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二十九章突襲筆架山(一)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大家提議趁熱打鐵一舉端掉清軍老營,再打下義州。

洪承疇一不慌二不忙,看著眾人的表情不語,沉默片刻言道:“大家不可操之過急,本帥在松山居高臨下觀察過錦州城,多年的圍城經驗告訴我,祖大壽並未彈盡糧絕。而且我敢肯定,祖大壽在堅持個一年半載的不會餓死人。他在給皇上的書信當中說糧臺不許半年,這裡難免有欺君之嫌,看來他是留有後手。”

洪承疇又提到東面的清營說道:“清營已經不是簡單的一座營寨,而是堅如磐石的堡壘,肯定內外部署嚴密,又有壕溝屏障,強攻會死很多人的,必須倚仗紅夷大炮來解決他們。”

正當明軍準備移動紅夷大炮的時候,清軍突然撤退了,還一把火燒燬了連營,清軍一系列的動作驚到了洪承疇,不知道清軍為何撤退,馬上派人掃聽。

半日的功夫探子回報,皇太極親自統兵六萬前來增援前的清軍,據我們探知,他們在大齊村扎下老營。

洪承疇吃驚非小,沒想到皇太極居然來了,還帶著人馬六萬,這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本打算耗走濟爾哈朗部,要是撿便宜打個快手那就來他一下。可現在敵軍人數翻了一倍,與自己軍隊不相上下,這就難辦了。

八總兵也知道此事,全部前來聽聽大帥的意見,將領們心裡很是緊張,剛來時敵軍才五萬不到,我們人多心裡踏實,也很自信。

清軍一增加兵力,人數與明軍相差無幾,明軍將領就有些心虛,為啥心虛,還是自己實力不如人家,對付農民軍還可以,欺負欺負老百姓這倒滿來。對付清軍誰也沒底,清軍一個比一個能打,而明軍一個比一個慫,靠人海戰術有些希望,現在連這點希望都不復存在,大家夥能不緊張嗎!

吳三桂頭一個翻臉了,怒氣衝衝的對洪承疇說道:“怎麼樣,什麼叫夜長夢多,這就是。我說多少次了,早日打破滿韃子的封鎖,可大帥您就是不聽,非要跟敵人耗下去。這倒好了,敵人不但沒耗走反而來了援兵。我看那,這仗不好打嘍!”

洪承疇不語,依然靜靜的聽著,這時總兵王樸言道:“吳總兵咱們不可冒然行事,一旦清軍趁我們翻越南山之時打我們一個戳等不及該當如何。”

吳三桂老大的不服氣:“這有何難,你們解救錦州軍民,我一人阻擋清軍偷襲。就那韃子幾頭爛蒜早在我心裡裝著呢!只要我在那阻擋,量他也不敢來犯。”

說完,他的眼睛盯著洪承疇,看大帥是什麼態度。

洪承疇繼續沉默,不過腦子裡在轉動,似乎聽著吳三桂有些道理,但又不敢行動。如果採取吳三桂的意見,來他個‘短平快’也許錦州之圍會解除。

剛要下令,心裡咯噔一下,又把手收回來。吳三桂一個人能夠阻擋住清軍嗎?夠嗆吧,清軍人馬已過十萬,說到就到,我們這正忙這呢,一旦清軍全來突襲,可是拖了後腿了。

洪承疇面部表情帶出猶豫不決來,吳三桂馬上言道:“大帥,兵貴神速,猶豫不決會延誤戰機,如果大帥不敢的話,小將願意統領大軍翻越南山解錦城百姓之危難。”

其他眾將官被吳三桂的果敢英勇所震撼,部分將領支援吳總兵的看法,其他幾位總兵還是左右搖擺,矜持不定。

過了半晌,洪承疇把膨脹的氣血壓了壓,沒有大膽嘗試吳三桂的主張,還是要穩,只有穩才能獲勝。

最後吳三桂無奈拂袖而出,離開帥營在帥旗之下祖宗奶奶的罵,發洩心中的不爽,罵了一通只有憤恨離去。

眾人看著吳三桂離去,心裡想什麼的都有,只是各揣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洪承疇嘴上沒說,心裡不悅,你也太不像話了,在營外發什麼彪,耍什麼野,看在你舅父與你父親的面子上且不與你計較。感覺沒啥意思就要散帳。

在他一旁的幕僚劉士勳起身開言道:“大帥且慢,小的有樁事情向與大帥將來。”

“哦!只管講來客氣什麼。”洪承疇跟他倆一點架子也沒有,很親和。

“恩帥,其實這件事情學生早就想說,可耐於前敵交鋒一直沒有時間。咱們大隊人馬屯於松山一線,把整個松錦全部佔滿,每日消耗糧草十來萬斤,我查了下,這裡存糧只夠維持三日,吃光了還得從筆架山運輸過來。來往得需半日,寧遠再撥給筆架山糧草也是費勁。倒不如把寧遠糧草全部屯在杏山,松山與杏山之間距離不足二十裡地,來往方便的很。這樣也解除後顧之憂,避免清軍斷咱們的糧道。不知大帥可聽否。”

洪承疇仔細琢磨了一下,是這個道理,自己也感覺到來回運輸實屬費勁。

在古代外出作戰,千里饋糧,後勤運輸補給成了大問題。補充的兵器、備裝、器械、工具、紮營物資、牛馬草料,人吃的糧食只佔了一小部分。從裝車出發,路上人畜消耗,車輛損壞,敵軍騷擾,運到軍前的糧食,往往不足五成,趕車的人和護送隊伍也是要吃飯的。

最費勁的是運輸工具,牛車是當時最為有利的交通工具。老牛力氣大耐力強,吃一頓可以幹一天的活。但缺點就是慢,一天卯大勁能走六十裡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書歸原文;劉士勳欣然領命去運回筆架山的糧草,為此還特意挑選了幾名武將。

劉士勳點齊三千人馬,三名遊擊前往筆架山,第一步先把糧食運到松山附近,而後再去寧遠運回大批糧草。

這時候已經離攻克南山過去一個多月,明軍銳氣大減,兵無鬥志,將無戰心,關鍵上天氣熾熱,跟火烤的相似。

農曆的七八月份,太陽像個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線灼人,官道被烈日烤得發燙,腳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煙,人畜都難以堅持。所有軍兵將士懶洋洋的貓在營房內不肯外出。

劉士勳率部半天時間抵達筆架山,這時候到海邊正是洗海澡的季節。太陽揮霍滿身的熾熱,以此溫暖冰冷的海洋,海風悄悄吹過,撫皺滿海平面的曦光。而海鷗卻近海流浪,沐浴他的溫柔和她的聲浪,這裡的風光無限好哇!

提及筆架山我還得解釋一下,因為筆架山奶世界奇景,能與之相提並論的只有日本謀一地界。

遼寧錦州筆架山坐落在筆架山風景區內,位於我國遼寧省西部,面對渤海,毗鄰錦州港,坐落在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是5A級風景區。

筆架山風景區以筆架山島和“天橋”為主要景點,大致分為島上遊覽、海上觀光、岸邊娛樂、沙灘海浴和度假修養五個區域。總面積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4.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平方公里。這裡山水秀麗,環境優美,物產資源豐富,生活服務設施配套,交通便利。

筆架山位於城南5公里的天橋鎮遼東灣中,是近海中的一個連陸小島。小島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0.8公里,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海拔78米。島上三峰,形如筆架,又因其東部海中也有一形如筆架的小筆架山與之遙相對應,故稱為大筆架山。

從北岸到大筆架山,跨海1.8公里,其間有一條潮汐衝擊而成的連線海島與陸地的天然卵石通道,俗稱“天橋”。

從海岸到筆架山島有一條長160米的砂石路,人稱“天橋”,把海岸和山島連在一起,象一條蛟龍隨著潮漲潮落而時隱時現,神奇絕妙,只有潮落時方可透過,堪稱“天下一絕”。

這座天橋,隨著潮汐的漲落而時隱時現,堪稱佳景奇觀。每當落潮時,海水便慢慢地向兩邊退去,通道便象一條蜿蜒的蛟龍浮現海中;潮水落盡,“天橋”便完全顯露出來,直通大筆架山。遊人可沿此段沙石路登島上山。每當漲潮,海水又從兩邊向“天橋”夾擊而來,“天橋的位置、佈局和裝飾,設計巧,組合精,在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相連接,堪稱樓閣建築之上乘。尤其是門的石雕,刀”在海浪中漸漸變窄,直至完全隱去。

這還是一個美麗的傳說,現在踩在腳下的這鵝卵石通道,便是仙女造的天橋。

您一去就可以看到,一到落潮時,海水變會慢慢向兩邊退去,遠遠望去,像不像一條蜿蜓的蛟龍,隱現在茫茫的大海之中。我去過不止一回,每年夏天必去,去筆架山遊玩的遊客一眼都看不到頭。

遊客們踏著碧海浪花,漫步在滄茫的大海之中了,那情景像“八仙過海”在各顯著神通,沿著這條卵石通道步行就可以到山門處。

人們邊走邊玩,拾貝殼,捉海蟹,找海螺,觀海浪,領略一下神奇天橋的美。

遼東經略孫承宗曾說:“筆架山在城西南六十裡,三峰高下如筆架然,大海波瀾浴其下,曰筆鋒插海”。

錦州八景之一,其中的一景——筆峰插海因此得名。(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