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86章 擁有氣運之人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歷史上孫皓在繼位之後,就開始了迷信、昏暈、殘暴的掌權生涯,在如此不穩定的管理下一直持續了整整十七年(64-70),不得不孫皓在當時是有大氣運加身的。 .更新最快

【擁有氣運之人】

歷史上孫皓是如此的操蛋,他昏暈、迷信、殘暴,然而為什麼他還能好好的做了十七年的皇帝呢?我個人分析了很久,認為主要的原因只有一個,他運氣夠好!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原諒我想不出其他的理由了。

從孫皓的表現來看,他一直以來變化都不大,除了上臺之初裝模作樣了幾天,很快就原形畢露了,忘恩負義的處死了濮陽興和張布,後來還準備毒死萬,這和這些老兄的失察也有著很大關係。

首先是孫皓的上臺,實際上和他父親孫和也有這密不可分的關係。早年孫和在二宮之爭中實際上是一個很悲劇的角色,後來還被孫峻逼迫自殺,所以同情他的大臣很多,孫休死後,孫皓能繼位,這就是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孫皓的殘暴可能也和這有關,孫皓作為孫和的長子,可能認為孫吳本來就是他家的,所以覺的所有人都欠他的,又在之前家裡失勢的時候可能得低頭下氣,所以反彈的非常厲害。

孫皓繼位之初,蜀漢已經滅亡了,很快司馬昭也去世了,司馬昭的繼承者司馬炎在掌權之後,第一目標並不是孫吳,而是準備改朝換代,所以吳國得以偏安一方。晉代魏後,司馬家還需要一些時間消化,也就沒多管吳國。

孫皓反而以為這是一個機會,遂大舉伐晉,損兵折將最後只是勉強收回了交趾等地。當時孫皓能收回交趾,一方面是因為得到了熟悉當地環境的陶璜幫助,另一方面是因為晉交州刺史霍弋恰好去世了,在交州的晉軍無法得到有效的支援。

平定交州兩年後步闌作亂,背叛孫吳,投靠了晉朝,當時司馬炎派羊祜、楊肇等人率兵支援。以正常的情況來,這一戰羊祜、楊肇以及步闌表現都沒有什麼大的失誤,步闌固守堅城,羊祜、楊肇率領重軍支援,而孫皓掌權已久,孫吳國內不安,軍心不穩,實際上晉軍才應該勝利的,之後再進一步的話就可以滅亡孫吳了。

然而羊祜、步闌等人悲劇的遇到了陸抗,大好局面被陸抗硬生生的翻盤了,就連最後吳將朱喬、都督俞贊的臨陣倒戈都被陸抗所逆轉,然後晉軍就被打的懷疑人生了,導演,這劇本不對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交趾之戰以及西陵之戰晉軍先後失利後,就算當時他們明明知道孫皓慘敗不仁,但晉朝上下已經喪失了一舉滅吳的信心。事後羊祜還深刻的反省認識到:吳國的國勢雖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實力,特別是荊州尚有陸抗這樣的優秀將領主持軍事,平吳戰爭不宜操之過急。於是,他採取軍事蠶食和提倡信義的兩面策略,以積蓄實力,瓦解對方,尋找滅吳的合適時機。

於是又過去了幾年。很快陸抗去世了,孫皓也沒有絲毫改變,吳國江河日下,等到了晉咸寧二年(76),司馬炎改封羊祜為徵南大將軍,恢復其貶降前的一切職權,開府儀同三司,可以自行辟召僚佐。此時,羊祜覺得滅吳的條件已經成熟了,於是上書請求發兵伐吳,寫下了歷史上著名的《請伐吳疏》。這奏疏得到了司馬炎的肯定,卻遭到了朝內其他大臣的反對,權臣賈充、荀勖、馮等人的態度尤為激烈。他們提出西北地區的鮮卑未定,不應該兩線作戰。只有度支尚書杜預、中書令張華等少數人贊同。恰好在此時胡人擾亂邊境,晉軍在秦、涼屢有敗績,羊祜的提議就此被擱置。

其結果就是羊祜基本做好了滅吳的所有準備,到死卻都沒能看到吳國的滅亡,直到三年後,羊祜舉薦的杜預再次提議伐吳,最終被司馬炎採納,晉太康元年(80),晉軍六路討伐孫吳,王近逼建業,孫皓選擇投降,吳國正式滅亡,三分歸晉。

孫皓在成為吳國皇帝之後,基本沒有什大的作為,大臣們的建議他都聽不進去,敢違逆他的人幾乎都被他送去見了閻王,在位期間搞的吳國人心不和,江河日下。

只不過,孫皓的氣運實在太強了,司馬家因為剛剛滅蜀,又有鍾會等人的叛亂,沒有趁他上臺襲擊,後來又因為司馬昭的去世,改朝換代之事沒時間理會孫吳,使得孫皓上臺後很是輕鬆,可以肆意妄為;等到晉朝抽出手後,又遭遇了交趾之戰和西陵之戰的連續失利,尤其是在西陵之戰後,晉朝暫時喪失了滅吳的信心,又給了孫皓好幾年的愉悅時光;等陸抗死後,羊祜做好了滅吳的準備,時機也已經成熟了,可惜的恰好遇到北方遊牧民族鬧事情,孫皓再次得到了幾年的歡樂光陰。

所以孫皓表示:哥殘暴不仁,哥昏暈無度,哥迷信鬼神,但哥就是運氣好,長時間沒有人能收拾哥,你能咋地。

【孫皓之死】

孫皓歸晉來到洛陽之後,被賜號為歸命侯,得到晉武帝接見,面對晉武帝的問話,孫皓不卑不亢,在南方也設了這個座位以等待晉武帝,當遭賈充譏諷剝人麵皮時,孫皓反唇相譏賈充背主弒君、奸回不忠。之後,孫皓便在洛陽居住,有一回晉武帝與王濟下棋,王濟問孫皓:“聽你在吳國時剝人面、刖人足,有這回事嗎?”孫皓回答:“作為人臣而失禮於君主,他就應當受這種刑罰。”其實是譏諷在皇帝面前坐姿不正的王濟。

據《世新語》記載,晉武帝曾經問孫皓:“聽南方的人喜歡做爾汝歌,你能作一首嗎?”孫皓正在喝酒,乘機舉著酒杯勸晉武帝喝酒:”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晉武帝非常後悔讓他作詩。

太康五年(84),孫皓在洛陽去世,時年四十二歲,葬在洛陽的北邙山。滕皇后親自為他寫了哀悼文,文章甚是悲痛悽楚。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