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漢末三國志->章節

第002章 江都對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孫策守孝結束之後,急需開啟局面,但當時他所面臨的情況並不太好,一方面他在徐州遭受了陶謙的排擠,另一方面自己父親的舊部被袁術所控制,自己沒有力量。

這個時候孫策在江都請教了也在此守孝的揚州名士張紘,而這一次對話也是三國時代“四大對”(注1)之中的第二對“江都對”。

【江都對】

初平四年(19年),孫策守孝事畢後,準備離開江都,當時揚州名士張紘也正因為母親去世守孝居住在江都。孫策幾次拜見,和他研究天下大勢。

據《吳歷記載》當時是孫策先出了自己心中的看法:“目前漢祚衰微,天下紛亂,英雄豪傑,都擁兵自重,各圖發展,乃至沒有人出於公心,扶危濟亂。先父曾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不幸被黃祖所害。我雖年輕識淺,但卻有心要幹一番事業。如今,我想到袁術那裡去,請求他把先父當年的舊部交我統領,然後到丹陽去依靠舅父吳景,收集流散兵士,東據吳郡、會稽,報仇雪恥,做臣服於朝廷的外藩。您以為如何?”

張紘推託:“我識見簡陋,況且又服喪在身,對您的事,實在難以幫忙。”

孫策進一步請求:“您的大名,名聞遐邇。四方之人,無不嚮往仰慕。我的這些打算,成與不成,由您一言而決。您一定要對我直言相告。如果我志向得伸,大仇得報,決不會忘記您的教誨之恩。”到動情之處,孫策眼中不覺落下淚來。

張紘見孫策言辭慷慨,神色間流露著忠義豪壯之氣,深受感動,終於對孫策出了自己的看法:“當年周朝王道陵遲,齊桓公、晉文公才能應運而起;王室一旦安寧,諸侯就只能貢奉周朝,盡臣子的本分了。您繼承父輩威烈,驍勇善戰,假如真能棲身丹陽,召集吳郡、會稽兵馬,那麼,荊揚二州自可掃平,報仇雪恨也指日可待。那時您憑倚長江,奮發威德,掃除群雄,匡扶漢室,所建的功業,絕不會亞於齊桓、晉文,定會流芳千古,豈止作一個外藩呢?目前世難時艱,如果您想建功立業,就應當南渡,我將與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援您。”

孫策聽了張紘的一番話語,心中激盪難平:“那一言為定!我馬上開始行動!只是我有老母幼弟,不便同行,現在全都託付給您。希望您多加照顧,使我無後顧之憂。”

【召集舊部,坐南望北】

後世將孫策和張紘之間的這一番對話稱之為“江都對”,這也是東吳集團的第一個明確戰略方針,孫策後來的行動也大體上符合“江都對”的規劃。

“江都對”的規劃主要有兩,其一是孫策自己提出來的“召集舊部”,其二是張紘補充的“坐南望北”。這兩都並不難理解。

孫策準備出山時,雖然天下大局還遠沒有明朗,但他本人缺乏實力,缺乏支援,沒有力量去爭霸天下,沒有資本獨立一方,有的僅僅是自己才能和雄心壯志。

孫策雖然沒有力量,但他父親孫堅的殘部還在,只不過為袁術所控制,他舅舅吳景還是丹陽太守,那個地方盡出精兵。所以這個時候孫策選擇去靠袁術哪裡拿回父親的部下就已經是必然的選擇,畢竟孫家的關系網都在袁術集團之中。

而從袁術哪裡拿回父親的舊部之後,孫策的想法是以這一隻精煉老軍作為自己日後的骨幹,然後再去丹陽藉助親戚關係召集軍隊,南下奪取吳郡、會稽,積蓄力量再為自己的父親孫堅復仇。

孫策想法是好的,只不過有些過於美滿了。

孫策目標是江東的吳郡、會稽,都在揚州地域,其中吳郡還是孫策的老家,但是揚州最強的勢力就是袁術,而且當時孫堅的親戚也基本在袁術麾下任職,他的表哥孫賁和舅舅吳景都是位居高職。

在孫策的考慮中,並沒有全面的把袁術考慮進去,但沒有袁術的配合,孫策的計劃卻是沒有一絲可能成功的,別的不,袁術只要不把孫堅的舊部還給孫策,孫策連開始都沒有,更何況當時吳景也是袁術的部下,受制於袁術,他想幫孫策也得有袁術的同意。更重要的是揚州也是袁術的目標,他是不可能沒事將其讓給孫策的。

所以孫策去袁術那邊之後,事情並沒有完全的按著孫策的想法走,他本來是單純的想拿回父親的軍隊,然後以此為基礎自己再打出一片天下,結果卻變為了“借殼生蛋”,其中發生了很多的波折,自己也成為了袁術麾下大將,但不管如何,孫策最終達成了初步目標,他藉助袁術的名義和力量奪取了江東,成為了威震天下的江東霸王。

張紘則對孫策的想法進行了補充,準確的為孫策定下了更大的目標,孫策本來僅僅準備佔據揚州的兩郡之地,為父報仇,做個外番而已,但張紘卻認為孫策應該有更大的野望,也就是“坐南望北”。

在張紘的規劃中,孫策奪取吳郡、會稽後應該進一步奪取整個的揚州,復仇劉表,再控制荊州,這樣就基本控制了長江以南,這就是“坐南”。

而孫策控制了荊州和揚州之後,就擁有了足夠的實力爭霸天下,至少可以建立齊桓公、晉文公的功業,甚至可以在進一步,雖然是匡扶漢室,但實際上是什麼,大家都心裡很清楚,這也就是“望北”。

相比袁紹而言,當時的孫策力量弱太多了,所以張紘的策略並不是和沮授的“先北後南”相對應的“先南後北”,而是更為實際的坐南望北,畢竟“冀州對”提出的時候,袁紹已經佔據冀州,還有著偌大的威名,而孫權和魯肅談論“塌上對”的時候,孫權也已經佔據江東,就算是“隆中對”出世之際,皇叔雖然還屈於人下,但至少也有了自己的勢力,只有孫策,當時幾乎什麼都沒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孫策就是以這樣的白衣之身最終奪取江東,稱霸一方。

注1:即指“冀州對”、“江都對”、“塌上對”和“隆中對”

相關推薦:病弱陰沉大反派被我親懵了都市無敵大反派山海三國志三國志之大白天下魔幻三國志遊戲之三國志神秘復甦之白色領域NBA之我的隊友是納什我在大宋販賣焦慮帝道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