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錦官誌異->章節

零六 八十年來風和雨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人說錦官城的茶館如連線串珠,樓外風聲水聲吆喝聲,樓裡家事國事天下事。

錦官人的人生就像那杯被水衝得一淡再淡的茶,都在苦中作樂,所以誰又不需要這麼一股清流來把生活裡的苦轉為澀、又慢慢變成耐人尋味的回香呢?

就是如此,在八十年代末,幾個江湖人在大明蜀獻王建起的望江樓上作出一道江湖點評,以順序排列點出屬於八十年代裡最具神話風采的十位天府省江湖高人。

這幾個膽敢自負到為天府省圈點十大高人的江湖人,其實並不是什麼無頭無腦的赤膽小角兒,他們都是在抗戰期間川軍出身、後經天下太平榮歸故里的軍中大勳。

本是從小便幫閒本地財主而小有名氣,後經江湖顛沛,更有兩人曾在弱冠年紀時在軍閥劉湘手下做過幕僚,這些曾在天府最大的軍閥手下謀取權職的少年才俊,活到八十年代末期也早是龍鍾之軀。

膝下子女早也是兒孫滿堂,置辦的家業也是遍地開花如日中天,在這生命的最後關頭,也顧不得兒女反對,老人們心有靈犀,在那座迄今沒幾個人能涉足的望江樓再聚首,然後溫上一壺蒙頂皇貢,從春秋一路談到眼下。

把那些千古人臣、從巴蜀邁向京畿之地的春風得意到日薄西山細細說,把那些膏粱闊賈、順茶馬古道走向南土各國的鮮衣怒馬和一擲千金娓娓聊,把那些列代豪俠、從蜀山邁向中原沃土的仗義情仇到相忘江湖侃侃談。

曾經,大明第一位蜀王和川中各大要員就站在這樓閣上端望錦江,然後開江湖灌佳田,造天府樂土。

而今,幾位功勳卓著的老人亦是站在此處,眺望錦江盡頭間是精神煥發、老而彌堅。

江流東去不復當初,卻又再開江湖,造了這只有天府江湖人才知道的‘巨擘榜’。

在那個資訊不夠普遍的年代,上得了檯面的地方富商都以高樓廣廈為談生意的落腳點,這一類人給人的印象大都是穿西裝打領帶,手裡拿著大哥電話,手下跟著一幫跋扈保鏢,饒是看誰不順眼,就指使手下做一隅惡霸的日常勾當。

無論何年何月,都能看見江湖被富貴人一手掌握的局面,無論你是何門何派的泰斗名宿,或是何幫何會的過江猛蛟,連線其脊骨的千絲萬縷到最後總會歸納到權貴的手心裡,這也是每個江湖人的宿命。

不過在八十年代初,因為一個中年人從素有蜀山之王名譽的大雪山裡走出,憑其出神入化的拳腳便徹底的扭轉了江湖人歷來受富商掌握的局面。

那時的錦官城在春風中高樓拔地,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帶著一股磅礴雨雲凌駕天府,一場滂沱雨勢後,樓房以春筍破土之勢迅速從市中心開始向外擴散,城市經濟的突飛猛進,必然是以建設為基座,新增的林立大廈和高速公路讓這座城市接受了更多行當的商人遷入,百貨、娛樂、餐飲、工業;然後是大量湧入的求職者。

可以說,錦官城的建設幾乎是神速的。

大商人高坐凌霄高樓,葡萄美酒夜光杯,權柄在身後,身下金山千千萬,大有隔著玻璃窗睥睨天下的勢頭,然後一手掌握住整座城市的經濟流動,這一掌,無異於佛祖打殺孫悟空的那一掌,這錦官城的天下,除了那股能讓各界大商都眼觀鼻鼻觀心的浩然正氣以外,其餘的所有事物皆受這一掌拿捏,其中就包括了當時經風雲動盪尚在殘喘的天府江湖。

不得不說,如若不是那人下山,這屬於天府文化當中的袍哥文化,興許說不在就不在了。

那一年,馬四跪在黑商老闆陳芳澤那擦得黑亮的皮鞋前,立誓願一世為陳家效犬馬之勞。

那一年,陳守彩協雲滇幫全體同仁向工廠老闆低頭致歉,所有人再回工廠埋頭苦幹。

那一年,麾下掌管武侯祠、青羊宮、文殊院以及七街九幫的孫六聖才向一位從心所欲之年的老商人彎腰遞茶,誓為天府建設盡其一頭青絲做白髮。

後來某一年,青城山上老君閣,被師父口述《道藏輯要》搞得昏昏欲睡的馬道成從蒲團上側摔倒地,被師父扶將坐起,便滿心愧疚的向那似駐顏有術的老道人問道:“師父,背道藏就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嗎?”

站在馬道成面前那位道長,頭頂點墨天師冠,身著黑白寬鬆袍,腳踏輕便十方鞋,一手持卷,一手負背,清癯臉上少見紋路,看著自己這位憨頭憨腦的關門弟子,笑出了聲:“不能。”

“那我就不背了,師父你是天下道教論法切磋的天元,並且是一連三年的魁首,怎的就不教我一些打人拳法,屆時我若下山受人欺負,都不好意思說是你的徒弟。”

正是那位盡顯仙人風采、被世人譽為在世李八百的大天師劉心齋,只把這個不爭氣的徒兒一覷,說道:“道成,沒少見你看電視劇和武俠小說,在那些電視劇和小說裡,如果徒弟這般問師父,當師父的該怎麼說啊?”

早已習慣師父如此凌厲反問的馬道成呃了一聲,便低頭不語,免得再受師父彎酸。

見徒兒識趣,天師咯咯的笑了,話鋒一轉,問了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道成,你知道這青城山上為什麼沒有老虎嗎?”

被師父提問,馬道成抬起頭來,想也不想就直接開口:“是啊,為什麼沒有老虎啊?”

大天師板了一下臉,無奈轉身,走至大殿中央,說道:“昔日,山上的老虎沒見過人,見著人雖會起饞念,但不敢大意撲殺,於是有了虎視眈眈,倘若覓機獵殺得一人,往後便不再怕人,見人就吃。這是動物對未知事物的恐懼壓制了其本身的能力和膽量,一旦未知變已知,便是量力而行,如果這種已知變成習慣以後呢?人在老虎眼裡就變成了鹿,就只知兩者博弈死者必是鹿,即便博弈失敗,除了餓下肚子以外,也沒有太大性命堪憂的處境,那樣它在捉不到其他獵物時,便會下山,殺以為是鹿的人。但這一下山,就作了平陽之虎,唯獨死路一條啊。”

馬道成聽得似懂非懂,說道:“師父你是說,只要我一下山,就會死?”

大天師瞪了他一眼,轉而平復情緒,不嗔不燥道:“猛虎在山上得勢,必倚仗大自然的生長趨勢作障眼法來保護自己,少了大自然的庇護,進了城市,就等於越界,自古越界者都沒什麼好下場。你當初替你么爹出頭,被人圍著打的時候,你不知自己有那份力氣,所以只知道護著你么爹不讓他受傷,後來懂得要還手,結果把十來人統統打成重傷,這不就是從虎視眈眈到量力而行的過程嗎?道成啊,想做事,先做人,師父教你背書,不是讓你死記硬背,而是想你從經典的字裡行間中尋得做人正法,也是讓你內心中的那頭猛虎不敢越界,不敢下山。”

馬道成一拍腦兒,噢了一聲,說道:“師父,我懂你的意思了,照你這麼說,當初我在彩雲之南和人打架,還沒開打,那人就喊了一句‘小子,別太狂!’,師父,你說這麼多就是拐著彎的告訴我,讓我別太狂,是吧?”

大天師哈哈大笑:“話糙理不糙,孺子可教也。道成,為師給你說個典故吧,春秋時有一貴族士子,每日閉門家中足不出戶,手握竹板日夜揣摩近十年,最終從竹板的紋路中領會了世間真理,成了聖人。如若有一天,你能從一句話幾個字之間領會深層含義乃至更深,並能寫出千篇經典,有此壯舉之後,你就真的成大器了!”

馬道成低頭凝眉,想了想,說道:“師父,你說你們讀過書的人就是不一樣,什麼東西都能變著法子說出來,那人的一句‘小子,別太狂’,嚷出以後被我揍了個滿地找牙,師父你這句‘小子,別太狂’,卻說得我心裡挺舒暢,不過說來說去,不就是讓我背書嘛。。。我倒是希望自己有讀書的天賦,能像師父你這樣,做一個懂很多學問的讀書人,那該多好。”

大天師走到老君閣大門前,眺望山下塵世,說道:“這種你所說的讀書人,山下可是遍地都是,師父可不是獨一份兒啊。”

看著師父的背影,馬道成疑惑道:“師父,你說你一天到晚愁眉苦臉個什麼啊,這天府境內每次道家論法,你都坐頭號交椅,切磋武功也沒人在你手上討到好處,文成武功,師父當屬川中第一,不是嗎?”

聽聞川中第一這四個字,大天師的身子竟是顫了顫。

那時,劉心齋的心就像明鏡一般敞亮敞亮的,雖說自己曾讓青城一脈在‘蜀山上善論法’中佔據了川中十大名山的鰲頭,也曾代表全真教與三十三個省份的道教高人切磋、並連獲三年冠軍,明明是放眼三千界無人可出其右的道骨仙風,可說到底,還是被一些人給比下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張在天府江湖裡膾炙人口的巨擘榜上,劉心齋這三個字,只是排在第八道橫行上。

第一?不敢為,不敢為啊!

那天,劉心齋走出老君閣,登天山梯間,他大袖飄搖,身子如搖曳於江海中的一葉孤舟,臻於圓滿的《青城玉房訣》自氣海穴中開閘湧洩,他身子裹於清雲之中,不知是沾染在身的嵐雲假象,還是真的仙人風采,山中猿啼起,山間驚旅人,他只與風隨行,展開雙袖蕩下青城,一路朝川西的藏地而去。

目的所向,便是落座於康定身後的蜀山之王。

劉心齋要一氣登上貢嘎雪山之巔,一袖乾坤收大雪,一袖大道捉星辰,與那位救天府江湖恰似信手拈來、被真正譽為川中第一人的藏傳法王,再戰三百回!(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木葉黃猿:工資到位,五影幹廢!我一眼就看出我不是人窺天神相凌雲誌異蠻荒誌異諸天降臨從四合院開始獵人世界的墓園腹黑萌寶:孃親宅鬥用大刀被萌娘推倒帝破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