”農民起義軍。他在對農民起義軍的討伐中,仍採用曾在福建大獲成功的招撫策略,崇禎十年十月先後招撫了張獻忠、劉國能部,相繼又招降了羅汝才、左革裡等部,除李自成外的十二家農民起義軍全被招降。崇禎十二年二月,張獻忠帶頭反水,再舉義旗,羅汝才等部在各地紛紛響應,一時間朝野震動,崇禎帝聞變大怒,詔削熊文燦官職,責令其戴罪視事。七月張獻忠在羅英山大敗明軍總兵左良玉,崇禎帝即命楊嗣昌救援督戰,同時逮熊文燦下獄,次年(1640年)以撫議誤國罪斬首於北京西市,卒年六十七歲。

李自成的第四個死敵洪承疇。

咱們前文書講過洪承疇的事蹟,在這裡就不重複。洪承疇治軍有方,鎮壓農民起義連連勝利,俘殺高迎祥,又多次打敗李自成,統治階級內部頌聲大起,稱洪承疇的軍隊為“洪軍”。在取得一定戰果之後,洪承疇向崇禎皇帝上書請求留餉銀0萬兩,一部分作軍費,一部分賑濟貧民。

崇禎十二年(169年)十月,陝西最後一股“賊軍”——李自成部在流竄途中,被洪承疇令總兵馬科、左光先領兵截擊。李自成回師轉東,洪承疇又令曹變蛟潼關設伏邀擊,李自成大敗,僅餘18騎走入陝南商洛山中,農民起義陷入低潮。

李自成與明軍名將周旋十餘載,有獲勝更有失敗。但是他那種鍥而不捨的革命精神指導著農民軍繼續戰鬥到底。

就這樣義軍們繼續征戰四川、甘肅、陝西一帶。崇禎十年(167年),楊嗣昌會兵10萬,增餉80萬,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策略,限制農民軍的流動性,各個擊破,最後殲滅。此舉在兩年內頗見成效。張獻忠兵敗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關南原遭遇洪承疇、孫傳庭的埋伏被擊潰,帶著劉宗敏等殘部17人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

崇禎十年(167年),朱由檢再命熊文燦為五省總督,增派禁軍100人,組織新的圍剿。李自成進軍四川,一度破城十餘座,並攻克甘肅的寧州、羌州,入七盤關,但在崇禎十一年(168年)返陝時,在洮河一帶遭洪承疇及孫傳庭軍襲擊,敗走岷州。與此同時,張獻忠在南陽亦為左良玉軍擊敗,負傷退谷城。熊文燦遂改圍剿為招撫。劉國能、張天琳、張獻忠、羅汝才先後降明或就撫。李自成率殘部活動於川陝邊境山區。

李自成遭受到多方官兵的鎮壓,一直沒有倒下,只要自己有三寸氣在就能東山再起死灰復燃。結果正如他所願,洪承疇被緊急調往遼東去解松錦之圍,就利用這短暫歇息之機迅速壯大隊伍,由僅剩17騎士轉變為擁有三十萬大軍的不可戰勝的力量。

李自成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洛陽城,因為那裡住這個NB人物,他就是福旺--朱常洵。

提到朱常洵想必大家都是知道這個人物,朱常洵是明神宗最寵愛的妃子鄭貴妃在萬曆十四年所生,為第三子。而在此之前的萬曆十年八月,王恭妃生長子朱常洛。明神宗寵愛鄭貴妃,想廢長立幼,被眾大臣、孝定李太後極力反對,史稱“國本之爭”。就因為圍繞這個問題,大臣們與皇帝鬥了15年,期間發生很多事情。“國本之爭”是萬曆一朝最激烈複雜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輔四人,部級官員十餘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員人數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解職、發配。鬥爭之激烈可見一斑。神宗因此荒廢朝政以示抗議。終於在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神宗不得已讓步,立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朱常洵為福王。這個萬曆老兒二十年不理朝政,這在前文書裡已經介紹過了,書不重敘。

咱們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朱常洵這個人。

被封為福王不久後便完婚,婚費達三十萬金,真TM有錢啊!現在咱們一般家庭結婚費用大約百萬左右(房子50萬,裝修彩禮0萬,汽車10萬),官二代富二代結婚費用也不過幾百萬。福王大婚動用三十萬金,至於什麼金,是黃金還是黃銅我沒查過。假如是黃金,三十萬兩的話摺合人民幣是0億人民幣,這還是保守估計的數值。

大婚之後便強行的打發福王去自己的封地--洛陽,起造邸第,花了二十八萬兩銀子,超出一般王制十倍的花費。神宗派出太監徵收“礦稅”,搜刮的億萬錢財,皆入福王藩圍。

到了萬曆四十年,福王已二十七歲,宰相葉向高上疏力爭,神宗答應第二年春天舉行。到時候卻又失信了,見輿論洶洶,不能不就藩,鄭貴妃便藉機開口,為兒子大撈一把。鄭貴妃要求一次賜田四萬餘頃,群臣力爭,不得以減為兩萬傾,又提出以下要求:

第一,莊田四萬頃減半,仍須兩萬頃,中州腴土不足,取山東、湖廣的良田湊足。

第二,籍沒張居正的財業,尚存官的撥歸福府。

第三,從揚州到安徽太平,沿江各種雜稅撥歸福府。

第四,四川鹽井的一部分收益劃歸福府。

第五,請淮鹽一千三百引。

以上五項,尤以最後一項影響國計民生、及於邊防軍餉,後果異常嚴重。而神宗一概答應。

好容易辦妥,鄭貴妃依然不讓福王按制度就藩,藉口為第二年為李太後祝壽,企圖再拖一段時間。遭到李太後的訓斥,而且李太後碰巧沒有活到第二年70大壽就去世了,大臣們一再催促,神宗和鄭貴妃再也找不到藉口拖延,只好讓福王就藩。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朱常洵帶著無數金銀財寶就藩洛陽,隊伍前後達100多里。

同時,得莊田二萬頃。按照明朝崇禎年間首輔孔貞運所撰文的《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的記載:“福王之國,睢泒夫至五百四十名,外加協濟三百名。公(袁可立號節寰)曰:‘民力竭矣’。即白之衛輝何守。尋得減免,人人感恱。”袁可立當時因直言進諫明神宗被貶官回籍睢州二十多年,福王之國給睢州百姓帶來的沉重負擔是他親眼所見,記載當是真實可信的,所以他才出面為睢州民眾求情減免。

就國之後,福王橫徵暴斂,侵漁小民,千方百計搜刮錢財,壞事做絕。萬曆皇帝不理朝政達0年,群臣上的奏章大多不理睬,唯獨福王府的奏章早上遞交,下午即答覆,其要求無所不允。有這樣的便利,四方奸人亡命之徒,紛紛趨之若鶩,聚集在朱常洵門下。天啟皇帝和後來崇禎皇帝即位後,因這位福王是帝室尊屬,所以對他很是禮敬。

這位重達三百斤的肥王爺一輩子醉生夢死,終日閉閣暢飲美酒,遍淫女娼,花天酒地,體重達體重60多斤。流賊猖熾之時,河南又連年旱蝗大災,人民易子而食,福王不聞不問,仍舊收斂賦稅,連基本的賑濟樣子都不表示一下。

四方徵兵隊伍行過洛陽,士兵紛紛怒言:“洛陽富於皇宮,神宗耗天下之財以肥福王,卻讓我們空肚子去打仗,命死賊手,何其不公!”當時退養在家的明朝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多次入王府勸福王,勸他說,即使只為自己打算,也應該開府庫,拿出些錢財援餉濟民。福王與其父明神宗一樣,嗜財如命,不聽。

到崇禎帝時,朱常洵地近位尊,朝廷尊之以禮。朱常洵終日閉閣酌飲醇酒,所愛唯有婦女、歌舞。秦中流賊四起,河南也遭大旱、蝗災,人們互相殘食,民間一片雜亂,都說先帝耗天下之財以肥福王,洛陽富於皇宮。經過洛陽的援兵喧嚷道“:王府有金錢百萬,卻讓我們餓著肚子死於賊手。”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正住在家中,聽說之後很害怕,便將其中利害關係告知朱常洵,而朱常洵並未放在心上。

所以李自成早就惦記上了福王的一副三分地,這可是天下最肥的地方,要是把福王老窩端了什麼軍費糧草全得以解決。李自成開了動員大會,號召廣大義軍要奮勇殺敵,爭取一鼓作氣拿下洛陽,等殺進洛陽城隨便拿誰便搶都是咱們家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崇禎十四年(1640年)正月二十日,李自成組織十萬大軍奔洛陽襲來。這一訊息驚動了作威作福的朱常洵,老家夥嚇的臉都紫了,本來就胖,三百斤的大胖子,往椅子上一坐跟一灘泥一樣。(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