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16章 龐統之死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建安十九年(14),劉備包圍雒城,其軍師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

【劉備集團內的郭奉孝】

歷史上龐統和郭嘉一樣,都是英年早逝,龐統去世的時候只有三十六歲,而郭嘉是三十八歲,不僅如此他們在各自的集團內的地位和身份也非常類似。

郭嘉是曹操早年麾下的核心謀士之一,龐統也是劉備入蜀之際的軍師,二人死去都是令後人十分惋惜,後世甚至將龐統死去之地稱為“落鳳坡”。

而另一方面,郭嘉和龐統也同時都在少數被後世高估的名人之內,二人在三國時代的確才能也不菲,但實話,現在人們對於郭嘉還有龐統的能力還是預期太高了。

現在不少人認為郭嘉是曹魏第一謀士,甚至是三國時代第一謀士,但實際上郭嘉單單憑藉自身的能力很難排進曹魏謀士前五之列,更不要整個三國時代了,而龐統和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但論真實能力而言,龐統也是遠不及諸葛亮的。

歷史上龐統在政治、軍事和謀略方面能力都是有所展示的,這的確和諸葛亮類似,然而其表現出來的水準就不太令人信服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首先在政治方面,龐統主要做過荊州南郡的功曹,後期還被劉備派出管理耒陽縣。龐統擔任南郡功曹時相關資料的記載不多,但他在管理耒陽縣卻因為不理縣務,直接被劉備免官,雖然後來諸葛亮、魯肅等人紛紛為龐統話,龐統不是百里之才,然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其次在軍事方面,後來龐統隨劉備出兵作戰,在攻打雒城時他統帥軍隊被流失射中去世,這就是龐統在軍事上僅有的戰績了。

最後在關鍵的謀略上,龐統表現出的水準的確在一般謀士之上,這不可否認。在追隨劉備時,龐統主要為其提出了三次意見,均表現出了相當的謀略能力。

第一次是在劉備猶豫是否接受劉璋邀請入川,謀求益州時,龐統力主劉備奪取益州,劉備表示自己不想失信於天下,想要和曹≥∧≥∧≥∧≥∧,m.※.co▲m操有所區別,龐統此時就勸劉備,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你不取益州,不代表別人沒興趣,要是失去這個機會,導致日後益州被曹操等人奪取,那可就悲劇了

想一想當年袁紹死活不聽沮授的意見,導致獻帝最終被曹操所控制,日後反而被弟曹操翻身壓在腳下,而劉備自己也曾經勸劉表趁曹操討伐烏丸之際北上,劉表錯過機會之後也是懊悔非常,再加上益州本身就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強調的必奪目標,劉備最終還是下定決心,發兵益州。

第二次是劉備和劉璋在涪城會盟時,當時龐統等人積極勸劉備在宴席中挾持劉璋,以免夜長夢多,但最終遭到了劉備的拒絕,這前文我已經過了,我個人是贊同劉備的,畢竟當時劉璋才是地主,劉備想要對劉璋動手的機會並不多,而且風險還大,萬一失敗那就不是劉備抓劉璋,而是劉備自己被留在益州了。

第三次是劉備北上之後,龐統為其提出了三條奪蜀之策,時間不能確定是不是在劉璋處死張松之前,那個時候也不清楚劉璋還有沒有意識到劉備的圖謀。龐統提出的上策就是趁劉璋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突襲成都,一舉而定,但如果當時劉璋已經處死張松對劉備有了防備,這個建議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但就算劉璋在當時還沒有防備劉備,張松作為內應還潛伏在成都城內,要實現龐統的上策依然有著很大的難度,這主要體現在執行力方面。畢竟葭萌關離成都遠不遠,但近也不近,一直孤軍潛伏下來長途跋涉,然後突襲成都,是很考驗將領統帥能力的,就算劉備等人有著這個能力,萬一運氣不好稀裡糊塗暴露了也白搭,所以上策看起來很美,但風險實際上很高,不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冒這個風險。

下策則是劉備退回白帝城,溝通荊州,然後再與劉璋一戰,這個策略很穩妥,但實際上等於劉備放棄了原來的一切,這樣做的話劉備當初入蜀就沒有意義了,所以也只是下策,劉備除非沒有更好的辦法,否者是不會採取的。

龐統提出的中策就是假裝回荊州,把劉璋的部下楊懷、高沛引誘過來,再吞併其部下,然後轉頭南下討伐劉璋,這相對而言即比較穩妥,也比較先明了,就算楊懷、高沛沒來,劉備也沒損失,這個策略總體而言風險不高,收益卻比較大,是很合算的,所以劉備最終採納了中策。

當然龐統其實還了一個下下策,就是猶豫不前,幹等著,什麼也不做。

雖然在《龐統傳》中沒有明確龐統提出三策的時間,但從龐統的下策來看,如果不是劉璋已經知曉了劉備的意圖,那劉備沒有必要回白帝的,他回去反而要多費一番口舌,而最後龐統還:“若沈吟不去,將致大因,不可久矣”。這也暗示了當時劉璋已經知道劉備的意圖,劉備不能再拖下去,需要早做決斷,所以龐統提出上中下三策的時間在張松死後的可能性比較大。

而從張松死後的情況考慮,三策之中其實明顯就只有中策更為可行了,上策風險更高了,下策則沒必要。

作為一名合格的軍師,龐統在輔佐君主的同時,也應該及時指出君主的錯誤,這龐統做的也很好,在奪取涪城之後,劉備有些得意忘形,龐統就敢於在宴會上直接指出劉備的不對,並且最終讓劉備知曉了錯誤。

龐統絕對是一個合格的謀士,不過龐統追隨劉備的時間太短,留下的策略並不多,也不足以證明龐統是一個級謀士,龐統勸劉備入川在當時是很明顯的,法正都已經來了,劉備當然要抓住這個機會了;而在涪城勸劉備趁機挾持劉璋,這個建議則風險太高了,最終沒有被劉備所採納;最終龐統平定益州的三策,實際上只有中策的可行性比較大。

早逝的龐統和早逝的郭嘉一樣,他們雖然都在後世被認為是當時的級謀士,但實際上他們的表現離級謀士的標準還差的很多。

他們二人的能力和陳宮類似,和同樣英年早逝的周瑜是不在一個等級的。

【身後之事】

龐統死後,劉備極為痛惜,一到龐統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勳,劉備任命龐統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後來還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諡號為靖侯。

多一句,雖然《三國演義》中有描寫龐統面貌醜陋,但這在正史是沒有的。

【歷史上的龐統】

姓名:龐統

屬性:謀略(b+)龐統作為一個軍師是合格的,但還談不上級

統率(c)因為龐統幾乎出戰即死,所以這個評價當然高不了

政治(b-)龐統在方面沒有傑出政績的記載,相反有過“差評”

總評(b)龐統和郭嘉類似,由於死去過早,對於歷史上的影響較一般

別名(稱號):字士元,號鳳雛

性別:男

民族:漢

職業:軍師

官職:軍師中郎將

諡號:靖侯

家庭出身:荊州士族

生卒:179----14

出生地:荊州襄陽人

主要社會關系:從父(龐德公)同輩(龐山民)

主要經歷:

179年-09年出身士族大家,和諸葛亮並稱為臥龍鳳雛,後擔任南郡功曹

09年-14年周瑜死後歸順劉備,為其所重用,隨劉備入蜀時戰死

總結:雖然龐統還不算南州士之冠冕,但已經是荊州難得的精英了。

ps:不好意思了,斷更了好幾天了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