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40章 徐州的三個主人(上)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相傳大禹治水時,把天下分為九州,徐州即為九州之一。

作為古九州之一的徐州在東漢時期其範圍包括了兩郡三國,分別是東海郡、廣陵郡、琅邪國、彭城國以及下邳國,治所在郯縣。

在一世紀末的十餘年中,徐州相繼迎來了三位主人。

第一位主人是陶謙。

【平定黃巾】

中平五年(188)青、徐兩州黃巾復起,攻打郡縣,聲勢浩大。朝廷以陶謙為徐州刺史,鎮壓黃巾軍。

陶謙到任後大膽任命亡命東海的泰山人臧霸及其同鄉孫觀等人為將,結果一戰便大破黃巾軍,剩下的黃巾軍也被迫逃出徐州境內。黃巾破走後,陶謙上表拜臧霸、孫觀為騎都尉,令臧霸與孫觀、吳敦、尹禮、昌豨等聚合軍眾,臧霸為統帥屯於琅玡郡治開陽,駐守徐州北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屯田】

在東漢末年曹操不是第一個屯田的人,至少在陶謙死的時候曹操還都沒開始屯田,而陶謙在成為徐州刺史後很快就開始了大規模屯田。

陶謙屯田的起因是黃巾軍起義對徐州一帶的大規模破壞,而曹操在許昌一帶屯田前黃巾軍也是肆虐了一番的,陶謙和曹操在歷史上都實行屯田可不是什麼巧合。

陶謙上表推薦下邳人陳登為典農校尉,在徐州境內實行屯田。陳登上任便“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在陶謙、陳登的努力下,徐州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收穫頗豐。

和曹操的屯田不同,由於陶謙集團那時沒有曹操那麼重的軍事壓力,所以陶謙的屯田主要是用於恢復民生,儘管歷史沒有記載,但陶謙屯田但限制條件應該比較輕,甚至沒有,賦稅也比較低。

而且陶謙在成為徐州牧之前,徐州相對太平無事,實行屯田之後更是百姓富足,穀米屯滿糧倉,這在《三國志》都有記載“是時,徐方百姓殷盛,谷實甚豐,流民多歸之”。那時青州、豫州、司隸多為動亂之地,流民多出於這些地方。

可惜的是,後來曹操入侵徐州,陶謙最終沒能保護住他們。

【再結聯軍】

在歷史上大家都知道反董聯軍之名,但實際上陶謙也曾經組建過針對李傕、郭汜的反李聯軍。

初平元年(190)由於董卓亂政,關東地區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董運動,甚至以袁紹為盟主成立了反董聯軍,當時陶謙並未加入其中。

後來名將朱儁一度攻陷了洛陽,雖然很快就因為殘破而離去,但朱儁並沒有放棄討伐董卓。他在中牟縣傳信給各個州郡,召請部隊討伐董卓。陶謙得知此事後,立即派來精兵三千,其他州郡只派了一些兵來,陶謙又上表奏任朱儁代理車騎將軍。

後來李郭之亂爆發,王允被殺,呂布出走長安,西涼軍再次奪取了政權,控制了天子。

而當時陶謙認為還在中牟的朱儁是當世名將,忠良大臣,可以委以大任。

為了再次消滅西涼軍,撥亂反正,於是陶謙聯合前楊州刺史周乾、琅邪相陰德、東海相劉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太山太守應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等人共舉朱儁為太師,移檄牧伯,同討李傕等人,奉迎天子。

他們寫信對朱儁到:

自國家遭受董卓之禍以後,現在又發生了李傕、郭汜的叛亂,幼主被劫持,忠良遭到殘殺,京城長安被隔絕於外,我們連裡面的人吉凶都不知道。

所以無論是作為一方官員,還是一名有識的士大夫,沒有不擔憂恐懼的。大家都認為如果不是明哲有雄才大略的人,哪裡能夠制止禍亂!自從起兵以來,現在已經三年了。州郡互相觀望,沒有出擊的功勞,只互相挾私爭鬥,互不信任。謙等共同商討,要消除困難,大家都:“將軍君侯,有文有武,應時代而出,所有正直的人,沒有不抬頭瞻望的。”

所以彼此鼓勵,挑選精悍的部隊,希望能夠深入敵軍,直指長安。物資糧食不少,也足足可以支援半年。

同心同德,託於元帥。

可惜的是在歷史上,李傕在賈詡等人的建議下只用天子的一道調令就把朱儁解決了。

李傕派人用天子詔書徵召朱儁入朝後,朱儁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不聽詔令,和陶謙等人聯合攻打長安奪回天子,而當時軍吏將士也都不願朱儁入關。

但朱儁卻不這麼想,他選擇了第二個聽從詔令,面對部下的質疑他不慌不忙的道:“用天子的命令召臣子,應當不等徵召就要去,何況是天子的詔命呢?而且李傕、郭汜是奸亂人,樊稠是平庸無用的人,沒有別的什麼遠大的謀略,又勢力相等,變亂必定發生。我乘他們的不備,突然行動,那大事就可以成功了。”當下辭謝陶謙等人,奉詔入京任太僕。陶謙也只好作罷。

而在後來李郭果然內鬥生亂,但朱儁卻因為被氣得發病去世。

反李聯軍在歷史上之所以默默無聞,固然是有李傕、郭汜等人加起來都比不上董卓的原因,也有諸侯們無心在此的因素,但作為元帥的朱儁的責任那是不可推卸的,至少他是白白的辜負了陶謙的一片好意和努力。

【結盟抗紹,爭奪揚州】

初平二年(191),陶謙和袁術、公孫瓚結盟對抗袁紹,袁紹也和曹操、劉表等人聯手。

至於陶謙為什麼和袁術、公孫瓚聯手對付袁紹,歷史上是沒有記載的,而那時陶謙和袁紹一南一北也沒什麼交集,但我們聯絡一下一年前陶謙對袁紹的關東聯軍的完全無視,所以推測歷史上陶謙可能是和袁紹在以前就有矛盾,但也可能是因為陶謙準備幫助公孫瓚,畢竟公孫瓚歷史上幫助陶謙鎮壓過徐州內的黃巾軍。

初平三年(19)袁術向公孫瓚請求援兵,拉開初平會戰的序幕。袁術、陶謙、公孫瓚三大諸侯邀戰袁紹、曹操,結果卻被袁曹聯軍分別擊敗。此後,袁術放棄南陽轉向揚州,而那時陶謙也對揚州虎視眈眈,兩人因此決裂,並在揚州一帶也展開了一場龍爭虎鬥。

初平四年(19)經治中從事王朗與別駕趙昱的建議,陶謙派趙昱向獻帝進貢以表示對漢室的支援,獻帝接到陶謙的奏章後讚賞並升陶謙為徐州牧、安東將軍;趙昱被任命為廣陵太守,王朗被任命為會稽太守,陶謙的勢力正式跨過了長江。

【曹嵩之災】

同年,曹操的父親在去往兗州的途中被徐州士兵殺死,曹操為報復仇兩度討伐徐州,所過之地血流成河,陶謙在劉備等人的幫助下依然不能敵,但或許是曹操殺戮過多,惹得天怒人怨,張邈、陳宮居然在此時背叛曹操,迎呂布進入兗州,曹操被迫撤軍。

陶謙經歷此劫後,這位六十多歲的老人再也沒能撐下去。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