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錦官誌異->章節

零七 金釵鑲玉在其表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曾有遺孀棄襁褓於少室山下,被一每日打水搞炊事的頭陀抱回了寺裡,那時的豫州中原正是赤地連天、飛蝗千里、餓殍百萬的大災年,千萬眾豫州難民自本土西出潼關,往山陝兩地躲災而去。

那個為了半塊燒餅與人鬥毆、結果被人打死的漢子,死前只瞪著兩隻充血的眼睛,牢牢的看著懷揣襁褓的婦人,顯然是死不瞑目。

婦人本是大家閨秀,因少女時多讀了幾本風月佳人與赴京士子的姻緣小說,就把人生下注到一個窮酸讀書人身上,最後落了個老父被活活氣死,母親改嫁惡霸的悽苦下場。

好歹那位被少女相中的讀書人還有些良心,帶女子回了開封老家,並在春生時節向地主租地,做起了佃農,眼看媳婦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男人只盼今年田地裡能有個好收成。

春生驚蟄以後,麥地初綻苗頭,男人心想,到這一畝三分地裡的麥子熟後,賣米賺了錢,再尋東家借上些錢銀,就往家裡牽頭小豬,那時一家子有些米麵,解決了夫妻兩人的口食問題,然後拾掇著麥稈可以編制些草鞋去集市變賣,麥穗可以編成飛蝗玩具送給自己那就要落地的大胖兒子,至於麥窠嘛,自然要打成細粉,做糠餵豬了。

想到糠這個字,男人喝著苦茶,回頭把坐在門檻前梳頭的媳婦看上一眼,這口糟糠,夠自己這粗糙人吃一輩子,一輩子有多遠吶,有她陪著不嫌苦不嫌累,就不遠了,約摸著,就是孃家到這開封城的來回距離吧,想著,男人笑得是合不攏嘴。

梳完頭、把那三千青絲盤成麻花兒的姑娘瞧見男人正衝自己壞笑,臉上也不自主的綻開一絲笑容,露出兩顆小酒窩。

是啊,一輩子並不遠,就在那一年,對於大部分豫州人來說,一輩子真的不算太遠。

因為那是惡魔把屠刀伸向‘黃河之南’的大災之年。

中原的太歲之年,年關,漫天鵝羽驚鴻,雪地無垠,一家三口在剛進入鄭州境內時,被一幫幾近餓瘋的老人搶去了行囊中為數不多的口糧。

昔日的讀書人見媳婦餓得幾乎蹣跚摔倒,開啟行囊取出那半塊燒餅時,被人從後面用棍子掄在了後腦勺上,在絕境中,道德儒經與求生慾望的天平一旦右傾,人就變回了野獸,兩方爭執互毆起來。

男人其實不怕那半塊燒餅被搶走,他不怕自己捱餓,就算燒餅沒了,不還有自己身上的這些斤兩可以割下來嗎?早就沒了那股書生氣的男人變成猛獸,互毆中,被人用手杖捅進了心窩子,老人們得勢以後,還不忘回頭往那具骨瘦如柴的屍身上啐上兩口唾沫。

男人死了,好在那藏在襁褓中的閨女沒被人搶走作口食,好在媳婦還沒來及哭,自己曾在丈人被氣死的噩耗傳來時向媳婦保證過,要她以後跟在自己身後就只有笑,沒有哭。

不幸中的萬幸是,就算她哭了,他也看不見了。

後來,遺孀懷揣襁褓改變了逃荒路線,這一路,竟是走進了嵩山。

最後在少室山下,女子撥開了遮擋嬰兒面容的棉絮,看著那雙秋水小眸子,不禁潸然淚下,這是她見過最美的眼睛,多美的閨女啊,多想看她長大,瞧她伴著鄰家的小子青梅竹馬,教她繡花繡蝶的女紅手藝,教她胭脂裝扮作一個俏麗碧玉,然後為她用秋收最好的麥米釀成女兒紅,埋在院落杏花樹下,一埋十八年,看她落得亭亭玉立嫁個心上人,想想到那時,自己肯定會哭成淚人。

不在十八年往後,而今就已經哭成淚人的遺孀終於狠下心來,將襁褓放在那高裱‘禪宗祖庭’的山門之下,然後頭也不回的朝山下跑去,下山途中遇猛虎嘯山林,女子遭數頭猛虎拖進森野,被分食殆盡。

話說那少林寺的炊事頭陀在撿到襁褓後,先是左顧右盼,瞧得四下無人以後,搖頭直嘆阿彌陀佛,大災之年,已經有近百戶不忍將孩子交換互食的人家棄嬰於少林門前。

這麼多棄嬰,有些是夜晚放置於山門下,早上被僧人發現時都已經凍死了,有些則是被山裡的山魈走獸給叼走了,有些則是被陌生人擄走做口食的,總而言之,最終能進這少林寺門檻的,只有那麼寥寥十餘,並且這天寒地凍又恰逢災害厄年,山中多數野菜也被僧人們挖空吃盡了,寺裡本就沒什麼糧食,能活下來的棄嬰,其命運更加多舛,萬事只看命數。

偏偏是上天不眷人間的太歲年,還聽什麼天由什麼命,囫圇活吧。

這一年,小女嬰被燒火頭陀指老國槐取名為懷汴雪,寓意懷念汴京(開封)於年關所降之大雪,因古人有瑞雪兆豐年一說,所以在當時的燒火頭陀眼中,以為隔年的春生時分,春神句芒會乘龍前往中原佈施萬物復甦之雨,誰料,春神沒有乘龍飛過中原的穹頂,飛過的,卻是瘟神。

臨走前,瘟神向早已是赤地千里的中原大地,投放了數之不盡的蝗害。

前有蒼天不饒人,後有日本人火上澆油,那時的天空中只有兩樣東西,密密麻麻的蝗蟲扇翅,和密密麻麻的“皇軍”飛機!

所以人們根本不知道,懷汴雪的心中自小就有兩顆仇恨的種子,其一恨蒼天,也恨透了那些信奉天道的臭道士,其二恨日本人,是徹底的恨到了骨子裡。

幾年後,少林寺裡來了一大一小倆道士,是師徒兩人遊歷至鄭州,特上少林與方丈坐而論法順便化齋,那時的中原已經歷了百廢待興的過程,所有一切,正在一片欣欣向榮中。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往後自然會有破開雲雨見青天,經歷金戈鐵馬、天地裹屍的十二年大戰之後,直到紫禁飛簷下,一位老人在諸多肱骨功勳的陪同下走上樓閣,面向神州沃土,用夾雜湘語的腔調喊出了這個國家的名字,那一霎,浩然正氣和天罡正氣拂遍神州大地,太平之年,揭幕而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個偉大的國家,就此崛起!

那一天,吵著嚷著要師父帶自己去京城、卻沒能如願的小姑娘躲在大雄寶殿的石柱後,一臉不甘。

而那小道士則頗具道家風采,坐在年紀較大的道人身後不作言語,任由師父與少林方丈在大殿中盤膝對坐,聞其高談闊論。

興許是尚未真正介入道佛真理當中,在師父與少林方丈之間無聊的論法中,小道士和小姑娘皆是昏昏欲睡。

在落霞佈滿西山的傍晚,一顆稚嫩的道心與一顆樸實的佛心偶然相遇,相遇在達摩洞前,小道士坐在山巔望夕陽,小姑娘悄悄摸上寺裡少讓閒人靠近的山頂,一腳踢在了小道士的屁股上。

小道士木訥的回過頭去,見著是一個小姑娘,就沒多介懷,扭頭過去繼續看夕陽,這叫常年在寺裡備受關懷的小姑娘有些吃閉門羹的感覺,壓住失落,又踢了小道士一腳,見小道士仍是無動於衷以後,這才作罷。

看樣子,這年紀不大的道童還裝著心事,於是問道:“恁誰啊?”

小道士回頭,一臉幽怨:“你在說啥子哦,聽都聽不懂。”

這兩兩一開口,沉默片刻,就都被對方的家鄉話給逗笑了,見這小道士活脫脫像個木頭,小姑娘心裡存在的芥蒂少了許多,直接自報家門:“懷汴雪。”

小道士摳了摳腦門兒,回味了好半晌,才明白對方說的是自己的名字,這才回道:“劉心齋。”

“那是恁師父啊?”瞧小道士不失禮貌,也算是江湖中人的禮尚往來了,小姑娘笑呵呵的,坐到了離小道士尚有一丈以外的岩石上,也不等小道士回話,就繼續問道:“恁們從哪兒來啊?”

“青城山來的。”小道士回道。

“青城山是哪啊?我沒聽過。”懷汴雪好奇的問,一個問題還沒得到答覆,又緊跟著問:“來少林寺弄啥嘞?”

“餓了。”小道士話剛出口就覺得說漏了嘴,忙改口道:“餓了在我們家鄉話裡面的意思是累了,上來睡瞌睡。”

小姑娘哦了一聲,沉默了一會兒,復想起了什麼,說道:“恁還沒跟我說青城山是哪呢!”

這似乎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小道士沉思了一會兒,反問道:“青城山就是青城山,還能是哪?”

小姑娘嘟囔著嘴,罵了小道士一句釁囚貨,然後說道:“恁看咱們少林寺就是鄭州哩,鄭州是中原哩,青城山是哪個省的?”

小道士摳了摳腦門,旋即冗長的嘆氣,其實就是為思考這個問題而拖延時間,也沒聽師父說過青城山是哪個省的,師父總說輸人輸陣不輸氣,小道士一拍腦門兒,這氣可不能輸,於是說道:“青城山就在青城山省,這都不曉得,太笨了你,哈哈哈。”

小姑娘雲裡霧裡,讓這小妮兒感覺到莫名其妙的並不是從未在地圖上見過青城山省,而是搞不清楚這小道士怎麼說笑就笑,當即腹誹了一句這人該不會是個傻子吧?看樣子還是離他遠一點好,反正道士都挺討人厭的,於是也不給小道士打招呼,站起身來拍了拍灰塵,就朝山下走去。

這時小道士終於想到了什麼,對正準備下山的懷汴雪說道:“寺裡的師傅們說,要我和師父帶你走!”

那一天,懷汴雪哭著逃下了少室山,少林寺出動了好些僧侶打著燈籠,四處尋覓而不得。

在山腳,哭紅了眼的懷汴雪遇上了十餘頭猙臉山魈,被師徒二人從重圍中救出。

懂事的懷汴雪回頭看了一眼久佇在寺廟前的頭陀師父,然後頭也不回的跟在道士師徒身後,向一輪新月冉冉升起的西邊開啟旅程。

在少林寺燒了近半輩子齋飯的老頭陀站在寺廟前,想起當年在山門下抱起襁褓時,印入眼簾的便是那雙好看到極致的眼眸子,想想這些年這麼多難關都讓汴雪熬過了,說到底真是命硬啊,想到此處,老僧一抹眼角的淚花:“閨女長大啦,佛門清淨地就留不住了,臭道士,若敢欺負我閨女,老僧定要鬧上青城,叫你雞犬不寧。。。”

那一日,懷汴雪想起了師父打小就告訴自己有關於那兩年發生的事,便在臨行前往心裡種下了宏願的種子,起誓一世不入道教,起誓入佛教,要做那普渡慈航的大比丘尼。

你道教難以通的天,信來何用?天既降大災於人間,我信它作何?我自信我心中那朵金蓮,和那端坐金蓮之上的大慈悲菩薩!那一年,懷汴雪七歲,宏願萌芽,要以佛法救世人。

三個月後,懷汴雪上峨眉山,於金頂,跪在普賢菩薩鍍金金身下。三千煩惱絲盤於頭頂,世人一日不脫苦難,這苦這難便作三千煩惱絲始終縈繞於頂,她是百十年來唯一一個不用剃度便投入峨眉山華藏寺的比丘尼,十五年後轉入峨眉臥雲庵修行,再五年,當二十七歲的懷汴雪再次站在峨眉金頂上,再次叩拜那座六牙白象和普賢菩薩金身時,菩薩,笑了。

東天丹陽沉於雲海下,佛光由下往上蒸騰雲海,金湯翻騰當中,峨眉山如靈山,華藏寺如大雷音寺,普賢菩薩高坐六牙白象背上,對懷汴雪低眉,而笑。

與華藏寺齊名於峨眉山的臥雲庵,於那一日出了一位大法師,此人便是當時人稱比丘尼再現人世間、素有菩薩面容菩薩心腸的驪珠法師——懷汴雪。

八十年代風和雨,天府江湖開大榜,十座川中名山相互輝映,除了貢嘎雪山上的藏傳法王當屬川中第一以外,青城一脈執牛耳者劉心齋立於第八。

那一日,望江樓上風滿樓,一位軍中大勳老而彌堅,潑墨長卷間是筆走龍蛇,用一手漂亮的瘦金鶴體在巨擘榜第九道橫行上提名三個大字,懷汴雪!(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木葉黃猿:工資到位,五影幹廢!我一眼就看出我不是人窺天神相凌雲誌異蠻荒誌異諸天降臨從四合院開始獵人世界的墓園腹黑萌寶:孃親宅鬥用大刀被萌娘推倒帝破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