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062章 楞嚴十仙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西漢時期已經根據不同作戰任務的需要,把戰船進行分類:大型樓船是水軍主帥乘坐的指揮船;運送士兵率先登陸搶戰灘頭陣地的船稱“先登”;船體狹長、專門用來衝擊敵方船隊的戰船稱“艨衝”;偵察敵情的船稱“斥候”;輕型快速的船稱“赤馬舟”;防禦裝置比較好的船稱“艦”;小型戰船稱“艇”;比樓船稍小的船稱“鬥艦”;四周有女牆防護、槳手多、航速快的船稱“走舸”;裝有衝角、用以撞擊敵船的船稱“突冒”等。戰船進行科學分類後,既使戰船將士能明確自己的職責,又利於相互進行協同作戰。

東吳的樓船又屬翹首,其最大的樓船飛雲、蓋海等,竟有五層樓之高,可容納3000名士兵,儼然是浮在水面的城堡。 樓船所向披靡,但總有缺點,就是抗風暴能力很差,據記載,在三國時期,孫權的長安艦,因大風驟起,而沉沒江中。亦有載孫權命董襲督五樓船往濡須口,不料風暴驟起,五樓船全部沉沒。隨著歷史發展進步,樓船漸漸完成歷史任務,自宋元以後,樓船的使用及記載漸無。

西晉時期益州的王浚造了一艘“連舫” 。晉武帝謀劃滅吳,下詔讓王浚修造舟艦,王浚造連舫大船,方一百二十步,每艘可裝載二千餘人。大船周邊以木柵為城,修城樓望臺,有四道門出入,船上可以來往馳馬。又在船頭畫上鷁首怪獸,以恐嚇江神,船艦規模之大數量之多,自古未有。王浚在蜀地造船,削下的碎木片浮滿江面,順流漂下。問題是這艘連舫大船後來怎樣了呢?沒有記載。

連舫是什麼樣的船呢?按《說文解字》:“方(舫),併船也。象兩舟總頭形。”舫,就是並列的兩艘鉅艦,連舫就是並列的兩艘鉅艦又連在一起。也許連舫是多艘船連在一起的,上面鋪上木板,修城樓望臺。後世網上電腦製作的這艘船的樣圖不可信,如果真的是一艘戰艦就有這麼大,如何驅動?如何調頭?

東吳為了阻擋西晉從益州王浚順流而下的攻擊,在大江中設定鐵索、鐵錐,阻塞船路。王浚採用筏吸鐵錐和火燒鐵索的辦法破除障礙。太康元年(280年)正月,王浚率水陸大軍自成都沿江而下,過瞿塘峽、巫峽,進至秭歸附近。王浚率巴東監軍、廣武將軍唐彬攻破吳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擒吳丹陽監盛紀。然後順流而下,進入西陵峽,遇到了吳軍設定的攔江鐵鎖和暗置江中的鐵錐。由於此前羊祜擒獲吳國間諜,詳細瞭解了吳國的這些江防措施,曾通告過王浚,王浚對此早有準備。此前,王濬命製造了幾十張大筏,並聯成百步見方,筏上綁著草人,草人身著鎧甲,手執棍棒。船隊行進時,先令善游泳者推著筏走在前面,筏遇到水下鐵錐,鐵錐就扎在筏上被拔掉了。又製作火炬,長十餘丈,大數十圍,灌以麻油置於船首,遇攔江鐵鏈即用火炬燒之,須臾鐵鏈融化而斷。晉水軍艦船遂通行無阻,順流直下。

根據上述記載,那個連舫戰艦沒有發揮作用,這麼大一個傢伙要穿過長江三峽簡直是不可能的,那些暗礁就可能把這艘戰艦摧毀了。

還有一艘值得一提的戰艦就是後來天道教的盧循造反的時候,建造的“八槽艦”。船舵可謂是我國的偉大發明中的一個,這個發明為不少國家解決了航海的困難,但是關於船還有另一個偉大的發明,這個發明就是水密艙壁技術。這個技術在東晉被稱作八槽艦,因為最初用水密艙

壁技術把船體分解成了8個船艙,這樣就算其中一個船艙漏水了,也不會影響船的行進。

現在《雅音正宗》已經印出來了,副編輯和編輯裡面當然沒有王敦和王應的名字,劉丹暫時沒有拿出來賣,對外宣稱還沒有印好,全部存在倉庫裡等著王敦倒臺,劉丹可不想為王敦揹負罵名。

一些佛經也印出來了,發往北方地區,南方建康一帶暫時沒有出售。法和很奇怪,劉丹解釋道:“我給佛家印佛經,那些天師道的人知道了,讓我印他們的道經該怎麼辦?你要知道琅琊王氏就是天師道世家,武昌的王敦也是天師道的信徒,如果強迫我印天師道經典,我也拒絕不了。”

天師道流傳範圍極廣,王羲之,祖沖之都是天師道的道士。東晉才女謝道韞的丈夫王凝之曾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他深信五斗米道,孫恩攻打會稽時,王凝之居然死活都不相信跟他一樣信仰五斗米教的孫恩會謀反!等叛軍逼近時,他才不得不相信,卻不組織軍隊抵禦,而是踏星步鬥,拜神起乩,說是請下鬼兵守住各路要津,賊兵不能犯。結果當然是城被攻破,王凝之卻仍然不相信同一教派的孫恩會殺他,並不逃走。結果那也是顯然的,被一刀梟首。死得糊里糊塗,讓人哭笑不得。

而此時的謝道韞,面對虎狼叛軍,竟然鎮定自若,手持利刃而前,凜然面對殺人魔王孫恩。孫恩也不由得為之心折,竟不敢傷她。孫恩要殺她的外孫劉濤,謝道韞亢聲而辯:“事在王門,何關他族?此小兒是外孫劉濤,如必欲加誅,寧先殺我!”擲地有聲,孫恩為其所懾,放走兩人。

當然,劉丹也不是對道家一味的排斥,在劉丹看來,天師道是天師道,道家是道家,不能混為一談。天師道是裝神弄鬼,胡編亂造,道家是老子、莊子、列子等一系列的人物和著作,是史書上都有記載的。劉丹還把憨山大師所注的《老子道德經注》、《莊子內篇注》、《中庸直指》、《肇論略注》、《大學綱目決疑》都翻印出來了。這些書沒問題,可以向南方銷售。

“再說了,”劉丹道,“那楞嚴經裡面對於十種仙批判的體無完膚,真要給他們看到,還不得蹦起來?”

後世很多人說楞嚴經是假的,一個是因為楞嚴經的文采太好,象震旦人寫的,另一個是因為裡面描述了十種仙,都是“不依正覺修三摩地。”而這十種仙好像都是古代震旦道家所修煉的仙術道法。

楞嚴經:“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阿難。彼諸眾生。

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

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阿難。是等皆於人中煉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亦輪迴妄想流轉。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這裡說有從人不依正覺,別修妄念。也就是說這些人不依妙明真心修行。後又說“仙”最終報盡還來散入諸趣,是說仙是一種別得之途,雖可千歲,終不能脫離輪迴苦趣。這裡說的十種修煉方法正是經絡、導引、食餌、烹煉鉛汞、男女雙修,存思內觀等等,這些都是道家養生的修煉功夫。

這些言論引起道家不滿,所以很多人寫文章批駁,甚至乾脆說楞嚴經是偽經。李昊前世也看過一些道家協會的人批駁楞嚴經,不過李昊認為那些人寫得都沒有水準,都是沒有得到過道家真傳的人寫的。修真為什麼不能廣為流傳?因為修真對於弟子的要求太高,都是師父找徒弟。而且這個弟子應該是歷劫一來都在這門裡不停轉世修行,所以才有這麼好的根基。真正得到過修真秘訣的人都在深山老林裡呆著,哪有這麼多閒功夫在人世間折騰?

佛家講普度眾生,你要想學都可以進來,看起來得法很容易,其實也是不容易的。佛家講轉世修行,需要積累智慧福德善根。一個人信佛是很不容易的,修佛就更難了,要想開悟就更不容易,都是過多少大劫積累的結果。釋迦佛傳法的時候如果沒有修好,等彌勒佛出世的時候接著修,然後經歷無數佛出世後,才能徵得無上正等正覺。

修煉士在古代各地都有,中國春秋時期就有,印度就更多了,現在印度大街上也可以看到。如果要修到很高的層次,那就必須遠離人群,到深山老林或者海島上。一般這些人都有仙法道術,不被人發現。佛經裡記載了很多這樣的故事,有些羅漢,闢支佛也是在深山裡獨修的。

楞嚴經裡的仙,梵語“茂泥”,此翻為仙,仙者遷也。印度有修仙的記載,佛陀的種姓是剎帝利(武士和貴族),也就是說,很可能是雅利安人。

欲求仙道,厭懼無常,想身常住,遷入山林。“不依正覺,修三摩地”者:不依本覺真心,發起始覺正智,修楞嚴大定,以證究竟堅固之理;而反別修虛妄之念,撥弄精魂,存想固形,以求長生不死。殊不知欲求長生則可,欲求不死,實是空言,縱使壽千萬歲,亦不過後死而已,如松柏後凋,非真不凋耳。

“存想固形”:但凡存想,便是妄認緣影;但曰固形,便是妄認色身;即佛所謂錯亂修習者也。

休心依止,深山海島,絕於人煙之境:即所謂蓬萊弱水,惟飛仙可度。七金山之外,其水甚弱,舟楫不能至,而羽毛皆沈,為神仙所居之處;並非不死之國,斯亦是輪迴。以所依既未超乎三界,而能依豈能脫於生死?夫法身真常,形骸虛幻,怖速死而求長生,即屬妄想,依妄想而墮生滅,正是流轉。

十種仙:

堅固服餌者:謂存想堅固形骸,由於服食藥餌,以諸藥物,炮煉修治,為丸作餅;服食不休,而得功效,謂食道圓成。不惟百體康壯,壽年延永,必至身輕行疾,名地行仙,不能升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堅固草木者:謂存想堅固形骸,由於服食草木。此與上科藥餌,不過生熟之分,惟不餐煙火食,但服紫芝黃精、松枝柏葉;服食不休,而得功效,謂藥道圓成。行步如飛,升高越壑,身輕勝前,故名飛行仙。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