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金色菊花->章節

3 、張家橋鎮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樂平縣城北約十里地處有一大鎮——張家橋鎮。鎮上有三千餘戶人家。叫張家橋,並不是鎮上人家全姓張。鎮上有上萬人口,姓張的可能有四分之一。

早年,張家橋只有十幾戶人家全姓張,所以稱張家。那麼怎麼又加上一橋字呢?原來是村子的位置特殊。張家離城約十里,再北就是山裡,山裡人煙稀少。村子處於山與縣城之間。從縣城到山裡必經張家村。從北邊山區進城的,也必須經過張家村。清朝光緒年間,張家村出了位秀才,叫張真清。可秀才上京趕考,在報名時就受阻,原來山裡人不知名字犯了禁忌,“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不管你是真清假清,就被清回家了。張真清功名無望,只有回家坐堂教學。也改了名,叫張真明。清字不可,明字總行吧。誰知明也是不行的。犯了“反清復明”的禁令。幸好山高皇帝遠,沒有人管及他,他才安心辦學。

那時學堂大部分是私塾。他的本意是為村子裡的小孩讀書方便(他可是在外地讀的書)。沒想到學堂越辦越紅火。北方山裡的,稍有條件讀書的人家,都把小孩往張家村送。偶爾也有幾位慕名而來的城裡學生。時代不斷前進,人口不斷增加,張家村的人員複雜了。叫樹大林子大,什麼鳥都有。張家村已經不光是姓張的了。張真明成了村老闆,不光是教書育人,也鼓勵村民發展林、牧、付業。張家村發達了,張家村擴大了,張家村變成了聯絡山區與縣城的橋樑。

於是在張真明的建議下,把張家村改名為張家橋。

這是很早以前的事了

一九六0年七月,張家橋真的建了一座橋。

在距離縣城40公里外,有一片山,這裡水源充足,其中可以利用山的形狀,建一座大型水庫,經過有關部門核定,調動全縣的力量——人多力量大,很快地修建了一座大型水庫。利用水庫的水可以灌溉下樂平廣闊水田,主要水渠很寬,要過水渠必須得建橋,橋在張家村東,水從北流經張家村再向南流入下樂平。橋因張家村名而命名:張家橋,這是新的說法。

張家橋發展為鎮,是經歷了幾代人的事。

張平安家就在張家橋鎮,是張真明的七代子孫。祖上除了出了個秀才外,再也沒有出過什麼名人。不過人口是發展了不少的,單就張真明之所傳的子孫是有幾百號人的。人多有什麼用,吃的人多隻會窮,若要有出息,才能富;嗯,相反,人越多就越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平安家算是比較好的。父親張一富是位桶匠——木匠中的一個分支,專攻做桶。例水桶,尿桶,腳盆,飯桶(大的蒸飯樽)吊桶(吊酒用的大樽)等均出自桶匠之手。張一富的手藝精湛,遠近聞名,算是有出息的工匠。所生兩女一子。老大老二為閨女。小三即張平安。是祖上積德生了兩個閨女後朌來的兒子。女兒是賠錢貨,本沒有資格讀書的,除非你家中有錢。張一富還算開明的。老大老二都讓她們讀了幾年書。大的小學畢業,老二初中畢業,進了中專後,先後都出來了。把資金全都用在小三身上。一九六三年七月張平安高中畢業,考取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不簡單呀,不亞於祖上張真明,張家又出了個秀才。

張平安要去上海了,家裡是給他投了大資的,他得表示一下吧!做點好事再走。他主動給家裡去買煤,趁天氣好,做好藕煤,屯積存家供母親使用,免得父親忙。父親一天到晚做工是較辛苦的。

北邊山裡有一煤礦,離張家橋鎮有二十餘裡。鎮上是有煤店的,可價貴,還要煤票。不如礦上煤便宜,且不要煤票。張平安想,反正去礦上看看大姐與外甥。一大早就匆匆地上路了。走了一兩個小時才走趕到礦山。到達姐姐家,鐵將軍把門——沒人!張平安估計,姐夫下礦井去了,姐姐去上班了(礦山服務隊的),外甥上幼兒園去了。沒見到人算了,反正不是來走親威的。他就到煤店去買了一千多斤散煤(免票供應,質量要差點的,反正和煤時,泥巴是不能放多的,多了黃泥煤就燒不著的,張平安家買過)。帶的十五塊錢全用了。不是正好,而是煤店不找零錢,用煤作價找錢,交多少錢給多少煤。平時身上總有零錢的,可那天去買煤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一般買煤應換勞動服去,張平安不是要到姐姐家去看看嗎?因此換了衣服,衣服是換了,可口袋沒裝錢。口袋沒錢那能摸出錢來,於是只好說“下次給”了。

煤是買回來了,可心裡還想著小姑娘的話:“大哥,你走吧,不要緊的。”雖然兩杯茶不算什麼,可一想到自己的魯莽,實在是有點霸道!人家還叫他大哥呢!難道大哥就這樣欺負小妹妹的嗎?張平安平時可不是這樣的人。

相關推薦:移動的西遊衙門混沌道傳萬界之系統主神老兵傳奇神秘小魔女我在八零追糙漢極品修真宅男末世之我能看到別人的氣運玩宋千面公主挑戰惡魔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