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31章 破裂的同盟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陣營之】

在討伐董卓之時袁紹曾經準備另立劉虞為帝,但遭到袁術的拒絕,兩人由此不和,後來在袁術部下的孫堅打下舊都洛陽後,袁紹作為盟主,卻派周昂襲取了孫堅的據陽城,這使得兩兄弟直接反目。此後,袁術聯手公孫瓚、陶謙共同對付袁紹,但袁紹也得到了劉表和曹操的幫助,於是形成了袁紹陣營和袁術陣營兩大陣營之間的對抗。

而兩大陣營的形成時間也都是在初平二年(191)左右。

初平四年(19)春,袁術在初平會戰的匡亭之戰中慘敗給了曹操,並被曹操一直追殺數百裡,初平會戰也以袁紹陣營的勝利而落下了帷幕,此後袁術和陶謙因為揚州的利益問題而翻臉,加上揚州和幽州過於遙遠,袁術和公孫瓚也基本不再往來,由袁術、公孫瓚、陶謙三大諸侯組成的袁術陣營可以是就此土崩瓦解。

建安元年(196)曹操遷天子到許昌,與袁紹相結怨,於此同時,劉表也收張繡於宛城防備曹操,由袁紹、曹操和劉表三大諸侯組成的袁紹陣營也已經是開始解體了。

但袁紹和袁術兩大陣營的對抗是否就此結束了呢?沒有,遠遠沒有。

袁紹和公孫瓚的戰爭仍然在繼續,曹操和袁術的關係也不曾好過,公孫瓚沒有死亡,袁術沒有覆滅,又談何結束。

袁紹和袁術兩大陣營對抗的時間段可以依靠不同的理由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個觀是191年---19年,以初平二年的兩大勢力成立為開始,初平四年袁術和陶謙的翻臉為結束。這種看法主要以袁術陣營是在這一年土崩瓦解為依據。聯盟對抗,一邊的同盟都已經解散,就算另一方同盟還沒有解散,聯盟對抗也是無從談起了吧,難道華約都解散了,冷戰還存在嗎?

第二個觀是191年---196年,就是以建安元年曹操遷都許縣結怨袁紹為結束。這種看法主要認為儘管袁術和陶謙結束了聯盟,但實際上兩大陣營的對抗依然存在,袁紹依然沒有結束和公孫瓚之間的戰爭,袁術也沒有和袁紹、曹操緩和關係,實際上依然存在著對立。

更為重要的是陶謙在兩大陣營中的地位本身就無法和二袁、曹操、劉表以及公孫瓚相比。陶謙和袁術不和,不能代表陶謙和公孫瓚不和,也不能代表袁術和公孫瓚不和,相反在歷史上此時公孫瓚和陶謙、袁術均沒有鬧翻,所以,認為此時袁術陣營解散也是不成立的。

那為什麼認為曹操和袁紹結怨後對抗就結束了呢?這主要是因為此事之後曹操是明確的和袁紹、劉表走向了對立,這種法也認為在漢獻帝建安時期諸侯們整體上由兩大陣營的對抗走向了混戰時代。

第三個觀是191---199年,就是以公孫瓚、袁術等人的死亡為結束。這個觀認為兩大陣營的對抗的主體是袁術、公孫瓚和袁紹、曹操之間的對抗,其中以袁紹對公孫瓚,袁術對曹操,儘管在歷史上袁術和陶謙、袁紹和曹操、曹操和陶謙之間後來發生了很多齷鹺,但袁紹和公孫瓚,曹操和袁術的對抗形勢長久以來都沒有改變過。

至於陶謙和袁術鬧翻,也被認為是陣營內部的問題,而且袁術陣營也不是一直固定的,前期黑山軍也曾經和袁術、公孫瓚結盟,後來呂布就曾經和袁術聯手過。

就算曹操和袁紹雖然在遷都之後就開始不和,走向對立,但雙方正式開戰依然在公孫瓚、袁術死後。在曹操和袁紹結怨之後,兩大陣營之間的對抗只可以是“名亡實存”,要結束就太過了。

這三種觀都是我個人提出來的,我在本書中採用的是第三種,也是我最認可的一種。

【雙傑!】

曹操在遷都洛陽之後,他的智囊團再次擴充,迎來了兩位攸關重要的人物,荀攸和郭嘉。在歷史上荀攸、郭嘉和荀彧、程昱以及後來的賈詡並稱為曹操麾下五大謀士。

荀攸,字公達,荀彧之侄。早在中平元年(184)就已經被大將軍何進所徵召,拜黃門侍郎。董卓之亂後,荀攸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商議準備除去董卓,但事情被洩露,荀攸也被抓住,幸好董卓很快就被呂布殺死,於是荀攸被釋放,後出任任城相,但荀攸沒有赴任,而是請求擔任蜀郡太守,但因道路不通,停駐在荊州。

郭嘉,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年少有為,在二十歲左右就曾經北行去見袁紹,見過之後卻對袁紹的謀臣辛評、郭圖:“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啊!”

於是郭嘉和荀彧一樣離開了袁紹,一直賦閒了數年。

時間到了建安元年(196),在曹操迎天子到許昌後,荀彧被提升為漢侍中,代理尚書令,經常居於朝中理朝政,而曹操雖然征戰在外,但軍國大事都要與荀彧籌劃,而荀彧居中持重無法分身,於是曹操向荀彧問到:“誰能替代您為我出謀劃策?”

荀彧回答道:“荀攸、鍾繇。”

曹操於是給荀攸寫信:“現今天下大亂,正是有謀之士費心勞神的時候,而您卻在蜀漢靜觀時局變化,不是太保守了嗎?”於是徵召荀攸為汝南郡太守,入京任尚書。

曹操素來知道荀攸的名聲,與他一交談,十分高興,對荀彧和鍾繇:“公達(荀攸的字)不是平庸之人,我能夠與他謀事,天下事沒有什麼可憂慮的!”讓他作了軍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歷史上潁川郡人戲志才,是個善於籌劃的人,被荀彧推薦給曹操,曹操也很器重他,但戲志才死得早。

於是曹操給荀彧寫信:“自從志才去世後,我就沒有可以與之計議大事的人了。汝川、潁川本來多有奇特人士,有誰可以繼承戲志才呢?”

荀彧就推薦了郭嘉。曹操召見郭嘉,和他談論天下大事。

曹操:“能使我成就大事業的人,一定就是這個人了。”郭嘉出來後,也高興地:“這才是我的真正主人啊。”於是曹操讓郭嘉做了司空軍祭酒。

荀攸和郭嘉日後長期追隨曹操左右,多有良謀奇計,在曹操日後的軍旅生涯中大展風采。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