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穿越田園生活->章節

1717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唐小山正式跟桂先生讀書這一日,大清早唐李氏狠心宰了一隻肥雞,還叫唐老爹到村頭屠戶家割了一塊豬頭肉,往鍋裡一起燉好了乘在大盤子裡,又準備了香燭紙錢一併物事,用簸箕端了,到祠堂去拜天地祖宗。

唐荷一路跟著。唐李氏先是到村道旁的“泰山石敢當”碑前,點起香燭插好,合起雙掌絮叨了好一通,又拉著唐荷一起虔誠拜了三拜,然後把紙錢燒了,末了再放一串爆竹。兩人就繼續到村裡的大祠堂去拜祭。

大祠堂因年代久遠,受過許多香火,青磚砌成的臺案上三個大燭臺積滿香灰蠟油,牆上的對聯也被燻得辨認不出。唐李氏略略打掃臺案,把簸箕擺上去。

因此時不節不令,拜祭的人只唐李氏一個,在祠堂旁玩耍的小孩子都聚了過來,看著唐家流著熱油的大肥雞並獻祭的瓜果流口水。唐李氏口裡罵他們“在祠堂裡亂耍,小心祖宗生氣!”

唐荷無奈,招呼一眾孩童,從隨身帶著的荷包裡掏出炒熟的南瓜子,一人給抓了一把。小孩子們得了好處,又四散自去玩樂了。

其實祠堂雖然是祭祀天地神仙及祖宗的莊嚴所在,但平日裡用不著的時候,小孩們來玩並不要緊。唐荷兄妹幼時也常在此玩耍。因為孩童心性,容易痴迷玩樂,有一回唐大山及“唐荷”都未注意看顧當時才一歲多的唐小山,不知他怎麼自己走到祠堂前的池塘邊,並且不小心落水了,他們兄妹兩個看著弟弟越浮越遠,除了嚎啕大哭沒別的主意,還是下地回家的村民路過,把唐小山救起。為此唐李氏扇了唐大山及“唐荷”一人一個大巴掌,又叫他們在家門前跪了一下午,又問他們兩個:“知道錯了嗎?”得到肯定回答後才讓起身。

但事實上,唐小山幼時就落過兩回水,唐荷兄妹倆挨跪過兩回。“小山命裡害水。”唐李氏怕水鬼把小兒子收去,還特意請師公在祠堂做過法事,又遵照習俗,剪了紅白藍三色小圓布塊,用木釘子釘在池塘前的大樹樹幹上,祈望小兒從此無禍無災健康快長。

唐荷循著原主的記憶,走到那顆樹下。這棵樹久受唐家村的香火,軀幹上遍佈村民為幼兒祈福釘下的小布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回唐小山又險些在江裡溺水身亡,唐李氏認為小山幼時求來的靈力消褪了,為此又特意去找了神婆做法,昨天還交代唐荷:“過幾天事情少了,你陪我去還願。”

唐荷往日雖然不信鬼神,但她穿越還魂本身就是最大的鬼神之事了,且她向來尊重別人的世界觀,信奉“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此對鄉民對待自然神佛的信仰,也持尊重寬容態度,加上也有點好奇,於是便答應了唐李氏。

此時唐李氏眉目儼然,雙手合拜,躬身對著虛空中的神佛及消逝的先人喃喃細語。又是一番嚴格的拜祭程式走完後,又放了一串炮竹。

這一番熱鬧下來,早有路過的村民詢問:“唐嬸,你們家有啥喜事呀?”看她身邊的唐荷,又好奇道:“莫非是小荷下人家了?”

“是咱小山要隨桂先生讀書認字。”唐李氏自豪道,“咱拜一拜神仙祖宗,開一開小山的慧根。”

“喲,你們家小山都十二歲了,過兩年你不就盼來個狀元公了?”話裡不乏羨慕也不乏諷刺。

“沒那麼大想頭,只是想他跟著先生認字,也多識些道理。”唐李氏原先有幾分莫名的心虛,轉念想到供兒子讀書從來是驕傲的事,當下聲音又響亮起來,“兒子想上進,我們老唐家又供得起學,就給他學著玩唄!”

什麼叫學著玩啊。唐荷失笑,看著她娘在一眾大嬸中揚眉吐氣地談笑。

日頭爬上竹梢,唐荷跟她娘還要到家祠裡去拜祭。不自覺的,唐李氏的表情就嚴肅起來,她叮囑唐荷:“待會不管你奶或者你伯娘啥,你別頂嘴。”

“……哎。”

兩人從小路繞進唐氏家祠的前院,跟住在周圍的族人一一打招呼,進了祠堂,唐李氏又把一系列程式虔誠完成,眼看著一切順利,母女倆剛要鬆口氣,這時卻有一個中年婦人抱了個一兩歲的男娃娃進來。

“是七嫂呀——”婦人拖長了音話,“我和娘在旁邊天井乘著涼呢,聽到好一陣熱鬧的炮竹聲,娘還不知道誰家有喜事讓我來探看呢。”又低頭假意教訓懷裡的小男娃,“小龍,你都不會叫人的?叫七奶奶。”

小孩子認生,乾脆把臉埋進她的懷裡。

唐荷明白她明裡孫子,暗裡是諷刺自己,面上淡淡微笑道:“六伯娘好。”

“小荷越發大了。”唐荷的六伯娘,唐張氏對著唐李氏笑道,“七嫂這是定下了小荷的喜事,來告訴祖宗來了?那可得跟她奶奶,她奶奶前兒還提起呢。”又提高了嗓門喊,“娘……”

唐張氏自自話完全不給插話的機會,唐李氏無奈,同她把事情解釋了一遍。

“你小山叔叔真有造化,以後就是個讀書人了,”唐張氏笑吟吟對懷中的孫子道,“多讀些聖賢書才好,才能知道養老攜幼——小山叔叔懂得羞恥,給自家奶奶一碗飯吃,許你也能沾沾阿太的光。”

一兩歲的幼兒哪裡懂這些話?這是明著罵他們不養老呢。唐李氏只覺二十多年的舊事湧上心頭,一口熱血就要噴出來。

“娘,”唐荷拉住她的手,“奶奶在隔壁天井,我們去打聲招呼吧。”

罷,也不管唐張氏的臉色,自顧把自己娘拉走,轉過月亮門,果然見她奶奶唐秦氏在天井裡的陰涼處坐著。

“奶奶,小山要跟村裡的桂先生學認字,我和娘來拜一拜先祖。”唐荷平平直述道。

唐秦氏眼抬也不抬,好半晌,才冷淡地發出一聲類似於“哼”的回答聲。

自從唐荷穿越後,每次給唐秦氏送些米糧果蔬時都得到這樣的反應。當下也不以為意,拉了她娘的手,兩人回到祠堂收拾東西離開。

一路上唐李氏都在沉默。唐老爹夫婦和唐秦氏的舊事,唐荷從原主的記憶中也能瞭解一二。其實天底下有些人彼此之間就是沒有緣分,無論如何就是相看生厭。唐秦氏對小兒子不待見,恨烏及屋,他們一家都不入她的眼,他們又何必上趕著去被糟蹋呢?

許是已經習慣了,唐李氏在路上已經收拾好心情,到家後在堂廳又是一番拜祭。在唐小山出門之前,唐李氏給他弄了吃食,又堅持讓他多吃蔥蒜,“吃蔥聰明,吃蒜會算數。”見唐小山咕噥著打起雞腸子的注意,忙打偏他的筷子,“不能吃腸子,也不能吃爪子,以後寫字醜。”

家有讀書郎,父母掛肚腸。好一番折騰後,唐小山終於開始他的讀書第一日。在之後,又安穩地度過了許多日。

夏季夜短,鄉間的黑夜總有熱鬧的蛙鳴蟲叫,唐小山自從跟桂先生認字,就改了一些性子,晚上也不再磨著他爹或者大哥去捉鱔魚青蛙,夜裡熟睡,清晨天光剛亮他就早早起來,到院子裡搖頭晃腦的背誦前一日先生教的書。雖然不求甚解,難得的是一個字一個字的都記得牢。家裡人看他上進,特意託村裡的木匠給打了一個大方桌,擺在他屋裡的窗戶前。唐小山做完活得了空,就有模有樣地端坐在桌前,把前一日學的大字又描上幾遍。

這些天給唐小山打桌子,買文房四寶和大字本兒,很是花了一些錢,唐李氏雖然有些肉疼,且“家有讀書人”的自豪充斥心間,讓她跟鄰居話都多了兩分喜氣和底氣。

唐宋氏雖然一開始有些紅眼,但想到以後自己兒子也可以讀書,就滿心的歡喜了。遇到唐小山在院裡背書,就把桃桃也抱出去旁聽,有時看他寫字,也讓他指點地教桃桃念,又叫桃桃誇他“小叔叔好能幹喲!”

一家老小都對他投注非比尋常的關注,唐小山覺得自己胸懷間充滿不清道不明的熱氣,於是往桂先生家跑得更勤,就是桂先生沒空教他,也能定下心來旁聽先生給學生授課,等到先生指點他,分外認真恭敬不,有時還能問出舉一反三的問題來。並且因為自覺讀書佔去頗多時間,回到家裡還能搶著幹活。

小兒如此乖巧懂事,唐李氏做夢都要笑醒。“都虧謝神婆的法事做得好。”唐李氏道,“小荷明天陪我去還願。”

在唐荷的想象中,神婆就是三姑六婆一類的人物,神神叨叨,詐騙鄉間無知婦人的財物。隨唐李氏到了謝神婆家,發現她居然是一個面容慈祥的老人。因她家裡香火長明,氣中就滿是積年薰香的味道。一眾前來問事的婦人,面上都是虔誠的樣子。

唐李氏奉上供物,明來意。唐荷立在一旁,看老人做了一番讓人眼花繚亂的當作。“你閨女不信呢,”可能是她臉上帶出無聊的情緒,老人看看她,又笑著對唐李氏道,“你以前帶她來,她也只對果子感興趣。”

唐荷不好意思,欠身道歉,“婆婆,我不是不信,只是我愚鈍懶惰一些,不想知曉前因,也不想作弄後果。”

謝神婆倒有些吃驚,舀過她的手看了一會掌心,笑著對唐李氏道:“她倒是個有福氣的。”

“總是這樣我才能放心,”唐李氏聞言笑道,“前頭她摔下山溝,我不是求您給做了兩回法事?果然有用處,這孩子比以前要爽利許多。”

唐荷對這種法很無奈,只微笑繼續聽著,其實心神早神遊在外。她重活一世,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有了改變,態度上是溫和隨性,不如是淡漠,雖然也有努力好好生活,但底子裡其實有些消極。獨處的時候,總是不自禁地哼唱羅大佑的《滾滾紅塵》:來易來去難去,數十載的人世遊,分易分聚難聚,愛與恨的千古愁……

來易來,去難去,誠然。

相關推薦:問劍江湖行全職怪獸重生從挖寶盜墓開始諸天萬界直播間殭屍模擬,我又被九叔燒了死神之因果律冷酷如你悲傷如我全知十萬年最強贅婿(彥小焱)都市最強贅婿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