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東晉烽火->章節

104章 傷寒瘟疫(下)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這次規模空前的瘟疫,給人們心理投下了陰影,對民眾信仰與社會心理帶來變化。兩漢時代以經學政治倫理為主題的社會主題,迅速轉向了魏晉時代關注存在意義和生命真偽,進一步導致清談和玄學的興起。

另一方面,由於傷寒流行,一些方士便以符水方術為人治病,道教迅速傳播,貴族信奉佛教逐步成為潮流。公元183年,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趁大疫流行,以妖術教授,立太平道,咒符水以為人療病,民眾神信之。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隨後,他們發起著名的黃巾起義。

持續多年的大瘟疫,還對三國格局產生影響。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劉聯軍與曹操戰於長江赤壁一帶,擁有數十萬大軍的曹操,敗給只有五至六萬的孫劉聯軍。曹操兵敗赤壁,最終三分天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曹軍發生大疫所致。

曹操兵敗北撤後感慨:自頃以來,軍數徵行,或遇疫氣,吏士死亡不歸;曹操給孫權書信曰上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確虛獲此名。指出大火是曹操自己放的,同時指出放火燒船原因在於瘟疫疾病無法預防救治。要不然河中的大火怎麼會燒到岸上軍營?

東晉的自然災害和戰爭頻發,正是瘟神橫行的溫床,石勒攻佔襄陽之後,也是因為部隊瘟疫發作,減員太厲害,最後不得不撤軍。所以劉丹對於部隊的飲用水,駐紮環境和對於蚊蟲的防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劉丹還為部隊準備了口罩、酒精、蚊帳、蚊香等一些醫藥用品,當然還有“清瘟解毒丸”。井水、河水、溪水等飲用水都要過濾、燒開消毒,糞便都要掩埋,有條件的話最好用石灰消毒。

防止瘟疫的最好辦法是預防為主,劉丹寫了一本小冊子《送瘟神》,把他知道的一些傳染病的種類,傳播途徑和預防隔離措施都寫出來,連同《傷寒雜病論》等一些醫藥書籍全部刊印發行,免費發放,要求兩州的所有基層幹部群眾都要組織學習。同時劉丹要求各鄉村和城市要大搞衛生運動,除四害,修建廁所,清理垃圾、溝渠和下水道。特別是地牢監獄等一些關犯人的地方,因為營養太差,衛生條件不好,終日曬不到太陽,容易滋生疾病,尤其要重視。

至於野生動物劉丹就無能為力了,現在很多人還是以打獵為生,特別是蝙蝠,當地人把蝙蝠稱為“石燕”,有一些到蝙蝠洞裡掏蝙蝠,拿到圩鎮上賣,一枚銅錢一個。你說蝙蝠傳染病毒,他才不鳥你——我家祖宗三代打獵,也沒出什麼事。

劉丹準備讓襄陽府衙派出工作組到農村檢查工作,一方面調查基層組織的運作情況,另一方面也是檢查當地的衛生狀況。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醫生的缺乏,農村裡大都是用一些草藥偏方,遇到大病就沒有辦法了。

劉丹還讓人重新規劃了襄陽城和樊城的下水道。說到排水系統,就不得不提到江西贛州的福壽溝。贛州三面臨水,千年不澇的謎底,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得益於宋代修建的排水系統——福壽溝。歷經近千年,全長12.6公里的福壽溝現在依然護佑著贛州的安寧。因此,當年親自設計並修建福壽溝的知州劉彝受到群眾的擁戴,他的銅像如今坐落在贛州城北的宋城公園。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座宋代留下的拱形下水道使用是桐油、黃泥、沙石(俗稱三合土)和青磚、麻條石等建築材料修建的,這些磚石在地下也會老化甚至

崩塌,但是只要維修人員換掉壞的那幾塊,一疏通就好了,這就是為什麼900年的福壽溝能夠沿用至今的原因。

顯微鏡的發明也把農業技術推廣到細胞的層次,劉丹把自己知道的中學生物課本知識發給農科所,讓他們研究囷種、雜交水稻、大白菜等一些品種。雜交水稻劉丹也不清楚是如何培育的,只是看網絡小說知道是透過和海南島的

野稗雜交培養出來的。能不能搞出來劉丹也不指望,全碰運氣。

法常和他的師兄們對於劉丹提出的《百丈清規》完全接受,準備在峴山建造大型的佛家寺院和佛學院,將襄國的一部分僧人轉移到襄陽來。修建寺廟的費用劉家和習*家等襄陽豪族分擔一部分,大部分還是法常他們自己承當,在後趙佛教是國教,他們手裡有的是錢。劉丹不可能把佛教立為國教,還是道釋儒三教分立比較好,而且要以儒教為主,因為儒家是經國濟世的,管理國家還得儒生。

佛道兩家的辯論經過很快編印成書,叫《襄陽辨偽錄》,劉丹弄了一篇序文:

“夫三聖人教列於中國。猶鼎足而峙以扶皇化。夫子之言仁義者。軌於不道之士也。老子之守謙退者。息於躁竟之徒也。釋氏之談性命者。欲令返本歸源也。仁義行則人人蹈於君子之徑矣。謙退行則人人杜於貪吝之求矣。性命明則人人達於妙道之源矣。不如是者何為達士君子乎?

為學有三要: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此三者,經世出世之學備矣。缺則一偏,缺二則隘,三者無一,而稱人者,則肖之而已。雖然,不可以不知要。要者,宗也。故曰:言有宗,事有君。言而無宗,則蔓衍無統;事而無君,則支離日紛;學而無要,則渙散寡成。是故學者,斷不可以不務要矣。

然是三者之要在一心。務心之要在參禪,參禪之要在忘世,忘世之要在適時,適時之要在達變,達變之要在見理,見理之要在定志,定志之要在安分,安分之要在寡慾,寡慾之要在自知,自知之要在重生,重生之要在務內,務內之要在專一,一得而天下之理得矣。稱理而涉世,則無不忘也,無不有也;不忘不有,則物無不忘,物無不有;物無不忘,物無不有,則無入而不自得矣。故曰: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會萬物而為己者,其惟聖人乎?噫,至矣盡矣!妙極於一心,而無遺事矣!是故學者,固不可以不知要。

天師道士專尚夸誕。以譎詭不經為奇異。以誑妄不真為妙門。棄二篇之醇濃。雜三張之穢術。害王風以顛狂為至德。不識道之淵源。而有五逆、六極之罪。禁經上價,是其一逆:安稱真道,是其二逆;合氣釋罪,是其三逆;挾道作亂,是其四逆:章書伐德,是其五逆。

畏鬼帶伏妖法之極第一:制民課輸、欺巧之極第二,解廚墓門不仁之極第三;度厄苦生虛妄之極第四,夢中作罪頑痴之極第五,輕作寒暑兇佞之極第六……”

這本書一出版,引起社會極大的震動,桓宣釋出政令,宣佈取締天師道,查抄天師道觀,準備已久的獨立師官兵奔赴各個道觀,開始抄沒道觀的財產。這時大家才發現,原來道觀內儲存著大量的糧食和錢財,有的甚至藏有兵器和女人,真不愧為“米賊”。劉丹也是喜出望外,沒想到發了一筆橫財,現在襄陽各地的基建工程大規模鋪開,糧食消耗非常大,特

別是王敦把荊州的倉庫都搬空了,荊州人民嗷嗷待哺,這些糧食搜刮出來正好可以填補這個大窟窿。

襄陽政府的措施引起了道士和教民的反抗,有一些是整個家族的人都起來造反,最後被獨立師血腥鎮壓下去了。作亂的道士和宗族全部貶為罪民,遷徙到礦山挖礦或者修路,家產全部沒收充公。

其中梁州的魏興郡和上庸郡天師教的教民最多,大宗族絕大多數是天師道世家,他們在天師道中往往佔據治頭、祭酒的領導崗位,除了田地的收成之外,教民還需要給他們繳納一份天師道的錢糧供奉,可以說是富得流油。實行襄陽新政,他們本身就心懷不滿,這次取締天師道,他們再也忍不住了,紛紛起來造反,殺害鄉村幹部,破壞鄉村組織。

劉丹也知道兩郡是天師道的重災區,派遣法明和特戰隊協助劉勇對天師道的清剿。天師道民剛起事被獨立師第一團迅速撲滅,少數頑固分子逃入深山妄圖負隅頑抗,最後被特戰隊一一殲滅。在此戰役中,第一團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和糧食,還有軍用*弩*床和弩砲,看這架勢他們早就準備造反了。現在兩郡的社會體系全部崩潰了,劉丹乾脆在兩地搞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運動,把那些家族的土地和財產全部分配給農民,把這些大家族連根拔起,同時也平息了下層教民的怨氣。參與叛亂的各大家族500餘戶全部遷出兩郡,分散到南陽和襄陽各地農場和墾殖場,為首者全部到礦山勞動改造,因為人數太多,劉丹還專門建了一個勞改農場。

天師道就像一顆毒瘤,劉丹禁止天師道的行為,把這顆毒瘤挑破了,讓這些壞死的膿血擠了出去。只是讓劉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行為完全激怒了成漢國的天師道徒,他們紛紛起來要求成漢的皇帝李雄出兵進攻襄陽,除魔衛道,把劉家全部剿滅。

劉家宣佈取締天師道也引起了建康一些天師道世家的不滿,如琅琊王氏、孫氏,陳郡謝氏、殷氏,高平郗氏,會稽孔氏等等一些世家大臣紛紛向朝廷上表,要求免除劉巖的梁州和荊州的梁州刺史,同時勒令襄陽太守桓宣取消禁止天師道的政令。鑑於事情的起因是佛道之爭,請求朝廷禁止佛教的傳播,燒燬佛經,取締寺院,勒令僧人還俗。

天師道徒對江南佛教的反撲讓一些佛教信徒不滿,也紛紛上書要求維護佛教的道統,他們拿出來的證據就是《襄陽辨偽錄》和《百丈清規》,如果按照《百丈清規》來管理寺院和僧人,對於整個社會根本不會產生危害,還有利於社會的安定,畢竟相信因果,敬畏報應能讓百姓不敢造惡。

於是乎江東也興起了佛道之爭。

明帝司馬紹沒想到劉巖沒一刻消停,又折騰出這麼大的一件事情。襄陽快訊刊登了佛道論辯的經過,同時列舉天師道的十幾宗大罪,其中挾道作亂,制民課輸是說到點子上了,這天師道對於朝廷來說就是一顆毒瘤。黃巾軍張角就是以天道的名義造反,“不以民賤之輕,欲圖帝貴之重;作雲響於幽竇,發妄想於空玄。破國壞民。豈非凶逆?”

在梁州和荊州查出天師道觀藏匿糧食,兵器,不是意圖造反是什麼?只是天師道根深蒂固,哪有這麼容易清除?明帝也為劉巖敢於直接對天師道動刀子讚歎不已,自己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啊!劉家有一支自己訓練的絕對忠誠的新軍,而自己呢?

看來沒有一支忠於自己的軍隊還是不行啊!

相關推薦: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晉策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從四合院開始的天道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