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寡人劉玄德->章節

第一百三十一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6k)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街邊一側,呂布已然將那幾個暗中窺伺的漢子放倒在地。

此時他邁步而來,剛好聽到張遼自報姓名。

劉備倒是半點也不驚訝,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樣。

方才他想起一事,他記起張遼的籍貫便是在這雁門馬邑,只是他想不到如今張遼還如此年少。

他笑道:“小小年紀,一身本事倒是不差。我看你方才提及姓名之時頗為自傲,莫非你的姓字有何奇特之處不成?”

“讓我想想,雁門馬邑,此地當年曾有位想要捨身為國的人物。只是謀劃失敗之後不止此人銷聲匿跡,就是連他的家族也不見了蹤影。此人名叫聶壹,張遼,你可曾聽過?”

“自然聽過,於馬邑誰不知聶公。”到底年少,張遼面上顯過一抹慌亂,看向劉備的目光之中多了幾分戒備。

方才劉備所提及的聶壹便是他家先祖,當年馬邑之謀失敗,為了防止匈奴人報復,整個家族不再經商,甚至更換了姓氏。

“我倒是極為欽佩當年的聶公,以一身而擔天下之重,此計不成非是他的過錯,只是謀事不密罷了。”劉備笑道,“可憐聶公如此人物,卻是最後論落到連自家都要更名改姓,潛蹤藏跡的結局,豈不是人間大苦之事?”

張遼神色柔和下來,嘴唇動了動,欲言又止。

此時呂布卻是上前,一巴掌拍在張遼的肩上,笑道:“少年郎本事不差,合某的心意,日後再長大些可以前來尋我,我乃九原呂布呂奉先。”

“虓虎呂布?”張遼一驚。

方才他雖見眼前之人頗為高大,可卻不曾想到此人會是如今名揚幷州的九原呂布。

如今呂布在幽並邊界的名頭極大,而且非是只以勇武出名,虓虎之名流傳的同時,還傳揚著他救危扶困的仁義之名。

劉備見狀上前一步,溫和一笑,“你也莫要被他的名頭唬住。我為幽州劉備劉玄德,想來在此地的名頭應當也不比他這只虓虎差吧。”

張遼又是一愣,這兩年在幽並之地傳揚最多的就是這二人之名,可說是不分伯仲。

當初他原本還想著等他長大練好了本事,就去投效其中一人。

不想此時兩人竟然都是出現在他眼前,而且都還對他露出了招攬之意。

劉備笑道:“無須為難,你年歲還小。如今不好做決斷,日後也許便不用做決斷了。”

說著,他看了呂布一眼。

呂布只是笑了笑,沒有言語。

劉備的言下之意再是簡單不過,等到日後張遼長成,他們二人說不得就只剩下一人,自然沒得選,也就不用選了。

此時那幾個短褐少年在不遠處呼喊著張遼的名字,張遼向兩人告罪一聲,朝著那些少年跑了過去。

只是等他跑到一半時卻是勐然轉過頭來,朝著關羽大聲喊著,“那紅臉漢子,今日之恩張遼記下了,日後定然會報。”

也不待關羽回答,他已然帶著身邊的短褐少年跑遠了。

三人站在遠處看著張遼等人離去的背影。

劉備先開口笑道:“奉先也看中了這個少年?想要收為己用?”

“自古豪傑相重,英雄相惜。”呂布轉頭,迎向劉備的目光,笑道,“玄德不也是看中了此人嗎?天下英豪,向來都是能者居之。”

兩人相顧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既然兩人都看中了此人,無非各憑手段罷了。

“好了,馬邑逛的差不多了,咱們也該儘早啟程了。不然到時候田郎將還以為咱們故意延誤軍機。”劉備轉身先行。

張遼固然是意外之喜,只是如今年紀還太小了些,今日他們的相遇,對張遼來說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歷史進程的稍有偏差,也不知如今這個少年郎,還會不會成為日後威震逍遙津的天下名將。

此時他見關羽還望著張遼離去的方向,笑著拍了拍關羽的肩膀,“雲長,今日不虧。”

關羽一頭霧水。

逍遙津上的戰神的人情可不是誰都能讓他欠下的。

劉備忽然想起一件有趣之事,想來如今江東幼虎孫策還小,孫家那個麒麟子還不曾出生吧。

他忽然笑道:“說來還有一處咱們不得不去。”

…………

自馬邑東去,有山名白登,昔年匈奴以重兵圍困高祖之地也。

劉備此時已然帶著關羽幾人登上了白登山。

沿途山路險陡,其上卻是一處極為平緩的圓坡。

放目遠望,遠處有山澗流水緩緩而下,其上更是時有野兔野鹿於林間跳躍。

“昔年高祖攜大勝項王之餘威,統以天下之兵,猶然被匈奴圍困於此地。如今想來還是讓人不勝唏噓。”劉備嘆息一聲。

白登山,歷來是漢家兒郎的傷心之地。

一旁的呂布卻是冷笑一聲,“玄德所言不差,只是想來也正是大勝項王,也才讓高祖有了輕敵之心。不然以高祖心性,即便輕敵冒進,多半也不會身先士卒。”

劉備沒有出言反駁,反倒是問了另外一個問題,“且不論書上所言雙方兵力是否屬實,諸君以為昔年高祖被困於此地,是如何熬過了數日?硬生生拖到了援軍到來?”

“想來山上當有活水,若無活水,圍山絕水,定然不能久持。”關羽指著不遠處的澗水。

劉備點了點頭。

“上山之路多險阻,不利騎兵奔行,漢軍步卒遠勝於匈奴,匈奴即便真的有騎兵四十萬,卻也施展不得。昔年高祖與項王戰於廣武,其間廣武幾得幾失,故而漢軍本就熟悉陣地之戰。”張飛素來善用地利,也是開口道。

“都有道理。”劉備同樣是點了點頭,忽然問道:“奉先與益德久在邊塞,對塞外的地利頗熟,可知塞外有無這般所在?”

張飛思索片刻,開口道:“確是有一處與此相似。當地人名之為莽山,因其行如盤伏的巨蟒而得名。只是此地孤懸塞外,鮮有人至。”

劉備又詳細問清了此地所在,笑道:“位置倒是不差。”

身邊幾人都是不解其意。

劉備笑道:“如今高柳近在眼前,還有一事,需要奉先與益德助我一二。”

…………

高柳城的縣衙之中,一個身形頗為修長,留著一副短鬚的漢子正在大堂之中來回踱著步子,堂下皆是隨著他而來的隨軍將校。

隨著他的言語,不斷有將校出門而去。

此人正是此路討伐鮮卑的主將,如今的烏丸校尉夏育。

此時夏育正在佈置軍需事宜,他為邊地宿將,佈置起這些來自然得心應手。

不過片刻,堂下之人已然都被他差遣了出去,只剩下一個坐在他上首有些矮胖的中年漢子。

此人則是三路軍中的另一路統帥,星夜輕騎從雲中趕來,來與夏育商議軍情的破鮮卑中郎將田晏。

此時軍需佈置已定,夏育這才落座。

兩人是同鄉,加上當年都曾追隨段熲討伐東羌,這些年又都在邊地任事,私交自來不差。

“夏校尉以為此戰如何?”田晏開口問道。

他心中其實對此戰也無把握,只是之前他犯下了律法,本該丟官罷職,剛好此時夏育和他提及了要上書征討鮮卑一事。他也就趁機賄賂王甫,求來了這個討伐鮮卑的差事。

夏育端起桌上的熱湯喝了一口,笑道:“世人皆以為他檀石槐天降之才,以為如今的鮮卑不可力敵。我卻不是如此看,去歲鮮卑南來,還不是被我親自率人大破之?”

“於我看來,檀石槐不過爾爾。”

他將手中的木碗放下,“此次大兵征伐,自要一舉解決鮮卑,最少也要他幾十年間不敢南下而牧馬。”

田晏聽得夏育之言狂傲,無奈的苦笑一聲。

他沒有夏育的雄心壯志,他於此戰之中只想著稍稍立些軍功,能保住身上的官位已然極好了,至於更近一步之事他想都不曾想過。

“夏校尉莫要輕敵,我在雲中之時也曾數次與鮮卑人交手,只怕這些人未必如你想的那般容易對付。”田晏思慮片刻,還是開口道。

身上的官位固然重要,可身家性命更重要。

夏育聞言,凝目盯著田晏看了一會兒,澹澹道:“我記得田郎將當年隨著段司隸征討東羌之時屢屢衝鋒在前,即便是段司隸也是多次贊你驍勇,乃是先登之將。怎的如今年歲大了,位高權重了,反倒是沒了當年的銳氣。”

田晏被他目光逼視,一時之間卻是說不出話來。

此時他忽然覺的夏育言語之間極為像他們兩人的一個故人。

夏育見他不言語,繼續道:“當年你我隨著段司隸百戰東羌,威震涼州,只是世人談及此事皆是言段司隸用兵如神。又有幾人言及你我?可當年危急之時,下馬步戰,高呼浴血的可不只他段司隸一人。”

他頓了頓,說出一句讓田晏有些心驚的言語,“你我論兵法謀略,難道真的在段司隸之下不成?”

田晏默然無語。

他心中又何嘗沒有超越段熲的心思。

於他們而言,段熲確是對他們有提攜之恩,他們自從少年之時便隨著段熲征伐東羌,十餘年血戰才終成大功,可以說他們的一身謀略兵法都是從段熲身上習來。

段熲於他們而言就像是一座高峰,想要更進一步,便註定要越過這座山峰。

後人總是跟著前人的腳步,急著超越前人。

田晏苦笑一聲,“原來你還存了這般心思。”

他想起些往事,他和夏育與當年的李平陳續等人不同,他們年紀小些,算是當時軍中的晚輩,每次征戰之時那些軍中的“老人”都會將他們護在身後。而夏育每次都會逞強著擠到前面。

夏育站起身來,抖了抖衣袖,拍了拍腰間長劍,“所以這次征討鮮卑就是你我最好的機會,只要戰敗檀石槐,世人就會知道你我不在段司隸之下。”

田晏無奈的點了點頭,“我都聽你的就是了。”

田晏雖官職高些,可為人性子綿軟。夏育性子強硬,又多智謀,所以有事之時多是夏育做主。

而且相交多年,夏育的性子他最是清楚,只要夏育想做的事,誰都攔不住的。

這點倒是頗像當年的段熲,一旦下定決心,便絕不會給自家留下任何後路。當年下定決心投靠宦官之時,便是連代表當時清流的太學生都敢大肆抓捕。

“說來還有一事,你也應當聽說有個宗親要來隨咱們出征之事了?”夏育忽然笑道。

“我自然知道此事,聽說陛下還專門在朝堂上對此人大加讚賞了一番。此人如今反倒是成了宗室表率。而且聽說此人在雒陽也有些名頭。”田晏如今與王甫關係交好,自然知道雒陽不少事。

“頂著個漢室宗親的名頭,想來無非是個想要來混些軍功的紈絝子弟。雒陽城中都是什麼人物,你我心知肚明。”

“原本我想要你隨便給他個軍需官職,陛下那邊也好有個交代,只是前幾日卻是收到了一封書信,如今倒是讓我頗為為難了。”夏育笑著自懷中小心翼翼的掏出一封書信。

看樣子他對這封書信十分看重。

田晏將信接在手中,展開之後細細讀了一遍。

紙上字跡銀鉤鐵畫,只需一眼他就能看出是段熲的字跡。

當年在段熲入雒陽之前倒是常常給他們寫信,信中也無非就是問些日常之間的瑣碎之事,只是即便只是收到段熲一封書信,也能讓他們心安幾分。

後來段熲入了雒陽,想來是要避嫌的緣故,與他們的書信往來也就逐漸少了起來,到後來更是再無書信往來。

所以此次段熲來信確是出乎了兩人的意料。

夏育笑道:“誰能想到多年不曾往來的段司隸,竟然會為了一個從雒陽來混軍功的宗親子弟,親自給咱們這些多年不曾來往的故人來信一封。”

此時夏育雖然在笑,可田晏卻是從他身上感受到了一股冷意。

“段公在信上要咱們給此人一個別部司馬之職,你意下如何?”片刻之後,田晏問道。

即便是有段熲的來信,田晏卻覺得夏育也多半不會答應。

不想夏育卻是笑了笑,“段公既然有信前來,你我身為段公舊部,如何能不應下。既然段公看重此人,那便讓他當個別部司馬又如何?我倒也想看看段公看重的到底是個何等人物。”

田晏點了點頭,他自然也不想拂了段熲的面子,夏育肯按信上的意思自然是最好,不然段熲那邊他到時也無法交代。

“說來咱們當年跟在段公身邊時,似也是司馬之職。”夏育忽然道。

田晏點了點頭,心中卻是苦笑一聲,這個劉備在此地的日子多半是不好過了。

夏育摸著腰間的長劍,笑道:“算算日子,這位別部司馬也該來了。只希望此人是個懂規矩的,不然軍規森嚴,法不容情。”

…………

數日之後,劉備帶著關羽以及八百陷陣營來到了高柳城中,而呂布和張飛等人卻是不見了蹤影。

入城之後的首要之事自然就是要去拜見夏育等人,故而他留下高順統帥陷陣營,身邊只帶著關羽和戲忠,直奔縣衙而去。

此時縣衙之中,田晏高坐上首,夏育坐在他的右首,左首之上則是坐著一個一身長衫,儒生樣貌之人。

此人正是三路主帥之中的第三人,匈奴中郎將臧旻。

於此人身後站著一個高大年輕人,十八九歲的年紀,一身儒衫穿在身上頗為緊繃,此人面貌方正雄俊。單以樣貌而論,不在被稱為天下楷模的袁本初之下。

年輕人便是當日袁紹在酒舍之中提到的臧旻之子,臧洪。

“多年不見,不想子源都這般大了。”夏育笑道。

臧旻與他們不同,非是出身邊地,當年倒是見過幾面,只不過也就是泛泛之交罷了。

“子源年幼,我這次也是帶他來見見世面。”臧旻笑道,“身為男兒,如今能不上沙場上走上一遭。”

“臧郎將真是教子有方,我看雒陽城中那些公卿真該和你好好學上一學。太學之中的太學生整日靜坐書齋有何用處?讀了那些聖賢書就能對付鮮卑這些賊人不成?我看還不如讓他們到邊境處來走走。所謂的讀書破萬卷,卻是連一隻雞都不敢殺,還說是什麼仁義之道。”

“我看要他們來邊地上走上一遭,捱上幾刀,看看他們回去還會不會鼓吹什麼對邊地之人的仁義。滿口仁義道德,真動起手來還不是要靠著我們這些整日裡在刀口舔血的武夫。”夏育言語之間帶著些機鋒。

臧旻向來以學識淵博著稱,時人稱之有幹才。

夏育此言自然是有些含沙射影,他所指的那些讀書人之中未必沒有他臧旻。

臧旻卻似是不曾聽出他的意思,只是笑道:“文人到底與武夫不同,沙場建功確要依賴武夫,可朝堂之上的事情卻也離不開讀書人。”

“好了,咱們談些正事。”夏育面色不變,方才他此言本就有試探臧旻之意,如今臧旻這個回答既然已經表明了立場,那也就無須再多言。

“不知臧郎將以為我等之前制定下的謀劃如何?”夏育澹澹道,臉上沒了方才的溫和神色。

臧旻笑道:“此次三路並進,既然二位已經定下了方略,那旻與二君共進退就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臧郎將真知兵之人也。”夏育臉上重新帶上笑意。

如今三路齊出,他與田晏同出涼州一脈,自然是同氣連枝。唯有臧旻,還要打探他的口風。

如今見他如此識時務,夏育也就自然不會刻意為難他。

兩人言語之時田晏一直不曾開口,只是坐在上首不時打量著臧旻父子二人。

此時軍卒來報,有劉備在外求見。

夏育笑道:“今日臧郎將來的巧,咱們那位漢室宗親來了,剛好見上一見,也好看看這個敢走出雒陽的漢室宗親是個何等人物。”

隨即他吩咐了一句,命人將劉備引入堂中。

片刻之後,軍卒將劉備引入了院中。

劉備行禮已畢,站在堂下等侯夏育等人問話。

夏育打量著站在不遠處的年輕人,笑道:“聽聞玄德是盧公之徒。”

“備確是盧公之徒。”劉備恭聲道。

“盧公天下名儒,世之所重。可我有一事不明。玄德既是盧公之徒,又是如何能被段公看重的?據我所知,段公曆來與士人不睦。玄德能與兩者同時交好,倒真是長袖善舞的很啊。”夏育開口道。

田晏沉默不言,任由夏育言語。

劉備聞言一愣,他原本以為有段熲的書信在先,即便田晏等人不重用他也不該敵視他才是,可誰想到此人竟然開口就是這般誅心之言。

此時臧旻身後的臧洪也是看著劉備,他也想知道這個與他年歲相差不大的年輕人會如何應對。

劉備笑道:“段公雖是與士人不睦,然歸根到底都是為漢家天下。備為漢室宗親,一心只為國事,不知其餘。想來盧公與段公也是看重了備有此志向,這才對備格外看重。”

他又補充一句,“段公對為一心國事之人,歷來都是看重的很。”

夏育用力攥住腰間長劍,強笑道:“玄德真是好一張利嘴,看來你自盧公那裡確是學到了不少本事。”

“只是如今你將上戰陣,我倒希望你從段公身上也學到了不少廝殺的本事。於戰陣之上,只有嘴利可是無用的。”

劉備笑道:“多謝夏校尉提點,備定然牢記在心。”

“玄德英才,可暫且屈居別部司馬一職,不知玄德以為如何?”田晏笑道。

這本就是當日劉備在雒陽的酒舍之中和段熲商量好的事情,此時他自然不會有異議。

其餘兩人也是對劉備勉勵一番,即便不看在盧植和段熲的面子上,他們也要看在他這個漢室宗親的面子上。

此時關羽二人正等在門外,打量著此地漢軍的佈置。

劉備自縣衙之中走出,與兩人會和一處。

出來之時他還帶著笑意,只是走到四下無人之處面色卻是陰沉下來。

他看向二人,沉聲道:“這次只怕要比咱們之前料想的還要麻煩幾分。”

相關推薦:帝國大佬成了我第一監護人不滅召喚娘子天天有驚喜無底線木葉之永恆之理田園農家樂修仙農家樂農家樂小老闆我在農村搞開發莊秦懸疑短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