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80章 孫吳最後的名將陸抗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陸抗,字幼節,陸遜的次子,他最高官至大司馬,可以是孫吳歷史上最後一位名將。

【繼承父業】

赤烏八年(45),陸遜去世,當時陸抗年僅二十歲,歷史上陸遜的長子陸延早年夭折,遂由其的次子陸抗繼承了陸遜的爵位。後來孫權任命陸抗為建武校尉,領其父陸遜部眾五千人,駐守武昌。

同年陸抗葬父,還都謝恩時,孫權拿出以前楊竺告發陸遜的罪狀,與陸抗核實,陸抗逐條辯白,孫權慢慢消除了對陸遜的憤怒。

赤烏九年(46),陸抗被升為立節中郎將,與大將軍諸葛恪換防駐守柴桑。陸抗臨走時,將城牆全部修整好,房屋也作了修繕,周圍的桑樹果樹,不許妄自損壞。諸葛恪前來軍營,一切整修如新。而諸葛恪柴桑的舊營,毀壞卻頗為嚴重,諸葛恪因此深感慚愧。

孫權在晚年對於陸遜之事非常後悔,對陸抗表達了深刻的歉意。建興元年(5),陸抗被任命為奮威將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太平二年(57),魏國將領諸葛誕獻壽春城歸降東吳,陸抗被授任柴桑督,前赴壽春,打敗魏國牙門將偏將軍,被升任為徵北將軍,當時陸抗勸阻朱異去見孫,可惜朱異未聽,後來果然被孫殺害。永安二年(59),陸抗又被任命為鎮軍將軍,都督西陵,負責自關羽瀨至白帝城的軍事。翌年,陸抗假節。

【孫皓時期】

元興元年(64),孫皓即位,加授陸抗鎮軍大將軍,兼任益州牧。建衡二年(70)四月,大司馬施績去世,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駐樂鄉(今湖北江陵西南)。

據《世新語政事第三》記載,賀邵(賀齊之孫,賀景之子)任吳郡太守時,在到任之初,足不出門。吳中所有豪門士族都很輕視他,竟在官府大門寫上“會稽雞,不能啼”的字樣。賀邵聽後,故意外出,走出門口,回過頭來看,並且要來筆在句下補上一句:“不可啼,殺吳兒。”於是到各大族的莊園,查核顧姓、陸姓家族奴役官兵和窩藏逃亡戶口的情況,然後把事情本末全部報告朝廷,獲罪的人非常多。當時陸抗正任江陵都督,也受到牽連,便特意往建業請求孫皓幫助,這才得以了結。

鳳凰元年(7),西陵督步闡舉兵降晉,晉朝派羊祜等人帶兵支援,陸抗擊退晉軍,消滅步闡,平定了叛亂。因功加拜都護。

鳳凰二年(7年)三月,陸抗被拜為大司馬、荊州牧。次年,陸抗病重去世,年僅四十九歲,其五子陸晏、陸景、陸玄、陸機與陸雲分領陸抗之兵。

孫皓上臺後,執政相當的殘暴不仁,陸抗雖然遠在荊州,也是多有建議。建衡二年(70年),陸抗便上書十七條(現在已經失傳)進諫給孫皓。當時何定把持大權,宦官干預朝政,陸抗和其族兄陸凱亦上書勸諫,可惜孫皓不聽。

孫皓在西陵之戰後,狂傲自大,聽從術士之言,認為自己可以平定天下,於是用諸將之策,多次令吳軍入侵晉國邊界,使百姓疲弊。當時晉強吳弱,陸抗認為此舉有弊無利,於是上書勸諫,然而孫皓還是不聽。後來陸抗聽聞武昌左部督薛瑩徵被捕下獄,陸抗亦上書救援。

陸抗雖多次上疏陳言,以匡不逮。但均不為孫皓採用,陸抗鞭長莫及,也只好恪盡職守,慎保邊圉。

陸抗在去世前,上書力陳西陵利害,勸施仁治,重守西陵,以應急變。孫皓對此依舊置之不理。天紀四年(80),晉軍進伐吳國,龍驤將軍王順江東下,所到之處攻無不克,結果正如陸抗生前所料。

【陸羊之交】

據《漢晉春秋》記載,羊祜迴歸之後開始實施懷柔、攻心之計。,陸抗也常告誡將士們:“羊祜專以德感人,如果我們只用暴力侵奪,那就會不戰而被征服的。我們只保住邊界算了,不要為利而爭奪侵擾。”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晉、吳兩國的荊州邊線處於和平狀態。羊祜與陸抗對壘,雙方常有使者往還。一次陸抗生病,向羊祜求藥,羊祜馬上派人把藥送過來,並:“這是我最近自己配製的藥,還未服,聽您病了,就先送給您吃。”吳將怕其中有詐,勸陸抗勿服,陸抗不疑服下,沒有回答部下。

吳主孫皓聽到陸抗在邊境的做法,很不理解;就派人斥責他。陸抗回答:“一鄉一鎮之間,不能不講信義,何況一個大國呢?如我不講信義,正是宣揚了羊祜的德威,對他毫無損傷。”。當時晉、吳兩邊都有人認為這樣有失臣節,紛紛譏諷羊祜和陸抗。

【軍事評價】

陸抗雖然在歷史上參與的作戰並不多,但他的軍事能力只看西陵之戰就已經夠了。西陵之戰是吳國後期非常關鍵的一戰,這一戰當時的背景是吳國在暴君孫皓領導下國力大幅衰退,國內動盪不安,而晉朝則內部已經穩定,改朝換代的影響已經過去了,步闡的叛亂本來可以是晉朝滅吳的一個契機,然而因為陸抗的出色發揮,硬生生的扭轉了局勢。

步闡作亂之後,他家在西陵經營了四十多年,可以是根基深厚,哪怕是陸抗也在短時間內打不下來,而陸抗雖然包圍了西陵,然而晉朝的援軍也很快就能趕到了,在兵力上對方也有著絕對的優勢,陸抗基本只有一些地利,但陸抗就是憑藉著這僅有的一些地利,就玩出了花樣,首先陸抗利用牢固的江陵城吸引了羊祜的主力部隊,又斷絕了交通,導致晉軍西陵前線補給困難,而陸抗先修好了圍牆,使得支援步闡的楊肇部隊寸步難行。

就在這種情況下吳軍內部的朱齊、俞贊突然反水了,吳軍機密必然會被洩露,一般將帥在此時可能就不知所措了,然而陸抗就是陸抗,他不但沒有驚慌反而利用這果斷換防埋伏晉軍,把劣勢變成了優勢,結果楊肇就悲劇了。當然了,因為陸抗又要圍城又要禦敵,所以兵力不足,魚和熊掌無法兼得,拿不出足夠的兵力追擊,然而陸抗虛張聲勢的派千餘人,依然殺的敵人落花流水。

所以陸抗是什麼級別的將帥,這一戰就可以看的清清楚楚。唐代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吳大司馬荊州牧陸抗”。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陸抗。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陸抗亦位列其中。

【歷史上的陸幼節】

姓名:陸抗

屬性:統率(a-)在西陵平定步闡之亂,被認為是孫吳最後的名將

謀略(b+)陸抗雖然在遠方領兵,但對於孫吳國內外的局勢是非常清楚的

總評(a)陸抗在西陵的大勝,可以是為吳國延命數年啊

別名(稱號):字幼節

性別:男

民族:漢

職業:軍事家

官職:大司馬,荊州牧

爵位:江陵候

諡號:武侯

家庭出身:吳郡大族

生卒:6-74

出生地:吳郡吳縣

主要社會關系:父親(陸遜)族兄(陸凱)兒子(陸晏、陸景、陸玄、陸機、陸雲、陸耽)

主要經歷:

6年-64年繼承父業,先後擔任建武校尉、立節中郎將、奮威將軍以及鎮軍將軍

64年-74年平定步闡之亂,擊退羊祜,擔任大司馬

總結:陸抗是吳郡陸家三個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吳國最後的名將。

注:看了這麼多資料後,感覺《晉書》的確沒節操。《晉書羊祜傳》的記載是:“祜出軍行吳境,刈谷為糧,皆計所侵,送絹償之。每會眾江沔遊獵,常止晉地。若禽獸先為吳人所傷而為晉兵所得者,皆封還之。”而《漢晉春秋》裡原文是:“於是吳、晉之閒,餘糧棲畝而不犯,牛馬逸而入境,可宣告而取也。沔上獵,吳獲晉人先傷者,皆送而相還。”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