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109章 接收荊州(下)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目前荊州地區面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缺糧。現在荊州已經出現餓死人的現象了,很多土地荒蕪,人們流離失所逃到襄陽。桓宣一方面向荊州輸送糧食拯災,恢復生產,一方面向天師道開刀,把天師道觀儲藏的糧食全部沒收,發放給災民,迅速穩定了荊州形勢。

劉家兵不刃血拿下襄陽,在建康和襄陽本地造成極大的震動,劉家勢力範圍的擴大急需高階領導幹部,襄陽政法大學的學生奔赴荊州各地擔任政府各部門的副職,培養政務經驗,落實襄陽新政在各地的實行。這個時候很多觀望的士族子弟再也坐不住了,大家放下身段,準備報考襄陽政法大學。他們算是看清楚了,襄陽劉家就是屌絲習氣,根本就不鳥自己,也不會向士族集團靠攏,至於徵辟之類的想都別想。一些老家夥也坐不住了,紛紛找到習嘏和郭璞,要求進資政院和國學院。一時間荊州和梁州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得到火槍火炮的王敦軍立即在豫章郡南昌縣發起反攻,大敗圍城的晉軍,同時乘勝追擊,奪回鄱陽,晉軍大敗。王敦軍一掃頹勢,軍心和民心大定。司馬紹和一幫臣子氣得七竅生煙,這劉家和王敦眉來眼去,暗通款曲,真不是東西。於是朝中要拿掉劉巖兩州刺史的呼聲越來越高,司馬紹和王導只有壓住大家的怒火,這劉家是真不能動啊。王敦的叛軍還沒有清除,北方的石勒蠢蠢欲動,建康政權風雨飄搖,現在又樹一個大敵,實在不是智者所為。

不能罷免劉巖的職務,斥責一番還是可以的,於是明帝派出使者到襄陽,一張詔書把劉巖罵了一通,勒令劉巖不能給王敦提供武器。同時要求劉巖把500門大炮和一萬支火槍上貢給建康。對於建康的詰責劉巖當然是不承認,這王敦的火器是王敦自己製造的,在王敦還沒有造反之前他就開始製造火器了,劉家的技術早就被他偷了去。至於向建康上貢,還是那句話,自己都不夠用啊,哪有多餘的上繳?再說了,這火器價格太貴,報廢太多,我想給你也沒這麼多原料,而且鐵匠也不夠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巖一毛不拔,油鹽不進,讓建康來宣旨的張公公要哭了,大哥你這樣幹俺回去沒法交差啊。張公公找到桓宣,一把鼻涕一把淚哭述:您給刺史大人說說話,多少給點,我好回去交差,要不然我就只有死在您這衙門口了!

桓宣一看,這也不是個事,朝廷的顏面還是要給的嘛!他找到劉巖父子,最後要了十門火炮和一百杆火槍交給朝廷天使,總算把他打發走了。桓宣也知道,這公公來找自己大概是溫嶠的主意,他們是想要弄幾個樣品回去仿造,只是這火器哪有這麼容易仿造的?桓宣也曾經陪同劉巖參觀過火器作坊,作坊分工之細,機械之複雜,讓桓宣瞠目結舌。如果沒有人指點,全部都要自己把這一整套的工序全部摸索出來,一百年也不夠啊。

其實劉丹也被建康工匠的創造能力震驚了,王敦把這種火箭炮的殘骸拿給劉家研究。這種火箭的發*射藥不是裝在紙糊的管子裡,而是裝鐵管之中,重量由5-10斤不等,放在30釐米長、直徑7.5釐米的竹筒中發射,射程達700米以上

。雖然命中率不高,但集中使用和較高的射速能夠彌補精確度的不足,尤其適合對付目標比較大的固定物體和敵人,比如城牆、艦船、房屋、步兵方陣、騎兵縱隊等,這種火箭炮達到古代印度人的水平。如果把火藥的製造工藝改善的話,射程再翻一番也是沒有問題的,看樣子真不敢小瞧現在的土著啊!

接收荊州和福建兩地,襄陽府手忙腳亂了一陣,總算把局面維持住了。對於荊州原有的官僚,襄陽府的政策是儘量留用,這樣對於社會穩定是有好處的。當然這裡有一個條件,就是擁護荊州府的領導和襄陽新政,堅決推行基層組織的建設,完成土地改革。這個時候資政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他們威望很高,人脈很廣,不像年輕人這麼激進,善於調和各方利益和矛盾,同時吸收大量的社會名流進入資政院,讓這些世家的合理述求能夠得到滿足,減少了改革中的阻力,穩定了荊州的政局。

桓宣和習嘏分擔了大部分的政務工作,劉丹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軍隊建設上,州政府和人民軍擴充太快,部隊幹部嚴重不足,襄陽政法大學和軍政大學此時擴大招生,為了安撫轄區內的高門豪族的抵觸情緒,政法大學和軍政大學拿出一部分內部指標直接招收這些家族的子弟,這樣兩所學校新招收的學生一共達到兩千餘人。

讓劉丹沒想到的是那天晚上在冬梅窗外吉他彈唱,其實鍾鷺和蔡燕已經認出了劉丹,所以才給他下套。當天晚上兩人嘀嘀咕咕商量到很晚,定下攻守同盟,確定今後的戰略戰術。首先是鍾鷺、蔡燕兩人和冬梅成了閨蜜,接著兩人一起向冬梅表明心跡,非何足道不嫁。再後來兩人和冬梅一起拜訪了劉丹的母親孫如貞,表達對孫姨的仰慕之情,讓孫氏鳳心大悅,幾乎就要認下兩個乾女兒。蔡氏和鍾氏兩家的族長本來就是資政院的委員,這時候忽然主動起來,常常一起到劉公館拜訪劉正。劉正是資政院的副院長,咱們也算拜訪自己的上級,名正言順。

劉公館在樊城,依漢河而建,鬧中取靜,在後世這裡就是高檔別墅區。劉家很早就在這裡買下了大片的土地,建起了這座公館,劉丹很喜歡上海民國時期的那些大佬的西式公館,所以按照那些洋樓的建築風格設計。主樓是一座三層樓的洋房,宏大的廳堂可以舉辦各種舞會,還有桌球室、酒吧等休閒娛樂設施。公館裡有草坪、小湖,網球場,花園,綠樹濃蔭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還有十幾棟獨立小洋樓。

劉家佔領襄陽之後,沿著漢水修建了防洪提,把一大片灘塗改造成為濱江大道,連著劉公館搞出了所謂的江景別墅區,送了一套給親家習嘏,一套給太守桓宣。劉家的其他族人,特別是年輕人也陸續搬出了劉家塢堡,在這裡建了公館或者別墅,畢竟劉縣的空氣太糟糕了,現在劉家塢堡留守的都是一些老人或者是在工廠裡、商行裡上班的。襄陽師範小學的生源很多是劉家子弟,上學都很方便。其他人一看,這些大佬都住在這裡,這裡風水肯定不錯,於是乎第一期開發的別墅銷售一空,第二期和第三期也預售完畢。

劉丹前世是一個窮屌絲,和那些土鱉一樣,對於西歐中世紀的貴族生活非常嚮往:金碧輝煌的宴會廳、長餐桌、葡萄酒、銀器餐具、夜光杯、水晶燈、油畫,操著倫敦口音的管家和訓練有素的僕人,男士們殷勤風雅,女士們身著絲綢衣裙,儀態萬方,沒完沒了的舞會、美食、約會、偷情,還有不怎麼讓人愉快的私生子。

為了高品質的生活,也是對於前世生活的懷念,劉丹叫陶瓷廠的工人燒製出了瓷板、馬桶、洗手池、浴缸等一些衛生器具和裝飾材料,按照後世的裝潢全部安裝起來,讓劉丹的母親大為讚賞。為此劉丹名下的產業如一品香歌舞廳,天上人間等等全部裝潢上。沒想到引領襄陽的時尚風潮,這衛生間竟然可以這麼整潔乾淨,沒有異味,是不是政府機構也採購一套?那些襄陽的土鱉們心裡也盤算著是不是會客廳也來這麼一下,顯得檔次高啊!至於馬桶上鑲金銜玉的,顯得又土又俗。

樊城的商業氣息濃厚,沒有襄陽城內那麼古板,所以孫如貞把計委的辦公大樓也建在樊城,孫氏很喜歡劉家公館的洋樓,常常把這裡作為辦公地點。因為鍾鷺和蔡燕乖巧懂事,人又聰明,佷得夫人歡心,蔡燕的哥哥蔡慶武藝高強,卓爾不群,是一員虎將胚子,鍾鷺的哥哥鍾文思維縝密,見微知著,是一個參謀的料子,孫氏把兩人都送進軍政大學深造。現在政法學院和軍政學院招收的這一批新生素質明顯上了一個檔次,看起來還是世家子弟出人才啊!孫氏不由感嘆道。

孫夫人現在像重新煥發了青春,展開了夫人外交,常常邀請襄陽府和資政院大佬的家眷參加劉公館的舞會,有一次在劉丹的慫恿下搞了一次假面化妝舞會,裝扮成西方社會的各種角色:帝王、皇后、貴婦、騎士、海盜、教父、巫婆、吸血鬼、佐羅、白雪公主、羅密歐、朱麗葉……

劉丹出版的小說中都有各種人物的版畫插圖,栩栩如生,所以這些形象大家都很熟悉。因為劉家的白砂糖和紅糖特別稀少,劉丹小說中的形象都被一些民間藝人用紅糖製成小糖人銷售,也使得這些任務家喻戶曉。

舞會舉辦得非常成功,新奇,刺激,受到大家的歡迎,對於緩和劉家和其他家族的矛盾起到很好的潤滑作用。為了準備這次舞會,劉丹拿出了許多角色的造型和服飾,讓文工團的裁縫製作出來,讓演員試穿,反正以後舞臺劇都會用到這些行頭。劉丹準備陸陸續續把西方的一些經典名著翻印出來供大家欣賞,一方面給東土以更多的外來文明元素,增加華夏文明的包容性,另一方面當然是為了賺錢,現在九郎書局已經成為劉丹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

隨著一本本玄幻小說的出版,形成了一大批粉絲,他們像後世的網絡小說讀者一樣,追逐著每一本小說的更新。劉丹出版了一本《襄陽月刊》,裡面除了一些正統的政令法規和詩賦文學之外,為了擴大銷量,劉丹在本月刊的後面都會刊登幾部玄幻小說。這些小說都不會一次性結束,都會搞一個七八期才會更新完畢,把大家的胃口吊得高高的,欲罷不能,這也讓《襄陽月刊》的銷量猛增。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