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對話古今:我打造節目,國寶有靈->章節

132 書畫同源,文明晨曦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甲骨文之前有一段漫長的歲月,被後人遺忘。

有人稱他為文字的史前階段,或初文階段。”

易澤的身邊,風景變化。

觀眾們眼尖的發現,這裡不再是殷墟。

而是位於大山深處。

這裡是哪裡呢?

平平無奇的山石巖壁之上,會有著什麼樣的秘密。

易澤就像是一個苦行僧一般,在充滿著歷史意味的畫面中踽踽獨行。

“1969年,在賀蘭山中,有人意外發現了大山裡的驚人景象。”

隨著易澤聲音的落地,畫面中出現了一道虛影。

這是賀蘭山,罕有人跡的深山。

隨著鏡頭的拉近,觀眾們驚奇的發現。

原本平平無奇的山石巖壁之上,竟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場景。

上百米的山石上,都羅列著各種各樣的人面像。

這些古老而又複雜的畫像,帶給觀眾非同一般的視覺衝擊。

這些神秘的圖案,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而隨著視角的切換,在中衛大麥地的無邊戈壁灘上,同樣也發現了類似的巖畫。

“大麥地巖畫,距今已經有七千多年。

它的出現,引起了國內外的轟動,同時,在文字起源的領域,也引發了更為激烈的討論。”

易澤的話語平淡而又真實,這一次,他並沒有回到那個古老的時代。

而是帶著觀眾一起,以一種探究的方式,去尋找文字起源的秘密。

探究的樂趣,存在於每一個人的心中。

雖然中華人一直被詬病於沒有所謂的冒險精神,

但是他們對於秘密的好奇,對於世界的探索,卻是一點也不少。

很多人看起來沒什麼求知的慾望,只是因為無人帶領他們一起。

至於高尖端的科技領域,一般人又完全無法理解。

冗長而又枯燥的歷史領域,則讓人望而生畏。

易澤很明白,歷史看起來相當的神秘,但真要去研究,那也相當的枯燥。

在追求輕量化和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想讓一個人沉下心來去瞭解枯燥乏味的歷史,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歷史營銷號能夠甚囂塵上的原因。

人們在意的不是歷史的正確性,而是歷史的趣味性,如果能有歷史名人的八卦傳聞,野史傳說,那自然更加吸引人。

當然,還有所謂的洗白反差,網廟十哲之類的說法。

比如說網上盛傳的千古一帝隋煬帝,最後一位人皇商紂王等等。

很霸氣的稱號+顛覆性的認知+大氣磅礴的配樂=“歷史真相”。

易澤曾經深入的研究過營銷號受歡迎的原因。

而後發現這其中的原理很簡單。

這些所謂網廟十哲的受眾,基本都是對歷史基本不瞭解的有著個人英雄主義,即叛逆中二病的青少年群體。

他們只知道這些人的名字,而後在歷史教材上看到了些許評價。

比如商紂王,隋煬帝等等,歷史教材上基本都將其歸類為暴君。

而後當他們開啟鬥音,發現事情“真相”和教材完全不一樣。

出於逆反心理,或者說是簡單地想和朋友聊天吹牛顯示自己的博學,這些奇怪的言論就會被其接受。

畢竟,說大家都知道的那有什麼意思?

要說,就要說大家不知道的。

語不驚人死不休!

至於隋煬帝到底是什麼人?

那都不叫事,先把逼裝完再說。

至於那些把網廟十哲信奉為真理的人,

易澤只想說一句:無知者無畏。

當然,同他們辯駁一般是辯論不過的。

因為他們壓根不聽,說的急了就會丟擲一部“名著”,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本以顛覆吸引眼球的網絡小說。

因此,易澤節目的初衷裡,八個字要義。

薪火相傳,奮飛不輟。

傳承是基礎,奮飛是目標。

如果火傳錯了,把錯誤的東西傳了下來,那估摸著就不是奮飛了。

直接成了入土。

就好比很多人因為國外不承認夏朝的存在,就質疑本國的歷史一般。

多少都有點大病。

易澤能做的,就是在基本史實正確的基礎上,再加以藝術化趣味化的創作。

至於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易澤永遠站在最廣大勞動人民的基礎上去看待。

對百姓好的,那就是好人。

對百姓差的,即便是吹翻天,那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因為,易澤自己就是普通的老百姓。

為何許多文人會吹捧大宋,貶低大明?

大宋一朝,士大夫地位無限拔高,擁有諸多特權,是響噹噹的特權階層。

文人當然要吹,因為這是他們的天堂。

而大明,一開始就是士大夫的地獄,洪武大帝殺士大夫跟砍蘿蔔塊一樣。

士大夫別說錦衣玉食,就是有點灰色收入,都要被抓去砍頭。

這種情況下,嬌貴的士大夫能不恨嗎?

因此,易澤在節目之中,將洪武大帝比作秦始皇一般的人物。

千古一帝,心悅誠服。

至於大宋,那群皇帝實在是沒有一個能看的。

就算是開國的趙匡胤,也不過是繼承了老東家的遺產。

在歷史上諸多開國皇帝之中,大抵是倒數的水平。

易澤要做的,就是這些。

以趣味性的方式,去解讀冗長枯燥的歷史,其探尋國寶之後存在著的故事。

而漢字,毫無疑問,是很容易被人忽視的一個領域。

因為,它太常見了。

就好像空氣一般,無時無刻不存在我們的身邊。

沒有人會特別在意身邊的空氣。

漢字也是如此。

習以為常。

而且因為大環境的影響,過分地強調外語的重要性,以至於漢字的傳承,大抵是呈現出衰弱的趨勢。

提筆忘字,詞不達意,乃至於胡編亂造。

這是漢字的劫難,也是文明的劫難。

更有甚者,認為漢字不如外文之人,也大有人在。

這種人,大概就是軟骨頭,站不起來罷了。

奴才思維。

熟不知列強的好朋友,金錢鼠尾辮子的王朝已經徹底的破滅了嗎?

易澤走進大麥地,周邊是高大的岩石。

而在岩石之上,是一個又一個造型獨特的巖畫符號。

易澤伸手一揮,自巖畫之中,飛出來幾個符號。

“這些,是發現於大麥地巖畫的幾個符號,他們的結構,與漢字非常相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整個大麥地巖畫,總計約有八千多幅。

而其中的符號,總計有一千五百多個。

而這些巖畫符號究竟是不是文字呢?

如果是,那麼漢字的起源,將向前推進數千年。

“而在賀蘭口六千多幅的巖畫之中,有將近兩千四百多個符號,這些符號,究竟是在表達什麼意思?”

易澤從這些符號之中,撈出了好幾個,

呈現在觀眾面前。

第一個,符號呈現出圓形,周邊是一道又一道的射線,以圓形為中心輻射向四周,在圓形的正中心,則是一個更小的圓點。

觀眾們看著這個符號,腦海中自然而然的浮現出符號所代表的意思。

日!

第二個,則是三個尖尖的小角,類似於三個三角形插在了一個長方形上。

觀眾們看著這些熟悉的符號,即便易澤不說,他們也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

山!

這些簡單地巖畫符號,代表的意思,許多都能夠從自然界中找到基本的對應。

如果將這些圖畫符號連線到一起呢?

那會是怎樣?

比如說將剛才的日和山畫到一起。

當代表著日的圖畫,出現在山的圖畫的左邊,會是什麼意思?

反過來呢?

易澤伸手一動,兩個圖畫文字結合在一起。

“我們常說,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那麼在久遠的史前時代,文字數量有限,並沒有這麼直接的表達方式,那麼,古人要如何表達太陽升起或者太陽落下?”

易澤的問題引發了觀眾的思考。

討論,在彈幕上湧過。

“對啊,感覺好無力啊,這要是想寫個情書,怎麼寫?”

“古人哪有那麼浪漫,不都是搶嗎?”

“誰說古人不浪漫的,這些巖畫不就是浪漫嗎?”

“所以,太陽升起怎麼說?打個箭頭?”

“在山的左邊是升起?右邊是落下?感覺很牽強啊。”

觀眾議論紛紛,而易澤則是再一次引入了新的符號。

那是一個有些彎曲的箭頭符號。

而後,三個符號組合在一起。

↑⊙Ш。

觀眾們看著這個連在一起的符號,很自然的念出了它的意思。

“太陽在山的左邊升起。”

易澤微笑著看著鏡頭,“這樣的說法對不對呢?”

“沒有人知道,因為他們太過於悠久,所有的含義,全部來自於後人的猜想。”

“但是,這是現在最好的解答。”

易澤掌心三個符號清晰地呈現著。

因為是巖畫,因此三個符號的線條並不顯得如何清楚,有些許的歪歪扭扭。

“在讀小學的時候,小朋友接觸語文作文的初始階段,就是看圖說話。”

透過一張圖片,讓小朋友從圖片中提取相關資訊,在透過自己的話,把圖片的意思描繪出來。

而在史前時期,再沒有具體文字表述的階段,人們常常用影象來通訊,或者記錄某些事情。

這樣的影象,學者稱其為“文字畫”或“圖畫文字”。

“世界學者公認的一種說法,將圖畫用來傳遞信息,是文字的源頭。”

易澤不慌不忙的解釋著,“遠在兩萬多年前的古人類,就已經擁有了繪畫的能力。”

身後,一幅幅屬於古人類的繪畫作品出現。

上面,有的是密密麻麻的手印,有的是各種動物。

造型古樸,栩栩如生。

“在世界上的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都能夠發現類似的巖畫,他們以手印或者動物為物件,繪製在巖壁石板之上,流傳至今。”

“而巖畫,功利性的目的更多一些,狩獵、生活、生殖崇拜,祈福等等。”

“在那個沒有文字的時代裡,古人類用圖畫表達著自己的信仰,傳遞出他們的生活。”

“古代,也有書畫同源的說法,實際上,繪畫的歷史,遠比文字的歷史更加久遠。”

一幅幅生動形象的巖畫呈現在觀眾們面前。

這些,都是古人類的創造。

我們能說這些符號就是文字嗎?

沒有人敢這麼說。

但是說它不是文字?

也沒有人敢這麼說。

因為它的歷史,實在是太過於久遠。

但這些巖畫符號,和後面的成熟的文字,實在是太像了。

“我們無法確定這些符號到底是不是文字,或許其中還有許多我們不曾知道的東西,文字有其固定的含義以及特定的表達,才可以被稱之為文字,而這些,更多的,則是難以證實的符號體系。”

雖然無法證明這些巖畫符號與文字起源之間的關係,但是從中表現出來的畫面,是那段漫長而又遙遠的史前時代。

巖壁上深深的痕跡,經歷近萬年的時光磨礪,證明了曾經的存在。

它們的存在,至少證明了在那個遙遠的時代裡,古人類已經學會了用圖畫來表達自己的生活和期待。

文明的起源,隱藏在遠古的秘密,在這些古樸的符號之中,依舊能夠窺見一絲絲光影。

“有關於漢字的起源,未解的謎團很多很多。”

易澤一步跨出,山河流轉,荒漠與戈壁消失不見。

他的身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陶器。

每一個陶器上面,都有著奇怪的刻劃符號。

這些刻畫符號,呈現出規則的幾何形,有一些甚至和現在的英文符號相差不多。

當然,觀眾都明白,這些並不是英文。

那他們是什麼意思呢?

易澤手中捧著一隻陶碗,用著好奇的語氣說道:

“六千年的刻劃符號,五千年前的原始圖形,在黃土之下,埋藏著的是先民的線索,他們能否幫助我們解開漢字起源的遠古秘密?”

觀眾們被易澤的問題吸引住了。

他們同樣也在思考。

這一次的觀感,和以前都不相同。

之前都是易澤直接回到古老的時代裡,與國寶之靈直接對話。

有什麼問題,直接問了便是。

但如今,易澤選擇用一種抽絲剝繭的方法,來呈現出這一期節目。

觀眾們被一個個問題勾動了心魂。

他們突然發現,如果願意鑽研,華夏的歷史中,秘密實在是太多了。

當然,和解密遊戲不同,這些秘密,誰也不知道答案。

這也就意味著,誰都有可能發現答案。

而屬於漢字的秘密,讓所有人都為之魂牽夢繞。

它的起源,究竟會是如何的波瀾壯闊?

又會有怎樣的史詩傳說?

……

相關推薦:愛情公寓之一見鍾情國漫摸魚日常亮劍之老子是孔捷噬魂海盜帶著星際到末世紅樓璉二爺紅樓璉二爺大明:開局認朱元璋作爺爺!都市:開局融合魔帝,我無敵了大奧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