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16章 《出師表》和《隆中對》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歷史上曹睿上臺之後,不僅只有孫權準備趁火打劫,諸葛亮在初步恢復國力之後也打著這個算盤。建興五年(7),也就是曹睿上臺的第二年太和元年的春天,諸葛亮就率兵北上漢中,走之前給劉禪上書一封,也就是《出師表》。

【“出師表”和“隆中對”】

在平定南中之後,蜀漢又經過了數年的休養生息,國力已經初步恢復,曹丕又在此時去世,諸葛亮等人看到有機可乘,於是率兵北上,駐紮漢中,企圖乘虛而入,在臨行之前諸葛亮上書後主劉禪,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同時也表達了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後世將諸葛亮的這次上書也稱為《出師表》(注1),劉禪在三月份亦下詔給諸葛亮,以資鼓勵(注)。

《出師表》中有記載“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直接按照加減法計算,7-1=06,然而古代計算稍微有些不同,裴松之後面就的很明確:“劉備以建安十三年敗,遣亮使吳,亮以建興五年抗表北伐,自傾覆至此整二十年。然則備始與亮相遇,在敗軍之前一年時也”。

這也意味著諸葛亮投靠劉備大概在西元07年,也就是建安十二年。當時諸葛亮為劉備提出了三國時期四大對之一戰略方針“隆中對”,然而二十餘年過去,世道變化很大,諸葛亮對於“隆中對”中的策略方針也開始進行了修改,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諸葛亮放棄了對於荊州的奪取。

在二十年多年前諸葛亮為劉備提出“隆中對”之時,劉備還寄人籬下,有名而無實,有心而無力,二十一年後,諸葛亮上書後主決心北伐後,蜀漢已經割據一方,最盛時佔據益州、荊州兩個大州。

可以劉備後來急速的發展和“隆中對”的規劃有著密切的關係。無論是奪取荊州、佔據益州還是聯合孫權,都是“隆中對”中早已經確定好的目標。

但後來劉備集團的發展卻脫離了“隆中對”的規劃,劉備等人在佔據荊州和益州後,得意忘形,忽略了盟友孫權等人的感受,使得孫劉同盟開始不穩,而關羽發動襄樊大戰後,見好不收,憑藉三郡之地企圖對抗整個曹魏,不僅沒能成功,反而給了孫權、呂蒙偷襲的機會,導致不僅自身兵敗被殺,就連荊州也盡數淪陷,自此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規劃的兩路北伐策略已經開始失效。

劉備稱帝後,意圖重新奪回荊州,為關羽復仇,結果反而遭遇慘敗,失去有利地位還最終被迫和孫權複合,荊州就此再也拿不回來了。

而諸葛亮雖然一直以來就是蜀漢的核心大員之一,但因為他的哥哥諸葛瑾在孫權麾下擔任要職,所以在孫吳方面諸葛亮是束手束腳,沒有足夠的話語權,所以這段時間內蜀漢和江東之間的往來諸葛亮都沒能足夠的參與。而對於江東比較熟悉的龐統早在劉備奪取益州時就已經戰死,駐守荊州的關羽因為各種原因又對孫權等人印象不好,在劉備面前的上話的法正等人對於江東又不熟悉,這就導致了雙方之間的溝通不充足,也使得後期的悲劇最終發生了。

等到諸葛亮執政之後,蜀漢人才已經凋零大半,國力也大為衰退,還徹底失去了荊州,此時諸葛亮已經無法實現“隆中對”中的全部戰略目標了。

所以諸葛亮對於蜀漢之後的宏觀戰略目標進行了調整,本來蜀漢的初步目標是佔據荊州、益州兩地,然而等待時機,有機會兩路大軍同時北伐,消滅曹魏,恢復漢室,但此時荊州被孫吳所奪取,而且在當前情況下已經要不回來了,而只有一路大軍的蜀漢是吞不下曹魏的,所以諸葛亮乾脆在後來不僅直接承認了孫權的帝位,還與孫吳共分天下,當然了諸葛亮的目標並沒有改變,就像鄧芝對孫權的那樣:“夫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並魏之後,大王未深識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將提枹鼓,則戰爭方始耳。”

本來“隆中對”中的策略是劉備聯合孫權抗曹,奪取荊州、益州,然後等待時機,再兩路大軍分別從荊州、益州北伐,消滅曹魏,而孫權只能從揚州北上,所以劉備奪取的地盤必然多,而且劉備還是皇室後裔,只要在聲望和實力壓制了孫權,後期孫氏並不足為慮。

但此時孫吳已經強於蜀漢,而且也只能從漢中出兵,而孫權佔據長江中下游,可以從荊州和益州兩路出兵,所以諸葛亮的乾脆就修改了策略,他在孫權稱帝時和其劃分天下,這個時候孫權雖然已經有資格稱帝,但還是需要外面承認的,雙方就此達成了平分天下的協議。

諸葛亮的策略也就轉為了先和孫吳一起消滅曹魏,然後雙方在一決雌雄。這其中的變化穿了也就是實力的變化,本來諸葛亮想的很美,先實力壓制孫吳,聯合孫吳消滅曹魏,在一統天下,結果人算不如天算,孫劉內槓,荊州被孫權奪取,曹魏也佔了一個大便宜,就蜀漢大敗虧輸,成為了最大的輸家,所以諸葛亮不得不讓步。

這和當年“冀州對”中沮授勸袁紹先佔據北方在迎天子,後來卻直接勸諫袁紹掌控獻帝一樣,早先袁紹幹不過董卓,所以要先擴大自身實力,而董卓死後,獻帝東遷,袁紹雖然還沒有徹底佔據北方四州,但奪取獻帝的難度也已經大為降低,所以袁紹不需要在等了。

不過在劉孫內槓之中,蜀漢集團損失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底蘊,還有著一個大好的時機,曹魏勢大,本身就需要孫劉聯合對抗,所以想要徹底擊敗曹魏,單憑自身的實力是很難做到的,這一是需要一個機會的。

在諸葛亮寫下“出師表”時,他看到的就是一個機會,曹睿剛剛上臺,尚且執政不穩的機會。

注1: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德)〔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陳和睦,優劣得所。親賢臣,遠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4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諸葛亮集載禪三月下詔曰:“朕聞天地之道,福仁而禍淫;善積者昌,惡積者喪,古今常數也。是以湯、武脩德而王,桀、紂極暴而亡。曩者漢祚中微,網漏兇慝,董卓造難,震盪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衡,殘剝海內,懷無君之心。子丕孤豎,敢尋亂階,盜據神器,更姓改物,世濟其兇。當此之時,皇極幽昧,天下無主,則我帝命隕越於下。昭烈皇帝體明叡之德,光演文武,應乾坤之運,出身平難,經營四方,人鬼同謀,百姓與能。兆民欣戴。奉順符讖,建位易號,丕承天序,補弊興衰,存復祖業,誕膺皇綱,不墜於地。萬國未定,早世遐殂。朕以幼衝,繼統鴻基,未習保傅之訓,而嬰祖宗之重。**壅否,社稷不建,永惟所以,念在匡救,光載前緒,未有攸濟,朕甚懼焉。是以夙興夜寐,不敢自逸,每從菲薄以益國用,勸分務穡以阜民財,授方任能以參其聽,斷私降意以養將士。欲奮劍長驅,指討凶逆,朱旗未舉,而丕復隕喪,斯所謂不燃我薪而****也。殘類餘醜,又支天禍,恣睢河、洛,阻兵未弭。諸葛丞相弘毅忠壯,忘身憂國,先帝託以天下,以勖朕躬。今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二十萬眾,董督元戎,龔行天罰,除患寧亂,克復舊都,在此行也。昔項籍總一強眾,跨州兼土,所務者大,然卒敗垓下,死於東城,宗族(如焚)〔焚如〕,為笑千載,皆不以義,陵上虐下故也。今賊效尤,天人所怨,奉時宜速,庶憑炎精祖宗威靈相助之福,所向必克。吳王孫權同恤災患,潛軍合謀,掎角其後。涼州諸國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餘人詣受節度,大軍北出,便欲率將兵馬,奮戈先驅。天命既集,人事又至,師貞勢並,必無敵矣。夫王者之兵,有征無戰,尊而且義,莫敢抗也,故鳴條之役,軍不血刃,牧野之師,商人倒戈。今旍麾首路,其所經至,亦不欲窮兵極武。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各有品限。及魏之宗族、支葉、中外,有能規利害、審逆順之數,來詣降者,皆原除之。昔輔果絕親於智氏,而蒙全宗之福,微子去殷,項伯歸漢,皆受茅土之慶。此前世之明驗也。若其迷沈不反,將助亂人,不式王命,戮及妻孥,罔有攸赦。廣宣恩威,貸其元帥,吊其殘民。他如詔書律令,丞相其露布天下,使稱朕意焉。”

ps:諸葛亮北伐開始了,,,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