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110章 巴氐賨人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襄陽取締天師教,印製佛經,催生了雕版印刷的誕生,首先是江東的天師道眾不惜一切代價搞出了道經的雕版,接著是儒家也不甘示弱,也成立了一個印書局,印製儒家經典,一時間江東的文化產業蒸蒸日上。不過誰也不敢搞一個月刊出來,那玩意兒太費錢。不是沒人也想搞活字印刷,耗費了大量的金錢,但是最終的結果是還不如雕版來的清晰。花費還更多。

化裝舞會之後,劉丹沒想到一張大網悄悄編制完成,把他牢牢圍住,正準備開始收網了。首先是習嘏給蔡家和鍾家提親,兩家閨女要一起嫁給劉丹,把劉正雷得不輕。這才知道在襄陽傳的沸沸揚揚,神出鬼沒的何足道就是自己的孫子劉丹,稀裡糊塗地給人唱情歌,欠下了一屁股風流債,現在好了,人家找上門來了。我說這老蔡家和老鍾家這些日子怎麼來得這麼勤!孫氏一聽,這是好事啊!這兩丫頭心性模樣都是不錯,還一次兩個,丹兒是咱老孫家的種。冬梅知道這兩丫頭的心事,和她們都處得不錯,心裡也是樂見其成。

訊息傳開後,整個襄陽都議論紛紛,這何足道是劉丹?天師道這次輸得不冤,這小子在背後使壞呢!聽說他是觀世音菩薩座下的善財童子,向著佛家很正常。襄陽的士子、才子和不才子都傷心欲絕,南北雙豔啊!我們窺伺了這麼久的兩個嬌娃,竟然被劉家這個猴精叼走了!

桓宣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心急如焚,馬上找到劉公館和劉家接頭,強烈反對劉家和蔡、鍾兩家的親事,桓宣道:“你們是想守著荊州這一畝三分地呢?還是要把整個江東全部接收進來?”

劉巖、劉正和孫氏懵圈了,不就是丹兒的婚事嗎?不至於提到這個高度吧?

桓宣見他們還不明白,直接明說了:“丹哥兒是誰?沒有丹哥兒就沒有襄陽現在的局面,毫無疑問,將來整個事業都會落在丹哥兒肩上,這點你們不得不承認吧?將來你們要佔領江東,江東那些士族會怎麼看?這些襄陽佬居然敢竊取神器!他們心裡是排斥的,不合作的,稍有風吹草動他們就會蠢蠢欲動。如何化解這種局勢?姻親!把他們變為自己人。”

桓宣嘆了一口氣,道:“本來司馬家是最好的結親物件,不過你們要取而代之,這就不合適了,剩下的就是朝廷大臣了,這次佛道辯論我寫信給朝中重臣,讓他們派家族的年輕人來襄陽看一看,最好都能留下來,就是想消除兩地的隔閡,如果能聯姻那就最好不過了。你們劉家和襄陽這些士族聯姻,減少了多少阻力,你們應該很清楚,那麼江東呢?他們那些士族根深蒂固,實力更強大。完全以力破解後遺症很多,聯姻潤物細無聲,是最穩妥的辦法。”

桓宣心裡也是說不得的苦。上次寫信給自己的好友溫嶠,隱隱約約提出這點想法,溫嶠心領神會,把兒子溫式之和女兒溫光一起送過來了。現在兩人都進入政法大學學習,同時進去的還有江東的士子,這是桓宣給他們特批的名額。孫氏在劉公館舉辦了幾次聚會,桓宣帶著他們來過幾次,但是都沒有見到劉丹,上次的化妝假面舞會劉丹倒是來了,但是大家都帶著面具,互相都不知道

對方長什麼模樣。

襄陽新政建立的鄉村一級的基層組織,對於宗族制度的摧毀是顯而易見的,桓宣能看到,相信那些世家也能看到,這是要動搖他們家族的根基,他們的反抗也將更加強烈。

孫如貞奇怪道:“那些士族不是瞧不起咱們寒門嗎?怎麼會同意和咱家聯姻?”

桓宣道:“此一時彼一時,現在你們劉家的火槍火炮太厲害了,他們根本反抗不了,還有襄陽新政,能把他們的勢力分崩瓦解,他們是怕了。如果能和你們家結親,也算是給自己家族留下一點底蘊。我先給你們說清楚,不管丹哥兒娶幾個小妾,這正妻一定得是江東世家。還有,你們劉家的後輩弟子接下來至少要有一半得和江東士族聯姻。至於你們如何跟蔡、鍾兩家交代,我不知道。”

桓宣說完,告辭出去,留下劉正幾人面面相覷,好好的一件事,怎麼就鬧到這份上了?

劉巖怒道:“都是丹兒這兔崽子弄出來的事,到人家大姑娘窗戶下唱歌。現在好了,人家賴上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孫氏不高興了:“跟我兒子有什麼關係?那天丹兒只是給冬梅唱歌,蔡、鍾兩個丫頭是自己黏上來的。再說了,江東世家的女子有什麼了不起的?大不了都娶進來得了!”

劉正見這兩夫妻越說越不像話,沒好氣道:“現在不要管這件事是怎麼來的,問題是怎麼解決。把丹兒叫過來問一問,看看他是什麼想法。”

劉丹被人從軍營裡叫回來,見家裡人擺出三堂會審的架勢,有點懵圈,這是咋了?

“咋啦?”劉巖喝到,“都是你幹出來的好事!”

“去去去!”孫氏把兒子拉過來,“你爹老酒喝多了,別理他。來,為娘告訴你是這麼這麼回事。”孫氏把桓宣的話複述了一遍,現在蔡、鍾兒女又來提親,你說這事該怎麼辦?

劉丹這麼久待在軍營裡,哪裡想到外面鬧得沸沸揚揚的。問我?我也是受害者好不好?

“呸!”孫氏打了兒子一巴掌,“人家兩個大青娘放下身段來就你,你可不能辜負人家的一片痴情。這兩閨女我也很喜歡,而且他們兩人的哥哥可是有大才,蔡燕的哥哥是一員虎將,鍾鷺的哥哥就更不得了了,你不是老想找一個情報分析員嗎?他哥哥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兒子,想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把她們都娶回來。”

劉巖在一旁著急了:“丹兒,你桓叔一片好心,自從來到襄陽受了多大的委屈,這件事情上你可不能違背他的意願。”

劉丹有點氣急,我有什麼辦法,我是分身乏術啊。

劉正也著急:“都是你,弄出個何足道來,現在玩脫了吧?看你怎麼收場!我告訴你啊,蔡家、向家可不能得罪,在資政院低頭不見抬頭見,你可不要讓我沒臉見人。”

嘿!沒想到我現在成了香餑餑了。劉丹有點苦惱,又有點得意,鷺兒就要嫁給我了,這是續上前世的情緣?不過要說辦法也不是沒有,就看鐘、蔡兩家能不能接受。

襄陽

取締天師道的事件終於傳到成都,在巴蜀兩地掀起軒然大波,成都的天師道眾群情激昂,像波濤洶湧的洪水一樣湧往皇宮,要求皇帝出兵襄陽,救兩州道友於水深火熱之中。

劉家給成漢皇帝李雄出了一個難題,到底要不要出兵梁州?王敦在隨州折兵一萬餘人,自己進攻魏興和上庸,最終拿下襄陽需要多少軍隊?一萬肯定是不夠,3萬?5萬?或者是舉全國之兵進攻襄陽?襄陽軍的火槍火炮到底有多厲害,不知道。如果一頭撞上去,萬一像王敦一樣被撞得頭破血流怎麼辦?李雄有太多的顧忌。但是不出兵好像也不行。

李雄的祖先是巴氐族賨人。賨人又稱寅人、板楯蠻,應屬於羌族一支,大概是上古時期從秦嶺到漢中最後流入巴山,春秋時期屬於巴族,土家族便是板楯蠻東遷後形成的民族。其存在於春秋戰國之前,主要分佈於嘉陵江畔。古書中記載,該民族勇猛彪悍,且善歌舞。賨人雖沒有列入後世的56個民族之中,但他們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無比的輝煌。早在春秋戰國之前,便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國都就建在今四川達州市渠縣(秦時稱宕渠縣)的土溪城壩。《華陽國志》記載:“宕渠蓋為故寅國,今有寅城、盧城。”賨人勇猛強悍,能歌善舞。《輿地紀勝》卷162記:“巴西宕渠,其人勇健好歌舞,鄰山重疊,險比相次,古之賨國都也。”

賨人這種既勇武好戰,又能歌善舞的民族特點,在戰場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最後成為像尼泊爾的廓爾喀僱傭軍。周武王伐紂的時候,號令諸侯出兵,當時巴國和蜀國也派出軍隊響應號召。據《華陽國志·巴志》稱:“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也。”在生死搏殺的戰場上,一邊衝鋒陷陣,一邊唱歌跳舞,這有點像非洲土著戰士手拿盾牌和投槍,一邊呼嘯。氐賨人也是一邊呼喊,一邊跳躍著衝向敵人。

後來賨人在滅秦興漢的戰爭中再次建立功勳。秦王朝被推翻後,楚漢相爭的大戰展開了。漢王劉邦憑藉的大後方,便是包括賨人在內的巴蜀之地。戰爭期間,負責後勤的蕭何、呂雉動員寅人參戰。據史料記載,當時賨人從十六到六十歲的男子都拿起武器上前線。當漢中一帶因遭受天災出現大饑荒時,劉邦還下令大批饑民到賨人聚居的巴地和蜀地就食,穩定了漢王後方。

漢王還在賨人居住的地方設立了一處重要的屯兵積糧據點,取名為得漢城。此城即當代的通江縣永安鄉(原屬達縣地區)。得漢城號稱“地環三玉澗,天鑄一銅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蕭何、呂雉經得漢城把兵士和糧草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前線,為劉邦擊敗強大的項羽、建立西漢王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勳,這就是溝通巴蜀和漢中的有名的“米倉道”。

漢中王劉邦和章邯的關中軍隊激戰,勇猛善戰的寅人常常充當劉邦軍隊的前鋒。據《華陽國志》記載:賨人在閬中人範目統率下,手執牟弩、板榍(由於寅人常用板楯為盾牌,所以又稱板楯蠻)高唱戰歌,跳起激越的巴瀹舞,向關中軍衝殺,所向披靡。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