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扶桑鏡夢->章節

第四十三章 度盡劫波兄弟在(下)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1859年至1861年夏季,遠東風起雲湧的同時,歐羅巴和米洲大陸同樣也不太平。

第一次工業革新的成功擴散,在給社會帶來極大進步的同時,也給其帶來了巨大的變更,往日高高在上的貴族面臨痛苦的轉型,而富裕起來的工廠主、商人要求更多的權利,而平民的生活或許在整體上提高了,但日益增多的報紙、更強的社會流動性和團體協作,導致他們也能發出更有力的聲音。

作為第一個完成工業化的國度,英吉利這方面的問題尤其突出,後世學者以“大轉型”來稱呼這種特貴社會向現代大眾社會轉型的社會現象——1837年開始在雜誌上連載的《教區男孩的進步》(《霧都孤兒》的第一版名稱),非常形象生動地描述了此時的社會陰影。

而1857年的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激化了這種轉型期間的矛盾,因此“小英吉利主義”被奉為圭臬,“不盲目擴充殖民地,注重發展自由貿易”變成了金科玉律——泰晤士開始將眼光更多地放在了內部問題上。

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年)的勝利,讓帝國睥睨自雄,如同吃飽了的獅子,英吉利暫時還沒有心思尋找下一個對手。

而借克里米亞戰爭衝破外事封鎖的佛蘭西,開始日漸活躍,但拿破崙三世很清醒,知道這都是配合英吉利才拿到的紅利,因此愈發向其靠攏——不但積極參與亞羅號戰爭,而且在1860年1月與英吉利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自此佛蘭西市場終於向英人開啟了大門。

在英吉利的默許下,拿破崙三世開始積極干涉外部事務:

1859年4月,佛蘭西啟動了聯通亞歐的蘇伊士運河工程,展示出向東發展的野心。

1859年11月24日,世界上第一艘近代鐵甲艦“光榮號”下水。

1860年3月,佛蘭西與正在謀求亞平寧統一的撒丁王朝簽署了《都靈約定》,以薩伏依和尼斯兩地併入佛蘭西為代價,預設不再強力阻撓撒丁王朝的行動——搞笑的是,1859年佛蘭西還在與撒丁並肩作戰,在馬真塔戰役、蘇法利諾戰役打敗了阻礙撒丁統一步伐的奧斯馬加。

當然,此時拿破崙三世並未預見到“亞平寧半島的統一會非常迅速且順利”,他以為這是一次成功的趁火打劫,但卻沒想到這其實是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它的倒坍將最終導致十年後神聖羅馬帝國的再次統一,而自己將會成為這件盛事的祭品。而這還僅僅只是佛蘭西和撒丁百年恩怨的開胃菜而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至於忍氣吞聲的撒丁王朝,則在一年後,於1861年3月初步實現了亞平寧半島的統一,其中三個突出人物,馬志尼、加里波第、加富爾,被後世尊為統一三傑。

而奧斯馬加則只能默默吞下這顆苦果,除了保留威尼斯外,喪失了在此地區的大部分利益——歐羅巴諸強都幸災樂禍,認為這對其在克里米亞戰爭中首鼠兩端的懲罰。

至於未來的主角普魯士王國,此時則處於內部紛爭之中:

1857年,國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精神失常,但直到1858年10月威廉親王才如願攝政,原因嘛,則是因為威廉的綽號是“霰彈親王”,以粗暴手段對待民眾的他受到了議院多數人士的反對。

1860年2月,普魯士軍勢改革草案被提出,揭開了神聖羅馬帝國統一的序幕——但此議案在議院受到阻擊,因為預算問題遲遲得不到實際進展。

當時誰也想不到,這會造成未來大人物俾

斯麥的登場——1862年9月23日,俾斯麥出任首輔,而就在此後的第三天,他將會發表著名的演講,“當代的重大問題並非透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

由此,普魯士正式走上了歐羅巴顛覆者的道路,深刻地影響了未來將近百年的世界歷史。

至於北極熊魯西亞,作為歐羅巴的老憲兵,在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年)慘敗後默默地舔舐傷口,除了加大對高加索的征服力度,就是積極與諸強緩和關係,一時間居然顯得人畜無害一樣。

但真的無害麼?

1861年3月3日,亞歷山大二世宣佈廢除農奴制,這大刀闊斧的舉措無疑證明北極熊並未放棄自己的野心!

在舊大陸暗潮湧動的同時,新大陸也好不到哪去:

1860年,墨西卡“革新戰爭”成功,到1861年出現傳聞,“新官府因財政困難,將暫停償還外債”——這無疑將引發各債權國的干涉。

本來,鄰居墨西卡有亂米國必然發聲——門羅主義嘛,1823年米人就到處宣揚,“米洲事務是米洲人自己的事務”。但如今米人老實的很,倒不是改了脾氣,而是因為實在顧不上了,自己家內部已經先打起來了!

1860年11月亞伯拉罕先生當選執政官,因對其廢奴主張的不滿和一直以來對北方的失望,12月20日南卡州首先宣佈退出聯邦,南方各州隨即跟上。

1861年2月,南方成立了新聯盟;當年4月,南北戰爭爆發,雙方大打出手。

而這場戰爭的爆發對米人自己毫無突兀之感,因為在此之前早有預兆!

堪薩斯內戰,從1854年一直打到1859年,南北之間的矛盾早已清清楚楚地顯露在大眾面前——雖然說是“內戰”,但並非大規模戰爭。

1854年,《堪薩斯一內布拉斯加法案》的透過,使堪薩斯就同時有了兩個官府——一個廢奴一個擁奴,此後爭執升級,於是械鬥不斷發生。

1856年年初,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發動武力襲擊,械鬥升級為大規模衝突。

雖然當年9月衝突被壓制下去,但對抗擴散出了堪薩斯州,各地的零星武力對抗和口誅筆伐日漸升級。

1859年 7月約翰?布朗帶著兒子和擁護者,攻佔了西弗吉尼亞州的哈珀斯費裡鎮,但當月被擊敗,12月2日約翰?布朗被處死。

堪薩斯內戰其實就是廢奴和擁奴兩派的民間武力衝突,代表了雙方日漸水火不容的爭鬥。

而到1860年底,自1852年開始在刊物上連載的《湯姆叔叔的小屋》,已經形成了巨大的輿論壓力,廢奴與否已經成了米人社會的首要衝突。

因此,南北戰爭的爆發只是一個衝突的終極解決方案而已。

在米國留學的西鄉,貪婪地吸收著這些資訊,希望從中領悟世界局勢的奧妙。但遺憾的是,因為戰爭爆發,為避免波及,虎之助要求這批留學生提前結業回國。

西鄉只好草草地結束了自己兩年多的留學生涯——後世,有好事之徒將其結業論文《繁榮背後的窮困、疾病和罪惡》翻了出來,以此解釋西鄉在倒幕及維新中的所作所為,認為其執政思想來源於此。

但畢業後如何回家,這又成了難題。

本來,上一批的留學生是橫穿新大陸,從東海岸的新約克到西海岸的

聖弗朗西斯科,然後乘船返回扶桑。雖然此時橫貫新大陸的太平洋鐵路還沒開始興建,但經運河、鐵路和馬車的行程,可以更好地瞭解米人的生活,因此雖然辛苦但大家都很願意。

可如今戰爭爆發了,這條線路風險增大,所以從新約克直接出海變成了首選——大部分留學生都選擇了這個。

但西鄉是何許人也,他就是不走尋常路!

其實他考慮得很清楚,此次一別恐怕很難再返回米國了,因此他不肯捨棄這個難得的深入觀察米國的機會。

經過一番爭執,面對固執的西鄉虎次郎只好讓步,他託範德比爾特家族幫忙,給西鄉和幾個學生開出了軍械廠監督員的證明,還帶了幾個精幹的保鏢,於是西鄉開始了他的大冒險。

路上,他們不但遇到了刁難的治安官、黑心的旅館老板和車伕,還遭到了不知真假的印第安人襲擊——和這些相比,露宿荒野根本不算啥。

足足走了兩個多月,1861年7月底,西鄉等人才到達聖弗朗西斯科。

所幸旅途中保鏢足夠給力,西鄉等人也夠機靈,這些人雖然不是毫髮無傷但畢竟全須全尾的活下來了。

在這次大冒險裡,西鄉感觸最深的就是火車的安全和便利。

他當然應該這麼想了,當時的西部雖然還沒發展成為速射全民大搏擊,但也差不多了。這一個個土路連線的小鎮,就像一座座孤島,在酒吧裡喝多了、賭紅了眼,那就有可能發生槍戰——當時每個小鎮都有棺材鋪,這不是沒原因的。

但西鄉還真不是感概這個。

與南方聯盟不同,北方一開始就注意到鐵路的重要性,因此戰爭一開始,就透過鐵路開始集結兵力和運輸物資,這才是西鄉感概的地方。

扶桑有將近三百個大名,西鄉一直考慮如何才能將其緊密聯系在一起。看到鐵路後,他恍然大悟,“如果有了鐵路,那只要佔據幾個重要據點就可以——因為其它地方指日可到,相信就不會有什麼陰奉陽違之事了。”

而且除了鐵路,西鄉還發現了另一個利器,那就是有線電報。

旅途走了兩個多月,本以為到了聖弗朗西斯科還要停留一段時間——因為要找船啊。

可他們剛和當地貨棧的人聯絡上,就得知船隻早就安排好了——原來他們一出發,虎次郎就透過有線電報通知了聖弗朗西斯科。

西鄉早就知道此物的存在,但經過這次親身體會,他的感觸當然不一樣了,“方便,太方便了!”

如果扶桑有了有線電報,那豈不是方便了許多,這資訊通暢,相信各地自然能形成一個整體。

但好是好,扶桑能建的起來鐵路和有線電報麼?對此,西鄉深表懷疑。

首先,錢從哪來?

這兩年西鄉查了好多資料,他就沒發現被逼對外通商後能有幾個富裕的國度——當然,中華體量大是例外,可扶桑比不了啊。

西鄉是1858年離開扶桑的,但1859年7月三港通商的訊息他在米國也聽說了。

但自從參觀過紡織廠後,西鄉就對故國通商的結果不看好;等參觀過鋼鐵廠和軍械廠後,就算他天性堅韌,也差點就崩潰了。

可這不光是錢的問題,有錢買來一大堆東西不會用也不行啊。

總之,西鄉是滿腹惆悵地登上了歸國的商船,“路究竟在哪裡啊?”

相關推薦:三國外掛系統海賊之黑伯爵混世農民之無雙奶爸我和白富美的荒野求生闢道立心穿成前任叔叔的掌心嬌網遊之最強傳說我真的是戰士飛越泡沫時代我家師父超兇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