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03章 修和孫吳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葛亮上臺之後,內憂外患,人才缺乏,此時劉備雖然已經和孫權複合,但二者的同盟變數還很多,益州南部的叛亂就有著江東的影子,所以諸葛亮為此憂心忡忡,不知派誰聯絡孫權。

之後,鄧芝主動請纓,孫權亦派張溫禮尚往來,雙方之間的關係得以穩固。

【聯絡孫吳】

章武三年(),劉備於永安病逝。之前,面對曹丕的大舉入侵,孫權為修補夷陵之戰給兩國造成的裂縫,曾遣使請和,劉備亦派宋瑋、費禕等到吳回應,兩國初步和解。

然而如今劉備逝世,丞相諸葛亮憂慮孫權知道這訊息後態度會有所改變,不知如何處理。此時鄧芝面見諸葛亮:“現今主上年幼,在位不久,應該派遣使臣重新與東吳結好。”諸葛亮回答:“我想了很久,不知道任用誰,現在我找到了。”鄧芝問是誰,諸葛亮:“就是使君您了!”於是派鄧芝出使吳國。

鄧芝到來後,孫權果然感到疑惑,不立即接見鄧芝,鄧芝便自己上表求見孫權道:“臣這次來也是為了吳國,不只是為了蜀漢。”孫權於是接見他,對鄧芝:“我原本誠心想與蜀漢和親,但恐怕漢主年幼,國而大勢困頓,如果曹魏乘虛進攻,不能保全自己,所以我感到十分猶疑了。”

鄧芝答道:“吳、蜀兩國結合擁有四州的地方,大王您是有名於世的英傑,諸葛亮亦是當代特別傑出的人才。蜀有重險可固守,吳有三江可阻隔,結合這兩個長處,成為唇齒之邦,進可併力奪取天下,退可鼎足而立,這是自然的常理。大王現在若想委身向魏,魏必定要大王您入朝朝拜,最少也要求太子前往為質子,若不遵從命令,就有理由討伐,我國必定見有利而順流進發,如此,江南之地便不再是大王所有了。”孫權沉思甚久才:“你所言甚是啊!”便與魏斷絕關系,與漢連和,派張溫前往訪問。鄧芝出使後還向孫權要回了蜀地的張裔,孫權也答應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時張溫以輔義中郎將身份出使蜀國。孫權對他:“您本不宜遠出,只是擔心諸葛亮不瞭解我所以與曹操往來的用意,故委屈您出行。如果山越禍患全部消除,我們便會對曹丕大舉進攻。作使者的道理,即接受命令但不接受言辭。”

張溫回答:“我在國內沒有作過親信大臣的謀劃,出行外交沒有獨自應對的才能,恐怕沒有張孟播揚國家聲譽的能力,又無子產闡述事理的功效。然而諸葛亮見識深徹,精於謀劃,必定瞭解您的神明思慮和屈伸權宜之計,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測諸葛亮之心,一定不會有什麼猜疑。”

張溫到蜀國後,前往宮廷呈上表章:“古代商高宗守喪卻使殷商國祚再次復興昌盛,周成王年幼卻使周朝德治天下太平,他們功勳普蓋天下,聲威振徹四海。如今陛下以聰明的資質,與古代聖賢等同,賢良大臣輔佐執掌政務,滿朝精英有如群星璀燦,遠近人們仰望您的風采,無不歡欣前來依賴。吳國勤勉軍旅國力以安定江南之地,希望與有道之君一起統一天下,傾心協力同規共謀,有如河水絕無反顧。只因戰事頻頻猛烈,我們可供役使的軍力太少,故此只好忍受卑鄙之徒強加的恥辱。現特派下臣張溫疏通情況表達友情。陛下推崇禮義,不應以此為恥而忽視我的請求。臣自遙遠的邊境,直到貴國首都之郊,頻頻蒙受貴國殊禮接待,恩詔不斷傳至,我受此榮耀感到惶懼,又感到意外的驚奇和不安。謹此奉獻我主致陛下信函一封。”蜀漢頗為看重張溫的才幹,他即將從蜀漢返回時,益州的文武百官都前往為他餞行。

張溫返回時,蜀漢再次派鄧芝到吳國,孫權對鄧芝:“如果天下太平的時候,兩個君主分別統治,不是很快樂嗎。”鄧芝卻對他:“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如果魏國滅亡之後,大王還未深識天命。那為君之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為臣之人各自竭盡自己的忠誠,而為將之人則握棰擂鼓,爭戰才剛剛開始。”孫權大笑:“您確實很真誠。”孫權在給諸葛亮的信中:“丁厷言辭鋪張浮豔,陰化不能完盡;能和合兩國的人,只有鄧芝。”

除了鄧芝之外,諸葛亮還以丁厷、陳震等人為使者出使江東,丁厷是益州本土的名士,陳震後來聯絡孫權蜀吳共分天下。

從此以後,吳、蜀兩國使者和書信往來不斷。有事需要互通訊息,吳王孫權常令陸遜告訴諸葛亮;還專刻一枚自己的印章放在陸遜那裡,吳王給蜀漢後主或諸葛亮寫信,常先給陸遜看過,言辭輕重、處事可否,有不當之處,即令陸遜改正,再用印封好發出。

【蜀吳複合】

劉備死去之時,蜀漢內憂外患,所以急需要複合孫權,而對於孫權而言,蜀漢的主動聯絡也是其求之不得的,在曹丕的壓力下,孫權當時也需要其他的盟友。

在三路伐吳失利後,曹丕並沒有放棄對東吳動武施壓,而是長期保持了對孫權的壓制,江東只能被動防禦,局勢並不好看,所以孫權欣然接受了諸葛亮的好意。當時蜀漢內亂,東吳也趁機插手,以雍闓為永昌太守,不過卻沒有進一步刺激蜀漢,動作到此為止,而諸葛亮等蜀漢官員也彷彿對此毫無所知,雙方在面子上保持了友善,諸葛亮平定南方叛亂後,孫權投桃報李也沒有過問雍闓的生死。

在失去荊州後,諸葛亮的政策方針基本還是圍繞以前的“隆中對”進行,外聯孫權,對抗曹操依然是其的基本方針,雖然在其他方面有所改變,但最基本的並沒有變化。

複合孫權之後,諸葛亮修養生息,先是平定了南方的叛亂,穩定了內部的局勢,後來才在曹魏變主之際發兵漢中,討伐宿敵。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