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061章 銀票防偽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緊急撤退就是在戰場不利的情況下如何脫離戰鬥,撤離戰場,古代打戰有一個很讓人蛋疼的事情,就是兵敗如山倒,大都數士兵都是死在逃跑的路上,這種情況在民國的軍隊也是一樣。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除了研究如何成建制地迅速撤退外,還需要斷尾求生,犧牲一部分士兵做狙擊,“你撤退,我掩護。”這對於戰士的思想覺悟和戰鬥意志是極大的考驗。

為了將拉練和實戰結合起來,劉丹還安排野外對抗訓練,一個連隊安紮下來,到半夜其他連隊開始摸上去偷襲,如果警戒哨兵被人幹掉,沒有報警,就判為全軍覆沒。有時安排騎兵突襲,如果營地沒有做好防禦工事,很容易被人一鍋端掉。

冬天的野外拉練,都是三天起步,幾天下來走上一百多公裡是家常便飯。吃在外面,住在外面,尤其是在冬天這樣的天氣裡,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基本的節奏是,第一天開開心心,第二天無精打采,第三天愁眉苦臉,第四天麻木不仁,第五天快要崩潰……

古代小說中常常有夜襲的橋段,但那大都是瞎編的,除非是在月光下,要不然部隊還沒到目的地就先亂了。有人做過實驗,肉眼在月光下只能發現240米處走動的人員,在星光下這一距離為70米,二者皆無的情況下,這種距離只有十幾米甚至幾米。

所謂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文化中,黑夜都始終與一些恐怖、可怕等負面詞語聯絡在一起。西方人想象出吸血鬼,中國人則相信鬼魂會在夜間出來活動。早期,紅軍的根據地大多在大山深處。晚上山高林密,月影婆娑,加上不時冒出兩聲貓頭鷹叫,膽子小點的走路都兩腿打哆嗦。

獨立團部分幹部和戰士,夜晚怕鬼不敢外出。有的部隊不會夜戰、巷戰,連東南西北也辨別不清。所以,劉丹組織官兵講科學、學知識,並進行夜戰方面的訓練。特別強調夜間行軍要嚴格注意肅靜和秩序,不能喝冷水、吃生東西,防止鬧肚子,既壞了身體,也容易暴露。當然,為了讓敵人害怕,劉丹準備出版《聊齋》和一些鬼故事。

夜間作戰還有敵我識別的方法,一般是右臂纏白毛巾。劉丹還交給他們一種夜間騷擾戰術,軍號,哨子,嗩吶,鑼鼓……反正聲音怎麼尖銳就怎麼來,這是從志願軍那裡學到的。志願軍在夜晚的時候派遣偵察排對美軍陣地進行騷擾。軍美軍的戰史描述說:“整整一夜,高地的四周響起軍號、喇叭、哨子聲此起彼伏,中國志願軍的少數偵察兵在美軍周圍轉來轉去,在不合時宜的時間,吹奏不合時宜的樂器。第一次與中國軍隊對陣的官兵,在不瞭解真實情況的狀態下,整夜不得安寧,被弄得神經過敏。這是一種原始的、但卻是極為有效的神經戰。因此,美軍給這個高地取名為‘喇叭高地’。”

到了清晨,美軍方面各個士兵都疲憊不堪,中國軍隊趁此機會發動進攻,美軍還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就倉猝接戰,面對中國志願軍勇敢的攻勢,美軍有心無力,無法招架只能後撤。

行軍中間穿插的所謂戰術課目,敵人偵察,馬上四散臥倒隱蔽;前方敵人騎兵,趕緊佈置好拒馬,戰車防禦;發現小股敵人,趕緊派一個不順眼的尖刀排去驅散驅散;最痛快的就要屬武裝奔襲了,明明都走不動了,一聽到奔襲的號角,立馬又滿血復活,畢竟,奔襲的結束就意味著當天行程的結束,早

跑完早休息,反正走著是痛苦,跑著也痛苦,早點結束痛苦才是正確的開啟姿勢。

為了對抗騎兵突襲,劉丹還專門給部隊準備了戰車,拒馬,在後世劉裕就曾經發明“卻月陣”,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萬精銳騎兵。戰車平時可以運送輜重給養,戰時連環成陣,抵禦騎兵。

劉丹設計的戰車是捷克的胡斯戰車,四個輪子,這實際是一種車牆,長方形車廂在側面開有射擊孔,外覆鐵甲。作戰時,多個車體連線一排,透過射孔發射火槍,並在車牆之間佈置盾牌、火炮。這是以大量改造的馬車為臨時工事,配合步兵和火器,組成防禦力很好的陣型。每一個車堡小組一般有10~20人和相應的軍械。在小組之上,以10輛車堡為單位組成更大的戰術單位,再往上則是幾十上百輛車堡組成的連隊單位。

經過改造的馬車能給士兵們提供對遠端武器的防護,其提供的高度優勢和護板,同樣也可以有效遏制敵人的近戰攻擊。如果時間允許,還會挖掘壕溝。更重要的是,結成的車陣足夠遏制騎兵的大規模衝擊,保證步兵們不會被嚇破膽而潰退。

行軍時,車堡比較脆弱,所以需要輕騎兵們進行偵查、護衛。當需要作戰時,車堡開始在合適的地形上結成方形或圓形的車陣,如果條件允許,還會挖掘壕溝以進一步遲滯敵人步兵、騎兵的攻擊,為己方遠端部隊提供上彈時間(弩和火器上彈都比較慢)。

輜重隊、騎兵和部分步兵在車陣中央以備反衝擊任何突破防線的敵軍;其他步兵、塔盾則協防車堡防線。有些時候,指揮官會面朝敵人佈下兩道以上的車堡防線——特別是當地形掩護了大軍時,指揮官就有額外的車堡可以部署正面防線了。

當然,胡斯車堡也有弱點,首先它需要開闊、平整的地面來展開,車堡的戰術機動性甚至比不上哪怕最重型的重騎兵。石頭、溝坎等等都會影響車陣的結成,給敵人提供進攻的機會。

其次,這種重型防禦戰術和其他類似戰術都有一個弱點就是怕火炮。密集的佈陣給火炮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目標。幸而東晉的土著並沒有火炮,指揮官如果選擇較高的地形,可以遲滯敵人騎兵、步兵的推進,讓他們更加疲憊。

在不適合佈置車堡的地方,只有依靠長槍兵方陣護衛火槍兵了,像英國的長槍+長弓+拒馬陣地,大宋的長槍+大斧+勁弩大陣,在各個地區都有出現的壕溝戰術,都是步兵對抗騎兵的典例,為此劉丹還給部隊裝備了工兵鏟。

在不斷的訓練中,獨立團的指戰員和戰士逐漸學會了野戰、野戰、騎戰、撤退,長途奔襲、大迂迴穿插,夜戰的規模從一個連、一個營到整個團,每個戰士都在激烈的對抗中迅速成為合格的軍人。

王冰跟了兩次長途拉練,累得死狗一樣,實在扛不住,最後只好放棄。同時他對於劉丹的訓練方法驚嘆不已,即使是王家最精銳的部曲也達不到這個水平,也許只有曹操的虎豹騎能夠媲美。如果這樣一支部隊在夜間發動突然襲擊,王冰知道自己家族的部曲是抵擋不住的。劉正知道劉丹這樣訓練部隊後沉默不語,最後讓劉家的部曲跟獨立團一起折騰。

為了做好佔領漢中和益州的戰鬥準備,由第一連為底子組建了一個山地營,營長劉勇,教導員張大貴。由於部隊在山地行動時基本靠人力運輸,因此無論是單兵裝備,還是重型

裝備,也或後勤物資,都要充分考慮到士兵的負荷能力,編制的確定過程,也要加入這些因素。劉丹在襄陽和漢中、四川招收了一部分土家族、苗族和其他蠻族士兵,這些人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劉丹還建立了一支“獵人特戰隊”,法明做隊長,劉堅做指導員,在後山修建了一個訓練基地,修築了一截城牆,一片房屋專門用於攀登和城市巷戰。劉丹給他們裝備了匕首,弩*弓等武器。訓練科目包括:

第一階段:

科目:緊急集合??基本佇列??陷阱製作??基礎體能??少林陣腳??捕俘拳??捕俘刀

手語訓練??地形學??騎戰訓練??基礎攀登??基礎鎖降??射擊戰術

第二階段:

科目:營地建設??牽引橫渡??山地攀登???特種體能???山地跑滑???操舟訓練??? 捕獵訓練?泅渡訓練??倒功訓練???一招制敵???按圖行進???隱蔽訓練???野外生存

隨著大量的銅錠被運往劉縣和劉縣的商品向長江流域傾銷,劉縣的銅板開始在東晉大行其道,充斥著市場。劉丹規定劉縣的商品必須用銅板支付,所以大多數的商家和居民都把劉縣的銅板當做一種儲備貨幣,讓銅板超越於其他貨幣之上。銅板以其精美的造型,不易仿製的特性大受歡迎,使之成為東晉重要的流通貨幣,而劉丹用這些鑄造的銅幣購買了大量的戰略物資。

當然,最終的解決辦法是印製鈔票,但是這裡有鈔票防偽的問題。中國算是比較早發行鈔票的國家,古代的銀票發行和中國的紙幣發行歷史有關。北宋的“交子”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元朝以使用紙幣為主,明初承元制,明太祖洪武年間發行的"大明寶鈔"用桑皮紙為鈔料,一貫鈔高一尺、寬六寸,是我國最大的紙幣。清初不印紙幣,後由於國家困難,印發“戶部銀票”,簡稱“官票”。以後又發行“大清寶鈔”,簡稱“寶鈔”,面額複雜,很快就急劇貶值。同治以後,停止使用紙鈔貨幣,仍行銅錢。

古代銀票防偽的方法主要是控制印鈔用的原料,在宋朝紙幣的原料為“楮皮”,到了明初洪武年間銀票的原料為桑皮紙,並且這種原料製作工藝相對更加複雜,所以為了以防別人造假,政府是不准許民間生產原料的。

其次銀票的圖案非常精美,在古代的銀票上有許多精美的圖案,大多是名人的字畫,有著優美的線條,是極難模仿的!清朝時期的圖案大多是龍形圖案和花紋邊的組合,而且出於更徹底的防偽,還會在銀票上使用雙色套印或者是多色套印,簡單的說就是將字型使用不同的顏色,依照順序依次進行疊加。如果不清楚銀票上所使用的顏色,基本上是做不到和銀票上的顏色如出一轍的。

再次是密押技術,清代晉商就使用過密押技術,如日升昌票95年期間一共有密押300套,並且經常更換,其他人基本上是無法破譯出的。據史料上記載,沒有發生過一起被冒領的現象。這種一百多年前採用的技術防偽手段,至今還在銀行業務中使用。

原始水印技術:當時山西商人甚至已開始使用水印技術來保障匯票的安全。票號經嚴格管理,沒有流失過一張使用過的匯票。今天人們只能從他們自己印製的錢票中見到這種原始的水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