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四十二章 度盡劫波兄弟在(中)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1860年鹹臨丸訪米,新約克為扶桑使團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張燈結綵不說,還進行了盛大的遊街活動。

但西鄉隆永等留學生都清楚地明白,“這不是為了歡迎客人,而是彰顯米國自身的強盛。”

1851年5月,英吉利在霧都舉辦了大型博覽會,之後這次博覽會被公認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屆世界博覽會。隨後在1855年,佛蘭西也在花都舉辦了第二屆世界博覽會。

但在這兩屆博覽會之間其實還有一屆博覽會,但卻以聲名狼藉收場,那就是1853年的新約克博覽會。

在這屆博覽會上,有後世電梯的雛形“升降機”這樣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甚至展示的新式農業機械和種子及種畜也不乏珍品,但整體上,這屆博覽會卻顯示出米國的真實實力——尚且不具備挑戰舊大陸諸強的實力。

當年英吉利人用玻璃搭建了舉世矚目的水晶宮,米人不甘寂寞,也照樣搭建了一座,可沒想到質量不成它漏水啊,展品受損不說,觀眾也難逃落湯雞的命運。

而且,雖然號稱總計有23個國度參展,但除了米人,其它22家每家只有一個展品——注意不是展臺是展品(笑),因此外界並不承認此屆博覽會的“世界性”,而由於效果不佳米人也羞於爭執。

但儘管如此,作為新大陸的豪強,米人依然迫切希望外界能承認自己的強大。

而扶桑使團的到來,無疑極度滿足了主人的虛榮心,一時間報紙和民間討論的都是此事,“是我們,不是別人,第一個開啟了世界上最‘古老’國度的大門!”——也不能說水戶的《扶桑史》沒用,這不,忽悠瘸一個。當然了,這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不好多說。

隨著自誇自贊而來的是對扶桑的“真實描寫”——“野蠻”、“封閉”、“落後”,為了反襯米國的富裕和文明,大量不實的傳聞被刊登,甚至有的小報亦然開始編造荒誕不經的故事。

這些自然深深傷害了西鄉等留學生的感情——其實也沒啥深厚感情,但人面對強盛文明難免會產生仰慕之情,而文明和國度,兩者的關係本來就很不容易區分。

說起來還有個軼事,到達新約克的留學生基本都去拜訪過一個人的墓地——是的,帶黑船開啟扶桑大門的佩裡提督,1858年3月因風溼病去世,而作為本地人,他的墓地就在新約克。

作為壓迫扶桑開國通商的罪魁禍首,大家對此人的感情非常復雜,恨吧,這滔滔大勢和私人恩怨不好扯到一起;喜歡吧,確實佩裡當時沒動手是大幸,可被欺負還感恩戴德這不好吧。

真是這樣,面對東西文化的衝擊,大多數留學生都有迷茫、困惑。

但1860年鹹臨丸訪米引發的米人言論,徹底戳破了友好的假相,大家開始正視範德比爾特大學這個象牙塔外的真實世界。

而這件事對西鄉個人的影響就更加深遠,終其一生,西鄉都對西洋人抱有深切的警惕,因此他雖然致力於推廣科學和產業,但始終堅持“文化交往、武力自守”,最終成了一個另類的“鎖國黨人”。

在1861年夏季西鄉離開北米之前,世界發生了很多大事:

遠東方面,1859年英吉利人終於徹底壓服了1857年起在天竺大陸蔓延的反抗,而佛蘭西自1858年起對安南的入侵卻不見停息的勢頭。

同時,影響巨大的亞羅號戰爭終於結束了,自1856年開始的這場唐人和英佛之間的戰鬥,最終還是以英佛大勝收尾——和直秀原本世界不同的是,英佛聯軍的獲勝相當不易。

當然了,這件事西鄉在米國只瞭解大略卻不知道細節,還是回到扶桑後大久保給他介紹了其中的內情。

雖然阿姆斯特朗後膛艦炮依然顯示了足夠的威力,但在

1860年8月初攻克北塘後,聯軍卻被早已買下的黑藥炸了個人仰馬翻;至於8月24日攻克津門後,更是被神出鬼沒的冷槍手騷擾得不行。

在大索全城後,額爾金和葛羅兩位英佛特使發生了分歧,葛羅堅持繼續進攻,“給對手更大的教訓”,而額爾金卻認為,“唐人一改正面迎戰的策略,反而加重了遊擊的次數,此事需要慎重考慮。”

本來額爾金也和葛羅一樣,北上津門前立誓要狠狠報復一番——1859年第二次大沽口慘敗讓兩國輿論沸騰,這才大舉增兵。

可戰術要服從戰略需要,如果當者披靡自然好說,可明顯唐人有了變化,前期戰事的些許不順利讓老練的額爾金有些警醒,他開始考慮確保此行的根本目的——擴大市場。

轉投自有黨的外事大臣約翰勳爵,是“小英吉利主義”的擁躉,贊成“不盲目擴充殖民地,注重發展自由貿易”的政策。因此,打垮清廷皇室根本不是額爾金的目標,而討回顏面後擴大通商才是其主要的任務。

考慮到對手同意在1858年津門約定的基礎上做了再次讓步,那是否還需要承擔不必要的風險呢?——當然了,因為有凱爾特人小約翰.布萊恩這個英奸,加上格瓦拉洋行的提點,因此清廷扣押帕庫斯使團這件事根本沒有發生。

情況變化的原因是,之前格瓦拉洋行通報清廷,“英佛並無打垮皇室的意圖,一切都是為了擴大貿易賺錢”,而清廷使臣在隨後的交涉中也從側面證實了這一點。既然如此,那咸豐皇帝奕詝自然就開出了更好的條件。

但儘管如此,最終聯軍還是繼續北上進犯——因為聯軍指揮官克靈頓和蒙託邦都站在葛羅一邊。畢竟,攻入遠東大國都城的榮耀非常誘人,更別說金銀財寶的巨大誘惑了。

農曆八月初四(1860年9月18日),八裡橋系列戰事還是不可避免地爆發了——當天,聯軍約3500人突然向張家灣發起攻擊。21日上午,聯軍五六千人分東、西、南三路進攻八裡橋,其中以南路佛軍為主力。

因為有直秀的亂入,後膛槍提前出現了,但在這場戰鬥中,後膛槍卻不是主力武器,反倒是米尼前裝線膛槍繼續發揮餘熱。

英吉利人不用後膛槍,是因為參戰的多數都是殖民地軍隊,裝備這個難倒不怕反叛啊;而佛蘭西來的倒都是本土的正規軍,可不用的理由更可笑——米尼槍是佛蘭西自己人發明的,在幾年前的克里米亞戰爭中大放異彩,打得魯西亞人傷亡慘重,因此被作為榮耀之槍倍加尊重,而此時後膛槍有容易漏氣傷人和多發卡殼的弊病,因此佛蘭西人還沒有大批換裝。

至於後膛炮的成熟技術,直秀可沒傻到家,所以根本沒洩露出去——後膛槍提前出現是逼不得已,當時一是為了掙錢一是為了打魯西亞啊。

因此,聯軍在八裡橋遇到了大麻煩——因為唐人用的也是米尼槍;而線膛前裝炮聯軍有優勢,可奈何有地雷、戰壕啊;再加上博多勒噶臺親王僧格林沁受了高人指點,寧死也不讓騎兵叢集衝鋒,這康格裡夫火箭和密集火力線也就沒發揮出原本的作用。

而且僧格林沁也是打老了仗的,關鍵時刻還用了一招拖刀計。

原來,聯軍花了好大力氣才攻克了八裡橋,可英佛之間配合也終於出現漏洞。可能是打發性了吧,佛軍蒙託邦率大約兩千人前出,蜂擁衝過了八裡橋。

這時,僧格林沁的馬隊終於出現。

陣地附近藏兵洞裡的伏兵首先發難,亂做一團的佛蘭西軍隊這次沒擋住唐人馬隊的決死衝鋒,於是過橋的兩千多佛人幾乎全軍覆沒。

之後,英吉利的殖民軍在後撤過程中不斷被騷擾和被佯攻,於是在巨大的壓力下終於崩潰了,進犯八裡橋區域的前鋒一共有五六千人,可最終能順利逃回後面接應軍勢的只有四百多,絕對是一場慘

敗——著名的軍勢冒險家蒙託邦將軍,提前幾十年葬送了一場關鍵戰鬥。當然,他騎馬跑得快,依然保住了性命。

而且據逃兵報告,八裡橋之後是無數的溝溝坎坎。

“這唐人學聰明了,不好辦啊!”

額爾金和葛羅兩位英佛特使、克靈頓和蒙託邦兩個指揮官都頭疼了,如果到唐人京城都這樣打下去的話,這剩下的萬把人肯定不夠用啊——本來是17000餘人,可前前後後已經被唐人打掉了6000多,繼續攻擊的話還要分兵守津門及後路。

那還要不要繼續拼死攻擊?

額爾金和葛羅都是老成持重之輩,選擇當然要慎重了,但不打,這面子怎麼辦?任務怎麼完成?

中華有“騎虎難下”一詞,西洋也有“Have a bear by the tail”, 這抓到熊的尾巴了,你說咋整?

就在此時,對手的恭親王奕訢前來議和,最關鍵的是沒有因為大勝而變更條件,對陣亡的聯軍也提出了撫卹賠償,因此額爾金和葛羅都有意就此收手。

這跨海萬里遠征,這略有小挫也是難免的嘛。

畢竟津門還在聯軍手上,誰敢說軍勢上被打敗了?何況,這獅子大開口是沒撈到,可小口咬的也是肉啊。

等回去再想辦法忽悠一下本土民眾,也不耽誤加官進爵授勳,這不也不錯麼。

就在兩人猶豫的時候,魯西亞特使彼羅夫斯基給此事釘上了最後一個關鍵釘子:

這時,當年5月發生的璦琿之戰早已經傳開了,魯西亞不負眾望又成了一份大笑料!

這打不過唐人正規軍還有情可原——當然,這個評價是八裡橋之戰後,之前可是“又大意了,這都懶得數發生幾次了”。

可這“索倫各部”不過是部落聯盟,又沒有黑火山和鹹水湖,怎麼能被打垮了呢?

因為彼羅夫斯基為人粗魯,作為特使他極其不受待見,儘管有米人公使列威廉從中轉圜,但依然沒啥鳥用。

而且彼羅夫斯基從接到訊息後,就極力鼓動英佛大打出手,這借刀殺人的意思太明顯了,額爾金和葛羅都懶得理他。

如今八裡橋之戰英佛慘敗,這彼羅夫斯基愈發上串下跳,表示“魯西亞也會隨即發兵,然後三家合力勢必要滅亡清廷”。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話就不好聽了,怎麼滴,我大英吉利、大佛蘭西不給力啊,再說了,你人啥時候到啊?

況且就算打贏了,只有你魯西亞和唐人邊界接壤,那我們出力,可好處的大頭不就落你手裡了?

而且,恭親王奕訢也向英使額爾金表示,“遠交近攻乃外事之道,只所以退讓,就是因為兩家其實並無根本衝突之處,全是魯西亞挑唆的”——彼羅夫斯基之前拿幾十車軍械誘惑清廷,期望兩頭賣好然後多撈一筆,如今對景,這就是罪過了。

額爾金和葛羅兩位英佛特使確認唐人有“聯英抗魯”之意後,頗為意動——英吉利封鎖魯西亞成為近海國度是此時的國策,而佛蘭西則是希望在助英攘魯中擴大勢力,因此如果真能把唐人拉上“抗魯”這條船,對他倆都算一份不小的功績。

結果,魯人特使彼羅夫斯基這番“赤膽忠心”終於發揮了作用——當然是反作用,隨後英佛和唐人迅速議和,籤了新的津門約定後,持續了將近四年的亞羅號戰爭也終於落下了帷幕。

因為八裡橋之戰抗住了,因此實際上唐人受損沒有如直秀原本世界那樣慘重。而因為保留了相當元氣,隨後的洋務維新也順利了很多。

可遠東風起雲湧的同時,世界其它地方也不太平啊。

西鄉對這些訊息是份外關注,希望“西洋諸強自亂陣腳”,而事實也沒讓他過於失望。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