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風起代北->章節

第三十七章 心中隱憂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四月與五月,拓跋珪所做得基本只有一件事,安撫前來投效的部族。

拓跋珪親自接見各部首領,不論種族一視同仁,一些小部族首領大為感動,欣然投入他的懷抱。

反而賀蘭部、乞突鄰部等大部族,僅是一種名義上的歸附。

除此之外,散居草原的拓跋氏宗親舊臣各率數百、數千部眾趕至,以求沿襲父祖之位;幽並士人亦是紛至沓來。

是時,牛羊馬匹塞滿了二百裡牛川,白色穹廬綿延不絕,四野皆是策馬奔騰的騎士,是為草原近十年未見之盛景。

……

秦建元二十年,五月三十日,夜。

一頂氣勢恢宏的穹廬巍然佇立於牛川中心,數千精騎拱衛其外,穹廬四周數面龍纛迎風起舞。

穹廬裝飾以黑白相間為主調,上繪麒麟鳳凰異獸,氣勢恢弘而又莊嚴,玉石珠寶遍列其中,絲綢錦繡覆於地上。

所謂非壯麗無以重威,這間穹廬便是拓跋珪所居行宮,明日,此地將會有一個新的名字,王帳。

鑽石點綴的金色王座上,拓跋珪身著華貴胡服,頭頂鷹冠,正襟危坐,雙眸微閉,雙手放置於腹部,面上神情肅穆,似在思慮什麼。

下方四人亦是恭身挺立,計有左長史燕鳳,右長史安同,侍中張袞,郎中令許謙。

許謙曾與拓跋珪有舊,近來聽聞代國復立的訊息,不遠千里來投,拓跋珪感於其人忠貞不渝,復其舊職,置於身側問對。

再說燕鳳四人見拓跋珪一副沉思狀,皆是暗中猜測,然而任憑幾人絞盡腦汁也猜測不出拓跋珪心中有何隱憂。

如今百姓歸之如流水,豪傑望風景從,按理講,拓跋珪沒有憂慮的道理。

但有一件事,卻是令拓跋珪如芒在背,確切的說是一種制度,草原的繼承制度——兄終弟及,國賴長君。

《史記》有載,賊居沙磧中,逐水草畜牧,無定居,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禮義。

草原自然條件的惡劣使得遊牧民族只能逐水草而居,人員流動性較強,因此,草原部落的領袖大多具有豐富的生存經驗,叢林法則深刻在印在了他們的內心,也正因為如此,部落領袖在草原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同樣,因為這種生存方式,加上廣闊草原的稅收成本,遊牧民族很難形成大一統政權,所謂的大一統也只是部落聯盟。

為了適應激烈的競爭,接任部落首領的人必須足夠成熟,有足夠的能力帶領部落繼續走下去,這樣下來,遊牧民族只能採用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

拓跋氏也是如此,五代人先後出現十五位首領。

這一制度雖然避免了主少國疑的局面,但它的弊端更加明顯,當部落領袖之位傳遞兩三代以後,就會發現,擁有繼承部落領袖資格的人達到了數十人,如此一來,必然發生內鬥。

歷史上無比強盛的匈奴、突厥都是於內鬥中衰亡。

令拓跋珪犯難的便是對宗室子弟的封賞,這其中有數人有著王位繼承權,對他的地位極具威脅,要拓跋珪捏著鼻子封賞政敵,他是真沒有這樣的心胸,培養對手的野心,這事他也是幹不出來。

再者,拓跋珪也不想鬧得和歷史上的北魏一樣,公侯多如狗,王爺遍地走。

但若是他封賞過輕,引起這幾人不滿,另立門戶,或可謂悔之晚矣!

總之,錢我不想給,貨我又想要。

一個字,難!

思慮一番之後,拓跋珪決定將這一難題拋給燕鳳四人,這四人皆與拓跋氏宗親無瓜葛,在此事上可以信任。

拓跋珪輕撫眉心,眼眸中帶著幾分疲憊:“諸位可知,我心憂何事?”

燕鳳四人面色凝重的相視一望,隨即齊聲道:“臣等不知主公思慮,請主公示下”。

拓跋珪見狀,點點頭道出心中隱憂:“代國一無官爵標準,二無律令約束部眾,我心實憂”。

燕鳳四人聽聞,皆露出思索之色。

沉默片刻,燕鳳率先道:“自魏晉已來,官爵混亂,確需從長計議,至於法令之事,只需維持先王遺律皆可”。

先王遺律是拓跋什翼犍時頒佈的法令,較為簡陋,大致如下:當死者,聽其家獻金馬以贖;犯大逆者,親族男女無少長皆斬;男女不以禮交皆死;民相殺者,聽與死家馬牛四十九頭,及送葬器物以平之;無系訊連逮之坐;盜官物,一備五,私則備十。

事到如今,拓跋珪也只能效仿姜太公化繁為簡了,繼而隱晦暗示道:“那便議一議有關官爵的部分,尤其是關於拓跋氏宗親”。

在座幾人都是當世智者,皆明白了拓跋珪心中憂慮。

拓跋珪稱王,依慣例需要冊封宗室為公侯,但如今拓跋珪不願,這……

燕鳳雖然理解拓跋珪的想法,卻也覺得後者有些操之過急,當年高祖皇帝不也捏著鼻子封了韓信為齊王嗎?

後來呢,漢室煊赫四百年,韓信被夷滅三族,在燕鳳看來,拓跋珪想這些太早了。

但這只是燕鳳的想法,安同卻有不同意見,在出使王建後,他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博望侯。

安同出列拜道:“臣以為主公應當效仿前漢二十等爵,非有功者不得封侯,拓拔遵等一眾宗親寸功未利,不加封賞,亦在情理之中”。

聽罷安同所言,拓跋珪搖搖頭,他心裡清楚,眾多宗室歸附自己絕不是為了復興代國,而是為了權勢、官職。

安同退下,許謙試探著建議道:“不如虛封其公侯之位,待兩京光復後,再從長計議”。

“許郎中之言,卻是中正之詞”拓跋珪點點頭,繼而目光移向張袞:“洪龍以為如何?”

“公侯之名為虛,兵強馬壯為實,昔年項王吝惜官爵,致使淮陰侯投漢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如今牛川東南有劉眷,西南有劉衛辰,北方有高車,大敵當前,主公不想著安定人心,卻為虛名困擾,臣竊以為此非是英雄所為”張袞躬身抱拳,言辭懇切,神色誠摯,眼睛直視拓跋珪,一臉正色的勸諫道。

這番話,字字珠璣,聽得拓跋珪羞愧難當,他猛然間發現,自己錯了,錯的離譜,鮮卑人的未來不在陰謀詭計,而在鐵騎精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拓跋珪起身鄭重道:“洪龍!你說得對!”。

“此臣之本分”張袞退回原位,不驕不躁。

議事完畢,四人退下,拓跋珪取下沉重的金冠,這金冠承載的是數十萬民眾,或可謂輕,或可謂重。

夜空中繁星閃爍,晦暗不明,當太陽升起的時候,此間少年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稱謂。

王!

十三歲的王!

……

許謙,字元遜,代人也。少有文才,善天文圖讖學,初為郎中令。

——《魏書》卷三十.許謙傳.列傳第二十

相關推薦:黑子的籃球:赤爺小嬌妻[黑子的籃球]引狼入室黑子的籃球:赤爺小嬌妻神祗時代:我的信徒是巨龍木葉之體內一隻哥斯拉全球遊戲化之從今天開始做堡主邪惡寶典女總裁的桃運兵王冒牌知縣資本江湖的最後一個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