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四十八章 一枝獨秀(上)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其實,當老中首座久世廣周派人試探接親時,直秀是很懵懂的:

他磨磨蹭蹭的,只所以文久二年(1862年)正月底才到江戶,就是為了不引人注目——萬延元年(1860年)九月,幕府許箱館大興西洋產業。自那時起,北地不說一日千里吧,那也是大刀闊斧地搞革新,這樣的關鍵時節,哪有心思節外生枝。

不過他仔細一想,真香!

養女怎麼了,說起來也是德川家的公主啊。

這公方樣的女兒,本來是非皇室、頂級公卿、德川主枝御三家、御三卿或分支松平十八家不嫁,就算下嫁也是國主這一級的大名,至於許配給旗本,沒聽說過啊。

因此崛家這是要發啊!

果然,來試探直秀的高家橫瀨貞固就把事情挑明了:

西丸樣家茂下個月大婚,根據與京都朝廷的協議,之前公方樣家定要退隱。但在這之前,公方樣家定要辦幾件事,其中德川家公主下嫁崛家就是其一。

“這事情是不是倉促了些?”直秀聞言大驚,這之前一點風聲也沒有啊。

聞言,橫瀨只好微微一笑——你覺得倉促,我也一樣啊!誰知道這豆包最後會砸在崛家腦袋上啊。

這德川家和島津家聯姻,是早就謀劃好的——公方樣家定、御臺所篤姬兩夫妻,和老中首座久世廣周、薩摩隱居大殿齊彬勾連許久,而兩家訂親的訊息只是在此時才放出來。

至於島津家的小公主日韋姫被收作西丸樣的養女,也是早就定下的,可下嫁給哪家有力國主,卻是在最近才有了眉目。

說起來,這還是直秀自己的原因。

他拖拖拉拉不肯提前到江戶來,反而讓公方樣和老中首座久世下定了決心——就崛家了,這條大魚可不能放跑了!

其實,家定、篤姬包括齊彬,早就屬意崛家,但之前久世覺得有些過了,這崛直秀雖然在仕途上一日千里,但發家畢竟只有一代,傳出去它不好聽啊,因此很是爭執了一番。

說起來好笑,這四位大佬的角度各不相同,但對崛家的實力評價居然相差無幾,那就是一個字“強”!

其中家定的角度比較獨特,他覺得直秀能預知地震,這妥妥滴妖人一枚啊,諸葛武侯也不過如此。

但他也不是全靠蒙:

這些年北地不斷往江戶城給他送新鮮玩意,別人覺得直秀是諂媚,可家定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他從中發現了有趣之處。

家定從小就喜歡精緻的小玩意,因此沒少從洋人處購買。

這“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因此家定發現了一個大秘密,那就是北地的實力很有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原因嘛,在於直秀送的東西越來越好,尤其是箱館安政六年(1859年)六月開港之後,北地送來的不再是皮製品和玩偶等,這馬車、香皂、氣槍、留聲機和小電話都出現了。

家定找人一打聽,有的洋人有,可有的東西洋人也沒有!

這就有意思了,雖然直秀一直說是仿製洋人的,可洋人沒有你從哪裡仿製的啊!

加上家定一直對直秀有“神通廣大”的印象,因此他歪打正著、誤打誤撞,發現了直秀韜光養晦的事實。

而薩摩藩呢,就更是對直秀一系高山仰止了:

在齊彬的書房,現在還放著一樣東西,這玩意簡直成了齊彬的心病。

到底是啥讓齊彬吃不好睡不香呢?

原來是一柄後膛槍!

嘉永四年(1851年

),剛剛接任家主的齊彬想搞蘭式鍊鐵,當時西鄉隆永跳出來表示,“幕府韭山鍊鐵所之成功,功在一人,那就是白主代官崛直秀!”

於是齊彬讓西鄉假扮商人去了北地,結果西鄉不負所托,真把鍊鐵的工藝搞回來了,而且直秀還買一送二,送了《育兒秘術》和後膛槍的製造方法。

這《育兒秘術》嘛,效果實在是好,齊彬的子女自此再沒夭折過,但後膛槍就噁心人了——折騰了十年,結果鹿兒島愣是沒有仿製成功!

說起來,也不是說一柄都造不出來,手工倒是造出來了,可不能量產頂個毛用。

這也是安政五年(1858年)戊午之難時,齊彬在鹿兒島老老實實的原因——之前跟著齊昭搖旗吶喊可以,但由煽風點火到自己親自上陣,齊彬就有點萎了。這後膛槍成了齊彬的心病,他不搞明白真不敢動手。

其實,直秀一系當年在北米搞出的後膛槍,問題還是挺多的:

有銅墊圈,閉氣的問題倒不大;卡殼的問題因為有抓殼器,倒也不是什麼大毛病;可工藝上的問題還是不少,尤其是火帽質量不穩定,啞彈時有發生。

但代差就是代差,一個打十個是不成,這打五個嘛,還是妥妥地。

雖然這些年來,齊彬拐彎抹角地是把事情搞明白了,這後膛槍感情是當年幕府偷摸地從海外買了一批,但有一個問題他一直懸疑著,“這製造方法直秀是怎麼搞到手的?”

自薩摩從1637年(寬永十四年)遙領那霸以來,島津家就和別家大名不同,一直有獨特的對外渠道。

但一直到安政六年(1859年)扶桑三港對外通商後,像這樣的軍國利器,西洋人一直對扶桑封鎖——買就難了,何況是制作方法!

因為搞不清楚直秀的底細,齊彬就一直對直秀一系保持著高度的關注。

“世上無難事就怕有心人”,或者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這關注來關注去,薩摩這個外人反倒比幕府更清楚北地的底細!

說起來,這也不奇怪,除了齊彬,鹿兒島上下也對直秀一系很是重視:

薩摩的最大收入來自蔗糖,可自嘉永七年(1853年)起北地開始廣泛種植甜菜,這競爭對手能不關注麼。

結果經過仔細追查,卻發現源頭是直秀一系從長崎搞的西洋種子。

坑爹啊,因此薩摩和白主的關係一度變冷,但白主系商人控制著當時箱館奉行所一半以上的甜菜產量,這絕交是不可能絕交的,捏著鼻子也得一起聯手抬價啊。

後來甜菜的種植擴散開來,聯手抬價也沒用了,但白主開始大量收購薩摩的菸草、茶葉和生絲,價格相當公道,因此雙方貿易額不斷擴大——薩摩是有那霸的渠道,但奈何賣不去高價啊。

在這個過程中,齊彬發現直秀一系可能有問題:

雖然披著商人的外皮,可齊彬由己推人,這商人還不是由武家控制的。

當時幕府是取消了株仲間,但各藩之間直接交易就算了,你一個御領和大名做大宗生意,怎麼也有點說不過去吧?

而且,白主加上箱館能有幾多丁口,買這麼多貨用得了嗎?

但當時,齊彬以為直秀和自己一樣私通外國做貿易,這物件麼,極有可能是英、米、魯三國——安政二年(1855年),箱館成了英、米、蘭的補給港,而白主北面就是魯人領地,這做密貿易還是有便利條件的。

到安政四年(1857年)、五年,兩次白主之戰爆發,齊彬更是對此確信無疑——沒有外援,憑啥能打敗魯人,別解釋,解釋就是掩

飾。

但自萬延元年(1859年)箱館開港後,隱居的齊彬可不敢這麼想了:

當然,他還認為直秀等人是個二道販子,可這個二道販子不但能販賣,明顯還能自產啊!

當年三港對外開埠,洋商雲集,薩摩的蔗糖、茶葉和生絲不愁買家,於是和北地的商貿開始下降——但菸葉在洋人哪裡賣不出高價啊,所以鹿兒島和箱館的貿易並沒有斷絕。

於是齊彬才發現,不知不覺中,箱館開始賣機械了,改良的紡織機、繅絲機甚至民用蒸汽罐,這些東西都在默默地銷售。

和家大業大的幕府不同,齊彬一手興辦了整合館事業,吃了不少苦頭的他可是真知道其中的難度——幕府最懂西洋產業的,就是韭山江川家,但江川家和崛家是啥關係啊,沒事扯這個添亂幹嘛。

雖然都是些民用的機械,但經齊彬找人評估,這水平生產槍炮、船舶好像也沒啥問題啊。

但齊彬很狡猾,包括幕府他誰沒告訴,只是默默調整了對直秀一系的態度。

這就是燈下黑,箱館自建鍊鐵所是前任奉行堀利熙一手操辦的,直秀接手後幕府也沒關注——這幕政千頭萬緒的,誰有心思關注一個小奉行所。

可齊彬不一樣啊,他做夢都想著怎麼參預大政,要不怎麼說“最瞭解你的是敵人呢”,他就真透過蛛絲馬跡注意到了。

當然了,直秀一系一直交好鹿兒島,甚至西鄉留學後,還透過大久保以前的關係和薩摩精忠組不清不楚,這也是重要的原因。

原來,兩次箱館之戰後,吉井友實、稅所篤兩人曾寫信問過大久保:

“鹿兒島銳士和魯西亞人孰高孰低啊?”

“勝負未可知。”

大久保給老家的薩摩武士留了面子,說兩者不分勝負,但為了怕造成誤解,他又加了一句:

“英佛百人可抵薩摩千兵,不唯軍械利爾。”

這可把吉井、稅所噁心壞了,因此發書爭辯,最後大久保沒辦法,只好請兩人親自到箱館一看。

最後這兩位還真去了——萬延元年(1860年),井伊掃部頭被刺身亡,齊彬透過活動迴歸鹿兒島,這兩位覺得待在薩摩也沒啥大事了,就請假去了趟箱館。

在安政五年(1858年)到萬延元年這段時期,齊彬遙控家臣對抗筆頭家老島津忠教、忠德兩父子一系,其中精忠組是出了大力的,因此吉井、稅所說要到北地去看看,齊彬也就同意了,但叮囑兩人“務必要洞悉箱館虛實”。

說起來,白主一系作為唯一和西洋人交過手的,其實力一直是各家關注的重點,但白主這些年愈發神秘,啥探子也沒用。

原因嘛,白主雖然是幕府的御領,但因為創立的時候幕府沒關注,基本上是直秀一系白手起家的,因此頗有點“水潑不入、針插不進”的意思。

加上直秀等人將實力放在了豐原,對外嚴格控制人員流動。

所以外人只能到白主逛逛,但這能看出來啥啊。

但直秀做了奉行,那箱館番組的實力也可以作為參考,所以齊彬才這麼囑咐兩人。

恰好,每年和歷七月是箱館公開大演練的日子——這一是為了紀念兩次白主之戰,二嘛,則是為了震懾西洋人。

吉井、稅所恰好趕上了,於是混在人群裡明目張膽看了個飽。

但看完之後,兩人就面如土色,跑回鹿兒島後,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話:

“幕府氣數未盡,北地不可力敵!”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