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64章 劉備稱帝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曹丕稱帝後,謠傳漢獻帝已死,劉備遂在諸葛亮等人的勸諫下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

【劉備稱帝】

蜀地傳言漢獻帝已經遇害,於是,漢中王劉備下令披麻戴孝,為漢獻帝舉行喪禮,尊諡漢獻帝為孝愍皇帝。群臣紛紛上書,有很多吉祥之兆,請求劉備即位稱帝(注1)。

據《蜀本紀》記載,武都有丈夫化為女子,顏色美好,蓋山精也。蜀王娶以為妻,不習水土,疾病欲歸國,蜀王留之,無幾物故。蜀王發卒之武都擔土,於成都郭中葬,蓋地數畝,高十丈,號曰武擔也。

而劉備一開始是拒絕稱帝的,這個時候諸葛亮勸到:“從前吳漢、耿..等人起始勸世祖光武皇帝稱帝登基,世祖推辭不允,先後推讓四次,耿純於是進言:‘天下英雄對您十分景仰,希望追隨您得到各人想得到的東西。如果您不採納眾人的建議,大家就會各擇新主,無人再跟隨您了。’世祖感到耿純的話很在理,於是答應了眾人的請求。現在曹丕篡漢,天下無主,大王乃劉氏皇族後裔,承漢室世系即位登基,此乃合情合理之事。士大夫們長期追隨大王,歷經艱辛困苦,也是希望像耿純所的那樣能建下尺寸之功啊!”

劉備於是即位稱帝,並且冊命諸葛亮為丞相,:“朕家遭不幸,故謹承王位,一定兢兢業業,不敢貪逸康樂,一心安定百姓,惟恐他們不得安撫。嗚呼!丞相諸葛亮可要詳盡真實地體察朕的心意,不倦地幫助朕克服缺,協助佈施君王的恩澤,讓日月的光輝普照天下,請盡心竭力啊!”諸葛亮以丞相身份總理尚書事,並享“假節”的權利。張飛死後,又兼職司隸校尉。

當然了,在蜀漢集團中並不是所有都希望劉備稱帝的,曾經拜見關羽的費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當時群臣商議想要推舉劉備稱帝,費詩上疏反對道:“殿下由於曹操父子逼迫天子並篡奪帝位,所以才客居萬里之外,集合士卒大眾,準備用以討伐逆賊。今大敵尚未消滅,卻先自立為帝,恐怕眾人心中會感到疑惑啊。昔日漢高祖和項羽約定,先攻滅秦國的人可以做王。等到高祖攻陷咸陽,俘獲秦王子嬰,仍然懷有推讓之心不願稱王,何況現在殿下仍未走出門庭,就想自立為帝呢!我實在認為殿下不應聽取群臣的提議啊。”

費詩因此違背了劉備的心意,被貶官為永昌郡從事。劉備亦於同年四月稱帝。

劉備稱帝後立吳氏為皇后,兒子劉禪為皇太子,以餘子劉永為魯王,劉理為梁王。他以成都為國都,國號“漢”,年號“章武”,“章武”代表火德,也是劉備認為自己繼承了漢室。

【稱帝的必要性】

歷史上劉備在曹丕篡漢之後立刻稱帝是有著十分的必要,從大義上來劉備此舉延續了漢室的存在。

在曹丕稱帝後,等於東漢已經滅亡,這個時候作為宗室後裔劉備是需要站出來的,更不要當時有能力有聲望能和曹丕對臺的宗室也只有劉備一人而已了,劉備此時是有責任有義務稱帝的。如果連劉備都不稱帝,都不願意繼承漢業,豈不是承認漢室已經滅亡了,那些思漢的官吏、文人和百姓只會更加絕望。

從對外局勢上來劉備也需要稱帝,當時曹丕和孫權都是劉備的敵人,如果曹丕稱帝後,劉備依然是漢中王,那劉備在聲勢上就會天然弱曹丕一頭,這是劉備以及益州集團所不能容忍的。而對於孫權來,劉備稱帝也對於其有著很大的威懾力,畢竟孫權以前可是曾經以漢臣自居的。

從內部上來,大家其實也都希望劉備稱帝,在連續失去荊州和上庸三郡後,劉備集團威勢大衰,急需要重整旗鼓,而劉備稱帝順勢稱帝,則可以起到打氣的效果。

另外益州群臣也都想趁劉備稱帝的機會加官進爵,這已經形成了一種趨勢,劉備也不能自絕於部下,所以他要稱帝,要給部下們封賞。

對於劉備自己而言,他也是希望稱帝的,畢竟劉備年齡也不了,當時劉備已經六十歲了,他沒有多少時間了,而劉備作為宗室,他也有資格稱帝,所以在曹丕篡漢之際,群臣進諫之際,劉備最終選擇了稱帝。

當時益州久為謠傳漢獻帝已死,百姓們固然得不到北方的訊息,然而益州的那些的大員則不可能不清楚,但卻沒有人出來澄清,也沒有人來控制謠言的流傳,這實際上就是一種默契,大家都知道的默契。

劉備稱帝後也實現了當年董扶的預言——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

【繼承漢室≠繼承漢朝】

劉備雖然在章武元年(1)稱帝,延續了漢室的存在,但這並不代表著劉備延續了漢朝的存在,這兩並不一樣。

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認為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漢朝而言,雖然自稱是西漢中山靖王的後代,然而屬關係太疏遠了,已不清有多少代,處於什麼名分和地位,就同南朝宋高祖劉裕自稱是西漢楚元王的後代,南唐烈祖李自稱是唐朝吳王李恪的後代一樣,真假難辨。

這我並不認可,前文已經過了劉備雖然家道中落,但實際上是只是因為其父親去世,自己家中環境不好,但當時在涿郡涿縣的劉氏宗族勢力依然不,單單劉備身份難查還可以的過去,但不可能一個大家族人們都不知道是不是皇室後裔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且在整個三國時期乃至兩晉的文獻中就沒有找到質疑劉備出身的記錄,劉備和劉秀出身類似,司馬光的觀並不能讓人很信服。

不過我認為劉備能算繼承了漢朝的遺統,但他還算不上繼承了大漢的事業,因為我認為劉備還不夠格,他只是一國之主,並不是一個王朝的主人。蜀漢到底還是太偏太弱了,連東晉、兩宋都比不上。

注1:是後在所並言眾瑞,日月相屬,故議郎陽泉侯劉豹、青衣侯向舉、偏將軍張裔、黃權、大司馬屬殷純、益州別駕從事趙莋、治中從事楊洪、從事祭酒何宗、議曹從事杜瓊、勸學從事張爽、尹默、譙周等上言:“臣聞河圖、洛書,五經讖、緯,孔子所甄,驗應自遠。謹案洛書甄曜度曰:‘赤三日德昌,九世會備,合為帝際。’洛書寶號命曰:‘天度帝道備稱皇,以統握契,百成不敗。’洛書錄運期曰:‘九侯七傑爭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頭,誰使主者玄且來。’孝經鉤命決錄曰:‘帝三建九會備。’臣父群未亡時,言西南數有黃氣,直立數丈,見來積年,時時有景雲祥風,從璿璣下來應之,此為異瑞。又二十二年中,數有氣如旗,從西竟東,中天而行,圖、書曰‘必有天子出其方’。加是年太白、熒惑、填星,常從歲星相追。近漢初興,五星從歲星謀;歲星主義,漢位在西,義之上方,故漢法常以歲星候人主。當有聖主起於此州,以致中興。時許帝尚存,故群下不敢漏言。頃者熒惑復追歲星,見在胃昴畢;昴畢為天綱,經曰‘帝星處之,眾邪消亡’。聖諱豫睹,推揆期驗,符合數至,若此非一。臣聞聖王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故應際而生,與神合契。原大王應天順民,速即洪業,以寧海內。”

太傅許靖、安漢將軍糜竺、軍師將軍諸葛亮、太常賴恭、光祿勳(黃權)〔黃柱〕、少府王謀等上言:“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據神器,劫迫忠良,酷烈無道。人鬼忿毒,鹹思劉氏。今上無天子,海內惶惶,靡所式仰。群下前後上書者八百餘人,鹹稱述符瑞,圖、讖明徵。間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孝經援神契曰‘德至淵泉則黃龍見’,龍者,君之象也。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大王當龍升,登帝位也。又前關羽圍樊、襄陽,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璽潛漢水,伏於淵泉,暉景燭燿,靈光徹天。夫漢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國號也,大王襲先帝軌跡,亦興於漢中也。今天子玉璽神光先見,璽出襄陽,漢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與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應,非人力所致。昔周有烏魚之瑞,鹹曰休哉。二祖受命,圖、書先著,以為徵驗。今上天告祥,群儒英俊,並進河、洛,孔子讖、記,鹹悉具至。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祇降祚,聖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考省靈圖,啟發讖、緯,神明之表,名諱昭著。宜即帝位,以纂二祖,紹嗣昭穆,天下幸甚。臣等謹與博士許慈、議郎孟光,建立禮儀,擇令辰,上尊號。”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之南。1為文曰:“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備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漢有天下,歷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後,滔天泯夏,罔顧天顯。操子丕,載其兇逆,竊居神器。群臣將士以為社稷墮廢,備宜脩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備惟否德,懼忝帝位。詢於庶民,外及蠻夷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明命,又懼漢阼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脩燔瘞,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