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草原特種兵->章節

第七十四章 口舌爭雄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納爾丁、劉真槐等怒視許國,沒有一個人有絲毫畏懼,更無愧疚之色。劉真槐厲聲喝道:

“嘉定十四年,金軍南侵,成州、鳳州、興元府淪於敵手,建康危急。我山東忠義軍與金將紇石烈牙吾答會戰於都梁山。敵數倍於我,我軍糧盡,王節使與全軍5萬將士3日不食,節帥不得已親率1千敢死之士斫金營。

當是時也,矢石如雨,槍槊如峰,節帥於千軍萬馬中冒死奮戰,刃幾及牙吾答身,一戰迫使20萬金軍退出大宋疆土。

隨後節帥追擊金軍於渦水西岸,臨陣親斬金軍大將紇石烈牙吾答,又於化陂湖陣斬金朝四駙馬阿海。金軍聞王帥之名而喪膽,不敢挽弓而南。試問堂上諸公,本朝哪位奸臣如此捨生忘死,以身許國,為天子分憂!

嘉定十五年,金軍再度南侵,諸軍懦弱不前,天子束手。節帥慷慨請纓,親率5萬山東子弟,擐甲而西,金人不敢索戰,不得已與大宋言和,國家社稷轉危為安,請問哪朝哪代有這樣的奸臣?!

沒有這位奸臣,堂上諸公的性命功名能否保全?朝堂能否安穩?百姓能否平安?沒有這位奸臣,楚州已是敵國之土,你們還能否在這裡作威作福,倚勢凌人?!”

劉真槐滿腔悲憤,嘶啞著喉嚨怒吼:“天日昭昭,王節帥為國辛勞,功在社稷,請問你們從何而知節帥擁兵自重?又從何而知節帥謀反?人證在哪裡?物證又在哪裡?無非又是莫須有!劉某敢有一言,天下若再有風波亭之冤,我5萬北軍將士,4百萬山東百姓寧以頸血濺制帥之前!”

一夫捨命,萬夫皆懼。白面書生劉真槐在制帥府的刀槍林中,置生死於不顧。他怒氣勃發,憤怒的眼睛裡彷彿要滴出血來,連那些從戰陣裡面殺出來的粗魯武人都感到不寒而慄,許國一時也無言以對,不知如何是好。

制帥府計議官苟夢玉悄悄走到許國面前,輕輕耳語了幾句以後又悄悄退下。

許國慢慢擠出一絲笑容,說道:“王帥、劉公,你們言重了。許某深知節帥有功於國,忠於朝廷,一直盼著與諸位相見。怎麼會有別的意思吶。不過兄弟是個粗人,肚子裡藏不住話。我的部下也都是蠢材,不會辦事,讓諸位誤會了。看在我們一殿為臣的份上,節使大人就不要計較吧。”

巴根臺說道:“只要對國家有利,制帥之命王某和北軍無有不從。”

許國笑道:“說的好啊。現在國家多難,天子心憂,我們做臣子的還是齊心協力的好。千萬不要起什麼齟齬,耽誤了國家大事啊。”

巴根臺說道:“望制帥大人不要輕信小人言,我們北軍絕不會有不臣之心。制帥旌麾所指,我們唯公馬首是瞻。”

許國大笑,說道:“好。我這裡略備薄酒,咱們杯酒釋嫌,同心為國,你看可好麼?”巴根臺說道:“自然是客隨主便。”

一場劍拔弩張的會面,以歡歡喜喜的酒宴結束。許國真的相信巴根臺了嗎?當然不會。本來今天他就要扣押巴根臺於制帥府,奏罷他的軍權,奪回北軍的控制權。但是劉真槐的話讓他心驚,謀士苟夢玉又提醒他前任賈涉操之過急的前車之鑑。他這才回心轉意,決定先放巴根臺一馬。

反正巴根臺在楚州節帥府裡,遠離軍隊,形同軟禁,還有什麼能為?

成吉思汗十八年(1224年) 楚州內城

巴根臺留在了楚州節帥府,為了贏得許國的信任,他動息必請制司,請則必拜許國。這太讓他難過了,許國卻志得意滿,誇耀諸將:“吾終於折服此虜矣。”

因為北軍最可依靠的餉源山東已經被制司控制,沒有被控制的也遭受了戰禍。巴根臺密書宰相史彌遠,舉薦楊妙真母舅劉全為揚州總管,以揚州糧接濟北軍。史彌遠當即奏請皇帝,任命很快就下達了。

為了不引起許國的不滿,他事先早就和許國商議過。許國要的就是巴根臺和北軍服從的態度,既然巴根臺主動來商量,自己又阻攔不住,索性賣個順水人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有就是巴根臺最擔心的增援山東問題,他反覆向許國陳情。山東軍務也歸淮東制司羈縻,如果山東糜爛,制司顏面何在,他許國能不擔責任?許國終於意識到問題嚴重。

金將張惠號稱賽張飛,花帽軍出身,是金朝後期著名的勇將。被益都紅襖軍打成殘廢的花帽軍殘部,在李霆、張惠等人的努力下,居然慢慢恢復了元氣。趁山東忠義軍主力南下,居然又進入了山東,而且勢如破竹,已經攫取了數個州郡。

迪烈抱病指揮作戰,把金軍擋在益都-沂州以西。但是如果沒有增援,迪烈也支援不了多久,他手中的兵力太少了,山東早晚會全部失去。

許國不願意承擔丟失山東的責任,終於同意北軍李全、夏全、嶽成等部,還有南軍部分部隊北上,支援山東宋軍。在沂州作戰的山東忠義軍大將彭義斌請調南軍最精銳的淮西部隊北上,許國也同意了。

趙社、朱虎等連夜面見許國密語:如果我等離開大帥左右,一旦再有南渡門之變,制帥該如何應對?

許國說道:“此事我考慮已久。我把姓王的和李全都派到北面去,讓他們和金軍廝拼。他們一走,楚州還有誰敢發動南渡門之變吶?何況揚州強勇軍彭興所部還是忠於制司的,關鍵時候可以依靠。我再留楊妙真為質,她一個孱婦人,諒她也逃不出我的手心。你們在山東的任務,就是監視北軍部隊,防有他變,不要和金軍死拼,空耗實力。”

既然許國這樣說,趙社、朱虎也就不便多言。

正當巴根臺整束部隊,準備進軍山東的時候,接到一個令他悲痛萬分的訊息:蒙古統帥木華黎國王病逝了!

原來木華黎攻取太原以後,戰略上的主攻方向定在了關中地區。金軍屯重兵於潼關,如果從河南入關中,必要攻取潼關。潼關險峻,敵人又多,木華黎沒有把握破關而入。

他決定從北線入關中。成吉思汗16年,木華黎所部取瑕州、綏德,又在延安地區設伏,擊敗金軍3萬餘人,陣斬7千餘人,關中地區北面的大門由此洞開。

成吉思汗17年,木華黎率蒙軍主力圍攻京兆府,金軍20萬人嬰城固守。木華黎久攻不下,約期會攻的西夏軍也失約不至。

木華黎調整部署,遣兵6千與京兆金軍對峙,又派3千人扼住潼關,自率主力圍攻鳳翔,又久攻不下,自己也身患重病。

這個時候他是多麼想念巴根臺啊,巴根臺和他的特種部隊是攻克堅城的利器,有這支部隊在手,關中地區早就是蒙古大汗的囊中之物了。

成吉思汗18年春,蒙軍糧盡,木華黎不得已撤出關中地區的作戰,東渡黃河。大軍到達聞喜,木華黎一病不起,病逝於軍中,終年54歲。

巴根臺聽到這個訊息怎麼也不敢相信,木華黎是巴根臺的老長官,待他如慈父一般。不僅對他有知遇之恩,更重要的是巴根臺對這位偉人無比崇拜。木華黎身上閃爍著男人的一切美德,他勇敢無畏,深沉智慧,寬厚仁義,忠誠耐勞,誠實正直,氣度恢弘,品德高尚,他是古往今來軍人的楷模。

他出身札剌亦兒部,這個部落和速不臺所在的兀良哈部,還有伯牙烏部世代都是黃金家族的門戶奴隸。他10幾歲就被父親送到成吉思汗處,跟隨成吉思汗拼殺了近40年,也終於軍中。

他是蒙古民族的英雄,也是中原各族人民的英雄。巴根臺為這樣一位英雄的離世傷心不已,8年前遼河岸邊的一別竟然成了永別,他再也見不到這位偉大的戰士了,而自己能不能成為象他一樣的士兵還是未知數。

木華黎病逝以後,其子孛魯繼承了他太師國王的職位,也繼承了他經略中原的未竟事業。孛魯的戰略與其父不同,這導致了巴根臺命運又一次重大轉折,但是在這個時候,巴根臺還沒有深刻感受到這一影響。(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教主請饒命豪門狂婿毀滅世界之龍我大堂經理,你們叫我社會學教授大唐之最強敗家子草原上的紅飄帶鬥羅之書聖最後一個偽太監快穿女配:反派boss,你有種!懷孕被燒,五年後她攜萌寶強勢歸來虐渣