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18章 北伐開始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早先曹睿曾經諮詢過孫資和司馬懿等人,探討了一下如何收拾蜀吳。司馬懿認為應該先攻擊吳國,孫資認為對抗蜀漢應該據險固守,於是曹睿都聽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建興六年(8)諸葛亮正式從漢中出兵,討伐曹魏。

【司馬懿之議】

平定上庸之亂後,邊郡新歸附,多無戶口姓名,魏朝廷準備加以核查落實。明帝於是召司馬懿回朝於京師,以此事諮訪於他,司馬懿就回答:“吳蜀以密網約束百姓,故百姓拋棄他們。我朝應只行施大政綱要,使之寬鬆,百姓自然就安樂了。”

天子又問吳蜀都應討伐,先討伐誰為宜?司馬懿回答:“吳以為中原人不習水戰,所以敢散居東關。凡攻擊敵人,必先扼住咽喉,搗其心窩。夏口、東關是賊之心喉。若率陸軍向皖城,引誘孫權東下,再率水軍向夏口,乘其空虛而攻擊之,此舉如神兵從天而降,必然會打破吳國。”這兩條意見曹睿以為都是對的,就命司馬懿屯兵於宛。

不過後來曹休被吳將周魴所欺騙,在石亭被陸遜伏擊,大敗虧輸,司馬懿的計策沒有得逞,出兵後被明帝所調回。

【孫資之議】

諸葛亮北上到漢中之後,魏國朝廷有議論,認為可以趁諸葛亮在漢中,一舉出兵討伐他們,曹睿亦有意,但孫資認為漢中、南鄭等地險峻,大舉興兵必天下騷動,耗費巨大,還以曹操徵張魯攻佔城池不久失守為教訓,提出命大將分別據守險要之地,只待魏國國力強大,蜀、吳必定不戰而降。

據《孫資別傳》記載,諸葛亮出在南鄭,時議者以為可因發大兵,就討之,帝意亦然,以問資。資曰:“昔武皇帝徵南鄭,取張魯,陽平之役,危而後濟。又自往拔出夏侯淵軍,數言‘南鄭直為天獄,中斜谷道為五百裡石穴耳’,言其深險,喜出淵軍之辭也。又武皇帝聖於用兵,察蜀賊棲於山岩,視吳虜竄於江湖,皆橈而避之,不責將士之力,不爭一朝之忿,誠所謂見勝而戰,知難而退也。今若進軍就南鄭討亮,道既險阻,計用精兵又轉運鎮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賊,凡用十五六萬人,必當復更有所發興。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此誠陛下所宜深慮。夫守戰之力,力役參倍。但以今日見兵,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埸,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帝由是止。

司馬懿、孫資等人都提議暫時不討伐蜀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蜀漢的地理環境造成的,漢中易守難攻,蜀漢內部又趨於穩定,所以曹魏內部對於伐蜀把握不大,而吳國夏口等地位於江北,位置重要,水軍劣勢會降低,所以司馬懿覺得對付吳國還是有希望的。

【北伐的緣由】

在當時雖然諸葛亮已經平定了南方的叛亂,國力也有所恢復,但和曹魏相比,蜀漢還是不能及的,然而諸葛亮卻在此時決意北上,這不僅是為了劉備等人的夙願,恢復漢室,也是他早在二十年就已經規劃好的事情。

(1)從益州出兵北伐本身就是“隆中對”已經規劃好的事情。早在建安十二年(07),諸葛亮就已經提出佔據荊州、益州後,有機遇就分別從兩路出兵北上,雖然現在沒有了荊州,但益州還在,所以諸葛亮決心取代劉備從益州一路攻取秦川。

()恢復漢室的必然選擇。這很簡單的,劉備、諸葛亮等人的目標是復興漢室,想要復興漢室必要要討伐曹魏,畢竟漢朝的舊都長安、洛陽以及許昌等地都在曹魏的控制之下,而且還是曹丕篡位謀漢,所以必然要出兵討伐的。

()看到了機會。諸葛亮選擇這個時機北上,很重要的一原因就是當時曹魏幼主曹睿剛剛上臺,曹睿仍然已經成年,但年齡也就二十出頭,掌控力還不強,所以被孫權、諸葛亮等人認為是可乘之機,全部都出兵討伐。

而諸葛亮先是到漢中前線一方面做準備工作,另一方面溝通孟達,而孟達被司馬懿消滅後,諸葛亮也在漢中待了一年了,在待著也沒有多大意義,於是正式出兵。

(4)轉移矛盾。當時蜀漢內部可以分為三大塊,一是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集團,二是李嚴勉強為代表的東州集團,三是以譙周、雍闓為首的益州本土集團。在劉璋時期,東州集團和益州集團矛盾激化,最終本土勢力代表趙韙叛亂,結果被平定,東州集團就因此掌控了益州勢力。

後來劉備奪取益州,和劉璋在益州北部大打出手,並且佔據了益州北部諸郡,東州集團就此被壓制,劉備死後,南中地區的以雍闓為首益州本土勢力作亂,不久後為諸葛亮所平定。所以總體而言,蜀漢內部荊州集團一家獨大,勢力穩固,其餘兩家威脅並不強,所以轉移內部矛盾並不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

(5)固守不成。其實蜀漢北伐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這一,蜀漢相而言國力太弱,必須要進一步擴充套件勢力,否則單單固守益州並不是長遠之策。

在魏蜀吳三家之中,魏國勢力最強,佔據中國北方,吳國亦有揚州、荊州、交州三州,勢力排在第二,只有蜀國單靠益州,勢力最弱,雖然蜀漢有天險,易守難攻,不能在進一步的話也就是一個靶子的命運,早晚會被別人攻陷。

所以諸葛亮必須要打出去,而東方是孫權,南方是蠻夷,西方是高原,只能打北方了。實際上對於主動進攻而言,防守反擊對於諸葛亮而言應該更有利,但在曹丕、曹睿時期,魏國對於討伐蜀漢並不感興趣,曹丕以及曹睿先期都將目光集中於江東,就算諸葛亮到了漢中也無人伐他,這固然使得蜀漢能安然休養生息,但也想要打出去,也只能主動出擊了。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