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明末之鐵血遼東->章節

第一百二十七章破敵之計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皇太極嘆道:“如果我能親眼看到明營在松山擺的陣型豈不妙哉!外帶觀察看一下明營的屯糧之所該有多好!可惜啊,渾身全是病啊!”

濟爾哈朗聽到這裡突然想起問題,對皇太極言道;“陛下,我忽然想起一個好去處,此地完全可以觀察錦州南面的一切景觀,包括筆架山。”

皇太極一驚:“果有此去處?”

“有啊,離咱們這十五裡左右,在去大凌河城的路上有一座山,名曰紫金山,我曾到過此山,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站在此山上南面可以清醒看到松山全貌,甚至連筆架山都能見到。望北看,瞭望醫巫閭山橫在近前,真乃人間聖地。”

皇太極聽的入迷,紫金山……好像以前打此山路過,可是沒有機會登頂。

皇太極有些等不急了,拉住濟爾哈朗的手就要蹬紫金山。

提到紫金山,紫金山乃是錦州八景之一,號稱‘紫荊朝旭’。

咱們費點話,此山位於錦州城東約十里地,是錦州通往凌海的必經之路,方圓百里,分東西兩座山峰,東面最高海拔40米,西面最高山峰1500米(無路不可攀登)。利於東峰之上,百里內的景物盡收眼底,南可見大海,西可見錦州城全貌,北可見廣寧、義州。

可能是紫金山海拔較高或是不亦攀登,明朝並未在此築城設防。

本人於015年十一前後登山遊玩,發現山上修有山洞,我跟本地老鄉打退聽才知道,那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備戰備荒,對抗前蘇聯時期修建的。是人工挖掘的,其實在百官岔路口路邊的山上也有一個,都是毛時代的產物!備戰,備荒,深挖洞,廣積糧。

我又查到關於紫金山的相關解釋。

錦州府志記載:紫荊山距城東二十裡,高約三里,周圍四十裡,尊嚴高大,郡之主山,以產紫荊色故名,因紫荊山風景清幽,古時文人雅士遊此多留詩文。明大學士孫承忠題:“紫荊山高大為城東障,日出時山頂如盤捧日,而山嵐光青靄入畫”,並作詩:“西周荊作天,東周荊作山,獨有關山月,雙披客鬢斑”。又詩曰:“荊山山作紫,螺山山作紅,夕河拋日梭,織山錦州雄”。

另外明代郡守孫成作詩:“紫荊橫亙壯東偏,幼出扶桑景宛然,殘月已沉蒼靄散,片雲初擁赤光懸,海門耀日騰朝氣,水際凝寒戀煙宿,錦水風清春光曉,腫朧直上翠屏邊”。另有無名氏讚譽紫荊山“紫荊高聳客城東,曙色平分瑞靄濃,煙鎖層戀連翡翠,嵐騰絕項隱芙蓉”,並作藏頭詩雲:“紫氣東來道貌岸然可傳,荊門山脈繞城邊,朝時日出窗前望,旭字形成八月天。

遠看錦州紫荊山,線條舒緩,平靜,安寧,藍天下一排祥和之氣。

紫荊山橫亙在錦州東.此山被荊條覆蓋,每到春季綻開的紫色小花把整個山峰染成了紫色而得名.晨羲太陽冉冉升起照耀得山巒金紫耀眼,由此又衍生出"紫荊朝旭"列為錦州八大美景之一.紫荊山自然生態環境原始,景色宜人,天然景觀獨特,是綠色旅遊、生態旅遊勝地。

紫荊山山色秀美,崗巒交錯,林草豐厚,夏則雲鎖高峰,冬末白雲盈頭,每年中秋過後,天道南行,日出於主側峰之間,形成一個“旭”字,故稱“紫荊朝旭”,是錦州八景之一。

紫荊山地區年土壤為中性。山上有多處山泉,常年泉水不斷,水質好,無色透明,符合飲用水標準,山石以灰石為主(現在已開發溫泉)由於地殼升降構造節理發育,地形坡度5°—0°。大部分山峰海拔在10--70米,適於徒步攀登。紫荊山頂峰,俗稱“白頭山”,立於其上,百里之內盡收眼底,極目遠眺,南可見海,甚至海上點點船帆;西可見錦城全貌;東北方向系閭山山脈,蜿蜒起伏,層巒疊嶂,甚為壯觀。

林深樹密,有松柏、油松、刺槐、側柏、紋冠果、花曲柳、山杏、桃、蘋果、李子、桑以及各種未認定樹種共計幾十種近10萬株以及蒼松翠柏等耐寒樹種。山上中草藥品種達10多種,如知母、桔梗、光參、柴胡、靈芝等;林區內現有野雞、野兔、獾子、刺蝟等野生動物,還有各種鳥燈、昆蟲上百種。可謂春可花香、夏可觀海、秋可賞紅葉、冬可聽松濤(記得當時十一,我下山之時還順便採摘兩蘋果和小酸棗)。

紫荊山原有古建築——“荊山寺”(現改名為“三聖寺”),建於唐代、重修於明嘉靖年間。據大明嘉靖丁末年所立重修碑文記載:“紫荊山雲錦城東十八裡許山之西麓有寺稽諸說蓋自宋元以來古剎也,峰巒疊翠水秀溪明名曰‘紫荊清曉'為錦州第六景,僧眾修養於此凡居民過客歲時伏暑盛遊玩於焉”,再現了當時寺廟氣勢恢宏的景象。

現如今紫金山下已經是錦州精神病院與傳染病醫院的所在地(感覺好恐怖)。

咱們書歸原文,皇太極與眾人等上主山峰遙望遠眺,嘿!一個字“爽。”不僅可以清晰的看到松山腳下的明營,就連遠方的筆架山也隱隱約約的看到。

說道這個問題,我始終保持一個疑問,史書記載,說是站在紫金山可以看到渤海上的小船。可是我登山時根本就看不到筆架山任何地方,只能看到松山,難到是我眼神不好使,要麼就是近視。

不過後來我一分析問題所在,並不是古人眼力有多厲害,而是當時根本就沒有霧霾,三十公裡的距離可以看到。而我當時登山時間正是十月一,錦州霧霾不小,十公里以外根本就看不清,所有我根本就看不到海邊。

皇太極看了看松山明營,看了半天點手指著明營笑道:“人言洪承疇熟讀兵書戰策善用兵,可今日一見真的浪的虛名,並無其實。反倒是叫我感到他比較滑稽。那些吹捧他的人,數他善於用兵的人是不是它花錢僱的,再替他做廣告呢吧!”

眾人皆笑,皇太極又說道:“洪承疇把軍隊全部佈置在松山,顯然是要穩中求勝,他怕我們圍城打援。可他只顧頭卻步顧尾巴,這樣豈不是虎頭蛇尾了嗎!”

接著皇太極指著錦州城南方向對眾人說道:“整個松山地界佈滿明軍,可他們的糧臺給養卻不在此,而是在四十裡地外的筆架山,來往運輸最少得需半日,中間只有一座杏山城。大家可不要小看這四十裡地的空間,這裡有很大文章嘞!我們就是利用洪承疇的頭重腳輕,虎頭蛇尾這一致命弱點,可以出奇搗後,摧毀明軍在筆架山的糧臺,順勢切斷明軍的歸路。呵呵,這樣一來明軍在松山的糧食不會維持幾天,一旦沒糧食吃軍心定會大亂,到時候斷其後路,中間在穿插迂迴,一戰可定矣。”

濟爾哈朗實在是欽佩皇太極的神勇用兵之道,真沒想到皇太極膽量如此之大,這一戰術存在一定危險係數。說的挺容易出奇兵搗後,錦州距離筆架山六十裡地(三十公路),不能走大道,必出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地理勾勾叉叉急難行走。更何況清軍全都是騎兵,行動起來費時費力,不太可能實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皇太極的大貝勒豪格在場,對其父親言道:“皇阿瑪,如果我軍出奇兵攻入敵人心腹之地,恐怕明軍會有所防範,萬一失利會影響大局。”

濟爾哈朗與眾人也是頻頻點頭,認個是啊!

皇太極搖搖頭道:“咦……尚不知兵法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洪承疇它不按套路出牌,整日蹲點松山,目的很明白,就是拖延我們,麻痺我們,把我們耗走,到時候錦州之圍迎刃而解,這就是他老賊玩的鬼花樣。”

濟爾哈朗有些質疑的問道:“陛下,假如我們一旦成功,反倒逼洪承疇絕地反擊怎麼辦?萬一明軍置之死地而後生,跟咱們拼命又當如何。”

“哼!這一點我早就料到,不過做什麼任何事情都有他的正反面利與弊。打仗就如同賭博,誰膽大誰敢幹誰就吃香。相反,膽子小,畏手畏腳,前怕狼後怕虎的,那就去吃虧的。朕今日就要與洪承疇賭上一句壓上一寶,看我們誰的點兒大。”

眾人無不驚服皇太極的膽識與魄力,真正是一個大氣之人。

皇太極才是一位有傲骨無傲氣,顧大局識大體,輕名利求淡泊;大氣,會讓一個人舉手投足間散發出幽蘭般的清雅,竹子般的氣節,寒梅般的品味;為人大氣,會讓一個人在為人處世上穩健持重,揮灑自如。

我們應當學習皇太極這種膽識過人的意志品質,我個人做事就是婆婆媽媽的,畏手畏腳的,我不如也啊!

可是派誰去偷襲筆架山的糧臺,水又去截斷明軍的去路,這兩位主將的人選可是關鍵,別到時候再敗給明軍,那還樂事兒……(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丹師劍宗丹武聖主邪修丹皇丹皇丹皇風起遼東1613我只想享受人生天龍八部之阮星竹天龍八部之奇劍天龍八部之葵花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