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四十七章 橋豆麻袋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橋豆麻袋~”

護衛們被嚇得一哆嗦,趕緊將直秀圍了起來——如今啊,這“橋豆麻袋”可不能亂喊,因為容易出事。

這根由還要從今年的正月十五說起:

文久二年(1862年)的小正月,勝手方老中兼外國御用掛安藤信行一行正在行進途中,當時就有人喊了這麼一嗓子。

之後就是六條小漢跳出來,他們高舉太刀和鐵炮,表示要為民除害。

當時陸奧磐城平藩的護衛就愣住了,因為突然、太突然了——這裡是坂下門外啊,怎麼會有刺客?

兩年前是有櫻田門外之變,可當年幕府大老井伊掃部頭遇刺,地點是櫻田門,也就是在江戶城的護城河外,可坂下門外不一樣啊,這可是護城河內——雖然嚴格說還不是江戶內城,可外城也是城啊,這可是御曲輪內,堂堂的江戶外城,有城牆有護城河,這些刺客是怎麼混進來的?!

這時候愣神哪行,於是六名刺客衝過來,又是砍刺又是發槍的,忙得不亦樂乎。

不過令人失望的是,忙乎了半天也沒啥用,愣是沒破防——兩匹馬倒是第一時間被砍死了,但安藤的馬車安然無恙啊。

其實也不能說完全安然無恙,車廂外表是被砍的木屑紛飛,但架不住門打不開啊。

終於反應過來的護衛一擁而上,這六位刺客就求仁得仁了。

事後,雖然幕府盡力封鎖消息,但當時人多嘴雜,這事情還是慢慢傳揚開了,因此,各家護衛再聽到有人喊“橋豆麻袋”,哪是一個緊張啊。

喊留步的人也反應過來,知道自己犯了大忌,他和隨從趕緊原地站住。

直秀回頭仔細一看,樂了,這位爺真是本事,哪都能見到啊:

“三右衛門,你怎麼來了?”

“莫要說笑。”

聽了直秀的打趣,來人白麵一紅,直秀也不為過,伸手把他請上了白主藩的小火輪。

這個三右衛門是誰呢,正是去年底離開北地的西鄉隆永——因為之前他身上還揹著戊午之難的罪名,所以曾用“三右衛門”的變名在箱館活動。

“御前樣何故形色如此匆匆啊?”

“與隆永兄來勢洶洶一般無二也。”

互相打趣完,兩人撫掌大笑。

確實,雖然一個是剛被赦免了罪過就興沖沖地趕到江戶,而另一個寧可不過年也要溜回老巢,這一來一走雖然風格迥異,但原因都是一個——要打仗,要打大仗了!

事情還要從和宮下嫁說起。

文久元年(1861年)十月,皇室公主和宮終於起駕前往江戶。

當時,送親的隊伍據說有3萬人,逶迤數十裡,一路有12個藩護衛,沿途共計29個家警備。

這聲勢如此煊赫的原因有兩個:

一嘛,是和宮下嫁在即,公武合體初見眉目,這熱灶越燒越熱、越熱越燒。

二嘛,則是因為有些“居心叵測”之徒圖謀不軌。

在這些人看來,“幕府開國通商的賊心不死,迎娶公主是別有用心”。因此準備把這件事攪黃了,所以幕府在鄭重其事之餘又加強了警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幸,送親的隊伍平平安安到了江戶。

但好事多磨啊,等十一月到了江戶,送親的兩位公卿又玩起了么蛾子:

千種有文、巖倉對嶽正副兩位送親使,表示公主都到江戶了,那幕府總該表示一點誠意吧?

“我懂。”

“你不懂。”

結果人家不要金銀,要的是一張紙,但這紙可比金銀貴重多了——兩位公卿居然要幕府寫誓紙保證不會對皇室不利!

其實嘛,這也不算不合情理——公主也是有繼承權的,幕府萬一挾持和宮篡位怎麼辦?如今都送貨上門了,給個保證這不為過吧。

當時,攘夷的聲勢越來越高,幕府在民間的風評也越來越差,以收攏人心起見,這德川家娶公主確實是一門好棋,如今三十六拜都拜了,這一哆嗦看起來也沒啥——和宮下嫁反反覆覆折騰了三年多,經手人無不精疲力竭,所以都想儘快了事。

但名義上德川家是臣子,可實際上卻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霸主,這給朝廷寫誓紙保證,有這個必要嗎?

而且雖然和宮到了江戶,可之前之後京都小朝廷的小動作可一直沒停止:

文久元年(1861年)二月,“天皇發內帑,賑山城窮民。欲以自邇及遠,普遍海內”。

本來收買人心就已經犯忌,小朝廷還把幕府放在火上烤——二月發完一筆小錢,然後皇室就通知幕府,“敕將軍贊成之”。這是啥意思呢?就是要幕府出錢把這件事長期而大力的辦下去。

當時可把幕府噁心壞了,錢我出名你賺,有這麼辦事的嘛!

而且,如果幕府有錢,那還攘個毛線夷、合個狗P體,自己單幹不就完了。

但這事發生在二月,當時雙方關係一度非常緊張,四月就緩和多了——也正是當時,確定的和宮下嫁日程。

可四月後,這攘夷的風氣越來越高,連帶著德川家風評越來越差,這裡面小朝廷可沒少煽風點火——諸位公卿不停地接見所謂志士,然後大加撫慰,這不是添亂嘛?有啥事不能等和親下嫁後互相商量?

因此儘管老中們還抱著大局為重的想法,可相當多的旗本幕臣越來越不滿。

於是,等兩位送親的公卿提出誓紙的要求後,諸多幕臣的怒火都被點燃了,“不接就不接,有本事再把公主自己送回去!”

但氣話就是氣話,面對接親時突然提出的新要求,後世有多少人選擇了忍氣吞聲,道理是一樣的。

公方樣家定對此事蓋棺定論,“成親的是家茂,要寫就讓他自己寫!”

遇到這樣不靠譜的老爸,西丸樣家茂只好含淚寫下了誓紙——不是親生的*3!

之後在文久二年(1862年)二月八日,德川家十三代徵夷大將軍家定隱居,世子家茂繼位。

三日後,家茂與和宮舉行盛大的緣結儀式——當時家茂、和宮都是十七歲。

這麼大的事情,自然群臣都紛紛前來參禮,就算箱館三巨頭也不得免,除了奉行並江川英敏守家,奉行直秀、目付堀利熙受到通知都屁顛屁顛地從老遠來了。

其實直秀不想來,但箱館是不凍港——白主有冰封期,平時這是好事,但如今卻成了弊病。而且最草蛋的是,江戶派來催他的使者,乘坐的還是箱館獻上的小火輪,這到哪說理去!

但他沒想到的是,正月底他一到江戶就遇上了好事——升官發財死老婆,全有!而且三者還相互有關聯:

這幕後的推手有三個,除了將軍家定,還有老中首席

久世廣周和島津家隱居大殿齊彬。

和家定一樣,齊彬及他兒子五男儔次郎,都因為直秀的亂入而活得亂蹦亂跳。

安政大獄之中,齊彬是受到了懲罰,自安政五年(1858年)秋季退隱後,就被幕府摁在江戶“謹慎”。

但人家畢竟是公方樣的公公,萬延元年(1860年)井伊掃部頭一死,齊彬走了女兒篤姬的門路,不知怎麼操作的,這位居然當年就被放還鹿兒島了。

齊彬是原老中首席阿部正弘的好友,自然也和正弘的姐夫久世廣周關係密切。等久世在萬延元年(1860年)四月當上老中首席後,這兩個人就重新勾搭在一起。

所以等文久二年(1862年)正月底直秀到了江戶,就收到了齊彬和廣周策劃、公方樣家定頒發的大禮包:

“直秀你辛苦了,換個奧方順便換個名前怎麼樣?”

什麼就怎麼樣,換老婆換姓這麼容易?

就這麼容易。

原來,家定是要退隱了,可他也怕人走茶涼,於是就下了兩步棋保護自己:

首先,他讓西丸樣家茂收田安家的小公主喜久姫為養女,然後將喜久姫許配給島津如今的家主島津定義——他的御臺所是島津家公主篤姬,這親上加親,想必日後有事島津家不能袖手旁觀。

只是喜久姫才十二歲,儔次郎定義也就才十四歲,但火燒眉毛也顧不得了,霸王硬上弓,這對小夫妻就這麼被安排了——只是納采,沒有正式緣結。

而另外一個保護,那就是把直秀牢牢地綁上家定自己這條船。

別人不知道,家定可清楚,他老爹家慶臨死前拉著他的手囑咐,“國泰民寧,崛直秀切不可留;天下風雨飄搖,則此人為德川家的希望之所在。但除非萬不得已,切切不可讓其入駐中樞。”

就算沒有這句話,能提前預測地震的妖怪誰不怕?!

而且,直秀給家定治過腳氣病,還讓小慄忠順給他緩解了鉛中毒,這麼多年又頗為恭謹,加上功勳卓著,因此家定對直秀很是看重。

這都要退位了,是稻草也要撈一把才行,因此他把直秀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島津家被他聯姻,那既然這招不錯,給直秀也來一下子不挺好的麼。

因此,他又安排世子齊彬的女兒成了世子家茂的養女,然後準備將其許配給直秀。

只所以家定不親自收養女,則是因為輩分的緣故。篤姬是齊彬的女兒,那他的養女再嫁給齊彬的兒子,這不亂套了嘛。

至於直秀這邊,也是同樣的原因,因為齊彬的女兒只能讓家定的世子家茂收養,這樣才能保持隊形,不,輩分不亂。

可憐島津家的小公主日韋姫,今年才十一歲,就要被強迫嫁給三十七歲的怪大叔直秀。

這個操作挺騷的,日韋姫成了德川家的公主,那直秀如果娶了她,就成了德川家的一門眾,於情於理日後必然忠心效忠幕府。而根據血緣關係,直秀自然和家定親近,這樣日後家定有難,直秀那必須站出來啊!

“橋豆麻袋~”

但就算沒有諧和大神,直秀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啊,因此這事沒成。

但直秀也不是不識好歹的人,他提出了個兩全其美之計——最終崛家還是娶了公主,而且,他還讓崛家混進了德川親族,混上了松平這個重要的名前。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