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二十八章兩路分兵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皇太極一行人等回到大營,馬上開始分兵派將。

“將士們,明軍是有備而來,帶領十幾萬大軍要與我軍爭鋒。我們的確得艱難,一要承受種種外部的壓力,更要面對自己內心的困惑。在苦苦掙扎中,我們要學會堅強。困難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

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而如今我等弱於明軍,按理應當逃之,可這附和我大清國個性嗎?答案是不符合。我們不但不逃,反之要頂上去,要以弱擊強,迎難而上。下面我就要分兵派將,希望爾等同心同德力克強敵。”

有些人不愛聽,其中就有一位,正是侄子嶽託。

“陛下,依我看來,明軍不足道哉,乃是我們手下敗將。倒不如咱們跟明軍光明正大的拼上一場,憑咱們滿洲八旗完全可以踏平南蠻。”

皇太極一聽好懸沒氣樂了,看看這個侄子,心中想到:“看你那作死的樣子,不作死就不會死。”

對嶽託言道:“爾等的膽量朕早已知曉,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在關寧一帶可供野戰拼殺的地方少之又少,從錦州至山海關就這一條官道,寬的地界不足十里地,荒山野嶺佈滿官道兩側,這樣不利於咱們騎兵,反而更適明軍的步兵施展。你們可知我良苦用心麼!前者你們失守南山,也知道這路明軍的戰鬥力不白給,夠咱們爺們兒喝一壺的。也許現在你們與朕在這裡說說笑笑,等打完這場大仗之後,能站在這裡的能有幾人。所以為了大家,為了先帝留下的這份基業,為了能夠問鼎中原,我們也不能跟明軍死磕。”

話雖然不多,可打動人心。做領導的不會這幾手安撫下屬,那麼日後還怎麼開展工作。

皇太極一番道理講完,在場的文官武將貝勒貝子們無不敬佩這位大清國皇帝,說的人們心悅誠服,發人深思,耐人回味,繞樑三日,佩服的無可無不可。

不過話又說回來,黃太快不愧是大清皇帝,確實有過人之處,雖然談不上高明的軍事家,但論打仗,風風雨雨半輩子了,經驗豐富。

皇太極拿起第一支令箭,對滿營將官說道:“偷襲明軍糧道絕非易事,關係我們的存亡,只得成功不許失敗,不知何人願擔當此重任。”

話音未落,在一旁的阿濟格大吼一聲言道:“我主萬歲,小將願意擔當此任,這些年在錦州駐防多年,對這地理非常之熟悉,請這頭一令箭。”

皇太極一笑,認為著只有他方可完成此重任。可沒等發令呢,在一旁又站起一位言道:“皇阿瑪且慢,兒臣願意走上一遭,不用麻煩老叔。”

豪格乃是皇太極的長子,母為皇太極第二任大福晉烏喇納喇氏。滿洲正藍旗人。豪格初封為貝勒,天聰六年(16年)七月,晉封為和碩貝勒。崇德元年(166年)四月,晉封為和碩肅親王。這次隨父親一起前來錦州。

豪格不簡單,號稱滿洲第一力士,據說他一到冬天就獨自前往深山老林去掏熊窩。東北黑熊都在冬眠,睡的蒙燈轉向的被豪格拽出來一頓胖揍,熊瞎子還沒弄明白的就死在豪格的手下。

有人說豪格太殘忍了,不過我解釋一下。

從豪格的一生看,無論是他在外征伐,還是為人處世,從沒有為人殘暴或性情暴虐的記錄,殺害野生動物也是為了練功罷了。

不僅如此,在眾多貝勒貝子當中,豪格武藝出眾,比什麼嶽脫、濟度、勒度、碩託等人要厲害,備受大家關注。

不過,從豪格自身分析,當他自稱“德小福薄”時,確實也有難以啟齒的隱憂。

為何豪格要與阿濟格搶頭功,這裡有他的小九九。他自認自己是皇上的長子,按照漢人的繼承規矩;立長,君主死後第一個繼承的是他的第一個孩子,也就是所謂的長子。

立嫡,就是正妻,若無長子,則立的是正妻的第一的孩子,剛好這個孩子還是君主的第一個孩子的話,就是嫡長子,無後的話就是兄終弟及。

立賢,就是君主無後無弟,則在所謂宗族裡推薦出或者由大臣們舉薦出一名賢者來繼承。

自己論三方面除了是長子之外都不佔優勢,怎麼辦呢,就得在陣前多立功。

今天就是好機會,滿朝文武幾乎全在前線,這時候必須顯山露水,頭功非我爭不可,不能落到旁人之手。

皇太極表面不露聲色,可是內心很滿意,豪格雖然殺妻有錯(一點誤會),犯點小錯,脾氣也不太好,而且還有些柔弱陰柔,但還是想重用的。

可兩個人去有些不妥,他們二人向來不和,一個比一個衝,都是七個不服八個不忿,一百二十個不含糊,殺七個宰八個,門後頭戳著二十四個的主。這可怎麼安排才是呢!

在皇太極身後的范文程說話了:“陛下,不如叫他們兩人各帶領一支人馬,一路取筆架山糧道,一路取塔山堵截明軍後路,不知必須以為如何。”

說道范文程咱們好久沒提到了,此時的范文程已是久經鍛煉智謀高超蒙帝寵信之大學士,深受皇上喜愛。

此番攻打錦州他也隨之回家探親,他回家日久,又將去錦州更替鄭親王,對明作戰,“各部事務,及攻戰器械,一切機宜俱誤”。

范文程很會做官,對皇帝盡忠,不捲入親貴之間的爾虞我詐,因此清初幾次政壇波瀾,他雖置身其中,卻能屹立不倒。

可以說他為滿清費勁心機,皇太極令其入署辦事,諸王貝勒大臣“遂各赴署辦事’。范文程為協調皇帝與諸王之間的緊張關係,立下一功。

范文程提議一下驚醒皇太極,對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呢!好滴!好滴,

“豪格,你且莫急,朕給你一萬人馬繞過錦州從大小虹螺山翻越,抵達高橋村,把塔山佔領,包抄明軍的後路,你可願意。”

豪格慨然應允,這份功勞也是不小,抱著大令下去點齊人馬。

皇太極把他們二人打發出去之後也是長出了口氣,看著他們兩人離開時的背景,又好氣又好笑,一個個都是刺頭,歲數一般大,血氣方剛爭強好勝,好鬥性特強,難以調理。

他又拿出幾支令箭分別交於可信之人,差派他們各帶本部人馬分頭去埋伏在松山、杏山兩側,與兩地保持一定距離,待進行總攻之時可以在明營陣內穿插迂迴,像兩把尖刀插進明軍的軟肋,打他們個措手不及,攪亂明軍陣型。

咱們暗筆交代,松錦一線的東面是大凌河,大路就一條貫通關寧錦。可是在幾座城池之間有許多人為開闢的毛毛道,雖然只能供人行走,但多沼澤,多泥潭,整不好就掉下去,所以明朝並沒有進行休整與駐防,一至認定清軍不會在此經過。正是如此,明軍疏忽大意才會釀此大禍。

皇太極好一陣分兵派將,不過自己心裡總是七上八下的,為了以防萬一,前前後後又仔細排查一遍,很怕有那一方面出現遺漏好採取補救措施。皇太極意識到這場戰役關係到自己國家將來的命運,十萬八旗大軍投入戰鬥,好不誇張的說,把家底都抖了乾淨了。

排查半天,認為一切萬無一失之後,皇太極這才松了口氣,一個人靜靜的坐在龍椅之上長嘆一聲,哎……人算不如天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希望列祖列宗保佑我輩大獲全勝,一舉問鼎中原成其霸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咱們按下清軍各路人馬如何行動不表,返回頭再表明營方面。

明軍又在忙活什麼,打下南山因何不進兵呢?

明軍拿下南山之後,吳三桂派人去後方報捷。洪承疇得知訊息之後真是大喜,不過當得知總兵楊國柱戰死沙場又是一陣難過,多麼好的同志,多麼好的戰友,為楊國柱簡單的辦理了白事。

該賞賜的必須賞,吳三桂賞馬蹄金一定,記頭等功勞。

洪承疇帶領親兵下了松山大營,來到南山上面視察工作。一干人等來至在南山石城之處,洪承疇戰在制高點往錦州城裡觀瞧,心理暗自好奇;祖大壽哇!祖大壽,皇上就為了個你,不惜動用全國唯一的主力部隊來救你,你小子挺有福氣的嗎!

本來我可以在關內掃平流寇,只因你被圍困錦州,我的計劃從新被天子否定。你呀,你就是我的喪門星。

陪他的還有吳三桂,吳三桂早就有些幾句話又,跟洪大帥說道說道。

“督師大人,錦州城近在咫尺,不如我們藉此東風一鼓作氣拿下小凌河對岸的清軍,一解錦州之圍,不知督師可以否。”

而其他將領也跟著隨聲附和:“是啊是啊!吳總兵說的沒錯,咱們剛剛拿下南山,將士們氣勢正望,我們來個趁熱打鐵,讓這幫韃子也知道知道咱們的厲害。”

洪承疇聞聽此言是轟雷大作。(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