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111章 成漢范家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劉邦順利進入咸陽後封範目為長安建章鄉侯,後又改封為憨鄉侯,意在留住賨人這支軍隊,範目迫於寅人思鄉心切,堅持不受此封,劉邦只好將範目改封為低一級的度沔縣侯,讓賨人迴歸故里。漢高祖劉邦為了獎勵賨人的汗馬功勞,下詔免除了寅人中鄂、羅、樸、昝、度、夕、龔七姓的租賦,其餘每戶歲出“賨錢”口四十文,巴人呼賦為賨,故當時稱之為賨人。

漢末大亂,張魯據漢中,誘說宕渠一帶巴、賨首領杜濩、樸胡、袁約背叛益州牧劉璋歸己,劉璋亦發漢昌(今四川巴中)賨人為兵以拒張魯。張魯在漢中推行五斗米道,賨人敬奉,故多遷往。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徵張魯,魯一度敗走巴中,依杜濩、樸胡等。後張魯降操,“巴七姓夷王樸胡、賨邑侯杜”等亦率“賨民”、 “巴夷”附操。操以樸胡為巴中太守,杜濩為巴西太守以拒劉備。後曹操放棄漢中,又將在漢中的“巴夷”、“賨民”全部遷至關隴地區。

西晉末年,關西因戰亂天災頻歲大飢,略陽、天水等六郡人民包括一部分原自漢中遷來的賨民共數萬家流人梁、益兩州就食。這些流民後來在賨人首領李特領導下於蜀中造反,建立大成政權。

成武帝李雄字仲俊,巴氐族,略陽(甘肅秦安)人,祖籍巴西宕渠(今四川渠縣),是李特第三子,母羅氏。李特在四川起兵時,李雄被封為前將軍。303年李特喪身沙場,秦文王李流收拾殘兵敗將,接管其部,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帶兵打敗晉建平太守孫阜,大獲全勝,聲勢復振。李流病死後,將軍權交給侄子李雄。李雄自稱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不久,攻克成都。304年稱成都王,建元建興,306年稱帝,國號“大成”,史稱成漢,改元晏平。

晏平五年(310年),李雄派李國、李雲等率領徒眾二萬攻入漢中,梁州刺史張殷逃奔到長安。李國等人攻陷南鄭,將漢中人全部遷到蜀地。後巴西、巴中兩郡都落入成漢手中,只有巴東郡屬於東晉。

在李特死後,李氏領導的流民遭遇了重大挫折,“三蜀百姓並保險結塢,城邑皆空,(李) 流野無所掠,士眾飢困。”此時蜀地著名天師道道教主範長生支援流民軍, 給予流民軍糧食,流民才能夠轉危為安。而李雄十分尊重範長生,甚至“欲迎立為君而臣之” ,除了範長生勢力強大外,李雄的天師道信仰也應被視為原因之一。

李雄不僅給範長生丞相的世俗官職, 還加封範長生為天地太師,給予其“部曲不豫軍徵,租稅一入其家”的特權,並將道教聖地“西山”(即今青城山)作為範長生的封號,確認了範長生在天師道中“天師”地位的同時,在事實上將天師道作為了成漢政權的國教,確立了天師道在成漢政權的正統地位。範長生在政治上是丞相,當朝一品;經濟上,他的部曲不負擔徭役,他的土地也不向大成政權輸納租賦。他成了十足的封建貴族,既有土地,又有依附農民,還獲得豁免賦役的特權。

範長生從支援流民集團到加入大成政權,標幟著六郡

氐叟侯王、漢族大地主與蜀中大地主的合流,構成大成政權的統治核心,這就是大成政權的階級實質。範長生在大成政權內所享有的經濟特權與西晉的貴族王公並無兩樣,也就是大地主特權在大成政權中的合法化。

此後範長生以丞相之尊輔政傳教,極大地擴張了天師道的勢力。李雄的天師道信仰為流民政權與道教勢力範長生的合作提供了條件,也為成漢政權建立後二者的合作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礎。

在範長生“清心寡慾,敬天愛民” 的天師道思想影響下,李雄執政期間一直“虛己受人,寬和政役”,故“事少役稀,民多富實,至乃閭門不閉,路無拾遺,獄無滯囚,刑不濫及。”李雄在位期間是成漢政權最為興盛的時期,這與李雄能夠接受範長生以黃老道家思想輔政以及本人就是道教徒分不開。

《華陽國志》記載“但為國威儀無則,官無秩祿,職署委積,班序無別,君子小人服章不殊;貨賄公行,懲勸不明;行軍無號令,用兵無部伍;其戰,勝不相讓,敗不相救,攻城破邑, 動以虜獲為先,故綱紀莫稱。”成漢政權不重視班序綱紀,也應是受天師道影響。

東晉元帝太興元年(318年)四月,範長生卒於成都,範長生死後,其子範賁被李雄封為丞相。面對襄陽取締打壓天師道,道家領袖範賁當然坐不住了,如果自己熟視無睹,怎麼能稱為天師道的領袖?要知道張魯到北方之後,範長生這一脈自封為天師道正宗,近在咫尺的事你如果不管將大失民心。

成漢朝堂上對於是否出兵的問題爭論不休。範賁當然主張出兵,大將軍李驤和司徒王達以巴蜀地窄民寡,不宜大動干戈為由不同意,而且現在是春耕季節,現在興兵對於農業生產的破壞相當大。

和他老爹範長生精瘦,道貌盎然不同,範賁孔武有力,像個武夫。範賁見兩人反對,力爭道:“劉巖一介武夫,倒行逆施,打壓道眾,人神共憤,可一戰擒也。我已上奏天庭,請天兵天將、六甲神兵下凡來相助,一定可以拿下梁州,攻佔襄陽,把劉家父子打落地牢!”

李驤和王達對視一眼,心中暗樂,這範賁沒有什麼威望,接替丞相位子以來,不能服眾,他大概是想撈取戰功吧,但是我們怎麼會如你的意呢?

王達道:“劉家鎮壓道眾,我們也是瞋目扼腕,義憤填膺,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只是劉家火槍火炮太強,咱們的血肉之軀恐怕擋不住啊。丞相既然請得天兵相助,不如由丞相率領道兵將劉家軍剿滅?”

呃~範賁被王達的無恥愣住了。我說天兵天將是糊弄那些道民的,你反過來用這些將我套住?我要能調來天兵天將,早做皇帝了,哪還有你們李家什麼事?當然這些話不能明說。

李雄看著下面吵吵囔囔,作壁上觀,心裡也是煩悶。李雄知道自己的兄弟李驤對范家不滿,早就提出要打壓范家。范家現在幾千多戶人家,從來不要繳稅,而且范家現在不斷侵吞田產,部曲越來越多,現在尾大不掉了。李雄知道自己不能動手,李家在巴蜀立足還要依

靠範家的號召力,不過範賁相對於範長生那個老鬼顯得稚嫩、衝動,也許可以慫恿他出這個頭。出兵梁州贏了當然好,敗了自己也沒什麼損失。相反,如果範賁出征失敗了,對於范家來說就會動搖根本。

武昌王敦派使者來說服李雄出兵,李雄當然知道他不懷好意,想移禍巴蜀。劉家的火槍火炮傳得神乎其神,到底是什麼樣子不知道。有的人說是劉家請動雷神天降神雷,那都是扯淡,劉家把天師道禍害得不輕,雷神會幫助劉家?

成漢朝堂上雙方你爭我奪,互不相讓,最後大家都僵持不下,等著李雄表態。李雄咳嗽兩個,道:“打戰就要加徵稅,民眾就會不滿,再說劉家在梁州和荊州折騰,沒有侵犯我們,所以朝廷出兵不合適。但是這件事情咱們不能管,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不過天師道觀倒是可以管,不如我們以天師道的名義組織道兵奔赴漢中,從漢中沿漢水而下佔領梁州,直逼襄陽。另外我們可以派人到關中聯絡劉曜一起出兵。”

範賁聽李雄的意思還是要道門出兵,臉黑得像鍋底,不過自己話說的太死,被人抓住腳疼,還不能反駁。

李雄繼續道:“丞相位高權重,大小事情都要丞相拿主意,不能離開,領兵的渠帥就從治所祭酒裡選拔一個吧,漢中三千餘士兵都統歸祭酒指揮,事情就這麼定了。”

這件事情定下來了,大臣們都退朝,範賁回到家中召集家人商量出兵事宜。看來這次不動不行了,到明天的時候整個京都就會傳播開我主持北伐的事情,那些傢伙就等著我出醜。不過這件事情也是一個雙刃劍,如果能順利拿下梁州,整個梁州就會成為范家的勢力範圍。這次征伐以自己三千部曲為主,再招募一萬五千道兵,加上漢中三千守軍,兵力差不多就夠了。糧食我們自己有,武器當然由國庫出,他們不能一毛不拔。

四月,成都天師道準備出兵的訊息很快就透過信鴿傳到魏興郡和襄陽。在古代通訊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巴蜀地區山高路遠,道路不暢通,消息傳遞往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劉丹很早就派警衛連的通訊小組專門對鴿子飼養和訓練,在後世的軍事網站上大家對於信鴿的訓練也有交流,雖然劉丹沒有養過鴿子,但是基本的訓練方法還是知道的。

對於漢中,劉丹可以說是垂涎三尺,很早以前就和將士們做過預案,準備奪取漢中。漢水發源於漢中地區,上、中游流淌於高峻的秦嶺和大巴山之間,與北邊的渭水形成大體南北相對的山川穀道,南北兩側的秦嶺和大巴山也都是東西走向山脈,由此形成多條南北向的連線長安和成都的道路。所以這樣的蜀道並不止有一條。人們也習慣採用這些穀道的名稱來給經過它們的道路命名,比如最早出現的褒斜道,是沿著斜水河谷和褒水河谷而行。還有陳倉道,因其道路北端出口連線寶雞,寶雞古名陳倉縣而得名。另有沿子午谷而行的子午道;沿西駱峪河谷和儻水河谷而行的儻駱道等。從漢中往南,穿越巴山到達成都的蜀道主要有兩條條,自西向東分別是:金牛道和米倉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