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穿越到劉辯的三國->章節

67陳群陳長文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徐庶冷冷看了一下對方:“這位便是陳群陳長文,其祖父陳寔,父親陳紀,叔父陳諶,於當世皆負盛名。這潁川學院也有他們陳家一份。”

原來就是那個獻上“九品中正制”為世家統治中國提供制度依據的陳群,他搞的這個“九品中正制”,是把選舉大權交給了朝廷權貴和地方大族,拋棄了漢代選官中的推薦、考察、試用等好傳統,不可避免地逐漸變成高門大族的工具,促進和加速了門閥制度的確立,到西晉時終於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出身豪門的子弟有了自恃的門第,就再也不依賴血統以外的條件了,養成了把立功升遷視為有辱門第的羞恥事而不屑於接觸實際政務的風氣。

久而久之,墮落到毫無治政理事能力的地步。他們不懂世務,“未嘗目觀起一撥土,耘一株畝;不知幾月當下,幾月當收”;更不堪世務,“出則車輿,入則扶持,……膚脆骨柔,不堪步行,體羸氣喘,不耐寒暑”;因而“治官則不了,營家則不辦”,以至於漢族人才漸漸凋零,說他是五胡亂華、南北朝數百年亂的罪魁禍首一點兒都不冤枉。

蕭延嗣一下子記起了陳群,說起來蕭延嗣同樣出身世家豪族,家族倒是和陳群一家相交默契,關係匪淺。兩人掄起關係來還是親戚呢?蕭延嗣雖然不同意陳群的觀點,但在徐庶面前也不想和他爭論,面上卻笑容可掬道:“原來是陳長文,真是好久不見了,沒想到你還在書院裡。”

陳群瞟了一眼,也立馬認出來面前這位是自己的幼年玩伴蕭延嗣,雖說他信服父親的眼光,對投靠蕭延嗣沒有半點興趣,但對待蕭延嗣這樣的至交好友,卻萬萬不能失禮丟了朋友的臉面,便施了一個大禮:“延嗣救了天子,鬥董卓一系列作為皆是大功於社稷,陳群深感欽佩。只是延嗣對天下階層之分析,陳群不敢苟同。”

蕭延嗣雖然心裡對陳群的觀點沒有半點好感,但臉上卻裝出如沐春風狀:“長文有何高見,延嗣願洗耳恭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陳群向洛陽方向拱手施禮後,方開口闊論:“自本朝光武帝中興立國,多賴雲臺二十八將,而這二十八人多是世家出身,所以本朝立國多賴世家子弟。”

“本朝官吏任命上實行察舉制度,普天之下,德才兼備之輩多出於世家,因此本朝高官亦多出於世家,官代皇帝以牧萬民,亦可看作世家代皇帝以牧萬民。且我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儒學大興多賴世家傳承。總而言之,若無世家大族為立國基石,大漢社稷何以安穩。皇室想要江山穩固延綿萬代,世家何曾不願傳承百年流芳後世。”

“若像延嗣所形容的那麼貪得無厭只懂得欺民害民殘民,一代即衰,安能為世家。延嗣對世家兼併田畝甚有非議,以陳群看來,此議毫無道理。那些草民若無世家庇護,輕則因先帝那般橫徵暴斂而家破,重則因遭遇盜賊而人亡,只有依附世家,為世家耕種田畝,受世家庇護,才能安居樂業。世家得他們供養而為朝廷效命,草民得世家庇護而安保性命,此為一舉兩得之事,何談欺民害民殘民,此兼併田畝又有何過錯?”

陳群說得言之鑿鑿,似乎很有道理,但在兩世為人精研了社會學的蕭延嗣眼裡,卻是不堪一擊。蕭延嗣早就洞悉“五胡亂華”的根本原因,對世家的成見根深蒂固。但不論是從歷史上的蕭延嗣,還是現在的蕭延嗣,他從來沒有接受過世家的薰陶,自然對世家這套理論嗤之以鼻。

蕭延嗣深知世家之厲害,不論是在政治上、經濟上、軍事上還是在文化上,世家大族對劉辯日後的統治威脅甚大。

首先在政治上,兩漢察舉造成了一些官僚世家,東漢時期的豪強官僚世襲化和官職的家族壟斷化都已十分明顯,同時與中央或地方性的中心權力圈有著割捨不掉的聯絡,如弘農楊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而且他們的門生故吏更是遍佈遍及天下,門生故吏為了趨炎附勢,不惜以君臣、父子之禮事之,甚至“懷大夫之容襲婢妾之態,或奉貨而行賂,以自固結。”

在經濟上,世家大族佔有了極多的土地和勞動力,擁有巨大的財產,為其政治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又透過各種方式不斷擴大和兼併土地,再透過土地將農民的人身自由系於己手,這為自己在政治上的地位提供了重要基礎。

在軍事上,世家大族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各種軍事行動中,特別是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趁中央政府解體之機擴張私人武裝。每一大家擁有的部曲、賓客、家兵的數量很大,往往統轄數千家。

文化上,世家大族擁有左右輿論的特權,如像臧否人物,宣傳名教,都為士族所把持,他們特別強調儒家的倫理綱常,以維護自己的地位。其實,豪族和儒學相結合,豪族儒學化是權力的作用結果,本非文化自身發展的必然方向。

思量了這麼多,蕭延嗣知道這東漢末年世家的強大,為了招攬世家人才,為了不想得罪普天下世家,便不願讓自己對世家的仇視心理傳遍天下,就對還想爭辯兩句的徐庶搖頭示意,徐庶見蕭延嗣的神態,便閉口不語。

蕭延嗣對陳群微微一笑,詭言道:“長文所言極是,世家果是我大漢朝廷的中流砥柱,我也是出身世家高門,今日聽陳長文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多年困惑一掃而空,從今之後,我不再冷遇世家子弟,我會將世家子弟敬若上賓。長文,我被太后封為豫州刺史,怎奈我麾下人才凋零,而豫州百廢待興,正缺人才,長文可願不辭辛勞,為我豫州治中,為我處理冀州政事?”

陳群跟荀彧、荀攸、鍾繇都是至交好友,知道荀攸和蕭延嗣早就成了保皇黨,他同樣看好被兩人下注的劉辯,便謝道:“將軍厚意,陳群不敢推辭,只是我對將軍世家的看法有所非議,故此想與你一辯。”

蕭延嗣本來就不想招攬這個一心謀求世家利益的世家子弟,但他表面上卻不能做出“你不想幹了拉倒”的架勢,怕落一個嫉賢妒能的壞名聲,只得擺出一副求賢似渴、禮賢下士的姿態,再三勸解陳群前去豫州,卻再三被陳群刁難。這也難不倒他,在自己的記憶裡陳群和自己一直是意見不合,多次爆發爭論。好在兩人關係親密,沒有因為這樣出現分裂。

蕭延嗣拍著手笑道:“你陳長文就是嘴巴上不服輸,那我今天就和你來辯一辯。你我都是學過前漢史書的,可知外戚王莽奪取政權即位後,為緩和階級矛盾,託古改制。但由於改制加重了人民負擔,再加上天災,各地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參加綠林起義軍的皇族遠支光武帝最後依靠豪強地主的支援,擊敗了其他的起義軍,建立了東漢。

豪強地主一般都是世代公卿的大族,他們擁有私人的莊園和人數較多的部曲。光武帝為了籠絡他們,大量任用他們,給予他們高管厚爵,並且和豪強地主結成兒女親家,豪強地主逐漸成為東漢政府的統治支柱,豪強地主可以視做世家大族的前身。自和帝劉肇以後,繼位的皇帝一般都很年幼,於是透過與皇室聯姻的世家大族(外戚)逐漸掌握了實權。皇帝長大後,對外戚掌權不滿,就依靠身邊的宦官向外戚奪權,於是宦官專權。如此反覆,形成外戚和宦官專權的惡性循環。”

大漢自光武帝建立以來就成為了世家統治的代表,而且皇族的實力大大得被削弱。皇帝就成為了他蒙的傀儡和代表,看哪個不順眼了,就換上另外一個。世家大族在與宦官的政治鬥爭中,雖然數次失利,但其本身卻並未遭到毀滅性打擊,反而不斷發展。

東漢時期以察舉制選官,察舉制度後來逐漸為世家大族所壟斷,成為他們籠絡士人,結黨營私的工具。士人不再僅僅忠於皇帝,而且還忠於故主(老師或者提拔自己的人,一般都是世家大族),逐漸形成雙重君主標準,這為東漢末年的軍閥割據奠定了文化和思想基礎。觀東漢末年割據自立的軍閥,大多都是世家大族出身。河北軍閥袁紹一門更是“四世三公,門多古吏的世家大族”。因此可以說東漢末年的軍閥割據和三國的鼎立是世家大族力量不斷膨脹的必然結果。

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是封建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在****制度下的尖銳表現。****制度的完備,使權力高度集中於皇帝之手,皇帝成為一切權力的化身,覬覦權力的人,都力圖挾持皇帝。豪族政治勢力的發展以外戚專權的形式出現,從而架空了皇權。而皇帝為了保持自己的權力,不得不求助於宦官,因而宦官能夠專權。

無論外戚或宦官專權,都力圖控制皇帝,或擁立幼主,以便自己繼續操縱。他們又都趁權力在手時排除異己,大肆蒐括,竭澤而漁。從封建士大夫看來,宦官是身份卑賤的暴發戶,所以,在外戚、宦官的爭鬥中,外戚較多地得到士大夫的支援。

皇帝不能控制外戚,便利用身邊的宦官對付外戚,將外戚勢力剷除,結果宦官勢力慢慢的又強大起來了使得皇帝這一國的最高權利長官不能發揮自己手中的權利,要受制於宦官,於是皇帝又利用外戚的力量壓制和打擊最後除掉宦官的勢力。結果東漢政權就在這種外戚和宦官的不斷上上下下的鬥爭中經歷了將近200多年,最後在桓、靈二帝時候終於引發宮廷的內亂,加上黃巾大起義,最終導致了軍閥混戰、東漢滅亡,三國鼎立的局面。

相關推薦:重生:風起19881990我在香江開出租囚龍熱血傳奇之點石成金雲遊仙境舊夢塵事釣個皇子當老公隨身帶著洞天仙境網遊之仙境傳說一個人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